2020-08-14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8月1日一大早,臨漳縣鄴令公園內,清風徐徐。
「健為美」健身志願服務隊正在開展「傳習新思想 軍民魚水情」八一志願服務活動,精彩的節目和詳盡的太極扇教學,吸引了不少晨練的群眾觀看和參與。自鄴令公園被整合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群眾文化服務點以來,每天都有志願服務隊在這裡開展活動。
文明實踐,有陣地才有根基。作為我省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縣,臨漳縣把整合資源作為工作的重點。
「很多單位在基層都有陣地、活動、服務等資源,但長期以來條塊分割、互不搭界、服務效率低。」臨漳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維江介紹,打破「人手一把號、各吹各的調」行政建制壁壘,依託現有陣地、利用現有存量、盤點摸清家底,強化資源整合和功能融合,全方位整合盤活各級公共服務資源。
在城區,臨漳縣整合文化藝術中心、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國防教育展廳等30餘處點位,打造縣城服務陣地「集群」,在人員、設施等權屬不變的情況下,按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要求統籌調配使用,讓城區陣地資源真正活起來、用起來。
臨漳縣還開發了志願服務「一雲四屏」系統,依託志願服務雲平臺,通過集中大數據分析,匯聚整合實踐陣地、項目、動態等信息,為群眾提供在手機端、電腦端、有線電視端的點單派單、場地預約等服務。
「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十指交叉,雙臂向上託舉……」在「蒲公英萬名鄉土文藝人才培養行動」中,文藝志願者在志願服務孵化培訓基地廣場耐心地為群眾講解八段錦健身操的動作要領。
「在家門口就能學,真的太好啦!」61歲的居民楊秀花之前看過八段錦表演,想學卻找不到地方,「蒲公英行動」終於讓她如願以償。
在全縣廣大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也遍地開花。
整合、盤活部門基層陣地、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民活動中心、遊園廣場、村史館等現有資源,全部統一調配,集中設置志願服務站和文體活動區,差異化設置黨員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村民議事室等多個功能室和衛生健康、文化傳承、休閒健身等多個服務點,並公示了服務項目、開放時間、聯繫人員等,提高鄉鎮陣地使用效率。
同時充分挖掘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等,打造了西申村家訓文化小鎮、回漳村歷史文化小鎮、香東村勞模文化小鎮、北東坊村國防教育小鎮,及「村務政務+便民服務+先進文化」文明實踐綜合體等一大批特色實踐陣地,示範帶動更多鄉鎮、更多群眾參與到文明實踐活動之中。
有了陣地,志願服務也火起來了。
日前,衛生健康科普宣講志願服務小分隊在張村鄉衛生所義診,志願者給村民高彩雲提出健康建議:「血壓有點兒高,要堅持吃藥,飯菜少油少鹽,注意吃點清淡的食物。」
8月7日,在李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群眾正在聽老白宣講團宣講《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講師劉浩蕊說:「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不變的初心和使命,因為樹高千尺在沃土、黨的根基在人民。」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臨漳縣依託村民活動中心,採取「1+1+M+N」模式,即1個指揮協調辦公室、1個文明實踐活動區、M個服務點、N個功能室,建設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凝聚人心的「紅色殿堂」「群眾之家」,整合黨員活動室、人民調解室、非遺展示室、四點半課堂、婦女之家、農家書屋等功能室,供群眾和志願者開展活動。
「在咱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廣場舞臺、圖書閱覽室、村民活動室、婦女兒童室、書畫培訓室一應俱全。」李家村村幹部潘振紅說,「我們還硬化了大街小巷,安上了路燈,打造了小遊園,現在志願者和群眾搞活動可不愁地方啦!」
如今,全縣先後建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願服務孵化培訓基地,整合文化、教育、衛生、司法等陣地1500餘處,14個鄉鎮全部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實現429個行政村和10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全覆蓋。
┥雲端臨漳┝
以鄉音 ♥ 聚鄉情 ♥ 愛鄉土
編審:楊柳風
原標題:《有陣地有根基,志願服務火起來!臨漳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線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