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離技術詳解,塗山環保

2020-12-04 塗山汙水處理設備

膜分離技術詳解

中國的膜技術從60 年代中期起步研究,長時間在實驗室內和中試規模徘徊。從「七五」計劃開始,國家科委把膜技術列為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加以支持,膜技術取得較大進展,特別是改革開放的國策促進了廣泛的國際交流,膜技術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大,國內膜工業產值也逐漸增加。近10 年來,中國的膜技術的總體水平有了很大的進展,但與國際技術先進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問題主要表現在:生產現代化、產業化程度低,原料不規範,工藝參數未嚴格控制,產品質量不穩定;膜的品種少,應用範圍小。尤其應用的工藝設計、系統成套能力、膜組件水平、相關機電產品等方面,尚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膜技術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概述

膜是一層薄的阻擋層,在外界能量作用下,憑藉各組分在膜中傳質的選擇性差異,對多組分的流體物質進行分離、分級、提純和富集的方法。

1、膜的定義

膜是一種起分子級分離過濾作用的介質,當溶液或混和氣體與膜接觸時,在壓力下,或電場作用下,或溫差作用下,某些物質可以透過膜,而另些物質則被選擇性的攔截,從而使溶液中不同組分,或混和氣體的不同組分被分離,這種分離是分子級的分離。

膜的定義

一種最通用的廣義定義是「膜」為兩相之間的一個不連續區間。因而膜可為氣相、液相和固相,或是他們的組合。簡單的說,膜是分隔開兩種流體的一個薄的阻擋層。描述膜傳遞速率的膜性能是膜的滲透性。

以常見的超濾過程為例,分離機理主要為篩分:膜表面有微孔,流體流經膜一側的表面時,部分較小的分子隨部分溶劑穿過膜到達另一側,形成透析液,而大分子則被截留在原來的一側,形成截留液,從而達到了將大分子溶質與小分子溶質及溶劑分離開的目的。

形象地說,膜就像一張篩網,可以攔下大的、透過小的。但這張篩網與眾不同的是它的孔徑很小,進行的是大小分子的分離。我們只要選擇合適孔徑的膜,就可以進行所需的分子級分離。

2、膜分離技術的定義

把上述的膜製成適合工業使用的構型,與驅動設備(壓力泵、或電場、或加熱器、或真空泵) 、閥門、儀表和管道聯成設備。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操作,就可以來分離水溶液或混和氣體。透過膜的組分被稱為透過流分。這種分離技術被稱為膜分離技術。

3、膜的種類

分離膜包括:反滲透膜(0. 0001~0. 001μm) ,納濾膜(0. 001 ~ 0. 01μm)超濾膜(0. 01 ~ 0. 1μm) 微濾膜(0. 1~10μm)、電滲析膜、滲透氣化膜、液體膜、氣體分離膜、電極膜等。他們對應不同的分離機理,不同的設備,有不同的應用對象。膜本身可以由聚合物,或無機材料,或液體製成,其結構可以是均質或非均質的,多孔或無孔的,固體的或液體的,荷電的或中性的。膜的厚度可以薄至100μm ,厚至幾毫米。不同的膜具有不同的微觀結構和功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製備。制膜方法一直是膜領域的核心研究課題,也是各公司嚴格保密的核心技術。

4、按微觀結構分:

對稱膜、不對稱膜、複合膜、多層複合膜等。

5、按宏觀結構分:

平板膜、卷式膜、管式膜、毛細管膜、中空纖維等。

無論在實驗室或工業規模的生產中,膜都被製成一定形式的組件作為膜分離裝置的分離單元。在工業上應用並實現商品化的膜組件主要有平板型、圓管型、螺旋卷型和中空纖維型,相應的膜的幾何形狀分為平板式、管式、毛細管式和中空纖維式。後三種皆為管狀膜,它們的差別主要是直徑不同:直徑>10mm的為管式膜;直徑在0.5~10mm之間的是毛細管式膜;直徑<0.5mm的為中空纖維膜。管狀膜直徑越小則單位體積裡的膜面積越大。

膜及膜過程的分類

膜分離過程常用的是以壓差為動力的液體分離膜。依據膜孔徑和截留特性的不同,可分為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見下圖。

膜過濾方

傳統過濾方式為死端過濾:料液一進一出,因濾材表面被堵塞,而導致過濾速度迅速減少。

膜系統大多採用錯流過濾:流體一進二出,流動方向與膜表面平行,削薄膜面的濃差極化層、減少過濾阻力,膜面不易堵塞,過濾速度較快。如下圖所示。

膜系統組成

目前常見的膜分離過程以壓差為驅動力、以錯流過濾方式進行,可在常溫下進行分子級的過濾分離,是一種物理過程,其間不發生相變。動力由泵提供,流經膜表面時,部分較小的分子透過膜,而大分子被截留。膜系統組成及基本過濾原理見下圖:

反滲透基本原理

1、反滲透過程

反滲透是利用反滲透膜選擇性的只能通過溶劑(通常是水)而截留離子物質的性質,以膜兩側靜壓差為推動力,克服溶劑的滲透壓,使溶劑通過反滲透膜而實現對液體混合物進行分離的膜過程。

反滲透同NF、UF一樣均屬於壓力驅動型膜分離技術,其操作壓差一般為1.5~10.5MPa,截留組分為(1~10)X10-10m小分子物質。除此之外,還可以從液體混合物中去處全部懸浮物、溶解物和膠體,例如從水溶液中將水分離出來,以達到分離、純化等目的。目前,隨著超低壓反滲透膜的開發,已可在小於1MPa壓力下進行部分脫鹽,適用於水的軟化和選擇性分離。

2、分離原理

反滲透膜的選擇透過性與組分在膜中的溶解、吸附和擴散有關,因此除與膜孔的大小、結構有關外,還與膜的化學、物理性質有密切關係,即與組分和膜之間的相互作用密切相關。由此可見,反滲透分離過程中化學因素(膜及其表面特性)起主導作用。

當用一個半透性膜分離兩種不同濃度的溶液時,膜僅允許溶劑分子通過。由於濃溶液中溶劑的化學位低於它在稀溶液中的化學位,稀溶液中的溶劑分子會自發地透過半透膜向濃溶液中遷移。

3、反滲透的應用

反滲透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主要是苦鹹水和海水淡化,此外被大量地用於純水製備及生活用水處理,以及難於用其他方法分離地混合物。反滲透地工業應用包括:(1)海水和苦鹹水脫鹽制飲用水;(2)製備半導體工業、醫藥、化學工業中所需的超純水;(3)用於濃縮過程,包括:食品工業中果汁、糖、咖啡的濃縮;電鍍和印染工業中廢水的濃縮;奶品工業中生產乾酪前牛奶的濃縮。

納濾膜基本原理

納濾技術是反滲透膜過程為適應工業軟化水的需求及降低成本的經濟性不斷發展的新膜品種,以適應在較低操作壓力下運行,進而實現降低成本演變發展而來的。我國於二十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研製納濾膜,與國外相比,我國納濾技術整體上只能說是剛剛開始,膜的研製、組器技術和應用開發等都剛起步。

1、納濾過程

納濾(NF)是介於反滲透很超濾之間的一種壓力驅動型膜分離技術。它具有兩個特性:①對水中的分子量為數百的有機小分子成分具有分離性能;②對於不同價態的陰離子存在Donnan效應。物料的荷電性,離子價數荷濃度對膜的分離效應有很大影響。(道南(Donnan)模型===道南(Donnan)效應,Donnan模型以Donnan平衡為基礎,用來描述荷電膜的脫鹽過程,一般納濾膜多為荷電膜,所以該模型更多用來描述納濾過程)

用於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的純化,廢水淨化處理,工藝流體中有價值成分的濃縮等方面,其操作壓差為0.5~2.0MPa(或0.345~1.035 MPa),截留分子量界限為200~1000(或200~500),分子大小為1nm的溶解組分的分離。由於NF膜達到同樣的滲透通量所必需施加的壓差比用RO膜低0.5~3 MPa,故NF膜過濾又稱「疏鬆型RO」或「低壓反滲透」。

2、分離原理

NF膜與RO膜均為無孔膜,通常認為其傳質機理為溶解-擴散方式。但NF膜大多為荷電膜,其對無機鹽的分離行為不僅由化學勢梯度控制,同時也受到電勢梯度的影響,即NF膜的行為與其荷電性能,以及溶質荷電狀態和相互作用都由關係。

3、納濾膜的應用

納濾(NF)膜是介於反滲透(RO)膜及超濾(UF)膜之間的一種新型分離膜,由於其具有納米級的膜孔徑、膜上多帶電荷等結構特點,因而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不同分子量的有機物質的分離;

(2)有機物與小分子無機物的分離;

(3)溶液中一價鹽類與二價或多價鹽類的分離;

(4)鹽與其對應酸的分離。從而達到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的軟化,料液的脫色、濃縮、分離、回收等目的。

對Na+和Cl- 等單價離子的截留率較低,但對Ca2+、Mg2+、SO42-等二價離子及除草劑、農藥、色素、染料、抗生素、多肽和胺基酸等小分子量(200-1000)物質的截留率很高,而且水在納濾膜中的滲透速率遠大於反滲透膜,所以當需要對低濃度的二價離子和分子量在500到數千的溶質進行截留時,選擇納濾比使用反滲透經濟。

超濾膜基本原理

超濾(UF)現象在130多年前就已經被發現,我國對超濾技術的研究較國外要晚10年左右。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起步,80年代大發展,90年代獲得廣泛應用。

1、 超濾過程

一般認為超濾是一種篩選分離過程,在靜壓差為推動力的作用下,原料液中溶劑和小溶質粒子從高壓的料液側透過膜到低壓側,一般稱為濾除液或透過液,而大粒子組分被膜所阻攔,使它們在濾剩液中濃度增大。按照這樣的分離機理,超濾膜具有選擇性表面層的主要因素是形成具有一定大小和形狀的孔,聚合物的化學性質對膜的分離特性影響不大。

2、 分離機理

一般認為UF的分離機理為篩孔分離過程,但膜表面的化學性質也是影響超濾分離的重要因素。即超濾過程中溶質的截留有在膜的表面的機械截留(篩分)、在膜孔中停留而被除去(阻塞)、在膜的表面及孔內的吸附(一次吸附)三種方式。

3、 超濾膜的應用

超濾的工業應用可以分為三種類型:(1)濃縮;(2)小分子溶質的分離;(3)大分子溶質的分級。絕大部分的工業應用屬於濃縮這方面。可以採用與大分子結合或複合的辦法來分離小分子溶質。

超濾在需將尺寸較大的分子和微粒與低分子物質或溶劑分離的領域得到了廣泛地應用,超濾裝置可單獨運行,也可與其它處理設備結合應用於各種分離過程中。目前超濾膜除了用於工業廢水處理、城市汙水處理、飲用水的生產、高純水的製備、生物製劑的提純以及在食品和醫藥工業外,正在向非水體系的應用發展,無機超濾膜在這一領域有良好的前景。

微濾膜應用

微濾是所有膜過程中應用最普遍、銷售額最大的一項技術,其年銷售額大於其它所有膜過程銷售額的總和。工業上,微濾主要用於將大於0.1mm的粒子與溶液分開的場合。它的最大市場是製藥行業的除菌過濾和電子工業用高純水的製備,在食品工業的許多領域得到了成功的運用,在各種與生物、生理有關的分析中細胞的捕獲、各種顆粒的富集等方面也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水資源的日趨緊張及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飲用水生產和城市汙水處理成為微濾過程的兩個潛在的大市場。其最新的應用領域是生物技術和生物醫學技術領域。

膜技術的應用領域

1、高質量飲用水供給

隨著水體的汙染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越來越希望得到高質量的飲用水供給。採用活性炭吸附過濾和超濾結合製取高質量飲用水,設備投資少,制水成本低,是優質飲用水製備的經濟有效方法,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2、工業供水

自來水和地下水的水質不能滿足許多化學工業、電子工業和紡織工業的要求,需要經過淨化處理方可以使用,超濾膜技術是淨化工業用水的重要技術之一。

3、醫藥用水

醫藥針劑用水是採用多級蒸餾製備的,其工藝繁瑣、能耗高、而且質量常常得不到保證。用超濾膜技術除針劑熱源和終端水熱源,取得很好效果。

4、工藝水的處理(分離、濃縮、分級和純化)

在各工業生產過程中,往往有分離、濃縮、分級和純化某種水溶液的需求。傳統用的方法是沉澱、過濾、加熱、冷凍、蒸餾、萃取和結晶等過程。這些方法表現出流程長、耗能多、物料損失多、設備龐大、效率低、操作繁瑣等缺點,以超濾膜技術取代某種傳統技術可以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5、膜技術在製藥工業的應用

膜技術廣泛應用於生物製備和醫藥生產中的分離、濃縮和純化。如血液製備的分離、抗菌素和幹擾素的純化、蛋白質的分級和純化、中草藥劑的除菌和澄清等。發酵是生物製藥的主流技術,從發酵液中提取藥物,傳統工藝是溶劑萃取或加熱濃縮,反覆使用有機溶劑和酸鹼溶液,耗量大,流程長,廢水處理任務重。特別是許多藥物熱敏性強,使傳統工藝的實用性多受限制。國際先進的製藥生產線,大量採用膜分離技術代替傳統的分離、濃縮和純化工藝。如以膜設備濃縮純化抗生素、中藥湯及中藥針劑澄清等。

6、膜技術在食品領域工業的應用

利用超濾膜技術把發酵液中產品和菌體分離,再採用其它方法精製流程。其優點是: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提高;簡化了工藝流程;菌體蛋白不含外加雜質,利用價值高,達到資源綜合利用。醬油、醋的澄清、果汁澄清和濃縮、乳製品生產、製糖工業都採用了膜技術。

7、膜技術在各種工業生產中的應用

凡是涉及分子級的濃縮和分離的過程,都有膜技術應用的機會。汽車電泳漆的在線純化採用超濾膜除去雜質,持續保證塗漆質量;燃料工業用超濾膜技術分離和濃縮中間體。

8、在環境保護和水資源化的應用

膜技術在廢水處理、汙染防治和水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在許多情況下,不僅處理了廢水,還能回收有用物質和能量。

8. 1 各種含油廢水及廢油的處理

①採油回注水的處理:膜法可以除去在水中的乳化溶解油,提高注入水的質量。

②含油廢水的處理:許多工業生產和運輸業都產生大量的含油廢水,膜濾技術是達標排放最有效的方法。

③廢潤滑油的純化:用常規技術加膜分離,可得到很純的潤滑油,適用於汽車等廢機油的處理。

④工具機切削油的純化回收:膜法可除去廢切削油中的細菌和雜質,處理後回用。

⑤廢食用油的純化處理技術:食用油在連續高溫下產生致癌物質,用膜法可將這部分除去。

⑥食用菜籽油的純化:菜籽油中含有15 %~48 %高含炭量的芥子酸。用膜法可除去,達到標準(芥子酸<5 %)。

8. 2 廢水的處理及回用

①印刷顯影廢水的處理及回用,採用膜技術處理可以達標排放,也可回收。

②電鍍廢水可採用膜技術處理,水回用,汙染物回槽利用。

③印染廢水採用膜分離可除去有色染料,得到的水回用。牛仔布印染廢水可回收靛藍燃料。

④造紙廢水用膜可將廢水中的木質素、色素等分離出來,淨化水可排放或回用。

9、水的淡化技術

①海水淡化技術:應用最新的膜蒸餾技術,最適合和船用發動機熱交換器連用,利用廢熱生產淡水,適合於中、小型漁船遠航捕撈使用。

②鹹水淡化技術:將天然鹹水用膜淡化到應用水質標準。

膜分離技術的國內外發展動態

膜分離技術受到世界各技術先進國家的高度重視,近30 年來,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歐洲技術先進國家,一直把膜技術定位為高新技術,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促進膜技術迅速發展,使用範圍日益擴大。膜分離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許多行業如純水生產、海水淡化、苦鹹水淡化,電子工業、製藥和生物工程、環境保護、食品、化工、紡織等工業高質量地解決了分離、濃縮和純化的問題,為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提供依託技術。

首先,我們要加強研發能力,推動膜技術產業的發展,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增加品種,擴大應用面。再者,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技術,消化吸收,提高膜技術應用的工藝設計、系統成套能力,膜製備和膜組件水平,膜品種及相關機電產品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相關焦點

  • 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
    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海水淡化膜分離技術作為一項高新技術,已成為新世紀解決水資源、能源和環境等領域重大問題的共性技術之一。文章介紹了膜分離技術及其特點,分析了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具體應用,探討了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應用的開發前景。
  • 重金屬廢水處理處理技術,塗山環保
    環保是樹脂吸附法的一個重要的特點,這種方法能夠分離、純化、回收重金屬,效果顯著。主要是由於樹脂中含有各種活性基團,比較典型的有羥基、羧基、氨基等,能夠與重金屬離子進行螯合,因而這些功能性樹脂材料能有效的吸附重金屬離子。根據活性基團的種類不同,分為陽離子交換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3)生物吸附。
  • 膜分離,膜濃縮-植物提取液分離純化|世達膜科技
    膜分離,膜濃縮-植物提取液分離純化一、膜分離技術1.膜技術及其發展膜分離技術是一項新興的高效分離技術,是 21 世紀綠色、節能的高科技產業技術,已引起世界各國政府高度重視,成為競相研究、開發、目前,膜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製藥、生物工程、環境保護、電子、石化、冶金、紡織、印染、食品、染料、資源再生利用等領域,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推動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膜分離技術及以其為主體的集成技術將逐步、有針對性地取代目前採用的傳統分離技術,並將對化工、石化、環保等領域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 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論述
    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論述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電廠生產運行過程中會差生大量的廢水,水處理是電廠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電廠化學水處理也得到快速發展,其中,全膜分離技術在其中的應用較為廣泛。本文主要對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 【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
    【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行業快訊>【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工業水處理展工業生活含油廢水的排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高效節能新型油水分離材料已成為研究熱點。
  • 膜產業之分離膜行業發展趨勢與政策支持
    膜產業之分離膜行業發展趨勢與政策支持(附報告目錄) 1、分離膜行業介紹 所謂超濾膜,是固體多孔分離膜的一種, 分離膜是具有選擇性分離功能的材料。利用膜的選擇性分離實現料液的不同組分的分離、純化、濃縮的過程稱作膜分離。
  • 膜分離技術助力破解「溫室效應」
    膜分離技術助力破解「溫室效應」新型混合基質膜製備技術示意圖。本報訊 記者商瑞報導:日前,天津大學大氣環境與生物能源團隊針對「膜分離法捕集二氧化碳」取得重大進展,成功研發出新型混合基質膜製備技術,大幅提升膜材料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相關成果已作為國際期刊《溫室氣體:科學與技術》封面文章發表。「溫室效應」是困擾人類發展的重大環境問題,二氧化碳排放則是造成「溫室效應」的元兇。
  • 化工分離技術!
    速率分離過程是在某種推動力(濃度差、壓力差、溫度差、電位差等)的作用下,有時在選擇性透過膜的配合下,利用各組分擴散速率的差異實現組分的分離。這類過程所處理的原料和產品通常屬於同一相態,僅有組成上的差別。膜分離技術原理是利用流體中各組分對膜的滲透速率的差別而實現組分分離的單元操作。
  • 膜分離技術提取薑黃素的優勢
    德蘭梅勒膜分離技術提取薑黃素的優勢:  1、高精度的膜過濾,保證了發酵液的澄清效果,使品質明顯提升。  2、在常溫下操作無相變、無汙染、能耗低,特別適用於處理製藥工業的熱敏性物質。  3、自動化程度高,膜過濾在密閉環境下進行,自動化程度高,減少了浪費和對產品的汙染。
  • 膜分離技術成為製藥工業亟需推廣的高新科技
    【中國製藥網 編輯視點】近年來,應用於中藥提取分離中的高新技術有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膜分離技術、超微粉碎技術、中藥絮凝分離技術等。今天筆者將為大家重點帶來膜分離技術。據悉,膜分離技術是近幾十年來發展起來的分離技術,具有減少工序及人員,節約熱能等特點。
  • 常用的幾種膜分離法汙水處理方式的介紹
    汙水處理公司給大家介紹常用的幾種膜分離法汙水處理方式:第一、超濾膜分離方法。根據分子的形狀和不同性質利用大氣壓力的作用,將其進行有效的篩選和分離。這項技術通過我國的多年研究和使用,除汙效果顯著,能有效的對汙水中的病原體進行處理。
  • 天津大學膜分離技術助力破解「溫室效應」
    天津大學大氣環境與生物能源團隊針對「膜分離法捕集二氧化碳」 日前取得重大進展,成功研發新型混合基質膜製備技術,該技術製備的膜材料具備優異的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相關成果已作為國際權威期刊《溫室氣體:科學與技術》封面文章發表。
  • 膜技術在多糖分離、濃縮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膜分離作為一種新型的分離技術,用於多糖、酶等活性物質的分離與純化,收率高且極少破壞,目前已廣泛用於製藥工業,因其高效、節能的優勢也逐漸代替中藥生產中傳統的醇沉工藝,是當前天然多糖分離研究中十分活躍的領域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包括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根據篩分原理使某些組分選擇性透過,實現提純、分離和濃縮。目前應用較多的是超濾和微濾技術。
  • 坎普爾欲應用熱致相分離法製備聚碸膜材料
    中國水網訊,近日,北京坎普爾環保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坎普爾」)董事長孟廣禎表示,2010年,坎普爾在技術研發方面,將致力於應用熱致相分離法製備聚碸、聚醚碸膜材料。
  • 詳解MBR膜生物反應器的技術參數、優點用途與特點分析
    MBR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將高效膜分離技術與傳統活性汙泥法相結合的新型高效汙水處理工藝,它用具有獨特結構的MBR平片膜組件置於曝氣池中,
  • 納濾膜在水處理行業中的應用,塗山環保
    納濾(NF)膜的研製與應用較反滲透膜大約晚20年。20世紀70年代J·E·Cadotte研究NS-300膜,即為研究NF膜的開始。當時,以色列脫鹽公司用「混合過濾」(hybridfiltration)來表示介於反滲透與超濾之間的膜分離過程,稱為鬆散反滲透(loose RO)膜。
  • 膜分離在放射性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處理放射性廢水有多種方法,包括化學沉澱法、沉降法、離子交換法、熱蒸發、生物學方法和膜分離等[1-5]。從核燃料循環的前段(如採礦階段),到後段放射性廢物的安全處置,膜分離都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6]。膜分離技術是依據物質分子尺度的大小,藉助膜的選擇滲透作用,在外界能量或化學位差的推動作用下對混合物中雙組分或多組分溶質和溶劑進行分離的方法。
  • 西安傑瑞環保分享超濾設備通過哪幾種形勢進行膜分離
    超濾設備利用超濾技術,這是一種膜分離技術,其膜為多孔性不對稱結構。過濾過程是以膜兩側的壓差為驅動力,以機械篩分原理為基礎的一種溶液分離過程,使用壓力通常為0.1-0.3MPa,超濾膜的微孔孔徑大致在0.005-1μm之間,截留分子量為1000-500000道爾頓之間,因此超濾膜分離過程曾被看作是一種單純的物理分離過程。
  • 水處理技術CDI詳解
    水處理技術CDI詳解北極星水處理網訊:CDI技術可降低水的導電度,即除去水中包括重金屬在內的所有帶電物質;低電壓臭氧技術可殺死水中的微生物如細菌與病菌,以及消除水中的有機物如有機氯與農藥等;CDswing技術初可提升技術門檻,還可降低水處理所需的成本與體積。
  • 狐妖:塗山紅紅變成蘇蘇原因揭秘,塗山紅紅其實是圈外生物!
    導語:塗山蘇蘇呆萌可愛,塗山紅紅霸氣高冷,一個是嬌柔蘿莉,一個是氣質女神,兩人從體型到性格相差很大,但根據設定卻是同一個人!塗山紅紅究竟怎麼變成了塗山蘇蘇?塗山蘇蘇又是什麼身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