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海灘驚現致命的僧帽水母,不要因為漂亮就碰它

2020-11-27 一爐煙火biu

春節期間,很多人有出門旅行的計劃,泰國的蘇梅島成了很多中國人的首選。前幾天,我在新聞裡看到中國駐泰國宋卡總領事館21日發布了注意事項,在宋卡府、蘇梅島有23人受傷,而受傷的原因是這兩地海灘出現了大量劇毒的僧帽水母。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僧帽水母,第一反應是這貨是塑料嗎?碰一碰,摸一摸,咦,是活的啊,這麼漂亮,拿過來拍照......醒來就在醫院了...

經常在網上看到有的人捧著水母拍照,特別想知道那些人現在還活著嗎?

切記:泰國海灘長期有大量的水母觸摸,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一定不要不要觸碰。

關於「僧帽水母」

僧帽水母(Physalia physalis)為暖水種是一種管水母,在水面上漂浮的淡藍色透明囊狀浮囊體,前端尖、後端鈍圓,頂端聳起呈背峰狀,形狀頗似出家修行僧侶的帽子,故取名僧帽水母。因其囊狀部分酷似16世紀的葡萄牙戰艦,又被稱葡萄牙軍艦水母。

雖然僧帽水母像水母,但其實是一個包含水螅體及水母體的群落。每一個體都高度的專門化,互相緊扣,而不能獨立生存。以其飄浮習性和螫人極痛著稱。僧帽水母,棲息於熱帶海洋中,營浮遊生活,常被風吹到海邊或隨海流運動,以微小的生物及有機物為食。

活動方式:僧帽水母棲息在海平面,部份像帆浮在水面上,其餘部份則在水底下。它們不能產生動力,隨風、水流及潮汐來移動。

泰國海灘常出現的水母:僧帽水母、紅水母、箱型水母。長的好看就是有毒。

這種好看的生物卻會帶來難以描述的痛感,面對她們最好的辦法就是靜靜欣賞~

放幾張僧帽水母的圖片給大家看看:

喜歡就分享,想撩我就直說。

相關焦點

  • 這是僧帽水母!
    植物中的夾竹桃、虞美人、相思豆、曼珠沙華;動物裡的毒箭蛙、藍環章魚......那都是又毒又漂亮。而到了夏天,大家最該留意的則是一種看上去像塑膠袋一樣,沒什麼傷害的動物——僧帽水母,看到它之後,別猶豫,趕緊跑。
  • 受天氣影響數百隻有毒僧帽水母被衝上英國海灘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最近英國海灘上出現了一大批美麗但致命的藍色、紫色以及粉紅色的海洋生物——僧帽水母,也被稱為「遊動的恐怖分子」。這種水母的觸鬚會給人非常強大的刺痛感,在罕見的情況下甚至可以致死。據當地海灘上的遊客說,每天都有大量的僧帽水母隨著海藻衝到岸上。據有關媒體報導,「由於天氣和大風的影響,最近薩爾丁群島的海灘上出現了大量類似水母的生物,但這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水螅群,它們相互依賴生存。隱藏在其紫色氣泡下面的是長長的觸鬚和息肉,平均長達30英尺,最長的可能有100英尺。如果有遊客遇到這種生物,請勿碰觸,只能在遠處觀賞。」
  • 又美又毒的僧帽水母
    雖然僧帽水母像水母,但其實是一個包含水螅體及水母體的群落。每一個體都高度的專門化,互相緊扣,而不能獨立生存。被僧帽水母刺中會極度疼痛,與蜜蜂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刺亦會造成過敏反應及一連串的影響,如發熱、休克及幹擾心臟和肺部功能,嚴重時更會致命,但極少會發生。僧帽水母的毒液成酸性,將僧帽水母浸在醋中會強化刺細胞,即增加毒素的傳送,並令病徵惡化。
  • 僧帽水母的毒性竟然如此厲害!海邊旅遊必看!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這個竟然是僧帽水母!僧帽水母可是被稱為全球十大最毒的毒物之一,僧帽水母的細小觸手能夠達到9米之長,所以很多遊泳者在看到僧帽水母的時候再躲避已經遲了。在2000年被這種僧帽水母蜇傷的遊泳者中,68%的人死亡。
  • 數千隻藍瓶僧帽水母被衝上岸佔領海灘
    中新網10月31日電 據澳洲網31日報導,澳大利亞新州一名男子近日打算去海邊遊泳時看到令人震驚的一幕,他在Barlings海邊看到數千隻被海水衝上岸的藍瓶僧帽水母(bluebottles),這些水母都含有毒素,因此當局提醒民眾小心。
  • 摸了恐致命!世界第3毒「僧帽水母」七星潭現蹤
    近日臺灣東部海岸被民眾發現有許多藍紫色的「僧帽水母」屍體,東部海岸風景區管理處表示,屍體和活體一樣具有毒性,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觸碰。    有民眾在七星潭散步,無意間發現淺藍色的僧帽水母,昨天在臉書貼文提醒不要碰觸。網友紛紛留言「以為是氣球」、「劇毒有致命危險,千萬不要觸碰」。
  • 淺說僧帽水母
    僧帽水母屬於腔腸動物門水螅水母綱管水母目僧帽水母科(Physaliidae),本科成員只有僧帽水母屬(Physalia)1屬,共2種——P.physalis和P.utriculus。P.utriculus比P.physalis體型小得多。
  • 英媒提醒:數千人在澳洲海灘被僧帽水母蜇傷
    來源:參考消息網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英媒稱,大批藍瓶僧帽水母近日侵襲澳大利亞昆士蘭的海灘,導致數千人被蟄傷,遊泳點也被迫關閉。被僧帽水母蜇傷會感到痛苦,但通常不會危及生命。這些水母是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強風吹向海岸的。在過去一周裡,約有1.3萬人被蟄傷,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報導稱,大多數事故發生在昆士蘭人口稠密的黃金海岸和陽光海岸地區。藍瓶僧帽水母群看起來像藍色的囊狀物,長約15釐米。人們可能在水裡或沙上被蜇。
  • 僧帽水母有劇毒是真的 專家:青島海域極少見(圖)
    最近,微信朋友圈熱傳一條「遊客因誤碰劇毒僧帽水母被蜇傷」的消息,甚至有68%的致死率。那麼,僧帽水母會不會出現在青島的海邊呢?僧帽水母的毒性是否如文中所說的這麼大?昨日,記者採訪多位專家得知,青島非僧帽水母的分布海域,出現的可能很小,但遊客下海仍需躲避海蜇,一旦蜇傷需用明礬水衝洗並緊急送醫。記者 傅春曉 高靜文  「僧帽水母毒性很大,不要隨意去碰。 」中科院植物分子學博士郗旺告訴記者,僧帽水母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海蜇不同,它是由極多的水螅一樣的個體組成的群體,雖然漂亮,但是它的「觸鬚」有毒。
  • 南非海灘驚現多隻藍色外星生物,原來是不能碰的「藍龍」
    它們有長長的尾巴,全身為漂亮的藍白漸變色,身長 3cm,看起來十分夢幻。雖然她曾想過把它們放回海中,但直覺讓她遠離這種特殊的生物。結果,這種海洋生物是無殼類「大西洋海神海蛞蝓」,又名為「藍龍」跟「藍天使」,有著「海裡最美的殺手」的別稱。它們分布在墨西哥灣、澳洲等熱帶地區,主要捕食海洋中上層的浮遊生物,包括有毒的僧帽水母,而它們身上的刺胞會螫傷其他生物。
  • 藍瓶僧帽水母已致23人受傷, 市旅發委提醒:愛去東南亞的重慶人要...
    不過,近期泰國宋卡府薩米拉海灘出現大量含神經毒素的藍瓶僧帽水母,已致該國23名市民和外籍遊客受傷。23日,市旅發委提醒近期赴宋卡府、蘇梅島的遊客,警惕劇毒水母。海島遊要警惕劇毒水母據泰國宋卡府衛生部門發布消息,近日,宋卡府薩米拉海灘(Samila Beach)出現大量含神經毒素的藍瓶僧帽水母,已致該國23名市民及外籍遊客受傷(其中一人胸口、手臂受傷嚴重,呼吸出現困難),目前在當地醫院接受治療。
  • 大西洋「海神」現身 南非海灘驚現致命「藍龍」 讓人不寒而慄
    近年來,經常有報導稱,海灘上出現了各種奇特的生物,其中就包括威爾斯的巨型水母、菲律賓的長毛海怪等,而近日,又有「海神」驚現,這都讓人感到不寒而慄。>據英國《每日星報》11月30日報導,南非的瑪麗亞·華格納(Maria Wagener)近日在海邊散步時,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生物,它們體態優雅,身體上面是藍色的,下面是白色的,色澤鮮豔,看上去就像是外星生物,由於過於美豔,瑪麗亞·華格納本能地感覺,這些奇怪的生物有可能會蜇傷自己,所以沒有隨意地觸碰它們,據了解,這是被稱為「海上最美殺手」的一種海蛞蝓,俗稱藍龍,藍龍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生物,外表美麗,卻有致命的毒性
  • 臺灣多個海岸現「世界第3毒水母」僧帽水母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花蓮七星潭、宜蘭頭城、臺東綠島海岸與基隆和平島,日前相繼出現「世界第3毒水母」僧帽水母。截止目前,臺灣東岸、東北岸和北海岸,都已有這種危險生物存在,民眾千萬不要隨便碰觸,若不慎被螫傷,應立即就醫處理。
  • 海邊撿一頂「僧帽」,差點當場圓寂
    圖片:Raimond Spekking有的你甚至看不出它是水母:帶櫛水母 Cestum veneris。圖片:Joseph E. Trumpey當然,在大海中生存的它們有時也給人一種乘風破浪的印象,比如僧帽水母。僧帽水母。
  • 近期要去泰國度假的朋友,小心這種劇毒致命生物!
    最近打算去泰國度假的注意了!中國駐泰國宋卡總領事館昨天發布公告,提醒近期前往宋卡府、蘇梅島等泰國灣海域遊玩的中國遊客警惕劇毒水母! 據泰國宋卡府衛生部門發布的消息,近日宋卡府薩米拉海灘出現大量含神經毒素的僧帽水母,已致23名當地居民及外籍遊客受傷,目前在醫院接受治療。
  • 水母百科|僧帽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02僧帽水母特點介紹繼王冠水母、頭盔水母之後,水母君又給大家找了一個款和帽子有關並且超酷的水母——僧帽水母。其實,僧帽水母並不是真正的水母,而是一個包含水螅體及水母體的群落。每一個體都高度的專門化,互相緊扣,而不能獨立生存。
  • 墨爾本海灘驚現劇毒生物,一碰就中毒,痛得要你命!
    雖然僧帽水母在澳洲出現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但是出現在墨爾本的海灘上卻的確不常見!所以很多時候因為風力的原因,便會成批地被衝上海灘。在澳洲,僧帽水母主要出現於昆士蘭和新南威爾等緯度較低,較為溫暖的地區。尤其是在靠近熱帶的昆州,更是僧帽水母頻繁出沒的地區。
  • 英國一海灘密布藍色水母 它竟是殺人水母近親(圖)
    資料圖:大量帆水母被吹到海灘上中新網8月10日電 據外媒報導,日前,英國威爾斯一處偏僻的海灘上出現了大量藍色水母當地海灘上密布晶瑩剔透的藍色水母,看上去神秘又美麗。據悉,登陸「屠牛灣」的這些藍色小怪物名為帆水母。它們的浮囊體呈青藍色,帆板無色透明,隨風或海流漂浮於水面。雖然它們是大名鼎鼎的殺人僧帽水母的近親,但卻不會對人類造成致命威脅。
  • 水母:腦子是個好東西,但是它沒有?
    人被水母蜇傷後感到疼痛、失去意識甚至休克而僵直挺屍於海面或海灘上的反應像極了被美杜莎的魔力而石化,水母因此得名。 你以為水母死了就可以碰它甚至吃它了?想太多!遊客們見海灘上有「果凍躺屍」,好奇伸手撥弄隨後紅腫過敏的事情也時有發生,這是因為即使水母死後,觸手上的刺細胞尚未失去活性,依舊能夠射出帶有毒液的刺絲。如果你運氣不好吃了一條魷魚,而這條魷魚恰好又吃掉一隻水母、但沒有完全消化掉這隻水母,那你也可能會被蜇傷。
  • 淡黃的長裙很魔性,蛋黃水母的「長裙」卻有毒!
    不僅直接觸碰有身中劇毒的危險,每年夏末和初秋,蛋黃水母在海灘附近聚集形成大片集團時,還會給當地的人類出行和漁業帶來更大的麻煩。因此,當地人習慣用希臘神話中,一種致命的蛇髮女妖來稱呼這種外貌可愛,看似人畜無害的水母:「美杜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