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僧帽水母名片
中文學名:僧帽水母/葡萄牙戰艦
英文名:Portuguese man o' war
拉丁名:Physalia physalis
區域分布: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加勒比海和薩加索海
種屬:刺細胞動物門>>水螅綱>>管水母目>>僧帽水母科>>僧帽水母屬
02僧帽水母特點介紹
繼王冠水母、頭盔水母之後,水母君又給大家找了一個款和帽子有關並且超酷的水母——僧帽水母。
僧帽整體呈藍青色,浮囊兩頭尖,底平。浮囊的顏色有很多種,比如半透明的藍色,粉紅色或紫色。和我們小時候看過的活佛濟公的僧帽頗有幾分相似
不過這水母在歪果仁眼裡它們更像一艘葡萄牙戰艦,不信你倒過來看看~
在水母君看來,它們浮囊特別像魚鰾。不過魚鰾裡充填的氣體主要是氧、氨和二氧化碳,氧氣的含量最多,這個囊則充滿了氮氣,氧氣,氬氣和少量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以及高達14%的一氧化碳。
其實,僧帽水母並不是真正的水母,而是一個包含水螅體及水母體的群落。每一個體都高度的專門化,互相緊扣,而不能獨立生存。
仔細觀察,僧帽水母由4種水螅體組成,有的負責捕食,有的負責進食,還有的僅僅負責繁殖後代。下面的部分都緊緊吸附在那個已經變異了的水母體浮囊上,搭夥過日子。
僧帽水母出現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以及加勒比海和薩加索海的溫暖水域中,它們生活在海洋表面,它們喜歡聚集在一起,隨風和海流漂移。在陽光明媚的日子,一個個透明的浮囊隨彼逐流,藍紫色的光彩在陽光下不停地閃爍著,長長的、柔軟的觸手變成了一條條美麗的綢帶,在海裡此起彼伏,格外引人注目。
越好看越有毒!僧帽水母的觸手上布滿了無數的有毒的刺細胞,其毒素烈度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種毒蛇,甚至有68%的致死率。所以大家在海邊看到它們一定要躲得遠遠的。殺人僅30秒,它們比眼鏡蛇毒百倍!
這幾種傻傻分不清楚
上圖中的這些水母是不是和僧帽水母很像?它們和僧帽水母都是Physalia屬的物種,類似同門師兄弟的關係。
左上:藍瓶僧帽水母
藍瓶(學名:Physalia utriculus)和僧帽水母一樣,它們的浮囊是長的、圓柱形的、並且逐漸變細的向後延伸(右側),並且在浮囊中間部分有一個很高的波峰。
不過相較於僧帽水母,藍瓶體型較小、觸鬚較少、毒性較小(不過非專業人士請勿隨便觸摸)。僧帽水母的浮囊長達30釐米,口腕上有數十隻觸手,長達10米,其上分布著多達75萬個刺絲囊。藍瓶僧帽水母的浮囊不足10釐米,通常為5釐米。而且藍瓶只有一條長長的主捕撈的觸手。
右上:Physalia sp1 (full crest)
只有一個主捕撈觸手,並且在浮囊上,它們沒有像僧帽水母那樣立得很高的冠,而是在整個浮囊有條突出的紋線,顯示出很多的「接頭」。
左下:Physalia sp2 (no crest)
只有一個主要的觸手,沒有波峰。浮囊也很平滑,沒有任何「連接」。
右下:Physalia sp3 (multi-tentacle)
它們擁有有多個捕食觸手,我們可以在上面的照片中看到至少有2個長得。
03人工如何飼養?
自然環境下,僧帽水母主要是以幼魚、軟體動物和小型甲殼綱動物為食。或許是因為其毒性高、飼養難度比較大,暫時還沒有人工繁殖、飼養僧帽水母作為觀賞。
以上便是關於【僧帽水母】的相關介紹了,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水母的知識,請關注「水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