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二氧化碳!太陽活動極小期來臨,它的威脅比氣候變化更大

2020-12-05 仰望星際

太陽不可阻擋的降溫,即所謂的「太陽極小期」,可能引發全球氣溫下降,一些人認為,這對地球的威脅比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更大。太陽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與溫度驟降相關的低活躍期,這種變化可能會持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天文學家說,太陽已經連續15天沒有出現黑子,這是太陽活動減少的跡象。這也意味著2019年有58%的時間沒有太陽黑子。

太陽的周期大約為11年,在此期間,它達到太陽活動的最大值,然後進入太陽活動的最低在太陽活動的高峰期,太陽會釋放出更多的熱量,並布滿了太陽黑子。太陽活動極小期的熱量減少是由於電磁波的減少和太陽黑子的減少。

宇宙氣象預報網站Space Weather說,太陽已經連續15天沒有黑子了,這是太陽活動正在減少的跡象。然而,一些氣候專家認為,太陽活動周期對地球的威脅比人為造成的全球變暖更大。康沃爾創造管理聯盟的環境科學家Vijay Jayaraj認為,有證據表明,全球變暖實際上是由太陽周期引起的。他說,地球上有生命是可能的,因為地球在太陽系中的完美定位:既不太靠近太陽,也不太遠。幾個世紀以來,學術界人士都承認這一點,如今的氣候科學家也知道,太陽是全球氣溫的最大影響因素和驅動力。

美國宇航局關於太陽影響的頁面清楚地表明,太陽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地球的大氣和表面溫度。天體物理學家和氣候學家用太陽黑子活動和太陽周期等可量化現象來測量太陽的這些變化。

隨著危險的人為全球變暖理論的出現,二氧化碳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太陽已經淪為一個旁觀者。這可能是痴迷於溫暖的危言聳聽者所犯的最大錯誤。例如,在中歐,自1990年以來的溫度變化更多地與太陽活動的變化相一致,而不是與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相一致。幾百年來,全球都是如此。

地球的主恆星預計要到2020年左右才會進入太陽活動極小期,如果這一現象來得早,這將意味著長時間的寒流。上一次太陽活動極小期延長,導致了「迷你冰期」,科學上稱為蒙德極小期,持續了70年。蒙德極小期經歷了70年的嚴寒天氣,始於1645年,一直持續到1715年,發生在太陽黑子極其罕見的時候。在此期間,全球氣溫下降了1.3攝氏度,導致季節變短,最終導致糧食短缺。最終,如果太陽要經歷一個漫長的太陽活動極小期,那麼人類將會是受害者。

美國宇航局在其網站上解釋說,地球上的所有天氣,從地球表面到太空,都始於太陽。太空總署在其熱層氣候指數(TCI)中補充說,一個氣象指標告訴我們,地球大氣層的頂部(或「熱層」)是如何對太陽活動作出反應的,地球大氣層的頂部比1957-58年創下的最高紀錄時的溫度要低10倍。

歡迎小夥伴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太陽活動極小期可能會持續到2050年,全球氣溫會出現較大變化
    可能有人認為,地球生態氣候的變化是由自身在來決定的,可是隨著人類走進科技時代,對大自然,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的認知之後,我們才發現,影響地球生態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其實是太陽的周期活動。太陽是一顆恆星,它的質量佔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 超級太陽活動極小期來臨!地球將迎來持續50年的冷卻期.
    但17世紀末,太陽黑子竟然全部消失。就在同一時期,世界部分地區出現了異常低溫。科學家認為這些現象與太陽活動的變化有關。  NASA於2017年6月報導稱,太陽黑子活動在2014年達到峰值,隨後不斷減弱,即將進入11年周期的尾聲,即太陽活動極小期。
  • 太陽活動進入極小期,黑子幾乎消失不見,地球恐將面臨冰河世紀!
    1350年前後:沃夫極小期 1450年——1570年:史波勒極小期 1645年——1715年:蒙德極小期 1770年——1830年:道爾頓極小期。
  • 太陽活動進入極小期,黑子幾乎消失不見,地球恐將面臨冰河世紀
    1350年前後:沃夫極小期1450年——1570年:史波勒極小期1645年——1715年:蒙德極小期1770年——1830年:道爾頓極小期。,比如史波勒極小期是在1420年至1570年之間發生的一個太陽活動低潮期,其實這個史波勒極小期是發生在太陽黑子有不間斷記錄以前,那麼我們是如何了解到當時的黑子現象呢?
  • 太陽活動「極小期」已到來,地球或將於2020年進入小冰河期
    近兩年,天文界討論最多的話題莫過於太陽活動減少導致地球進入小冰河期的問題。不少科學工作者已經指出,地球可能將於2020年開始進入小冰河期,而2020年馬上就要來臨了,或許我們也該做好在低溫環境下生活的準備了。為什麼說是2020年呢?
  • 太陽活動的「極小期」的到來,或將幫助人類阻止全球氣候變暖
    根據以往數據的推算,正常到達2020年,太陽活動就會進入下一個周期。但事實上,這次與以往不同,因為科學家並沒有觀測到代表周期結束前的太陽活動發生。這意味著太陽很可能進入了一個較長的「休眠期」。而下一個周期的起步將會變慢,同時下一周期的太陽黑子數量也可能會遠低於歷史上太陽黑子的平均數量。而這種跡象被認為是地球「小冰期」到來的標誌之一。
  • 氣候變化受太陽活動影響嗎?
    譬如,太陽黑子持續異常減少的蒙德極小期(1645年至1715年)在時間上正好對應於西歐「小冰期」的低谷期、北半球陸地表面溫度與太陽活動周期長度之間具有很強相關關係,前者被1976年《科學》雜誌所報導,後者則在1991年《科學》雜誌上發表。
  • 地球氣候變化受太陽活動影響嗎?
    譬如,太陽黑子持續異常減少的蒙德極小期(1645年至1715年)在時間上正好對應於西歐「小冰期」的低谷期、北半球陸地表面溫度與太陽活動周期長度之間具有很強相關關係,前者被1976年《科學》雜誌所報導,後者則在1991年《科學》雜誌上發表。
  • 太陽活動或正在經歷極小期,是不是預示著地球要進入小冰期了?
    太陽活動或正在經歷極小期,這會對地球氣候產生哪些影響?是不是預示著地球要進入小冰期了呢?太陽活動極小期2012年,日美的科學研究小組曾表示太陽活動在近20年以來呈現出逐漸減弱的趨勢,如果這種情況繼續,地球可能進入到一個變冷的周期內。
  • 太陽活動的極小期和高峰期
    太陽的表面看起來完全是一片空白的,並沒有太陽黑子這就是說太陽的活動周期已經達到了最小的階段,而根據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空局,最近捕捉到太陽靜止的一個表面,而這張照片顯示出來的一個橙色的實心球體所呈現的圖像也是由於天恆星市場當中缺乏太陽孩子活動的結果這段時間太陽原本狂暴的表面也呈現出了平靜的外觀
  • 太陽活動進入極小期,黑子幾乎消失不見,地球會進入小冰期嗎?
    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通過科學家們長期的觀測,發現太陽黑子的極大期(最活躍期)之間或者極小期(最不活躍期)之間有著一定的周期性規律,即大約11年就會出現一個對應的極大期或者極小期,按照11年的周期性規律,在接下來的大約4年時間裡,太陽黑子數量會不斷增多,活動也越來越劇烈,在4年之後的那一年將達到最活躍的階段,這一年被稱為太陽活動峰年;當過了峰年之後的7年時間裡,太陽黑子的數量開始逐漸減少
  • 太陽表面今年多半時間是「空白」的,活動極小期會導致地球變冷
    氣象學家保羅多裡安在上周發布了一張來自美國宇航局的照片,照片顯示了太陽的可見表面完全沒有太陽黑子,而這些太陽黑子通常散布在外層。本月早些時候,太陽同樣經歷了一段類似的空白期,這一切表明它正在接近下一個「太陽活動極小期」,太陽活動循環將從周期24轉換到周期25.
  • 太陽活動將迎來極小期,地球會面臨怎樣的危機?科學家給出警告
    如今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下,地球也出現了一系列的極端氣候,地球的南極、北極地區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在未來甚至會出現冰川徹底消失的狀況,除此之外,地球的海平面也在不斷上升,很多地勢低洼的地區將面臨沉默的危機。現如今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確實讓人類感到煩惱,但是科學家在進行研究的時候,也有了新發現,據悉太陽活動也進入了極小期。
  • 太陽活動怎樣影響氣候變化?
    太陽黑子是顏色略暗於日面的暗斑,它的溫度略低於日面溫度(約6000℃),但其他日面擾動現象與太陽黑子大體是同步變化的,如耀斑(或稱太陽爆發)與日弭等現象,大都發生在太陽黑子高值期。耀斑溫度可以高達幾百萬度,太陽的微粒輻射突然加強。微粒流主要包含質子、中子以及某些元素的原子核,人們把這些微粒流統稱為太陽風。  太陽擾動可以引起地球上的一些地球物理異常現象。
  • 太陽活動或迎來最小期,「冰川時代」要來了?
    在1979年召開的世界氣候大會上,全球變暖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從那個時候開始,科學家就一直在關注地球氣候的變化形勢。這麼多年來通過各個國家的不懈努力,全球變暖也逐漸放緩了步伐,最近一段時間更有許多科學家提出全球變暖或許將會停止,地球溫度或許會持續下降,人類也許就要進入小冰河時代了。
  • 科學家:太陽活動進入「極小期」,2020年以後地球可能會進入小冰期
    如今的太陽黑子已經停止出現接近30天了,在太陽黑子長達11年的活動期內,會出現高峰期和低谷期,如今的太陽正在低谷期,也就意味這寒流即將來襲了,太陽活動次數的減少會對地球的氣候造成很大的影響,處於低谷期的太陽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出現長時間沒有太陽黑子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多。
  • 太陽活動減弱,2050 年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
    科學家表示,他們找到一種方法,對太陽活動周期(約11年為一個周期)進行跟蹤。眾所周知,太陽活動有一個11年的周期,在這期間它會經歷活躍期和平靜期——分別被稱作太陽活動極大期和太陽活動極小期。加州大學科學家認為,他們預測出了下一個太陽活動極小期出現的準確時間,稱最早到2050年太陽將變得「異乎尋常地冷」。科學家指出,這有助於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
  • 太陽活動的減少會讓地球發生什麼變化,光是氣候變化?影響什麼?
    對於地球上的動植物以及人類來說,最最重要的東西莫過於陽光了,也就是太陽,對於地球來說太陽是所有生命不可缺少的,它的地位和生命的源泉水一樣重要。要知道這其中的連帶關係可就太多了,動物人類需要呼吸,呼吸就要消耗氧氣,消耗氧氣就會產生二氧化碳,產生二氧化碳就需要植物來淨化。而植物必須要進行光合作用才能夠產生氧氣,並且茁壯成長,很難想像如果說太陽出了什麼問題,會對地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 太陽活動進入極小期,黑子消失,難道地球要變冰球了?
    地球總是一驚一乍的,今天小行星到來了,明天「奧陌陌」好像是外星戰艦,要不就溫室效應,現在又來小冰期,這是要玩冰火兩重天嗎?不管怎麼樣,太陽進入極小期,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媽媽不會再給我轉發太陽磁暴的信息,告訴我今天不能玩手機,關掉所有家用電器。說歸說,我還得繼續科學地、通俗的解釋一下,極小期、黑子、冰河世紀,都是什麼?它們是否有關聯呢?
  • 2020年將到來與以往不同的太陽活動「極小期」,能改善全球變暖嗎
    與以往不同的太陽活動「極小期」到來極小期地球在未來可能會進入「小冰期」,太陽活動大約每11年左右為一個周期,而上次太陽活動周期開始的時間是2009年,正常到2020年太陽活動會進入下一周期。這被認為是地球的「小冰期」到來的標誌之一,如1645年的「蒙德極小期」太陽黑子活動就持續衰弱了70年之久,而那段時間地球也恰好正處在一個「小冰期」。太陽學家愛德華·沃爾特·蒙德(1851-1928)在研究那段時期的記錄資料時,發現這段期間的太陽黑子非常稀少,因此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一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