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濟民初心——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20暑期思政實踐教育工作紀實

2020-12-06 北京大學新聞網

編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舉國戰「疫」之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迎接建黨百年之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著眼時代命題和現實關切,2020年思想政治實踐課程設置「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改革開放五位一體」「紮根沃土決勝小康」「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五條主線,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作為課程主持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主講單位,教務部作為主管單位,校團委作為執行單位,協力推進思政實踐課方案完善和實施。100多位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等擔綱思政實踐課任課教師,25個開課院系書記或院長全部參與帶隊,在革命老區、城鎮鄉野、田間地頭開展實踐課教學;100多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各院系研究生黨員擔任思政實踐課助教;3226名選課學生正在生動的社會大課堂中學思踐悟總書記回信,讀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追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足跡,觸摸新中國的發展脈絡,在抗疫主戰場感受戰疫精神,在改革主陣地見證發展力量,在歷史大變局中讀懂中國未來,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2020年暑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抓牢「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不畏艱險 衝鋒在前」「改革開放 五位一體」「紮根沃土 決勝小康」「一帶一路 命運共同體」等主線,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積極落實推進全院思想政治實踐(社會實踐)課程建設。

本次思政實踐課程,經濟學院共成立實踐團隊12支,其中線下團隊5支,經院師生在嚴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分赴河北無極、山西翼城、福建倉山、福建南平和湖南茶陵開展實踐活動。師生們走向城鎮鄉野、相聚線下雲端,以赤子之心丈量祖國大地,以專業知識觀照社會現實,力求用實際行動踐行「經世濟民」初心,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紮根中國大地,探尋改革前沿

「農,天下之大業也。」鄉村興國家興,百姓富國家富。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經濟學院積極組織線下思政教育實踐,引領學生親身體驗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新農村、新面貌。

8月18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紮根祖國大地,踐行濟民初心」思政實踐團在院長董志勇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河北省無極縣,師生實地參訪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親身體會普通農戶的生活情況和日常勞動。在實踐參訪過程中,鄉親們對「大學生村官」們的高度讚揚和殷切期望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實踐團還前往革命聖地西柏坡舉辦主題團日活動,在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工作的正定縣學習新農村建設的巨大成就和黨的建設、產業發展、治理模式等寶貴經驗。

實踐團在無極縣合影

經院師生參觀無極縣產業園區

思政教育基地揭牌

9月1日,經濟學院思政實踐團在福建省南平市開展實踐活動。實踐團來到星村鎮燕子窠有機生態茶園,訪問了星村茶香合作社,參觀首席制茶工廠,拜訪橫鳳茶部落,走訪橫鳳村家庭合作社。9月2日,實踐團在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展廳學習了生態價值核算機制:南平市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建立了一套科學完善的綠色績效考核制度,用經濟手段衡量生態環境的價值。同學們參訪了多家公司和銷售基地,針對南平市茶產業、生態環境開發遇到的問題,與學院帶隊老師季曦及當地幹部展開探討,受益良多。

實踐團在南平市合影

實踐團走訪茶園

感悟經世初心,傳承紅色基因

經世初心,依舊不改;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改革發展,美好未來。經濟學院線下實踐團緊緊抓住思想建設的主線,把教育基地開到革命舊址中,把主題團日活動辦在革命勝地裡,鼓勵師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青春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之中彰顯價值。

8月26日,經濟學院「訪大師故裡,悟經世初心」思政實踐團隊在學院副院長張亞光老師的帶領下,從五湖四海匯聚到福建省福州市,追隨著陳岱孫先生的步伐,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實踐調研活動。陳岱孫先生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經濟學家、教育家,曾長期擔任北京大學經濟系(現經濟學院)主任。他誕生於1900年,對中國經濟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20年是陳岱孫先生一百二十周年誕辰,經院師生來到他的故鄉,追尋先生之風,緬懷一代宗師。

實踐團在福州市合影

9月3日,在學院黨委書記崔建華老師的帶領下,經院學子前往湖南省茶陵縣開展「傳承紅色基因,不負青春韶華」主題思政教育實踐活動,並掛牌成立思政實踐基地。實踐團來到毛澤東在茶居室、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茶陵縣嚴塘鎮灣裡村紅色政權舊址等地參觀、學習,在茶陵縣嚴塘鎮灣裡村開展主題團日活動。實踐團成員參觀了紅色政權舊址,聆聽了茶陵縣政協原秘書長彭東明主講的「紅色茶陵」講座,三攻茶陵的曲折歷程、革命將士的堅定意志和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讓師生們的靈魂再一次受到洗禮。師生們還參訪了茶陵工業園的部分企業與鄉村,深刻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給革命老區帶來的巨大變化。

實踐團在茶陵縣合影

實踐團參觀工農兵政府舊址

實踐團參觀生產

尋訪城鎮鄉野,做好理論文章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這句話深深地烙印在了北大經院人的心上。「科學研究既要追求知識和真理,也要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經院師生走向城鎮鄉野,在神州大地上求真學問,將課堂所學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動實踐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在河北無極實踐期間,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教授、經濟學院院長董志勇教授為同學們及當地幹部帶來了生動的理論講授。8月19日,林毅夫作了「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摩擦雙重背景下的我國經濟發展」專題講座,董志勇以無極縣的企業為例,向同學們講解了企業股權的知識。如果說兩位老師的講述帶給了同學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堅定信心,那麼對工業園區的訪問則將同學們代入企業這一經濟微元,切身體會每個企業如何促進了地方乃至國家的經濟發展。

林毅夫作講座

董志勇為同學們現場授課

林毅夫、董志勇與同學們交流

8月27日,福建倉山實踐團前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三江口片區,深入接觸城市建設規劃,並在福州市金山工業園區和福州市倉山區網際網路小鎮等高新產業園區參觀訪問。在參與南臺論壇暨青年人才圓桌匯的活動中,張亞光作「智能產業與生物醫藥:概念溯源及啟示」專題講座,指出「培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中國『彎道超車』的機會」,提到了智能產業相關企業的投資和發展方向。他在總結時強調「一切以人為本」「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讓同學們深切體會到經濟發展的目標最終是要為人民謀福祉,加深了同學們對「經世濟民」這四個字中飽含的深意的理解。

經院師生參加論壇活動

線上線下相結合,思想實踐雙開花

回首2020年暑期北大經濟學院的思政實踐課程,學院領導、專業教師擔任領隊,經院學子踴躍參加,12支經濟學院團隊嚴格遵守防疫要求,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或相聚雲端,或分赴祖國各地;在實踐中,經院師生追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足跡,觸摸新中國的發展脈絡,在鄉村建設前沿見證發展力量,在歷史大變局中詮釋經世濟民之心。

經濟學院實踐團隊一覽

8月19日,經濟學院與浙江省仙居縣開展「匯聚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線上思政實踐,舉辦「青春有約,青年有為」主題線上交流分享會。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經濟學院2019級本科1班第二班主任葉靜漪,董志勇以及仙居縣委領導出席活動。在交流會中,當地的抗疫志願者、基層工作者等優秀青年代表與經院學子共話抗疫精神、分享青年故事。葉靜漪認真聆聽了實踐團交流發言,她指出,仙居青年的青春事跡非常感人,他們不畏艱苦,不忘初心,踐行了人生理想,做到了「知行合一」,是青年學生的優秀榜樣。她強調,身為北大學子,一是要發揚抗疫精神、樹立遠大理想,牢記「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擔當;二是要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紮根祖國大地,虛心向人民請教,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用。

經院師生與仙居縣青年進行線上分享

8月23日,經濟學院翼城縣思政實踐團抵達山西。在經濟學院副院長鎖凌燕的帶領下,同學們採用線上、實地相結合的形式了解當地的旅遊文化產業發展情況,感受三晉大地悠久的歷史底蘊。在大槐樹下、根字影壁前,同學們感受到濃濃的桑梓之情,了解大槐樹移民為開疆拓土而遠徙他鄉的奉獻;在廣勝寺,同學們學習了抗日戰爭期間革命先驅為共產主義事業鞠躬盡瘁的感人故事。8月24日,實踐團走進翼城縣,調研農業生產託管服務,了解當地推動的農村改廁工作,師生們深刻感受到了黨組織致力於改善農村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決心。此次翼城之行,實踐團同學們通過實時直播與實地走訪積極參與,親身感受了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的新風貌以及翼城縣身後的歷史文化底蘊。

實踐團在翼城縣合影

經院師生與當地幹部座談

在過去三個月的實踐中,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積極落實學校要求,學院教師身體力行悉心指導,確保12支團隊順利完成實踐。在思政實踐的旅途中,傳承「經世濟民」情懷的珍貴與不易,領導幹部們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的堅守與擔當,乃至在基層社會這個大課堂裡理論與實踐的磨合,都不斷重塑、豐盈著經院學子的價值體系。歷經了思想上和實踐上的雙重鍛鍊,相信經院學子們將滿懷信心,努力前行,成為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的棟梁之才。

相關焦點

  • 紮根祖國大地,踐行濟民初心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20暑期思政...
    2020年暑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抓牢「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不畏艱險 衝鋒在前」、「改革開放 五位一體」、「紮根沃土 決勝小康」、「一帶一路 命運共同體」等主線,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積極落實推進全院思想政治實踐(社會實踐)課程建設。
  • 從思政課程轉向課程思政 橫影學院思政教育「很有戲」
    不斷推陳出新的思政教育,則讓它實現了青春力量的有效集結、高效轉化,使得從這裡走出的每位師生,都擁有講述好、傳播好中國故事的「高手」潛質。課程思政「出圈」,思政教育全滲透枯燥乏味,愛聽不聽,可有可無,這是幾年前橫店影視職業學院思政教育中面臨的共性問題。與此對應的是,學生黨建工作很難推進,育人工作難以突破。
  • 2020思政實踐課 | 哲學系赴甘肅靈臺開展「聚焦基層發展,聆聽時代...
    編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舉國戰「疫」之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迎接建黨百年之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著眼時代命題和現實關切,2020年思想政治實踐課程設置「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改革開放五位一體」「紮根沃土決勝小康」「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五條主線,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作為課程主持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主講單位,教務部作為主管單位,校團委作為執行單位,協力推進思政實踐課方案完善和實施。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記外國語學院劉媧路老師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劉媧路老師2005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忠於黨的領導,堅決執行貫徹黨中央決策。一是她積極參與外國語學院黨總支工作,認真完成黨支部交給的任務。
  • 智能無人機領域課程思政教育實踐
    王祥科1 李傑1 祝建成2 賀光1 趙述龍1(1 國防科技大學 智能科學學院 湖南 長沙2國防科技大學 系統工程學院 湖南 長沙)[摘要]課程思政的本質是以課程為載體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結合國防科大技術型軍校的特點,筆者在本科生智能無人機領域的教學實踐中,嘗試將思政教育引入課程教學。
  • 【思政講理】在問題導向中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機制
    【思政講理】在問題導向中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機制中國社會科學  作者:王成  2021-01-14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 思政教育融入高職基礎化學課程的實踐研究
    如何切實做到「不但教書,而且育人」,如何把高職基礎化學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對於當前信息技術和網絡時代下的高職教育教學是充滿挑戰的課題。基於以上認識,我們對高職基礎化學課程思政教育內容進行了設計,並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實施了課程思政教育新實踐。
  • 同濟大學「初心工作室」成立,探索新時期高校黨建育人工作模式
    同濟大學「初心工作室」成立,探索新時期高校黨建育人工作模式 來源:藝術與傳媒學院   時間:2020-11-17  瀏覽:
  • 黨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實踐創新-千策思政實踐
    2019年11月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在基本內容中要求廣泛開展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再次強調,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
  • 電子信息學院召開2020年秋季學期工作會議
    西工大新聞網9月28日電(何玉亭 王麗 李建軍)9月25日,電子信息學院召開2020年秋季學期工作會議。學院黨委書記李春林主持會議並講話,王伶副院長(主持工作)對暑期重點工作進行總結並對新學期重點工作進行部署。全院教職工按系別分三組依次參加會議並展開研討。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魏啟榮同志榮獲第十四屆北京市優秀思政工作者...
    會上,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發布《關於表彰第十四屆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決定》。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東學院魏啟榮同志榮獲第十四屆北京市優秀思政工作者榮譽稱號。據悉,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簡稱「雙優」)每兩年組織評選一次。
  • 關於2017年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千校千項...
    蔣壘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研行學堂朝花夕語生命教育中心 丁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大山裡的蒲公英--赴青海省化隆縣精準扶貧暑期社會實踐團 黃妍 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團委志願服務與社會實踐部赴河北省邯鄲市暑期社會實踐團 朱錦程 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赴贛東北暑期社會實踐團 霍文明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赴甘肅宕昌暑期實踐隊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走向「一帶一路」——北京大學研究生...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
  • 上財外國語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成立
    上海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徐飛充分肯定了上財外國語學院成立全校首個二級學院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的探索舉措,並從外語課程思政改革領航課程建設、外語課程思政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外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水平與育人能力等方面對中心建設提出要求,期待中心在「課程思政」育人大格局中樹立標杆,貢獻上財外國語學院建設方案。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查明建致辭表示,新時代新形勢新使命,中心的成立正當其時。
  • 湖南工業大學:校地協同聯動 建設全域思政實踐基地
    1896年至1902年,秋瑾定居於株洲九郎山,2015年株洲修復其故居,2017年把其開放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2月8日上午,湖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株洲秋瑾故居舉行共建實踐教學基地籤約授牌儀式。湖南工業大學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兼)易棉陽,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正軍,株洲市石峰區文旅體局副局長劉斌等相關負責人參加授牌儀式。儀式上,劉斌對湖南工業大學建立實踐教學基地表示熱烈歡迎,並簡要介紹了秋瑾的生平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概況。
  • 關於2020年江門市德育與思政論文獲獎名單的公示
    公示時間從2020年11月10日至2020年11月16日止。  公示期間,如有異議,可以書面形式向江門市教育局德體衛藝科反映。所有材料需實名報送並標註好通訊地址及聯繫方式(單位反映需加蓋公章)。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律不予受理。
  • 高舉精神旗幟 踐行初心使命
    高舉精神旗幟 踐行初心使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廣泛開展向黃大年同志學習活動 發布日期:2020-06-07     作者:曲家偉     編輯:饒明月
  • 課程思政,教師先行|劉正光|教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育|教授
    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門發布《關於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和《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意見》和《綱要》明確,要健全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識、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加快構建目標明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 2020年江蘇省研究生計算力學與工程暑期學校正式開班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1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黃丹)8月9日,2020年江蘇省研究生計算力學與工程暑期學校正式開班。李俊傑介紹了河海大學的基本情況以及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創新性措施,舉辦本次研究生暑期學校的目標和意義,他指出,新時期黨和國家對研究生教育工作高度重視,計算力學在國民生產和國防建設諸多工程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希望全體學員把握本次研究生暑期學校的學習交流機會,深入了解科學前沿、拓寬學術視野、激發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為推動科技創新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五大研學主題67個研學基地 打造溫州高校思政工作新品牌
    7月5日,全市在溫高校研學教育暨「新青年下鄉」工作推進會在市人民大會堂舉行。  「我們開展研學教育,就是要推動『新青年下鄉』活動由服務實踐向研學教育延伸,由課程思政向社會思政拓展,由增長才幹向增強情感深化,引導更多在溫高校師生愛上溫州、留在溫州、創業在溫州、圓夢在溫州……」在推進會上,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團市委、教育局、經信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文廣旅局共同謀劃確定的五大研學主題首批67家研學基地正式發布,標誌著在溫高校研學教育活動正式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