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開放性特徵的理論真諦

2020-12-04 國際在線

作者:孔明安 陳文旭(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

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徵,即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他強調:「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科學認識馬克思主義開放性特徵的理論真諦,對於我們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統一與良性互動中,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意義。

開放性特徵是確保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真理性的重要前提。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真理威力和強大生命力,關鍵就在於馬克思主義始終處於不斷的發展和開放之中,是一個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理論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就是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們的後繼者們不斷根據時代、實踐、認識發展而發展的歷史,是不斷吸收人類歷史上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豐富自己的歷史。因此,馬克思主義能夠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回應人類社會面臨的新挑戰。」強調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和開放的,就必然要求立足時代特點,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更好運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真正搞懂面臨的時代課題,深刻把握世界歷史的脈絡和走向。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從人類歷史發展的大視野來看,世界仍然處於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從資本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大時代。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仍然存在,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依然存在並發生作用,馬克思主義仍然是當今時代的真理。但是,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來分析和解決時代問題,這就必然要求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始終保持開放性,不斷實現理論本身的時代轉化和創新發展。

開放性特徵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辯證否定」的哲學表達。開放而非封閉,勇於自我否定,不斷在否定中發展壯大,這些不僅成為馬克思本人在世時躬親示範的行動指南,而且成為馬克思的後繼者不斷創新發展的理論品格和實踐特質。馬克思主義開放性特徵的哲學基礎來源於唯物辯證法的辯證否定觀。辯證否定不是簡單的、線性的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是矛盾的對立統一和內在規定的「自我否定」。眾所周知,黑格爾繼承了斯賓諾莎「實體」是自因的觀點,「實體」是自因就意味著實體是自我否定的。黑格爾將斯賓諾莎的有關實體自我否定的特徵納入自己的唯心主義思辨體系,進而形成了概念自我否定的「正、反、合」三段論模式。然而,黑格爾有關概念的內在的自我否定性特徵完全被其唯心主義的思辨體系所束縛而難以自拔。馬克思吸收了黑格爾概念「自我否定」的精神實質,將其進行了唯物主義的改造,最終形成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觀,也就是唯物主義視野下的對立統一的辯證否定思想。馬克思指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因此,辯證唯物主義矛盾觀的實質就是「對立統一」,就是唯物史觀維度中的「自我否定」或「辯證否定」的代名詞,它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定。馬克思主義開放性特徵體現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包括自身在內的一切理論、思想和主義皆堅持批判的革命的態度,這是確保馬克思主義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引領時代發展潮流的秘訣所在,即在回應時代變遷提出的問題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自身。譬如,社會主義的具體藍圖不在經典馬克思主義文本裡,而是在各國社會主義的現實實踐中。由於受歷史時代局限,馬克思和恩格斯並沒有為未來的社會主義制度描繪具體的實現路徑,他們也沒有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社會能否可以實現「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自我否定」和「辯證否定」。

開放性特徵要求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必須有科學的態度。歷史和現實證明,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參天大樹之根本。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這是我們對待馬克思主義必須堅守的原則和底線。同時,恩格斯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在21世紀的今天,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仍然不能丟,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前提和理論底色。同時,馬克思主義也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社會主義並沒有定於一尊、一成不變的套路。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需要有新氣象,新時代呼喚新的實踐發展和理論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總結和時代表達,特別是在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中對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作出的原創性貢獻,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深刻彰顯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開放性特徵。與此同時,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世界格局正處在加快演變的歷史進程之中,產生了大量深刻複雜的現實問題,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論課題。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對當代資本主義的研究,分析把握其出現的各種變化及其本質,深化對資本主義和國際政治經濟關係深刻複雜變化的規律性認識。」可見,保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開放性,不僅需要深入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更好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而且要放寬視野,吸收人類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不斷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相關焦點

  • 「學思平治」顧海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徵的升華
    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習近平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理論特徵的概括,以及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科學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實踐性、開放性和時代性理論特徵的概括,是對馬克思主義歷史發展和理論體系認識的升華,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特別是新中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視界和思想精粹的凝鍊,彰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智慧、理論力量和時代意蘊。
  • 馬克思主義哲學(二)馬哲及其特徵
    3、舊哲學基本上全部屬於剝削階級的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嶄新的世界觀,是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群眾實現自身解放的理論武器。六、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1、實踐性: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把「實踐」引入哲學,併科學地把「實踐範疇」作為自己哲學的基本範疇。
  •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和基本特徵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哲學,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2、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這三大發現在建立和證明唯物辯證的自然觀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進而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提供了牢固的自然科學基礎。
  • 馬哲第一章第二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在哲學中的偉大變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形態和基本特徵  ( 1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於 19 世紀 40 年代, 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①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階級條件。 19 世紀以來, 生產力高度發展, 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矛盾日益激化。
  •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  A 實踐性B 科學性C 革命性D 階級性  5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是()  A 古希臘、羅馬哲學B 中世紀經院哲學  C 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D 17、18世紀資產階級哲學  6下列觀點正確表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各門具體科學的關係的是()  A 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身就是一門具體科學
  • 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以下簡稱「工程」)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基礎工程、戰略工程,也是高校鑄魂育人的靈魂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 經典西方馬克思主義在當代西方的理論效應及其當代價值
    一、經典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主題  英國學者佩裡?安德森在《西方馬克思主義探討》一書中把西方馬克思主義看作是西歐革命失敗的結果,並從世代性、地域性和理論主題等視角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發展和特徵作了系統描述。
  • 陳金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具有鮮明的實踐特徵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貿易戰、馬克思主義、鄉村文化、數位化轉型、小企業融資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摘編自《光明日報》  【陳金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具有鮮明的實踐特徵】  廣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陳金龍指出,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具有鮮明的實踐特徵,強調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於實踐。70年來,我國發展歷程充分印證了這種理論與實踐的互動關係。
  •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團總支: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優勢和實踐...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何洌 通訊員 葉子鵬 車宗凱)近年來,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團總支堅持以實踐育人為導向,在加強廣大團員青年理論學習的同時,立足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特色,鼓勵廣大團員青年在實踐中思考理論問題、在行走中體會信仰溫度,在中國乃至在國際舞臺上用青年力量傳遞青年信仰,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獨特理論優勢和實踐優勢,形成了獨具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色的團學育人模式
  •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學術地位與理論貢獻
    究竟有無馬克思主義社會學?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它同歷史唯物主義是什麼關係?回答這些問題,都必須以澄清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概念為前提。本文所論述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具有獨特地位的學術傳統,是在馬克思恩格斯那裡就已經確立了基本立場、方法原則和理論構架的思想理論體系。
  •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一章 哲學基本理論
    第3頁:強化訓練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一章 哲學基本理論>  本章重點掌握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含義,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係;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和功能;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及理論來源,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
  • 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內涵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時代性、實踐性、開放性  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所以成為科學,是因為這一理論絕不封閉自己、凝固自己,而是在發展中不斷完善、在開放中不斷前進。
  • 西方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解密與批判性研究
    這個問題亦是西方馬克思主義沒有意識到的,需要我國馬克思主義學者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提出資本主義研究的中國話語範式。 自從馬克思主義誕生開始,對於資本主義的研究就成為其理論的核心內容,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批判的目的就是科學地揭示資本主義的本質、內在矛盾和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構建共產主義。
  • 物本·資本·人本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發展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發展,經歷了政治革命、經濟建設和科學發展三大主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等三大重要理論成果。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反映著我國社會新階段主要矛盾的新特徵、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新主題和人們對於全面發展的新需要,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階段。
  • 陳輝 嚴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內在邏輯
    內容提要:實踐思維方式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用實踐思維方式審視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其內在邏輯表現為:實踐過程決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主體;實踐主體目的性決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對象與內容;實踐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統一決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方法與路徑。
  • 姜慶國: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期刊科學發展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期刊是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交流、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果的重要載體。作為黨的重要思想陣地,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期刊對于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具有特殊意義和作用。自2005年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設立以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期刊建設取得較大進展,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 習近平: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
    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多次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題,先後學習了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共產黨宣言》,目的是通過重溫經典,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追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理論源頭,提高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在座的同志都讀過《共產黨宣言》,今天我們重溫這一經典,依然深受教育、深受啟發。結合這次學習,我談3點認識。
  • No.555 朗•富勒 | 帕舒卡尼斯與維辛斯基:馬克思主義法律理論...
    該書的開頭是對歪曲了馬克思主義的機會主義者的批判,他們認為無產階級應該容忍資產階級國家的存在。此外,史達林本人即曾揭穿了「布哈林關於反馬克思主義的反革命理論」。馬克思主義的真正教義在於,國家既不能被接管,也不能通過擴容而存在,而必須被粉碎、摧毀。據此,大概在60多頁後,維辛斯基的觀點戰線出來:「現存的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必須被利用,但經過若干年的時期之後,必須清除它的資產階級因素。」
  • 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只有深刻認識這一思想的歷史地位和理論貢獻,才能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才能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的內生動力和行動自覺。  一、在勇於洞察時代中創立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力量所在。
  •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精華的精彩闡釋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就是一部宣傳闡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向深入的精品力作。品讀這部著作,至少有三個方面令人印象深刻。  充分彰顯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色  堅守馬克思主義大本大源,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