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頂針水母名片
中文學名:頂針水母/海頂針
英文名:SeaThimble Jellyfish
拉丁名:Linuche unguiculata
區域分布: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大西洋西部海域,包括西印度群島和巴哈馬熱帶地區
種屬:刺細胞動物門>>缽水母綱>> 冠水母目>> Linuchidae科>>Linuche屬
02頂針水母特點介紹

頂針水母又名海頂針、紐扣水母,它們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大西洋西部水域,特別是在西印度群島和巴哈馬附近。正如其名字一樣,它們有著頂針的大小和形狀。

頂針水母是一種小水母,最大直徑為1.7cm,高度為2.5釐米。它有一個透明的外胚層,上面散布著許多小的疣,還有一個棕色的內胚層(與體內蟲黃藻有關)。

傘被一條橫溝分為兩部分,這是冠水母目典型特徵。該凹槽較淺,位於傘的頂部。十六個凹痕將傘體分成許多裂片,在每個裂片的腋下,有八個小觸鬚和八個帶狀突觸(感覺器官)。觸手很短,不易察覺,不存在邊緣環管。傘下側的中心有一個嘴。

水母以浮遊生物為食,通過搖動傘體把引起水流經過它伸出的觸角。當遇到可食用的浮遊動物時,它們會立刻使用刺細胞將其固定,並由觸手傳到傘底下的嘴裡。

這些水母是活躍的遊泳者,它們通過不斷擺動其傘體而遊泳,每秒可達一到兩次,並且隨著移動而旋轉。它們經常會在溫暖海洋中的水面附近成群聚集,面積有時可達100萬平方米。

幼蟲可引發「海水浴者皮疹」
常去海邊遊玩的盆友可能聽說過煩人的「海蝨」,但是不了解它到底是什麼?其實這「海蝨」指的是頂針水母的幼蟲。它們身上有刺細胞,刺痛感比成年水母強,被蜇到後會引起嚴重的皮疹,稱為「海水浴者皮疹」,其表現為灼熱感和出現紅色水泡並伴有嚴重瘙癢,病灶可能會持續十天,一般在1~2周內可自行消退。嚴重者皮疹可泛發全身,出現頭痛、畏寒、發熱等類似流感的症狀。
它們是半透明的,比咖啡渣還小,很難被發現。不過也不要過於擔心。雖然它可能很煩人,但皮疹通常並不危險。輕度病例可用非處方氫化可的松乳膏和抗組胺藥治療。但是,如果您出現發燒和頭痛等症狀,建議去看醫生,以確保您沒有處理可能出現症狀的任何其他潛在健康問題。

03 人工如何飼養?
暫查詢不到人工飼養的記錄。
以上便是關於「頂針水母」的相關介紹了,想要了解更多種類水母知識以及水母養殖問題,請關注水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