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後,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文明實踐陣地在黨建引領下,凝聚文明力量,共有5376黨員志願者投身防疫一線,帶動廣大群眾成為防控疫情的主力軍。
當前,獅山鎮以「十進」為抓手,通過雲講堂、智能廣播推動線上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推進獅山鎮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起到匯聚人心、「全民實踐」的實際效果,為佛山市發展匯聚力量。
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體力量是志願者,志願服務工作要靠志願者在各地落地生根。獅山鎮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構築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全鎮231文明實踐所(站、點),全方位發揮6萬名志願者的實踐力量,奏響文明之歌,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花開遍地。
線上
雲講堂打造文明實踐新陣地
當下,獅山鎮以「十進」大講堂為抓手,通過線下活動、雲講堂、智能廣播等形式開展。而結合目前疫情期間的實際情況,雲講堂、智能廣播率先啟動,以核心主義價值觀、黨建引領、掃黑除惡、垃圾分類、舊村改造、文旅活動、志願服務等為主題,全力推動線上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
「雲講堂以黨建為核心,每月計劃開展2~3期不同主題的內容,製作成小劇本進行拍攝,通過真實人物演繹把對居民有關、有用、有趣的知識展現出來,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獅山鎮宣傳文體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目前雲講堂已經開展兩期,第一期為《城市更新如何提升村民收入》,與市民共話城市更新與村級工業園改造,告知群眾村改為他們帶來的實際利益。第二期為《超實用!夏季除「四害」,張哥有妙招》,邀請專家現場講解、操作,向群眾普及如何預防登革熱和除「四害」。
「這種方式很實用,也很受人歡迎,一是可重複性,二是傳播範圍廣,不受地域限制,三是簡單易懂,群眾一學便會,不用一個問題重複很多次,大大減輕了部門的工作量。」除「四害」宣傳主講人、南海區病媒生物防制協會專家張榮智表示,雲講堂有效避免了教科式宣傳,有畫面感、可操作性更強,讓宣傳更能入腦入心。
獅山鎮博愛社區居民遊豔女士說:「看了這個視頻後,我家兩個孩子開始在陽臺倒騰起來,在盆栽的花託裡墊上沙子,要求買幾個粘鼠板放在視頻裡所指的位置上,全家人還利用『五一』假期搞了一次清潔。」
由於雲講堂前兩期的收效不錯,帶動了市政、城管、鄉村振興等部門參與進來,希望能夠用新的形式宣揚新時代文明,助推線上文明實踐陣地的建設。
「看了前兩期的雲講堂,覺得很新鮮且很有意思,我們部門也與獅山鎮宣傳文體辦策劃了一期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知識宣傳,目前正在籌劃拍攝。」獅山鎮市政中心管理站副站長李曉霞表示,將垃圾分類有用且重要的內容梳理出來,通過雲講堂這個平臺,快速傳播出去,提升居民的意識,助推垃圾分類工作迅速鋪開。
線下
文明實踐陣地凝聚文明力量
疫情發生後,獅山鎮共有5376黨員志願者投身防疫一線,帶動了廣大群眾也參與其中,彰顯了獅山產業大鎮的溫度和力量。
2月4日0時56分,具有4年工齡的滴滴司機鄒志文,正準備收工時手機突然響起,又來了一個訂單。當他致電乘客讓對方做好乘車準備時,電話另一頭的女士說其丈夫突發心臟病暈倒在地,需要緊急送往醫院。情急之下,鄒志文加急趕到目的地後,不顧新冠肺炎感染的風險,迅速摘下口罩給病人做人工呼吸,待病人稍稍緩過來後迅速送往醫院,最終讓病人轉危為安。
這樣的人在獅山還有很多。塘中社區黨委書記何嘉強連續50多個夜晚睡在居委會值班室,200多名樓長動員居民嚴格把好疫情防控每一道防線;獅西黨委書記帶領領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還擔當「送餐員」,寧願自己餓著肚子也要將熱騰騰的飯菜第一時間送給值守人員;佛山市菠蘿義工服務隊,平均每天派出40名志願者參與一線防疫;獅南村黨群志願服務隊為獨居、困難長者送去油、米、口罩等物資。
是什麼力量,讓眾多志願者逆行而上?做好獅山的各項工作,關鍵還是在黨。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才能增強基層戰鬥力,增強隊伍執行力。而黨建引領下的獅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則充分發揮文明實踐網絡全域覆蓋的優勢,凝聚文明力量,激發文明實踐志願者變為防疫戰士。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黨組織,哪裡有黨員、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裡,帶動感染了更多人參與到這場戰「疫」中,發揮了超強的戰鬥力與影響力。如塘中社區園丁新村200多住戶,在社區黨委的影響下,主動籌款16000多元,用於購買防疫物資對小區進行日常消毒殺菌工作。
「在黨員的引領下,眾多志願者儼然已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力軍,讓志願服務在各地落地生根,不斷注入新鮮血液,讓文明新風循環不息。」獅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負責人介紹,作為產業大鎮,獅山格外注重文明實踐隊伍的鍛造,目前全鎮有菠蘿義工服務中心救援隊、青年志願者服務總隊等37支專業志願服務隊,還有165支村(居)企業、學校志願服務隊,以及5個志願V站,截至2019年10月共有6萬名在冊志願者。獅山是南海未來的核心區,承載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高地、廣佛西部地區的交通樞紐功能、佛山科創新城三大功能,而龐大的志願隊伍,凝聚了大批青年力量,激發時代活力,為其貢獻青春力量。
線上+線下
構築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
在疫情防護過程中,獅山鎮巧用「榕樹頭大喇叭」,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防疫知識。眾多黨員化身「主播」,讓朗朗上口的硬核防疫段子,成為群眾疫情期間足不出戶卻耳熟能詳的音樂。
振臂一呼,應者雲集。一時間,全鎮各級黨組織扛起政治責任、迅速投入戰鬥,黨員幹部挺身而上、沉入網格。各單位充分藉助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廣泛凝聚各方「紅色力量」,彰顯了獅山作為廣東第一大鎮,黨建引領凝聚奮進的強大力量。
為了讓「榕樹頭大喇叭」發揮更大的作用,近日,獅山鎮將其升級打造成智能廣播,包括技術的升級智能化、內容的多元可讀化、形式的多樣互動化等,將黨委政府的聲音傳遍獅山的千家萬戶,將民生事、身邊事、突發公共事件等大事小情傳到群眾的心裡去,以此打通基層黨建的毛細血管。
「文字看不懂,電視又看不清,現在有了『大喇叭』這個平臺,可以方便老人們接收各種訊息。」自從獅山鎮智能廣播「開麥」後,該鎮的大街小巷格外「熱鬧」。榕樹頭下,大叔大媽坐在石凳上,頗有興致地談論著今天從廣播裡接收到的最新訊息,政策解讀、垃圾分類、環境提升、村居改造、關愛老人等內容也成為村民茶餘飯後的話資。
獅山鎮招大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招國強表示,「大喇叭」這種鄉土卻最接地氣的方式,能夠將群眾聯繫起來,為基層黨建工作凝聚力量。「『大喇叭』宣傳的方式沒有死角,不僅動員效果好,且入腦入心。」招國強說,今後該社區也會梳理村民感興趣的內容,在村居進行播報,利用這個平臺加強基層黨建的宣傳工作。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群眾需要什麼,文明實踐就提供什麼。一直以來,獅山鎮以黨建為抓手,致力形成全覆蓋的文明實踐活動服務網絡,線上有雲講堂、智能廣播,其中智能廣播將全覆蓋該鎮75個村居。而線下則建成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象嶺村、獅中村、蘆塘社區、顏峰社區等75個文明實踐站,廣東華興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燕京啤酒有限公司、王治勇好人工作室等15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將文明延伸到各個角落。各實踐站(點)與雲講堂、智能廣播,構築起龐大的文明實踐網絡,合力打造成弘揚時代精神、引領價值理念、傳承優秀文化、培育文明風尚、惠民服務多元、傳播獅山好聲音最鮮活的窗口。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如今,新時代文明實踐,提高了市民群眾的思想覺悟和文明素養,讓獅山鎮新時代市民素質逐步提升,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圍日益濃厚,也營造了全鎮濃厚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氛圍。
聲音
獅城社區居民餘望新:
從學校退休後,我一有時間就帶著一幫姐妹為社區的居民演出,也教他們唱歌、跳舞,有時還走進企業,將黨的好政策、獅山的人文故事唱給大家聽,讓大家的退休生活過得豐富多彩。
獅中村陳洞經濟社社長陳國榮: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在獅山鎮的不斷推進,文明新風已經吹進了每個獅山人的日常生活中,並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行為。現在村中的村史館、燕溪社學不用鎖門,完全靠村民自覺維護與監督。這得益於燕溪社學的另一個身份,即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紅色黨建元素為主題,打造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遊客觸摸歷史的脈絡,接受愛國主義的薰陶,也提升了村民的意識。
獅城社區黨委副書記黃寶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經過不斷摸索創新,雲講堂、智能廣播無疑是獅山在新形勢下探索的新特色。它展現出獅山鎮「用心」構建文明實踐體系、「專心」搭建文明實踐平臺、「精心」策劃文明實踐活動、「匠心」打造文明實踐品牌的信心和決心。法律法規知識宣傳、技能培訓、敬老愛老服務、文化惠民演出、心理健康疏導、醫療義診服務等文明實踐活動正逐步成為聚人氣、提心氣、淳風氣、樹正氣的鄉村振興「加油站」,搭建平臺築文明實踐之基。
廣東華興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內刊主編張博:
自從2019年掛牌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後,公司積極推動基層思想文化宣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不僅為廣大幹部職工搭建了更多學習、實踐、創新和交流的平臺,還激發了企業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生命力,促進了企業生產力的提高。同時,好人好事、勞動模範、工匠精神等事跡的分享,帶動更多人愛崗敬業,傳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珠江時報 李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