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6月30日7點左右(當地時間),這是一個平靜夏日的早上,在偏遠的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的森林裡,只有少數幾名牧羊人在活動,這裡大部分的居民仍在酣睡中。突然,他們被一聲毀滅性的爆炸所驚醒,由於劇烈的衝擊波作用,打碎了所有房屋的玻璃並把他們砸翻在地。據當時目擊者口述,他們把這一事件描述為地球末日,然而在爆炸過去後僅僅一分鐘的時間裡,整個通古斯卡森林就都燃燒起來了。
大火因為來自太平洋的強風而不斷加劇,以至於當地居民根本不可能控制住如此大規模的火災,所以他們只能選擇離開自己的家園,這場兇猛的火災一直持續了大約3天左右。事後,當地居民返回了他們的家園並將他們看到的景象描述為人間地獄,足以見得這次大爆炸帶來的後果有多嚴重,可真相遠沒有當地居民看到的那麼簡單!
科學家認為,這次爆炸是這個星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爆炸,由於它發生在一個非常偏遠的地區並且當時的通訊技術也並不發達,所以人們經過了很長時間之後才逐漸知曉此事。
在這次爆炸過後,有超過8000萬棵樹被燒毀,並將方圓2000公裡範圍內的所有建築夷為平地。根據爆炸造成的破壞力,科學家預測它比1945年轟炸廣島的原子彈威力大1000倍。為了方便大家更準確的比較,我們可以使用爆炸當量(TNT當量)進行說明,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只有15千噸TNT當量值,而發生在通古斯卡的爆炸,科學家估計有10兆噸TNT當量值,爆炸物的寬度被認為有100米左右。
1921年,也就是通古斯卡爆炸事件發生的13年後,蘇聯科學家開始著手調查爆炸的起因。在此之前,當地居民將這次爆炸歸咎於金礦工人,因為他們經常在開採過程中使用過量的TNT炸藥,然而,當時並沒有人能夠擁有引發如此規模爆炸的TNT數量。科學家們則非常確定這是由一顆地外天體撞擊地面所引起的。
在通古斯卡河附近,科學家發現了撞擊的中心區域,這使他們更加確信這是一顆隕石或類似的地外天體撞擊地球造成的。一位蘇聯科學家提出,隕石進入到地球低層大氣時爆炸的理論。也就是說,如果隕石在低層大氣中爆炸,那麼爆炸所產生的碎片會加速並與大氣產生更大的摩擦,從而產生足夠的熱量來燃燒隕石中的鐵和其他礦物質。
後來,一位名叫惠普爾的英國天文學家提出了他自己的理論,認為撞擊通古斯卡的天體不是普通的隕石,而是彗星。這一說法可以解釋為什麼沒有在現場發現碎片。相比隕石,彗星則是由冰和灰塵組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彗星會因為進入低層大氣時摩擦產生的熱量而燒毀。不過,這仍然不能完美的解釋如此劇烈的爆炸過程以及帶來的強大衝擊力。
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可靠的理論來解釋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場大爆炸。天體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昆特(Wolfgang Kundt)提出了一個更有趣、更可信的理論,他認為爆炸是由地殼內部釋放的1000萬噸天然氣造成的。然而,這也不能解釋為什麼巨大的衝擊波是來自於物理撞擊而不是地殼內部的爆炸。一些現代科學家認為通古斯卡事件是我們銀河系之中的物質和反物質相互碰撞的結果,是具有粒子湮滅和釋放強烈能量爆發的效果。一種看不見的自然力,然而它有巨大的力量。這樣的事件發生極為罕見,但似乎是有道理的。
然而,在2013年,由維克多·克瓦斯尼察領導的烏克蘭國家科學院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已經證實了這些猜測。該小組分析了在爆炸現場中心附近收集到的巖石微觀樣本。結果表明這些巖石是由隕石形成的。儘管如此,這仍然不能回答隕石碎片消失在哪裡的問題。 考慮到造成這種損害的隕石的大小,一定有一塊完好無損的存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科學家們能夠找到通古斯卡大爆炸事件背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