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很多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都發布有題目為「如果在青島海邊看到這個東西,立刻跑!千萬別手賤!」的文章,主要內容是講僧帽水母的,部分文字內容截圖如下: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這個怪物吧?這麼危言聳聽的文章是傳說中的「標題黨」嗎?OK,我們簡單談談這個怪物。
水母大家族通常指的是腔腸動物門(又叫刺胞動物門)下自育水母綱和水螅水母綱(兩綱共約1086種)、方水母綱(約36種)、十字水母綱(約50種)和缽水母綱(約200種)的動物,共約有1300~1400種。
僧帽水母屬於腔腸動物門水螅水母綱管水母目僧帽水母科(Physaliidae),本科成員只有僧帽水母屬(Physalia)1屬,共2種——P.physalis和P.utriculus。P.utriculus比P.physalis體型小得多。
看它漂浮在海面上,露出部分像濟公戴的僧帽,所以稱之為「僧帽水母」;又像以前的葡萄牙戰艦,所以僧帽水母又叫「葡萄牙戰艦」。好霸氣的名字啊!
僧帽水母為熱帶和亞熱帶大洋性種類,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海和南海。青島海域至今未見其分布的報導。黃海的管水母只發現雙生管水母、五角管水母、氣囊管水母及華麗盛裝管水母等數種。
由於僧帽水母在形態上的特殊結構和生理上的特殊機能而漂浮於海洋表層, 其地理分布主要受風、海流的影響。雖然其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大洋區,但是也有報導稱北美洲芬迪灣和蘇格蘭西部的赫布裡底群島有發現。而強風也可以把僧帽水母吹上海灘。
僧帽水母不是單一一個水母,它是一個群體在團結為戰!上面漂亮的像塑料又像氣球的是浮器,又稱浮囊體,具有漂浮作用;而下面有營養體(有口,負責攝食)、指狀體(形似營養體,無口)和繁殖體(發揮繁殖功能),分工明確,合作緊密。
僧帽水母部分切面(何振武,1995)
1浮器;2指狀體;3觸手;4營養體;5營養體的口;6繁殖體;7浮器的上皮;8氣室;9幾丁質隔膜;10胃循環腔
水母觸手上布有刺細胞。每個刺細胞裡面都有一個貯有毒液的「囊」,叫刺絲囊。水母在捕食或者受到刺激時,刺絲囊中的絲狀管就會向外翻出並把毒液射入「捕獲物」,將其殺死或麻痺。當「捕獲物」是人體時,毒液射入處就有刺疼感,嚴重的可致人死亡。
人被僧帽水母蟄到後,會感到劇痛;被其「刺」過的皮膚會出現帶狀紅色傷痕,像被鞭子狠狠抽過一樣!而且,這傷痕會兩三天都不會消退!僧帽水母的毒素進入人體內,會導致喉嚨腫痛、發燒、呼吸困難、休克等症狀,有些嚴重的會致人死亡。
P.utriculus比P.physalis「武功」弱,未見P.utriculus致死的報導。
而且,這怪物死後「陰魂不散」,斷掉的觸手、死亡的僧帽水母在數小時甚至數天內仍具有和活體僧帽水母一樣的「內功」,威力不減,毒性依然很強。。
然而,它並不是世界上最毒的水母,最毒的水母是箱水母,一蟄短時間內可斃命啊!
箱水母,海中「毒黃蜂」
夏季快要到了,那麼多人都想去吹吹海風,泡泡海水澡,享受清涼。然而,一旦被水母(海蜇也是水母的一種)蟄到後怎麼辦?!請看下圖。當然,最好的方式是在簡單處理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院就診。
看來前面的文章真的有點標題黨的嫌疑。當然,去海邊享受自然的同時,確實也需要注意自身防護。同時,這也督促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認識海洋。
本文為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並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