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活動周期又來了,它會給地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2020-10-06 魅力科技life

近日,有網上報導,太陽活動周期又來了,據了解,太陽最小值發生在2019年12月,標誌著一個新的太陽周期的開始。由於太陽的變化很大,可能需要幾個月後才能宣布一個事件發生。

太陽其實也和地球一樣在不停的運動的,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做圓周運動,正如地球繞太陽公轉一樣,既然有公轉,那自然便有一個公轉的周期,而據美國宇航局的最新觀察發現,太陽已經確認進入了第25個周期了,而在以往的一些記錄中,太陽會經歷一些周期,在這些周期中,太陽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活動,如耀斑、黑子等的活動也會增多或劇烈。


而太陽每做一次周期性運動,太陽本身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如太陽周期性的活躍,導致太陽風、黑子等活動加劇。

太陽風是太陽活躍運動的一種,是從太陽吹出的高速、高溫的磁化等離子體,與星際介質相互作用的平衡之處構成了日球層的外邊界,這層外邊界就如同一個大氣泡一樣,「大氣泡」的外邊界是日球層頂,它是太陽風和星際等離子體的交界面,屬於太陽風與星際介質的壓力平衡結構。

太陽風在接近日球層頂時,開始減速,並在其內側形成終止激波,終止激波是太陽系邊際開始的標誌,太陽風產生的絕大部分等離子體能量因為日球層而在內部燃燒,只有一小部分的等離子體能量溢出,也正因這樣,太陽內部燃燒所洩露出去的能量並不是很多,最後到達地球的能量也不過僅僅只有十億分之二的能量。


太陽的燃燒,每一刻都在釋放著巨大的能量,每一秒鐘的燃燒釋放的能量足有4×10^26焦耳,僅是一秒所釋放的能量便可供應現代地球使用幾萬年了,但真正到達地球的能量卻不足十億分之二,而日球層所能「過濾」的等離子體能量有限,若是太陽燃燒越劇烈,產生的太陽風越大,穿過日球層的能量便越多,所抵達地球的等離子體能量也越多,所以每一次的太陽劇烈活動,往往都會伴隨著地球劇烈的活動,其中地震、海嘯、潮汐等自然現象是最常見的。

科學家也早就發現,太陽周期大概每隔11年和22年便將會有一個很清晰的觀測現象,這個現象具體表現在太陽活動劇烈,如太陽黑子增多或減少有明顯的變化,太陽風等其他活動也是如此。

而太陽周期的到來,對地球的影響主要有哪些呢?


一,電離層的影響。地球大氣層在太陽輻射的紫外線、X射線等作用下形成電離層,無線電訊的無線電波等就是靠電離層的反射想遠距離傳播的,當太陽活動劇烈是,會直接影響到地球的電離層,而太陽爆發出的高能粒子也可能破壞電離層的分布,導致地球通訊出現異常、極光氣象出現等現象。

二,氣候的影響。可以說這個假想是最直接體現的,太陽活動與地球上氣候變化的關係具有很明顯的表現,如太陽黑子的變化直接影響到地球的地震、海嘯、氣象等方面,一直以來,科學家儘管還無法確定這是何種的聯繫,但卻能明顯的觀測到,太陽黑子、耀斑等的明顯變化,都會對地球產生影響。


三,磁場的影響。地球是一個大磁場,可以說地球的自轉、羅盤磁針擺動、飛機飛行,甚至大部分動物的感官都是與地球磁場緊密相連的,而太陽大氣拋出的等離子體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場受到幹擾,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而對於磁場的影響,甚至有科學家預言,若是太陽活動足夠劇烈,產生的帶電粒子流足夠多,將直接削減地球磁場的大小,甚至能夠泯滅地球磁場,失去地磁場的地球,其結果很可能會造成地球停止自轉,如月球般被太陽鎖定,始終只有一面對著太陽,若真出現這個情況,那很可能就是人類文明的一場巨大的災難,當然了,這只是一個猜測,目前還無法判斷這個猜測是否真的會到來。


除了這些影響外,還包括航天領域的影響,海洋探測,深空射電探測等活動皆會受此影響,簡單來說,幾乎地球上所有的活動都會受到太陽活動的影響,也正是因為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很明顯,所以全球一直都在不斷的加大對太陽活動的預報,甚至有些國家還專門成立了關於這方面工作的相關部門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太陽活動周期將來臨,地球會因此產生什麼變化?而人類又會怎樣?
    文/仗劍走天涯太陽活動周期將來臨,地球會因此產生什麼變化?而人類又會怎樣?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來源正是因為太陽的活動所導致的,如果太陽停止了它的核聚變反應,那麼人類則將混沒有能源可以使用。太陽提供光能和熱能,那人類又談何生存呢?內部的一切活動對於人類來說都有著密切的聯繫。從2020年開始,科學家們就曾經在太陽的活動中,發現太陽40天內的活動周期即將來臨。
  • NASA研究指出,太陽活動進入新周期,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了解天文常識的朋友應該知道,太陽的運動存在一定的周期,它並非一直都保持著旺盛的狀態。在一個周期內,太陽活動的強烈程度會發生波動,當太陽活動強烈的時候會對地球造成明顯的影響,例如衝擊大氣層、對地球通訊造成破壞等等。因此地面上的科學家時刻關注太陽活動的狀況,以減少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 太陽活動的第25個周期已經來了,地球會進入小冰河時代嗎?
    黑子隨太陽表面一起旋轉,大約經過27天完成一次自轉。黑子是太陽活動的一種比較明顯的外在表現,現在我們都知道,太陽黑子是有活動周期的,基本11年一輪。在這個階段,太陽的活動會非常明顯,從低谷到頂峰不斷變化。每一次太陽活動周期的到來都是科學家需要重點觀察的階段,同時也要防範著它可能給地球帶來的危害。
  • 為何太陽與地球的化學構成相似,它會對地球生命帶來哪些影響?
    並且,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正如宇宙中的大多數事物一樣,擁有有限生命的它最終同樣會面臨死亡。而這顆普通恆星目前也已進入老齡階段,雖然不再像年輕時期那樣活力四射,但這並不影響其偶爾的「小脾氣」,比如,老齡化太陽的超級火焰現象。那麼,太陽的天氣事件會給地球帶來怎樣的環境變化,太陽的演變又將如何影響地球生命的未來?
  • NASA研究指出,太陽活動已經進入新周期,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了解天文常識的朋友應該知道,太陽的運動存在一定的周期,它並非一直都保持著旺盛的狀態。在一個周期內,太陽活動的強烈程度會發生波動,當太陽活動強烈的時候會對地球造成明顯的影響,例如衝擊大氣層、對地球通訊造成破壞等等。因此地面上的科學家時刻關注太陽活動的狀況,以減少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 太陽黑子出現!第25個活動期或來了,地球小冰河可能與它並沒關係
    「敏感」,因為很擔心太陽會對我們地球帶來影響,確實在某種情況之下,太陽活動確實可能影響,但是大多數的時候是沒有影響的。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本次的太陽黑子消失的時間是288天,而在12月的時候它結束了這個時間,出現了新的「黑子」,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太陽活動的新時期可能來了,也就是一直說的第25個太陽黑子活動時期,當然本次的太陽黑子活動時間,也是刷新了百年來太陽無黑子最長紀錄。
  • 它是太陽最基本的活動現象,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地球
    黑子本身並不黑,之所以看著黑是因為比起光球來,它的溫度要低一兩千度,在更加明亮的光球襯託下,它就成為看起來像是沒有什麼光亮的、暗黑的黑子了。人們將這個周期稱作磁周期或海耳周期。有人對太陽黑子活動周期持續的時間提出異議。19世紀80年代,德國天文學家斯波勒發現1645-1715年之間,人們很少看到太陽黑子活動。緊接著,英國天文學家蒙德爾指出,這70年太陽活動一直處於極低水平,太陽黑子平均數比通常11年周期中黑子極少的年份還要少,有時連續多年竟連一個黑子也沒有。
  • 地球氣候變化受太陽活動影響嗎?
    本期嘉賓: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副研究員 趙新華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敬濤  太陽給地球帶來光明和溫暖,帶來日夜和季節的輪迴,左右著地球冷暖的變化,為地球生命提供各種形式的能源。
  • 地震的產生和太陽有關聯,太陽活動會影響地球內部的變化!
    地球的表面每年都要發生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而對人類生產和生活影響比較大的就應該是地震了,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因會引起地球上的地震呢?在之前的研究當中,我們會發現地震的產生是由於地球當中地殼的變化而產生的。而對於這一理論也是大家比較認同的。
  • 太陽活動如何影響經濟周期?
    而其中最有意思的一種就是有人會跳出來說:「我早在N年前就預測到了2008年會有經濟危機」,不過這種馬後炮一般不太讓人信服,你說你預測過,你什麼時候說過?拿出證據來。於是還真就有人拿出證據來,日本人島中雄二就把他1987年出版的一本《太陽景氣經濟學》拿出來重印,證明自己當年的預測確實是正確的。
  • 太陽活動怎樣影響氣候變化?
    太陽黑子是顏色略暗於日面的暗斑,它的溫度略低於日面溫度(約6000℃),但其他日面擾動現象與太陽黑子大體是同步變化的,如耀斑(或稱太陽爆發)與日弭等現象,大都發生在太陽黑子高值期。耀斑溫度可以高達幾百萬度,太陽的微粒輻射突然加強。微粒流主要包含質子、中子以及某些元素的原子核,人們把這些微粒流統稱為太陽風。  太陽擾動可以引起地球上的一些地球物理異常現象。
  • 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來了:太陽相對安靜 或不能借力燒掉太空垃圾
    圖片來源:NASA/SDO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已經來了!科學家們證實,太陽正式進入新的太陽天氣周期已有9個月,它很可能與2008年至2019年的活動周期非常相似。科學家預測,太陽的新活躍期,即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將在2025年達到頂峰,但總體上是一個不那麼活躍的周期,與12月結束的第24個太陽活動周期非常相似。太陽的天氣以11年為一個活動周期,這是一個需要預測的重要現象,因為它的突然變化會影響生命和地球周圍,有時還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 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來了:太陽相對安靜 或不能借力燒掉太空垃圾!
    科學家們證實,太陽正式進入新的太陽天氣周期已有9個月,它很可能與2008年至2019年的活動周期非常相似。科學家預測,太陽的新活躍期,即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將在2025年達到頂峰,但總體上是一個不那麼活躍的周期,與12月結束的第24個太陽活動周期非常相似。太陽的天氣以11年為一個活動周期,這是一個需要預測的重要現象,因為它的突然變化會影響生命和地球周圍,有時還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 【備考乾貨】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應用,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高層大氣物理狀態的變化,會逐層向下傳遞,其結果又會影響到地球表面附近的氣候變化,而且會對某些地區的氣壓和大氣環流造成影響,從而導致許多地區的氣候異常。科學家們認為氣候變化也有11年和22年的周期性。這些周期性,是由於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引起的。一般說來,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與太陽黑子相對數的年變化有相關性,兩者的變化周期均為11年;當黑子增多時,地面溫度會偏低,反之偏高。
  • 太陽黑子進入新活動周期
    2月23日,青島觀象臺發布了2008年太陽黑子相對數,去年曾連續3個月未出現過太陽黑子。而據介紹,今年起,「太陽活動」進入第24個高峰周期,青島觀象臺堅持每天觀測,以預報其爆發期的到來,提醒相關部門做好防範。
  • 忍了三年終於射了,太陽開啟全新活動周期
    這次中強度太陽耀斑是太陽已經進入第25個活動周期的重要標誌。上一個太陽活動周期在2008年到2019年間,這兩個周期之間的太陽活動最小值,也就是太陽最不活躍的時期,發生在2019年12月。科學家於今年9月宣布太陽進入第25個活動周期,預計2025年達到太陽活動峰值。雖然新一輪的太陽活動周期爆發出了這個M級的強烈耀斑,但科學家們預計本輪周期和上次差不多——太陽活動相對較弱。
  • 科學家發現太陽活動周期變長,間接影響地球
    太陽對我們來說是特別的存在,不僅因為它是地球的主恆星,更是由於太陽溫暖的光孕育了我們。但研究發現,太陽的活動周期變得越來越長,就連太陽黑子和耀斑等現象都在逐步減少,很多人都在擔心太陽會出現一些不好的變化。科學家猜測,這些現象的發生可能與太陽磁場的睡眠狀態有關。
  • 如果地球停止圍繞太陽公轉會怎樣?
    因為同地球一起環繞太陽的還有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太陽是它們共有的中心天體。公轉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的,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所以太陽公轉也會給我們帶來四季的變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地球的公轉的力來自太陽的自傳,就像軸帶動輪子轉動一樣,而太陽的重力(萬有引力)又讓地球不能飛離太陽。一個天體圍繞著另一個天體轉動叫做公轉。
  • 【備考乾貨】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重點知識整理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太陽活動使太陽的高能輻射(紫外線和X射線波段)的輻射量產生大幅度的漲落,由太陽發出的帶電粒子流也有極大的變化。
  • 太陽活動的減少會讓地球發生什麼變化,光是氣候變化?影響什麼?
    對於地球上的動植物以及人類來說,最最重要的東西莫過於陽光了,也就是太陽,對於地球來說太陽是所有生命不可缺少的,它的地位和生命的源泉水一樣重要。要知道這其中的連帶關係可就太多了,動物人類需要呼吸,呼吸就要消耗氧氣,消耗氧氣就會產生二氧化碳,產生二氧化碳就需要植物來淨化。而植物必須要進行光合作用才能夠產生氧氣,並且茁壯成長,很難想像如果說太陽出了什麼問題,會對地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