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颱風為何多致風災?

2020-11-29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格苗 董永春報導 今年第15號颱風「海鷗」正挾裹著強大的能量向我國「飛」來。一旦登陸我國,它便成為今年秋天造訪我國的首個颱風。氣象專家絲毫不敢小看這隻「海鷗」,密切關注其行蹤的同時,不斷提醒華南沿海地區政府、相關部門和公眾注意可能來襲的大風。

  「在平均狀態下,同樣級別的颱風,出現在秋季時風力更大,影響範圍更廣,造成的風災也更嚴重。」中國氣象局颱風預報技術團隊首席專家林良勳表示。

  到了秋天,北方的冷空氣開始變得活躍起來,我國陸地上空被明顯的冷高壓「盤踞」。而颱風本身是一種低壓渦旋,它常常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地區的洋面上。如此一來,北邊是高壓,南邊是低壓,就會形成較明顯的風。就像從低處到高處要爬樓梯一樣,人們給高壓和低壓之間的氣壓差取了一個形象的名字——氣壓梯度。氣壓梯度越大,風就會越大。也因此,當秋季颱風造訪時,由於氣壓梯度較夏季更大,受影響區域要遭受更大的風力侵襲。

  另一方面,秋季「活潑」的冷空氣像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擋了颱風北上的「步伐」。當進入南海,無法向北前進時,更多颱風會選擇向西行進。在從東往西移動的旅途上,華南沿海地區受颱風影響的時間更長,範圍也會更大。「以廣東為例,颱風一進南海,粵東海面出現大風;它再往西走,粵中遭遇大風;等它再往前走,粵西又迎來大風。受風的時間和範圍明顯變長變廣,也更容易出現較重風災。」林良勳說。

  儘管有時候,強大的冷空氣會把自己乾燥的「身軀」捲入颱風裡,迅速削弱颱風的能量,使其消亡。然而,如果冷空氣本身不夠強大,颱風非但不減弱,反而會加強。因為當它出現在颱風北側時,北側的風會加大,可能促使颱風的結構更完整,從而使颱風更強;或者它的到來恰好激發出一些降水,水汽上升凝結成水滴的過程中會釋放出熱量,而這些熱量也為颱風輸入了新的能量,從而使秋季颱風的威力更大。

  於此同時,在華南地區的農田裡,雙季稻晚稻正在歡快地抽穗揚花,打算好好灌漿,脹滿每一顆籽粒,等待金秋十月豐收時刻的來臨。這時候,它們最怕的就是強風掃過,溫度驟然降低。秋季颱風一旦肆虐而過,往往會嚴重影響水稻授粉和灌漿,最終導致減產。

  這僅僅只是風災在農業上的體現。林良勳說,風災會影響到各行各業。因此,在秋季颱風發生時,我們會提醒政府和相關部門在關注降雨的同時,特別關注大風可能帶來的影響。

  (責任編輯:劉佳)

相關焦點

  • 首個秋颱風「海神」成今年來風王 大數據揭示秋颱風有多猛
    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已於今天(4日)早晨加強為超強颱風級,14時,其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58米/秒,它的強度已經超越「美莎克」的巔峰強度,成為西北太平洋及南海今年以來的風王。▲結構完整,眼區清晰,雲系密實,是「標準」的超強颱風。(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在不少人眼中,夏天是颱風最活躍,也是颱風最容易致災的季節。
  • 「彩虹」致廣東200多人傷亡 專家解釋其致災性原由
    「彩虹」致廣東200多人傷亡 專家解釋其致災性原由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05 19:20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廣州10月5日電(記者 吳濤)截至5日16時,強颱風「彩虹」已經造成廣東近230人傷亡,200多萬戶居民停電。雖然電力部門從全省抽調人力全力搶修,重災區湛江水電通訊等仍未完全恢復。
  • 超強颱風「海神」成今年風王 移動路徑是這樣的……
    氣象小科普在不少人眼中,夏天是颱風最活躍,也是颱風最容易致災的季節。其實,到了秋天,颱風雖然不如夏天那麼多,但威力和影響也不容小覷。登陸時間:9月颱風仍活躍秋颱風不容小覷通常,我們把6月至8月生成的颱風稱為「夏颱風」,9月至11月生成的颱風稱為「秋颱風」。統計顯示,過去71年間,夏季生成颱風個數為825個,為颱風最活躍季節,而秋季也有808個颱風生成,僅次於夏季。
  • 「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專刊徵稿通知
    《熱帶氣象學報》專刊徵稿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專刊龍捲是大氣中最猛烈的渦旋,能在短時間內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我國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多發生在人口稠密和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影響巨大。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由於尺度小、突發性強 、持續時間短,監測預警仍是世界難題。為推動我國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的相關研究,便於研究人員深入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佛山市龍捲風研究中心與熱帶氣象學報共同籌辦擬出版「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專刊 。
  • 秋季颱風的那些事
    一般而言,七八月份是颱風生成的旺季,為何九月了還會有颱風呢?雖然七八月生成颱風的個數比九月以後生成的秋颱風要多,但秋季更容易出現超強颱風。據統計,1949年至2017年,秋颱風共生成787個,其中超強颱風有222個,佔比28.2%;這期間,夏季颱風中超強颱風的比例則為16.5%。
  • 中國氣象局權威解析:今年秋季颱風偏多成因
    人民網北京11月1日電(楊翼)今天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分析了今年秋季颱風偏多的成因。10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6個熱帶氣旋(8級以上),生成個數較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生成3.6個)偏多2.4個,其中有1個在我國登陸,登陸個數比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登陸0.57個)略偏多。
  • 颱風利奇馬已致山東165萬人受災!因災死亡5人、...
    本文原標題:《颱風利奇馬已致山東165萬人受災!因災死亡5人、失蹤7人,全省緊急轉移18萬人》12日11時,省氣象局解除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繼續發布颱風黃色預警信號颱風「利奇馬」12日10時位於濰坊市北部近海海面,對山東降水影響明顯減小,但風力較大。
  • 夏颱風、秋颱風,哪個季節風更強?
    夏颱風、秋颱風,哪個季節的颱風才能代表颱風裡的最強者?老規矩,我們還是用數據說話。都是颱風,為何一姓夏一姓秋?我國地域面積廣大,各地季節起止時段不同。為了統一說事,習慣上把6-8月統稱夏季,9-11月看做是秋季。基於這個判定,6-8月的颱風就歸為夏颱風,9-11月的颱風就歸為秋颱風,至於其他月份,由於不是颱風多發期,就暫不在此討論。
  • 臺灣防風災有一套:颱風天兔擦肩過 嚴防減損失
    臺灣防風災有一套:颱風天兔擦肩過 嚴防減損失 2013年09月23日 08:5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4000人預警性撤離  「天兔」颱風影響期間,臺灣南部的恆春半島最大陣風達14級,臺北也出現9級陣風。最南部的屏東縣鵝鑾鼻捲起5層樓高的14米大浪。臺灣離島蘭嶼最大風高達17級。  颱風造成多處險情,截至22日上午,全臺約10人受傷,其中6人都是在外出時遭到被風吹倒的樹壓傷。
  • 颶風「桑迪」的致災影響分析
    颶風「桑迪」的致災影響分析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2年12月07日 張建忠 楊琨 繆旭明 連治華
  • 秋颱風為何比夏颱風更為「兇猛」?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作為今年的全球「風王」,秋颱風「山竹」已於9月16日在我國廣東登陸,其間一路奔襲帶來狂風驟雨,道路被淹、街道積水等景象被頻頻刷屏。當下已經進入9月中旬,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轉涼、秋意漸濃,為何海上颱風仍在肆虐,秋颱風又為何如此「兇猛」?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氣象專家。
  • 秋颱風為何如此「猖狂」?
    緊接著,今年的新「風王」——「山竹」(強颱風級)攜14級強風登陸廣東臺山,給華南地區帶去風雨「二連擊」,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持續出現大到暴雨。對此,不少人或許心存好奇:進入9月中旬,北方多地早晚氣溫僅有10℃上下,秋颱風的威力為何仍如此之大?
  • 解讀「山竹」:秋颱風仍活躍 更易出現超強颱風
    原標題:解讀「山竹」:秋颱風仍活躍 更易出現超強颱風   颱風不光是夏季的產物,進入秋季仍然活躍。氣象部門把9月份及以後生成的颱風稱為「秋颱風」,「山竹」就是典型的秋颱風。從歷史統計來看,秋季出現超強颱風的機率比夏季更大,風雨影響大,因此更要加強防禦。
  • 颱風「利奇馬」已致浙江39人死亡9人失聯
    根據浙江省防指的數據,截至8月12日7時,超強颱風「利奇馬」已致667.9萬人受災,因災死亡39人,失蹤9人,緊急轉移安置126萬人(其中集中安置55.4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3.4萬公頃,倒損房屋4.1萬間(其中倒塌房屋4150間)。 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 攝8月12日,浙江永嘉巖坦鎮山早村受災群眾在溪水邊清洗被大水泡過的衣物等。
  • 「海神」攜強風雨襲東北,為何颱風最近總愛去東北?
    中國天氣網訊 預計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將於7日夜間至8日凌晨進入東北地區帶來強風雨,且與前期颱風「美莎克」影響區域高度重疊,上述地區需加強防禦。近半個月內,東北地區接連遭受三個颱風影響,為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為何最近颱風頻頻北上影響東北?颱風不登陸風雨為什麼也很強?
  • 臺灣珍稀物種遭「莫拉克」風災重創
    新華網臺北9月16日電 「莫拉克」風災過後,臺灣特有的紅衣指柱蘭、梅山鐵線蕨等珍稀物種遭遇滅頂之災,物種原棲地被洪水和泥石流衝毀,野外原生種滅絕,僅能依靠此前帶到實驗室的數株原生種重新繁衍。
  • 黑龍江省全面部署颱風災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9月10日,黑龍江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下發切實做好颱風災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減災委成員單位深入貫徹落實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的工作部署,繼續全力做好各項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通知強調,黑龍江省受三次颱風密集影響,部分地區出現大風、暴雨天氣,因影響區域疊加致使江河水位暴漲,部分房屋倒損和農田受災,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損。未來幾日多地還將出現降雨過程,省防指繼續保持防汛Ⅳ級應急響應狀態。
  • 颱風餘威致多地暴雨 兇悍的「山竹」會被除名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8日電 17日晚,中央氣象臺已停止對颱風「山竹」的編號,咆哮多日的「風王」正式退場。不過,根據氣象預報,受「山竹」餘威的影響,廣東、廣西等地今日仍有暴雨。9月17日,廣東江門臺山大江鎮僑園新村,民眾使用鐵板抵擋家門口的積水。
  • 10月份最強颱風「彩虹」及多處龍捲風夾擊廣東
    10月份最強颱風「彩虹」及多處龍捲風夾擊廣東 2015-10-04 22:38:28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 攝     中新網廣州10月4日電 (陳啟任 楊群娜)今年第22號颱風「彩虹」4日下午在廣東湛江強勢登陸;廣州、佛山、汕尾等地4日遭突發龍捲風侵襲,一天之內,廣東多地遭狂風襲擊。
  • 颱風利奇馬,你要被除名了!權威數據:多省狂風暴雨損失巨大
    這兩天,西北太平洋上誕生的9號颱風利奇馬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這不僅是因為颱風利奇馬發展成為了17級以上的超強颱風,成了中央氣象臺眼中的「風王」,而且它以非常強的強度登陸我國,不僅成了今年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還可能是建國以來登陸浙江的最厲害的幾個颱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