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尾螺,法螺科,大型腹足綱貝類。在海南又稱大法螺、海神螺。因外殼上酷似孔雀尾羽的漂亮花紋而得名「鳳尾螺」。
鳳尾螺與唐冠螺、萬寶螺和鸚鵡螺並稱世界四大名螺。又因其獨特的外型和酷似孔雀尾羽的漂亮花紋和稀少的數量而位居四大名螺之首,在所有貝殼中,鳳尾螺是最名貴的。
鳳尾螺的顏色如孔雀尾翼,布局均勻,色彩斑斕,個體大,殼表裝飾豐富。鳳尾螺塔高而尖,高度低於總殼高的一半,螺頂常缺損。
每層寬大的體層常有兩條明顯的縱脹肋。殼口大,殼表為乳白色,有深褐色斑紋和新月形斑紋。殼口橙褐色,外唇齒間有白色溝槽。軸齒白色,齒間為深褐色。甚有光澤。
其花紋如"鳳尾"般絢爛。雄壯而神氣的外觀是力量的象徵,據說能驅魔闢邪、保佑平安。海民和山民常用來作號角驅魔,在藏傳佛教中被視為重要法器,倍受尊崇。
其殼長可達30公分以上。目前國內發現最大的法螺長度為77.14釐米,而存放在西藏布達拉宮內的國寶級文物法螺長度為57.7釐米。
鳳尾螺常棲息於淺海珊瑚礁、巖石底,是大自然賜予人類極寶貴的資源。主要分布在印度洋、紐西蘭、菲律賓、日本和中國等暖海水域,我國的臺灣、海南、西沙群島等沿海潮間帶至150米深的海底是鳳尾螺的聚集區。
鳳尾螺殼體大,殼厚,一般殼層表裝飾性極豐富。螺旋部呈尖錐狀,若磨去殼頂,可吹出響亮的聲音。
古時僧道布道昭示所用的法螺即是此種所制。因螺聲宏大勇猛而遠聞、渾厚而嘹亮,喻佛法儀節隆盛,廣被大眾,且能降魔,故稱「法螺」(以下皆稱為「大法螺」)。
除大法螺外,白法螺、唐冠螺和鉛螺等也能用於製作海螺號。但大法螺製成的海螺號比一般的海螺號更粗、更長,發出的聲音也更渾厚。
在後金和清初時期,海螺號主要用於戰爭,其作用就如現代軍隊中所使用的軍號。
到了清中期,海螺號基本從戰場上消失了只在軍隊出徵和凱旋時禮儀性地吹一吹。這時期,它更多地出現在祭天儀式和其他一些隆重的典禮上。
之後,海螺號又從最初的軍器、隨後的禮器,升級為神器,被尊稱為「法螺」。為了與神器的崇高地位相匹配,法螺也不再以樸素的本色示人,不但被鑲金嵌銀,還會被鑲嵌上各種寶石以昭示它的珍貴。
也正是因此,法螺才成為當代收藏家的心愛之物。乾隆年間的法螺無論材質還是工藝的精美程度都達到了極致,因此最受收藏家的追捧。
其中又以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鑲翅法螺」、西藏博物館收藏的清·銅八卦祥雲紋海螺」和布達拉宮收藏的「清乾隆·御製詩海嫘」等最為珍貴。
我國一些寺庵常有大法螺供奉,有詩云:「寺觀堂前響法螺,驅魔避邪保平安」、"吹之則渚滅神歡喜,旦聞之渚滅罪障"。大法螺在佛教中為佛之法音的標幟,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徵。
由於數量少,如今市面上的大法螺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不過收藏者對它仍然愛不釋手。
不僅如此,大法螺還是長棘海星的天敵,長棘海星被稱為珊瑚殺手,它們把珊瑚表面的珊瑚蟲吃掉,留下白色的珊瑚骨骼。
平均一隻棘冠海星一天要吃掉約二平方公尺的珊瑚,食量驚人。最可怕的是棘冠海星會突然數百萬隻大量出現,幾天將珊瑚礁吃得面目全非,對珊瑚礁生態造成嚴重的破壞。
為保護珊瑚礁及生物鏈,菲律賓、印尼、紐西蘭、澳洲、美國和其他太平洋諸國也在努力的剿滅棘冠海星。
然而,棘冠海星的生命力頑強,就算切斷腕或切粉碎,依然可以長成完整的個體。且成齡的棘冠海星幾乎沒有天敵(除了大法螺),因此收效甚微。
後經過臺灣的多方合作研究發現最佳的方法:將捕獲的活體棘冠海星丟在飼育大法螺的水族箱中當成食料,讓天敵剿滅。
一方面除害而不破壞食物鏈,另一方面可加速法螺的復育、野放,然後以生物防治法來達到清除棘冠海星的目的。臺灣以此方法獨步全球,已有許多國家的漁業專家來臺灣取經。
萬物相生相剋,把長棘海星列上食譜菜單的大法螺擁有一套完備而靈敏的嗅覺系統,一旦聞到周圍有獵物的氣味,它便會開啟暴走模式,無比迅猛地追殺獵物。在追蹤到長棘海星後,迅速用身體重量與強有力的腹足包覆它們的軀體!
以特化的齒舌伸入海星中央體盤內,隨即分泌含硫酸成份的消化液,等到長棘海星內瓤化成了一灘軟乎乎的汁水,再用口器將其攝入體內消化,飽飽地美餐一頓。
飽餐一頓後的大法螺通常需要幾天甚至更久的時間來消化這頓美食,加上大法螺對水體環境的要求很高,個體成長速度緩慢。所以說維護珊瑚礁的任務任重道遠,控制長棘海星的數量維護生態平衡僅靠一方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在科學家的研究後也證實大法螺與長棘海星之間會相互釋放特殊的化學物質。
當大法螺覺察到長棘海星的存在時,會順著其化學物質而主動追蹤上去;反之,當長棘海星覺察到大法螺就在附近時,長棘海星則會驚恐地落荒而逃。
由此科學家認為,光是大法螺的存在就可以威脅到長棘海星,迫使長棘海星爆發群落分散開來。
由於獨特的外殼和身上附著的神秘色彩,大法螺在收藏界極受歡迎。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經過長達一世紀的濫殺濫捕,大法螺在澳洲等地區已瀕臨滅絕,因此澳大利亞政府將其列為保護動物並禁止一切捕捉。
不僅如此,澳大利亞政府還曾建議將大法螺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保護其不被濫捕。由於缺乏大法螺被捕撈和販賣的數據,這項提議最終沒被通過。
所以大法螺只在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國家受到保護,在其他地區仍可合法販賣。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蠔宅貝殼工作室、化石網/企鵝替身、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