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研學主題67個研學基地 打造溫州高校思政工作新品牌

2021-01-09 溫州新聞網

學生代表上臺授旗。趙用 張聞哲 攝

  溫州網訊 廣袤大地激揚青春力量,走讀甌越激發在溫建功熱情。7月5日,全市在溫高校研學教育暨「新青年下鄉」工作推進會在市人民大會堂舉行。

  「我們開展研學教育,就是要推動『新青年下鄉』活動由服務實踐向研學教育延伸,由課程思政向社會思政拓展,由增長才幹向增強情感深化,引導更多在溫高校師生愛上溫州、留在溫州、創業在溫州、圓夢在溫州……」在推進會上,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團市委、教育局、經信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文廣旅局共同謀劃確定的五大研學主題首批67家研學基地正式發布,標誌著在溫高校研學教育活動正式啟幕。

  研學教育讓高校學子愛上溫州

  「溫州的民營經濟發展是溫州的金字招牌,為了讓各專業的學生更好地了解『溫商模式』,我中心設立專區,從溫州模式形成伊始,到溫商騰飛,再到創新創業和產業提升等進行全方面立體展示,幫助學生了解溫州,了解溫商……」作為首批「民營經濟發展」研學基地,市規劃展示中心主任趙海峰在推進會上如是說。

  一座城市的情懷和雄心,很大程度上體現在「育人」上。此番在溫高校研學教育活動圍繞「民營經濟發展」「文化溫州建設」「革命傳統教育」「城市建設」「鄉村振興」五大研學專題,精心設計推出首批67家極具濃鬱溫州特色的研學基地,並要求每名在溫高校學生每個專題研學線路至少參加一次。引導學生走進企業、產業平臺,感悟溫州創新創業熱潮;走進博物館、圖書館、溫州道德館等文化場所,感受溫州濃濃文化積澱;走進甌江兩岸、塘河兩岸等「兩線三片」,欣賞城市轉型藍圖;走進美麗鄉村,見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走進平陽鳳臥等紅色文化陣地,砥礪初心使命。

  溫州是創業因子湧動的磁場,是各路英才逐夢的熱土。而在溫高校學子恰恰又為溫州發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人才力量。在溫高校研學教育活動就是貫徹市委市政府人才新政,為廣大高校學生感受溫州發展、感知溫州文化提供平臺,增強青年學生的愛國愛鄉情感,吸引更多學生留溫回溫逐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與溫州這座創新創業之城共成長。

  只有到廣袤天地,青春才能書寫出奮鬥和擔當的最美詩行;也只有更廣泛地走讀生活的城市,才能激發青年的歸屬感和自豪感。溫州醫科大學2018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張澳對即將到來的暑期研學教育充滿期待。「今年我們會把『自閉症』關愛、『器官捐獻』科普、『健康巴士』等活動的地點由原來『新青年下鄉』限定的鄉村延伸到企業、機關和城市。」張澳說,實踐團隊計劃通過與三垟溼地、楊府山公園、溫州道德館、平陽臥鳳、奧康集團合作,讓隊員深入了解「自然美、經濟美、城鄉美、生活美、人文美」為一體的「五美」新溫州。

  青年要成長為國家棟梁之才,既要讀萬卷書,又要行萬裡路。在溫高校研學教育是深化「新青年下鄉」活動的新品牌,是我市深化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新舉措,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校思政課改革「八個統一」要求的有效形式。研學教育活動,有效豐富拓展了「新青年下鄉」活動區域、內容和形式,深化了高校第二課堂內涵,提升了第二堂效果,從而更好幫助學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了解國情社情民情。

  新青年下鄉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

  夏日驕陽,青春似火。

  投身一場難忘實踐,無愧一段美好青春。這個夏天,我市將有860多支實踐隊、1.9萬餘名大中學生奔赴基層,在甌越大地繼續掀起學思並用、躬身實踐的青春旋風。

  「根據市委決策部署和市委宣傳部統一安排,四年來,溫州大學組織廣大師生深入樂清、永嘉各鄉鎮、街道和農村,大力開展『新青年下鄉』活動。僅過去一年,就組建了169支隊伍,設計了507個服務項目,開展相關活動3380場次,共計6.76萬人次師生參與,受益群眾10.14萬人次。」溫州大學黨委委員、宣傳部長潘玉駒介紹說,今後,溫大將與研學教育相結合,把「新青年下鄉」活動中形成的「一鎮一品」培育成「一線(線路)一品」,增強特色品牌的輻射面和引領效果,激勵師生「走下去」「幹起來」進而「留下來」。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5年我市啟動「新青年下鄉」活動,採取「一校一縣、一系一鎮、一班一村」掛鈎結對形式,每年持續組織廣大高校學生走進基層,以遍布城鄉的文化禮堂為主陣地,開展科學理論引領、文藝送演、志願服務、文化傳承等各類實踐活動。四年來,這一溫州首創的高校思政工作載體,實現了青年學生受鍛鍊、基層群眾得實惠、基層陣地更鞏固的「三贏」效果,同時還入選了全省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三貼近」優秀案例,並在全省以大學生「雙百雙進」活動的形式推廣開來。

  目前,12所在溫高校(包括獨立學院)已有88個院(系)、1487個班級與全市11個縣(市、區)及2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的184個鄉鎮(街道)、1100個村(社區)進行掛鈎結對,覆蓋了所有在溫高校和縣域,全市累計參與活動的學生人數達38萬人次,服務群眾達130餘萬人次。萬千在溫高校學生,在「新青年下鄉」這個廣闊舞臺上盡情揮灑青春激情、釋放青春價值,也在服務基層的火熱實踐中了解溫州、愛上溫州、融入溫州。

  從點到面,從農村延伸到企業、機關和城市,從固定服務延伸到尋訪研學,「發展」和「人民」不再只是抽象的概念。在新時代的浩蕩春風裡,「研學教育」和「新青年下鄉」將引領在溫青年激揚青春再出發!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林慎 林明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中國兒童產業基地「侏羅紀公園」,打造精品恐龍科普研學基地
    中國兒童產業展覽交易基地(ETJD)恐龍科普主題樂園精品研學教育基地研學旅行,旅遊產業新藍海研學旅行作為「旅遊+教育」中的細分領域創新服務,越來越受到各大中小學校、家長和學生的歡迎,更為旅遊市場帶來了全新發展機遇,成為旅遊產業的一片新藍海
  • 打造特色研學基地,助力科學人才建設
    打造特色研學基地助力科學人才建設據青島新聞網訊,位於江西路11號的海信科學探索中心,9月28日正式揭牌啟用。這裡曾經是青島人所熟知的海信研發中心,再往前追溯是海信集團前身——青島電視機廠的老廠房所在。而今天建設成為研學旅遊基地。
  • 聚焦發力五個思政推進湖北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創新
    強化價值塑造,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寢室等創建,建設高校道德講堂,構建「實踐育人共同體」,打造湖北「易班」。強化平臺支撐,提檔升級5個省級輔導員培訓研修基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示範中心和達標中心建設全覆蓋。聚焦發力「教師思政」。加強教師黨建工作,建設2個高校黨建工作培訓研修基地,深化拓展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工程。
  • 青島海洋科普軍事主題研學
    研學過程全程拍攝,研學見聞以電視新聞的形式在省級媒體進行展播。播出平臺:山東廣播電視臺《鏘鏘校園行》。,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國海洋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青島極地海洋世界是一個以海洋動物展示、極地動物展示、海洋極地動物表演、海洋科技館、漁人碼頭等為主題的綜合性海洋主題公園,據說的這裡大白鯨會跳華爾茲,海豚會唱歌,海獅在做遊戲,這些精彩瞬間你都有機會看到
  • 武漢市中小學研學旅行試點方案公布 共5大主題
    二、研學旅行試點主題及線路   (一)試點主題   按照我市推動旅遊業大發展的總體部署,充分利用武漢豐富的歷史文化、革命傳統、科教、人文、環境資源,將「五色研學旅行」作為試點主題,即:「紅色傳承」主題、「綠色生態」主題、「藍色環保」主題、「古色古韻」主題、「黑色科技
  • 漳州:氣象科普融入旅遊景區 打造「科普研學」基地
    閩南網12月1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 通訊員 周潔昀 盧達鵬)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促進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積極開展氣象科普宣傳及研學工作,11月30日,漳州市氣象局副局長(主持)林坤生與平和縣氣象局局長羅淑英、漳州九龍江高峰谷董事長黃雅雅就氣象科普與研學合作進行洽談
  • 青河縣打造隕石探秘、星際追蹤「研學旅行」品牌
    天山網訊(記者胡俊秀 通訊員張磊報導)為豐富新疆青河縣冬季旅遊產品,激活青少年對課外文化生活的熱愛,近日,青河縣組織30多名中小學生首次開展以「隕石探秘、星際追蹤」為主題的「研學旅行」。  記者了解到,研學旅行是各個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
  • 北京航空航天主題研學營
    :遊覽北航校園,欣賞綠園園藝 研學內容:由講解員帶領學生遊覽北航校園,介紹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校園整體布局及各院系;徜徉在自然的環繞中,欣賞北航綠園的園林景觀。 研學內容:簡單易行、妙趣橫生的小實驗蘊涵著不簡單的科學原理和自然規律,真正體會到動手動腦的樂趣,開拓營員的視野,啟發營員非凡的智慧,真正培養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探索自然規律的習慣。
  • 培訓基地巡禮| 河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頂崗實習、研學教育,國...
    2017年,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以下簡稱「青輔協」)批覆河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成為首批「全國青少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創建單位」。近些年,基於多年工作積累和不斷開拓創新,學院形成了以頂崗實習為特色,以研學基地為資源產出,與「國培計劃」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 五大主題、七大版塊!黃河小浪底水情教育研學課程正式發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莉娜 通訊員 翁克  10月22日,記者從河南省小浪底旅遊管理局獲悉,在10月17日舉辦的黃河小浪底水情教育研學課程發布會上,包括五大主題、七大版塊的黃河小浪底水情教育研學課程首次啟用,並深受師生歡迎。
  • 教育部:多部門對研學旅行給予優惠政策 研學旅行收費將出新規
    教育部高度重視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統籌各方資源,支持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建設,推動研學實踐活動的開展。1加強組織領導。2016年,教育部會同10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建設研學旅行基地、加強組織管理、健全經費籌措機制、落實安全責任」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明確的工作要求。
  • 長三角、浙皖閩贛研學大咖齊聚開化,共話錢江源國家公園研學發展
    女聲獨唱「送你一個錢江源」一首《送你一個錢江源》拉開本次活動的序幕,活動以「錢江源國家公園與研學研討」為主題,旨在更好利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遊協作區機遇,挖掘、展示開化山水、人文等研學資源,做精做深錢江源國家公園研學旅遊品牌,加強長三角及浙皖閩贛區域研學旅行資源相融相通,搭建研學交流平臺,實現共贏目標。
  • ...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圖文直播] - 中華人民...
    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會議,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礎地位不斷得到鞏固。二是價值塑造融入專業教育。召開全國高校課程思政工作視頻會議,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專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構建起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三是制定頒布教學質量國家標準。
  • 【思政講理】在問題導向中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機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堅持黨對教育事業全面領導的具體體現,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領會其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始終不忘立德樹人的初心,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精準施策,強化優勢、補齊短板。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 關於印發自治州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中小學要結合當地實際,把研學旅行工作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要制定工作方案,根據教育教學工作計劃靈活做好研學旅行時間安排,原則上可安排四至八年級、高中一、二年級,儘量錯開旅遊高峰。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探訪黎母山生態研學基地——山中一間...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啟動之後,學而山房生態研學基地負責人張春麗更是忙個不停,她想藉助國家公園建設的東風,「把這裡打造成全國知名的自然生態和人文藝術研學基地」。張春麗不僅是「學而山房」的經營者,還是海口一家培訓學校的老師和負責人,在5年的教學實踐中,她發現海南的孩子知道的多是大海,而對海南中部山區的森林知之甚少。
  • 全國研學旅行實踐導師暨雙師型教師培訓班在武漢開班
    ,來自全國各地的旅遊高校、研學旅行營地、研學旅行基地、研學旅行服務機構的50多位學員參加了此次培訓班。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科所創新教育中心行為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研學實踐高級導師李懷武深入講解研學旅行發展的歷史背景、最新政策支持以及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科所創新教育中心金牌導師戴毅麟為學員們授課,採取現場教學、線上線下交互教學,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重在培訓研學導師的專業水平和實操能力,培養能夠勝任研學導師崗位工作的專業導師。
  • 圓孩子一個航空夢,深圳開承航空研學基地正式開業
    (通訊員:邱雪冰)當航天科普和研學活動碰撞到一起,會產生怎麼樣的火花?在研學旅行熱的當下,研學基地有哪些創新模式?、機場運控和航空管制、應急逃生等多種主題的沉浸式航空體驗,傳播航空知識,培養航空興趣,弘揚航空精神。
  • 我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推進會召開
    下一步,深化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總的思路是:從「點、線、面、體」四個維度,不斷優化「人財物時空」五大要素,加快構建「四維三全十育人」工作格局,探索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經驗,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