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8月9日電(通訊員 陳金瀚 胡磊 霍元東)7月25日至8月1日,來自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機械系、自動化系的10名研究生組成材料學院赴廣東佛山先進位造實踐支隊,在機械系教授楊林的帶領下,圍繞佛山16家製造業企業展開調研,挖掘行業共性問題,發現企業實際生產中所面臨的關鍵問題。匯聚多方力量,建立合作機制,共同解決難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及綜合競爭力,助力佛山市先進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
指導老師、隨行校友與實踐支隊成員合影 周琴 攝
7月27日,實踐支隊來到佛山市科技局,與佛山市科技局局長匡東明開展座談交流,匡東明向實踐支隊詳細介紹了佛山市製造業的總體發展狀況以及佛山市人才引進、創新創業政策。實踐支隊指導老師、機械系教授楊林和支隊長、材料學院2017級博士生陳金瀚分別對本次實踐目的和任務進行介紹。
7月28日至31日,為深入了解佛山製造業企業發展情況,實踐支隊先後走訪調研了多家先進位造企業。在廣東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參觀期間,通過與企業負責人交流,實踐成員們了解到,該公司依靠自主研發和科研攻關掌握了自主智慧財產權及核心競爭力,於2017年9月成功上市,步入了良好的發展時期。該公司通過自主創新成功轉型的背後是研發經費與時間的大量投入,但多數企業往往因為較大的前期投入無法實現短期的回報,退而依賴直接引進現有技術,忽略了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實踐隊員、材料學院2017級博士生陳金瀚說:「企業投入自主研發不但需要管理者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高瞻遠矚,還取決於管理者的決心和對市場的關注程度。」
實踐支隊成員參觀廣東天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展廳 武佳璐 攝
7月29日,實踐支隊走訪了中南鋁車輪製造(佛山)有限公司,該公司最新生產線使用工業機器人操作數控工具機,實現全自動精密加工,被評為「佛山高端製造示範產線」。走訪廣東耀東華裝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期間,該公司的自動生產設備結合MES系統,實現原材料物流、生產、考勤、發貨情況的全流程監控給實踐隊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調研走訪多家企業,實踐成員們發現,佛山當地上市公司及規模企業生產線信息化、自動化程度普遍較高,在「中國製造2025」背景下實現逐步發展,但仍有一部分傳統製造企業停留在工業2.0水平,亟需轉型升級。
實踐支隊成員參觀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車間 武佳璐 攝
通過與多家企業負責人交流,實踐支隊了解到,許多佛山企業已經與高校、研究院所建立了密切的產學研合作,通過共建實驗室、工程中心,設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後流動站等形式加強合作,以推動佛山製造業的智造轉型。例如,清華大學佛山先進位造研究院通過佛山企業緊密合作,共建研究中心,充分發揮產學研合作對佛山當地製造業轉型的有效推動作用。清華海峽研究院先進核技術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工物系1984級校友趙明表示:「只有企業參與投資,才會真正關心研發,並轉化為效益。」
7月31日下午,實踐支隊向佛山科技局匯報了所調研的企業信息,並針對企業共性個性問題提出改進建議,為佛山企業未來發展提供新思路,匯報內容得到了相關部門負責人的認可。佛山市科技局局長匡東明表示,佛山市政府對產業升級十分重視,清華校內成立的清華大學佛山先進位造研究院,旨在促進佛山製造業企業與清華直接進行產學研對接,以實現佛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實踐支隊成員與佛山科技局領導合影 羅欣 攝
佛山製造業作為中國製造業的代表,也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縮影,通過對佛山製造企業的調研,實踐支隊對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製造業轉型升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要有深入調研、企業自身推動、校企合作之外,還需要國家政府相關部門為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平臺,以及創新機制本身的完善,加強政產學研合作,針對當下製造業轉型瓶頸,做好長期攻堅克難的準備,進行有針對性的自主創造和發展,從而實現中國製造業的智能轉型。
2018年清華大學研究生暑期「啟航計劃」社會實踐主題為「勇擔復興大任,爭做時代新人」,來自26個院系,共計112支暑期「啟航計劃」社會實踐支隊即將奔赴全國各地和世界多個國家,針對「奮進新時代,改革再出發」「創新中國,實幹興邦」「美好生活哪裡來」三個主題進行深入調研,引導探索個人發展方向,為實踐單位和地方發展做出貢獻,採用知行結合的方式,擴大實踐影響力,感受新時代的能量!
編輯: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