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尾螺大法螺,守護珊瑚礁的好海螺

2021-01-10 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

鳳尾螺,法螺科,大型腹足綱貝類。在海南又稱大法螺、海神螺。因外殼上酷似孔雀尾羽的漂亮花紋而得名「鳳尾螺」。

鳳尾螺與唐冠螺、萬寶螺和鸚鵡螺並稱世界四大名螺。又因其獨特的外型和酷似孔雀尾羽的漂亮花紋和稀少的數量而位居四大名螺之首,在所有貝殼中,鳳尾螺是最名貴的。

鳳尾螺的顏色如孔雀尾翼,布局均勻,色彩斑斕,個體大,殼表裝飾豐富。鳳尾螺塔高而尖,高度低於總殼高的一半,螺頂常缺損。

每層寬大的體層常有兩條明顯的縱脹肋。殼口大,殼表為乳白色,有深褐色斑紋和新月形斑紋。殼口橙褐色,外唇齒間有白色溝槽。軸齒白色,齒間為深褐色。甚有光澤。

其花紋如"鳳尾"般絢爛。雄壯而神氣的外觀是力量的象徵,據說能驅魔闢邪、保佑平安。海民和山民常用來作號角驅魔,在藏傳佛教中被視為重要法器,倍受尊崇。

其殼長可達30公分以上。目前國內發現最大的法螺長度為77.14釐米,而存放在西藏布達拉宮內的國寶級文物法螺長度為57.7釐米。

鳳尾螺常棲息於淺海珊瑚礁、巖石底,是大自然賜予人類極寶貴的資源。主要分布在印度洋、紐西蘭、菲律賓、日本和中國等暖海水域,我國的臺灣、海南、西沙群島等沿海潮間帶至150米深的海底是鳳尾螺的聚集區。

幼貝

鳳尾螺殼體大,殼厚,一般殼層表裝飾性極豐富。螺旋部呈尖錐狀,若磨去殼頂,可吹出響亮的聲音。

古時僧道布道昭示所用的法螺即是此種所制。因螺聲宏大勇猛而遠聞、渾厚而嘹亮,喻佛法儀節隆盛,廣被大眾,且能降魔,故稱「法螺」(以下皆稱為「大法螺」)。

除大法螺外,白法螺、唐冠螺和鉛螺等也能用於製作海螺號。但大法螺製成的海螺號比一般的海螺號更粗、更長,發出的聲音也更渾厚。

在後金和清初時期,海螺號主要用於戰爭,其作用就如現代軍隊中所使用的軍號。

到了清中期,海螺號基本從戰場上消失了只在軍隊出徵和凱旋時禮儀性地吹一吹。這時期,它更多地出現在祭天儀式和其他一些隆重的典禮上。

之後,海螺號又從最初的軍器、隨後的禮器,升級為神器,被尊稱為「法螺」。為了與神器的崇高地位相匹配,法螺也不再以樸素的本色示人,不但被鑲金嵌銀,還會被鑲嵌上各種寶石以昭示它的珍貴。

鑲翅法螺

也正是因此,法螺才成為當代收藏家的心愛之物。乾隆年間的法螺無論材質還是工藝的精美程度都達到了極致,因此最受收藏家的追捧。

其中又以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鑲翅法螺」、西藏博物館收藏的清·銅八卦祥雲紋海螺」和布達拉宮收藏的「清乾隆·御製詩海嫘」等最為珍貴。

我國一些寺庵常有大法螺供奉,有詩云:「寺觀堂前響法螺,驅魔避邪保平安」、"吹之則渚滅神歡喜,旦聞之渚滅罪障"。大法螺在佛教中為佛之法音的標幟,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徵。

由於數量少,如今市面上的大法螺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不過收藏者對它仍然愛不釋手。

不僅如此,大法螺還是長棘海星的天敵,長棘海星被稱為珊瑚殺手,它們把珊瑚表面的珊瑚蟲吃掉,留下白色的珊瑚骨骼。

平均一隻棘冠海星一天要吃掉約二平方公尺的珊瑚,食量驚人。最可怕的是棘冠海星會突然數百萬隻大量出現,幾天將珊瑚礁吃得面目全非,對珊瑚礁生態造成嚴重的破壞。

棘冠海星

為保護珊瑚礁及生物鏈,菲律賓、印尼、紐西蘭、澳洲、美國和其他太平洋諸國也在努力的剿滅棘冠海星。

然而,棘冠海星的生命力頑強,就算切斷腕或切粉碎,依然可以長成完整的個體。且成齡的棘冠海星幾乎沒有天敵(除了大法螺),因此收效甚微。

後經過臺灣的多方合作研究發現最佳的方法:將捕獲的活體棘冠海星丟在飼育大法螺的水族箱中當成食料,讓天敵剿滅。

一方面除害而不破壞食物鏈,另一方面可加速法螺的復育、野放,然後以生物防治法來達到清除棘冠海星的目的。臺灣以此方法獨步全球,已有許多國家的漁業專家來臺灣取經。

萬物相生相剋,把長棘海星列上食譜菜單的大法螺擁有一套完備而靈敏的嗅覺系統,一旦聞到周圍有獵物的氣味,它便會開啟暴走模式,無比迅猛地追殺獵物。在追蹤到長棘海星後,迅速用身體重量與強有力的腹足包覆它們的軀體!

以特化的齒舌伸入海星中央體盤內,隨即分泌含硫酸成份的消化液,等到長棘海星內瓤化成了一灘軟乎乎的汁水,再用口器將其攝入體內消化,飽飽地美餐一頓。

飽餐一頓後的大法螺通常需要幾天甚至更久的時間來消化這頓美食,加上大法螺對水體環境的要求很高,個體成長速度緩慢。所以說維護珊瑚礁的任務任重道遠,控制長棘海星的數量維護生態平衡僅靠一方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在科學家的研究後也證實大法螺與長棘海星之間會相互釋放特殊的化學物質。

當大法螺覺察到長棘海星的存在時,會順著其化學物質而主動追蹤上去;反之,當長棘海星覺察到大法螺就在附近時,長棘海星則會驚恐地落荒而逃。

由此科學家認為,光是大法螺的存在就可以威脅到長棘海星,迫使長棘海星爆發群落分散開來。

由於獨特的外殼和身上附著的神秘色彩,大法螺在收藏界極受歡迎。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經過長達一世紀的濫殺濫捕,大法螺在澳洲等地區已瀕臨滅絕,因此澳大利亞政府將其列為保護動物並禁止一切捕捉。

不僅如此,澳大利亞政府還曾建議將大法螺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保護其不被濫捕。由於缺乏大法螺被捕撈和販賣的數據,這項提議最終沒被通過。

所以大法螺只在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國家受到保護,在其他地區仍可合法販賣。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蠔宅貝殼工作室、化石網/企鵝替身、網絡)

相關焦點

  • 唐冠螺:一隻長得像帽子,吃海膽捕海星的海螺
    唐冠螺(學名:Cassis cornuta):是海洋世界裡珍貴的大型海螺。貝殼大而厚重,長5~41釐米,高可達30釐米。殼面顏色從灰白色到金黃色,具金屬光澤,其內唇擴張如帽緣,形狀像唐代的冠帽,因而得名。
  • 西沙:長棘海星侵蝕 五彩珊瑚礁成白骨
    張利城 攝    在一群群長棘海星的侵蝕下,一片片珊瑚礁成為了「白骨」,這是記者29日看到的水下攝影師張利城拍攝的畫面。張利城向記者反映,西沙海域正在遭受大批長棘海星的侵襲,造成當地珊瑚礁大片死亡。     來自福建的水下攝影師張利城多次在西沙、南沙、東海、渤海等海域,進行水下考古,拍攝海洋生物。
  • 本領堪比「蜘蛛俠」的海螺
    能發射黏液結網捕食的海螺 最近,科學家在佛羅裡達群島的海域中發現了一種有趣的海螺。
  • 51年集齊300枚海螺 聽說他還把四大名螺集齊了
    傳統作業的烏浪鼓船釣法海螺不是很多,我30歲到了拖蝦船,收集海螺的機會才越來越多。」楊元順說,海底的資源很珍貴,特別是海螺,質地豐富,還賦予其渾然天成之美。拖蝦的時候,就會有海螺拖上來的,那些海螺有的很大,看起來非常漂亮,楊元順就把海螺都收起來,在船上養個兩三天都不會死,帶回家把螺肉挑出來,炒了一大盤下酒,螺殼就被他收藏了。
  • 澳政府擬撥款培育瀕危大法螺 欲拯救大堡礁
    為拯救大堡礁,澳政府決定撥款開展一項實驗計劃,大量培育這種海星的天敵,即一種瀕臨絕種的大法螺。汙染與生態系統問題導致棘冠海星(crown-of-thorns)呈爆炸式激增。2012年,針對全長2300公裡的大堡礁的健康狀況進行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在過去27年,大堡礁多達42%的珊瑚都被棘冠海星吃掉。
  • 收藏了整個海洋美夢的貝殼博物館,一個海螺為何價值600萬
    雪梨歌劇院為什麼會選擇以海螺為原型建造? 世界上第一艘潛水艇為什麼叫「鸚鵡螺」號? 女神維納斯用來梳頭髮的海螺長什麼樣? 在來到青島貝殼博物館之前,這些問題我是一個都搭不上來。
  • 習近平呼籲守護好藍色地球
    參考消息網11月23日報導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致辭。據香港《信報》網站11月22日報導,習近平說,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報導稱,習近平提出3點主張。第一,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力度。二十國集團要繼續發揮引領作用,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指導下,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實施。
  • 並非所有海螺都能吃,這種螺就是特例,毒性可殺10個成年人
    田螺、海螺等一些軟體動物是人類餐桌上常見的菜式,尤其是在路邊的大排檔和燒烤檔,一般都會有關於螺的一道菜,因為人們吃螺已經成為了習慣。一般人類能夠在珊瑚礁的周圍發現雞心螺的存在。雞心螺,顧名思義就是外形長得像雞心,但和雞心血紅色的外表不同的是,雞心螺的外表長著許多顏色亮麗的花紋,這些花紋不但可以將雞心螺「隱身」在珊瑚叢中,還可以幫助它們引誘獵物。雞心螺的個頭和平時我們看到的海螺差不多,但是它們前頭尖端存在的毒腺要比普通海螺可怕得多,據說一隻雞心螺體內的所有毒液能夠放倒十個成年人。
  • 好書推薦 | 珊瑚礁裡的秘密科普叢書
    ,一層層地揭開珊瑚礁生態系統的神秘面紗。通過閱讀叢書,你將透過清麗簡約的文字和精美豐富的圖片去一探洶湧波濤下的生命奇觀,暢享一次知識與趣味雙收的「珊瑚礁之旅」。同時,本叢書也將逐步揭開人類與珊瑚礁的歷史淵源,站在現實角度,思考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未來。在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大背景下,合理利用海洋資源、正確開發並切實保護好珊瑚礁資源,更加需要我們認識並了解珊瑚礁生態系統。
  • 這種海螺千萬別吃,它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前些日子看了不少吃播視頻,有些主播在直播間裡吃各種海螺。但是在這裡我要稍微提醒一下,今時今日有許多種海螺都是被列入了國家保護動物行列的,絕對不能隨便亂吃。比如曾經市面上經常可見的唐冠螺,如今就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行列。不僅不允許捕捉傷害,也不允許任何形式的買賣。
  • 海螺的生命力頑強,養殖海螺不能忽略水質,避免影響經濟效益
    海螺的生命力頑強,養殖海螺不能忽略水質,避免影響經濟效益海螺在我們國家的分布還是非常廣泛的,不管是在什麼樣的環境當中都可以看到海螺的出現,正是因為這種生物的繁殖能力特別強,所以不管是在深海還是淺海都有海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