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團總支: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優勢和實踐...

2021-01-19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何洌 通訊員 葉子鵬 車宗凱)近年來,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團總支堅持以實踐育人為導向,在加強廣大團員青年理論學習的同時,立足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特色,鼓勵廣大團員青年在實踐中思考理論問題、在行走中體會信仰溫度,在中國乃至在國際舞臺上用青年力量傳遞青年信仰,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獨特理論優勢和實踐優勢,形成了獨具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色的團學育人模式。

理論宣講描摹青春中國

對於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而言,「學馬」的同時也要學會「言馬」。與其他院系不同,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有著天然的理論優勢;很多優秀的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畢業後也都前往高校就業,走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講臺。在這樣的背景下,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理論報告團應運而生。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歐陽蘭臻在黃山市一線生產企業宣講

理論報告團作為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團總支的品牌項目,自成立以來,立足理論宣講、突出信仰導向,打造有信仰、接地氣、有溫度的宣講「金課」。自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以來,報告團在清華大學校內宣講500餘場,走進全校34個院系黨團班集體和學校研究生團委、研究生會、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協會等學生組織、社團開設理論課堂。此外,報告團還走出校門,在全國各地開展理論宣講活動,在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等兄弟院校,在北京市街道社區、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等基層單位,在中央和北京市等黨政機關都留下了他們的宣講身影。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迪拉熱·艾則孜在新疆烏魯木齊經開區社區宣講

讓理論宣講貫穿「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貫穿校內與校外,貫穿課上與課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代的傳播不僅有了一群年輕的「講師」,更多了一系列洋溢著信仰與乾貨的「金課」「硬課」。值得一提的是,理論報告團的很多老團員從學院畢業後,走上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講臺,也將在理論宣講中獲得的經驗運用到了思政課的教育教學當中。

黨建服務培育基層情懷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武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的社會實踐怎樣才能辦的有聲有色?這是兩年前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團總支收到總書記勉勵寄語時思考的核心問題。兩年前,在學院黨委指導下,新時代基層黨建服務隊成立。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基層黨建服務隊深入福建鄉村一線了解農村黨建工作

作為以基層黨建為主要服務內容的隊伍,新時代基層黨建服務隊自成立之日起就開始了黨建理論從書本到實踐的探索。兩年來,新時代基層黨建服務隊將黨建服務變成系列「套餐」,進機關、進高校、進企業、進社區、進連隊,帶去黨建理論知識、帶回黨建實踐問題,開展專業黨建研究、推動典型黨建宣傳,對外服務社會、對內育人提升。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基層黨建服務隊深入國有企業了解國企黨建工作

2019年,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還與華潤集團聯合舉辦了「理論大篷車活動」,新時代基層黨建服務隊成員深入到華潤集團中,將黨建知識與國企黨建實踐緊密結合。「通過組織黨建服務隊,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自己所學知識的社會價值。」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何建宇說。

聯手搭臺構築思政矩陣

兩年來,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團總支始終堅持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開展各項活動的中心環節,通過與中小學、基層社區聯手搭臺,擴大了學院團學育人的陣地,也構築起校內校外的思政矩陣。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教授在青春分享會總結講話

201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前夕,學院舉辦「青春告白祖國」青春分享會。分享會通過「國疆行」「世界觀」「成長圖」三個主題篇章,6位在校師生以TED演講的形式分享了他們在海內外社會實踐、思政課教學中的經歷與故事。在6位登場的分享者中,既有大學思政課教師、也有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既有前往祖國基層開展社會實踐的優秀代表、也有從海外實踐歸來的馬院學子,他們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一幅幅生動的圖景,立足自身、從小入手,聚焦「青春」與「祖國」、講述「小我」與「大我」,充分展現了馬克思主義學院學子堅定的信念、深入的思考、動人的情懷,在全校師生中引發了強烈反響,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團總支與西長安街街道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國慶70周年慶典剛剛結束,學院研究生團總支就組織研究生同學就和北京「紅牆根兒」的西長安街街道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作為距離「共和國心臟」最近的社區,西交民巷社區在國慶70周年慶典的服務保障中承擔著重要任務,以堅定的「紅牆意識」為共和國站好關鍵崗位。在社區,「西城大媽」、社區黨委書記譚道亮給同學們講述了社區在共和國曆次重大活動的服務保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通過交流,同學們認識到,「忠誠」是「紅牆意識」的核心要素,作為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生,如果沒有對黨和人民的一片赤誠,理論是難以往深裡走、往實裡走的。在宣講的路上,同學們傳播理論,同時也在一路上感悟點點滴滴的家國情。

疫情期間,學院研究生團總支聯合北京景山學校開展了線上黨內聯學活動,活動中,清華大學研究生、北京景山學校老師都分享了自己疫情期間的所思所想。「媒體+大學+中學」的「手拉手」模式是這一次主題教育的亮點所在。聯手搭臺的模式,讓思政育人的舞臺更大、思路更寬、影響更深。

在實踐中發現真問題,在行走中形成真思考。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團總支以實踐作為育人的重要工作抓手,充分發揮學科的理論優勢和實踐優勢,讓廣大團員青年在充分「接地氣」的實踐中感悟深沉而持久的信仰、培養真實而真摯的情懷。講最平凡的身邊故事,說最深刻的理論問題。從理論宣講到黨建實踐,從校內到校外,從國內到國外,對於同學們而言,一次又一次親身實踐的過程就是信仰不斷被印證、理論不斷與實踐結合的過程。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何建宇談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從來都不是靠在書齋中『閉門造車』而得到發展的,需要經歷一個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再回到理論的過程。作為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青年學生,不能就著理論談理論,必須真正走出課堂、帶著理論、走向社會,面朝土地談問題。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寫在中國大地上,才能把馬克思主義刻在自己的心坎上。」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道路」第四屆全國研究生論壇...
    日,由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道路」第四屆全國研究生論壇通過線上形式召開。本次論壇圍繞「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道路」這一主題展開交流與討論,來自全國近百所高校的600位博士、碩士研究生向大會遞交了論文,組委會遴選了200位論文作者及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師生共同參加了本次論壇。
  • 滬上專家學者探討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新途徑
    與會專家圍繞「全面育人:構建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新途徑」主題作主題報告。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上海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副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顧鈺民說,高層次人才培養要和學科建設聯繫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指出,人才培養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我們要根據實踐和事實的發展,把實踐轉化為理論。
  • 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以下簡稱「工程」)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基礎工程、戰略工程,也是高校鑄魂育人的靈魂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 發揮馬克思主義學科優勢 加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研究宣傳和闡釋
    發揮馬克思主義學科優勢 加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研究宣傳和闡釋 ——北京市委黨校(行政學院)校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學習(擴大)會 傳達學習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精神 2020年12月01日 14: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王洪葛 字號
  • 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活動
    本網訊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自今年7月起,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院師生集中開展系列主題活動。 ,進一步深刻體會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11月9日-10日,學院舉辦改革開放40年中國共產黨「三農」思想與實踐研討會,邀請20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高校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全面總結並深入研究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三農」工作的思想發展和生動實踐,進一步加強了各高校和科研機構在中國共產黨「三農」思想與實踐研究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隨後,學院組織師生赴國家博物館參觀「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精華的精彩闡釋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就是一部宣傳闡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向深入的精品力作。品讀這部著作,至少有三個方面令人印象深刻。  充分彰顯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色  堅守馬克思主義大本大源,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態度。
  • 「第八屆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壇」召開
    ,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定型提供科學理論、人才隊伍、教學實踐等多方面多領域的支持支撐,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南京審計大學黨委書記晏維龍致辭 主辦方/供圖晏維龍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定型,是馬克思主義生命力的中國特徵。需要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不動搖,正確處理好堅持和發展的關係,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審計監督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定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世界...
    這種對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懷,不僅反映了無產階級和廣大被壓迫者的利益和願望,也代表了社會發展的前進方向和全人類的利益,並為當時身處奴役中的無產階級指明了奮鬥的方向。  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為人類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行動指南。馬克思是思想家,也是革命家。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年輕的馬克思就提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 馬克思主義開放性特徵的理論真諦
    他強調:「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科學認識馬克思主義開放性特徵的理論真諦,對於我們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統一與良性互動中,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意義。開放性特徵是確保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真理性的重要前提。
  • 「學思平治」顧海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徵的升華
    這兩個方面,前者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運用於實踐的過程,後者是實踐上升為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過程;前者主要是理論指導和實踐運用的過程,後者主要是實踐創新、理論概括和升華的過程。這兩個方面交互作用、結為一體,呈現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呈現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徵的豐富和拓新的過程。
  • 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秉公導師簡介
    一、主要社會兼職及社會榮譽         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65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吉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名譽院長、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名譽院長,浙江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黑龍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二十餘所高校客座教授。   二、研究領域及學術成績         學術領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主體人類學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教育學原理。
  • 陳輝 嚴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內在邏輯
    關 鍵 詞:實踐思維方式/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方法論  作者簡介:陳輝,中央民族幹部學院教研部(北京 100094);嚴墨,中國民族圖書館(北京 100031)。本文希望從實踐思維方式的維度,探討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內在邏輯,從而為推進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構建提供有意義的啟示和借鑑。
  • 陳金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具有鮮明的實踐特徵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貿易戰、馬克思主義、鄉村文化、數位化轉型、小企業融資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摘編自《光明日報》  【陳金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具有鮮明的實踐特徵】  廣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陳金龍指出,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具有鮮明的實踐特徵,強調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於實踐。70年來,我國發展歷程充分印證了這種理論與實踐的互動關係。
  • 紮實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新知新覺)
    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豐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的思想理論建設,要求「深化拓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等思想理論工作平臺的作用。
  • ​「北京大學第十屆未名論壇暨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及相關學科...
    1月9日,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等聯合主辦的「北京大學第十屆未名論壇暨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及相關學科博士研究生高級研討班」在京開班。
  •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學術地位與理論貢獻
    並且,正是因為在歷史唯物主義名義下系統闡述的關於社會結構和社會變遷的基礎理論,不僅使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展示了與其他社會學傳統或流派不同的本質特點和理論構架,而且正是這些基礎理論使其在複雜的社會實踐或歷史變遷中,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深厚的學術底蘊。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基礎理論亦即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的建立,是一個逐漸展開的過程。
  • 姜慶國: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期刊科學發展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期刊是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交流、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果的重要載體。作為黨的重要思想陣地,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期刊對于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具有特殊意義和作用。自2005年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設立以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期刊建設取得較大進展,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 全面認識西方馬克思主義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不斷深入,著眼於新的實踐和發展,積極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為重要的課題之一。西方馬克思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在西方社會中的繼續,對他的認識和研究無疑將有助於我們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
  • 「第八屆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壇」在寧召開
    南京審計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趙歡春教授主持開幕式。來自全國的17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趙金松指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門研究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問題並作出決定,具有開創性、裡程碑意義,開闢了中國之治的新境界。推動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應當從深厚的歷史底蘊中堅定發展方向,從豐沃的實踐土壤中堅定發展定力,從鮮明的人民立場中堅定發展取向。
  • 馬克思主義奠定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
    ——學習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汪亭友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5月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講話深切緬懷了馬克思一生的豐功偉績,深刻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科學內涵及其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科學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創造性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壯闊歷程和和偉大成就,指明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求,極具理論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意義重大而深遠。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就新時代如何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提出了九個方面的重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