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候變化受太陽活動影響嗎?

2020-12-03 中國氣象局

  本期嘉賓: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副研究員 趙新華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敬濤

  太陽給地球帶來光明和溫暖,帶來日夜和季節的輪迴,左右著地球冷暖的變化,為地球生命提供各種形式的能源。與地球上的風、雨、雷、電等天氣現象類似,太陽也存在諸多不同時空尺度的活動現象,如太陽輻射、黑子、光斑、譜斑、耀斑、日冕物質拋射等,太陽活動則是這些現象的總稱。那麼,地球氣候的變化會受到作為空間天氣現象的太陽活動影響嗎?

  太陽活動與氣候變化:一個古老的課題

  早在1801年,一個名叫赫謝耳(Herschel)的歐洲人推測太陽活動可能與地球氣候之間存在聯繫,並得出太陽黑子少時地球上降水量少的結論。這是關於太陽活動對地球氣候影響的最早論述。在隨後的兩百年裡,人們找到很多支持證據,表明太陽活動與某些氣候要素之間具有良好的相關性。譬如,太陽黑子持續異常減少的蒙德極小期(1645年至1715年)在時間上正好對應於西歐「小冰期」的低谷期、北半球陸地表面溫度與太陽活動周期長度之間具有很強相關關係,前者被1976年《科學》雜誌所報導,後者則在1991年《科學》雜誌上發表。

  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為代表的主流觀點認為,20世紀中葉以來的全球變暖極有可能是由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的。然而,有研究指出,IPCC的氣候模型低估了自然因素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卻誇大了人類活動的貢獻。太陽活動是地球氣候變化自然驅動力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太陽活動對地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陽活動與全球氣溫變化有一定相關性

  在太陽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現象就是太陽黑子,它有明顯的11年周期性變化。目前,有關太陽黑子數與地球上天氣、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已有一些研究,並表明它們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

  人類大約在400年前開始對黑子進行觀測,對太陽的變化規律有了一些科學認識;現代意義上的對太陽活動的觀測始於人造衛星上天之後,距今已有半個世紀的資料積累。在研究中,使用了兩組數據,一組是百年時間尺度的,另一組是萬年時間尺度的,分析了太陽活動和地球氣溫變化之間的周期性和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太陽活動和地球溫度的變化具有共同的周期性;同時,太陽活動和溫度變化之間具有顯著的相關關係。

  分析1880年至2012年間太陽黑子數與全球平均氣溫變化的周期性,發現兩者有4個顯著共振周期;用同樣的技術方法分析太陽總輻照(太陽輻射經大氣層吸收、散射、反射後到達固體地球表面的輻射能量)與全球平均氣溫的周期性,發現有兩個共振周期。可見全球平均氣溫的變化是受太陽活動調製的。

  萬年尺度的數據是由分析樹木年輪和南極冰芯中的同位素含量變化間接重構得到的。在分析萬年尺度的重構數據時,也發現了類似的規律:太陽黑子數與南極局地氣溫有4個共同變化周期,並且太陽黑子的變化領先於地球溫度的變化,而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則滯後於溫度的變化。

  太陽活動發生在約1.5億千米之外的太陽大氣中,氣候變化則發生在地球上,這樣的共同周期性是不是巧合?研究發現太陽活動與地球溫度之間具有顯著相關性。在百年尺度上,11年滑動平均太陽總輻照與地球平均氣溫的相關係數為0.8至0.9,置信度大於99.9%。如果太陽總輻照和地球氣溫毫不相干的話,它們之間具備這麼高相關性的概率低於千分之一。

  太陽活動對地球氣候的影響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目前,國際上廣泛提出的太陽活動影響地球氣候的理論機制主要有三種:太陽總輻射機制,認為太陽活動引起的到達地球大氣上界的總太陽輻射變化,驅動了氣候變化;太陽短波輻射變化機制,認為太陽紫外輻射變化能引起地球中高層大氣物理、化學性質的變化,並通過行星波作用等將這些變化傳遞到對流層,進而引起天氣、氣候變化;空間天氣機制,認為太陽活動影響地球空間環境中的各種粒子通量,通過對特定區域雲微物理過程的影響,導致雲層宏觀特徵變化,在短時間尺度上引起氣象要素變化,長時間尺度上引起全球雲量和雲壽命變化,導致全球輻射平衡變化,驅動氣候變化。

  然而,太陽活動和氣候系統都是高度複雜的體系,它們之間的關係也肯定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要尋找這樣兩個複雜系統之間的內在聯繫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目前,科學家們僅僅做了一些簡單的分析,尚未到定量評估的深度。從科學概念上說,相關不一定有內在聯繫,即使高相關也可能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

  太陽活動與全球氣候變化的聯繫,是一項很古老、涉及領域很寬廣的交叉學科。其研究結果對於全球變暖研究有一定參考意義,它告訴人們:太陽活動對地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是有待加深認識並需要充分考慮的一個因素。

  太陽活動除了太陽黑子外,還有太陽風、耀斑、日冕物質拋射、高能粒子等,這些不同的太陽活動對地球氣候是否有影響、會如何影響、影響程度有多大?這些還需要空間天氣和氣象、氣候專家進一步合作來回答。

(責任編輯:唐淼)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受太陽活動影響嗎?
    與地球上的風、雨、雷、電等天氣現象類似,太陽也存在諸多不同時空尺度的活動現象,如太陽輻射、黑子、光斑、譜斑、耀斑、日冕物質拋射等,太陽活動則是這些現象的總稱。那麼,地球氣候的變化會受到作為空間天氣現象的太陽活動影響嗎?
  • 太陽活動如何影響天氣氣候變化
    近20年的研究表明,天氣氣候的形成和變化,尤其是氣候變化並不僅僅是大氣運動所產生的,它們是氣候系統(包括大氣、海洋、地圈和生物圈等)共同作用的結果。溫室氣體含量增加所引起的全球增暖尤為世人所關注,而太陽是大氣和海洋運動的根本能量源,太陽活動如何影響天氣氣候變化也必然受到關注。  太陽同樣也處於不停的運動和變化之中,地球上的某些天氣氣候變化又明顯地反映出它們可能與太陽活動有一定的關係。
  • 太陽活動怎樣影響氣候變化?
    太陽輻射是地球表層一切物理、化學與生物過程的能源,因而也是氣候形成的最重要的因子。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總輻射強度的觀測數據變化很小,所以可以看作基本上是穩定不變的,因此稱作太陽常數。   但是,在太陽表面卻有多種多樣的擾動現象,其中,太陽黑子是最容易觀測到的。
  • 魏奉思院士:太陽活動周期性影響全球氣候變化
    原標題:中國科學院院士魏奉思:太陽活動周期性影響全球氣候變化     有人說,太陽打個「噴嚏」,地球就會「感冒」。猶如四季輪迴,太陽活動強弱也呈現出周期性變化,平均11年為一個周期,目前太陽進入了第24活動周。有科學組織預測,2014年到2015年可能進入新一輪太陽風暴活動豐年。對此,魏奉思認為,這僅僅是一種預測,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有待進一步觀測。   魏奉思解釋稱,超強太陽風暴爆發是有條件的。
  • 太陽黑子活動影響地球氣候
    英國研究人員證實,太陽黑子周期活動規律性影響地球氣候。在太陽黑子非活躍時期,北美和歐洲部分地區常遭遇極端天氣。研究結果10日刊登於英國《自然-地學》雜誌。先前研究發現,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為11年,經歷黑子數量由極大到極小的活動峰年與谷年,其活躍程度與地球氣候存在關聯,但證實兩者間明確聯繫存在困難。
  • 太陽活動的減少會讓地球發生什麼變化,光是氣候變化?影響什麼?
    對於地球上的動植物以及人類來說,最最重要的東西莫過於陽光了,也就是太陽,對於地球來說太陽是所有生命不可缺少的,它的地位和生命的源泉水一樣重要。要知道這其中的連帶關係可就太多了,動物人類需要呼吸,呼吸就要消耗氧氣,消耗氧氣就會產生二氧化碳,產生二氧化碳就需要植物來淨化。而植物必須要進行光合作用才能夠產生氧氣,並且茁壯成長,很難想像如果說太陽出了什麼問題,會對地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 太陽活動如何影響全球變化
    從長時間尺度看,太陽活動顯然會對地球氣候產生一定影響。但在百年和十年這樣相對較短的時間尺度上,其對氣候的影響,尤其對近一百年來氣候變暖的影響和貢獻如何,卻一直存在爭議。  太陽活動影響氣候系統的機制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自下而上」機制,太陽總輻照度可以直接驅動地球的能量收支過程,這是太陽影響氣候的最直接途徑。
  • 我國學者發現地球大氣臭氧分布受太陽活動周期影響
    新華社合肥9月26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唐超禮博士等人,近期利用衛星觀測數據分析臭氧的時空分布特性,發現在距地表95公裡左右高度的中間層頂大氣中,臭氧分布受太陽活動周期影響。日前美國地球物理協會學術期刊《地球物理學研究—空間物理》發表了該研究成果。
  • 合肥研究院發現中間層頂臭氧分布受太陽活動周期影響
    ,它吸收對人體有害的短波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不受紫外線侵害,對地球氣候、區域環境以及生物圈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博士唐超禮等人利用衛星長期觀測數據分析了臨近空間臭氧的時空分布特性,重點研究了中間層頂臭氧的長期變化與太陽輻射、氧原子、氫原子和溫度等大氣參數長期變化之間的相關性,發現中間層頂臭氧分布受太陽活動周期影響。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協會(AGU)的期刊《地球物理學研究-空間物理》(JGR-Space Physics)上。
  • 【備考乾貨】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應用,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通過這一形式,平均每小時要把3000噸左右的物質拋向宇宙中。太陽風「吹」到地球一般要五六天時間。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太陽活動使太陽的高能輻射(紫外線和X射線波段)的輻射量產生大幅度的漲落,由太陽發出的帶電粒子流也有極大的變化。
  • 科學網—中間層頂臭氧分布受太陽活動周期影響
    本報訊 臭氧是地球大氣中的一種微量氣體,它吸收對人體有害的短波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不受紫外線侵害,對地球氣候、區域環境以及生物圈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氣候變化影響下,水資源還夠用嗎?
    水不僅影響工農業發展,更是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的生命線。有研究表明,若全球升溫1.5 ℃ ,全球水資源短缺人口將增加4%;升溫2℃,全球水資源短缺人口將增加8%。 那麼,受氣候變化影響,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水資源還夠用嗎? 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環的?
  • 極端天氣半數受氣候變化影響
    據《科學》雜誌報導,緊隨這些極端天氣事件,人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一切是因為氣候變化嗎?」近些年來,基於這一問題已經萌生了一項名為「氣候歸因科學」的研究,它主要調查了極端天氣事件產生的影響,從而確定有多少與人類導致的氣候變化有關,以及有多少屬於自然變化(無論是氣候模式,例如厄爾尼諾/拉尼娜—南方濤動、海表溫度、入射太陽輻射的變化,還是其他一些可能的因素)。
  • 「退休專家」稱太陽活動引發氣候災難?
    3近期地球引力場、磁場發生紊亂?先上結論:我國在軌的風雲衛星對於太陽總輻射量、太陽活動、地球磁場等都有長期觀測業務,目前未發現有任何異常。太陽活動有11年左右的長周期變化,也有短至幾十分鐘的爆發過程。學術界,一般用太陽黑子相對數來表徵太陽活動長期水平的高低,習慣上將1755年黑子數最少時開始的活動周稱作太陽的第1個活動周,目前太陽活動已經進入第24周太陽活動的末期,根據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發布的預報結果表明:「第25太陽周可能始於2020年1月前後(±6個月),將於2031年6月前後(±6個月)結束,長度約11.5年,太陽活動總體活動水平與第24太陽周大致相當
  • 太陽活動極小期來臨,它的威脅比氣候變化更大
    太陽不可阻擋的降溫,即所謂的「太陽極小期」,可能引發全球氣溫下降,一些人認為,這對地球的威脅比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更大。太陽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與溫度驟降相關的低活躍期,這種變化可能會持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天文學家說,太陽已經連續15天沒有出現黑子,這是太陽活動減少的跡象。
  • 英最新研究證實太陽黑子活動規律性影響氣候
    新華社供本報專電 英國研究人員證實,太陽黑子周期活動規律性影響地球氣候。在太陽黑子非活躍時期,北美和歐洲部分地區常遭遇極端天氣。  研究結果10日刊登於英國《自然-地學》雜誌。先前研究發現,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為11年,經歷黑子數量由極大到極小的活動峰年與谷年,其活躍程度與地球氣候存在關聯,但證實兩者間明確聯繫存在困難。  帝國理工學院與牛津大學研究人員藉助衛星數據,更為準確地測得地球上空太陽紫外線變化情況,發現數據波動超過先前預計。在他們所分析的2008年至2010年數據中,太陽黑子處於活動谷年。同一時期,美國與歐洲部分地區遭遇嚴冬。
  • 什麼是「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嗎?
    接下來就讓我們進一步的了解一下:什麼是「太陽黑子」?以及「太陽黑子」激烈運動後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嗎?「太陽黑子」激烈運動後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嗎其實關於「太陽黑子」咱們先不說什麼,就先說說太陽,太陽是地球上光和熱的來源。而且太陽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地球一系列的事情。就比如說「太陽黑子」,由於「太陽黑子」是在太陽上發生的激烈運動,可能會導致地球的一系列影響,而且當大量的「太陽黑子」出現後,會對地球的磁場有一定的影響。
  • 太陽活動周期又來了,它會給地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近日,有網上報導,太陽活動周期又來了,據了解,太陽最小值發生在2019年12月,標誌著一個新的太陽周期的開始。由於太陽的變化很大,可能需要幾個月後才能宣布一個事件發生。科學家也早就發現,太陽周期大概每隔11年和22年便將會有一個很清晰的觀測現象,這個現象具體表現在太陽活動劇烈,如太陽黑子增多或減少有明顯的變化,太陽風等其他活動也是如此。而太陽周期的到來,對地球的影響主要有哪些呢?
  • 【備考乾貨】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重點知識整理
    太陽大氣經常發生大規模的運動,稱為太陽活動。太陽活動的類型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它們是太陽活動的重要標誌。近幾十年的研究還表明,地球上許多自然災害的發生與太陽活動有關,如地震、水旱災害等。
  • 氣候變化讓地球96%人口大腦發育受影響
    原標題:氣候變化讓地球96%人口大腦發育受影響   覺得自己腦子有點不好使了?現在,給你一個誰也無法反駁的藉口。   科學家研究稱,如果全球變暖繼續加劇,到2100年,全球96%的人口可能都無法攝取足夠的ω-3脂肪酸,而這種天然脂肪酸對大腦發育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