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
翻譯:DAIKIN
校對:李遠飛
排版:田寧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徐⑨坤
參考網站:
https://www.spaceweather.com/archive.php?view=1&day=29&month=11&year=2020
https://www.space.com/sun-fires-off-solar-flare-m4-worst-three-years
2020年11月29日(周日),太陽爆發了三年多來最強烈的耀斑。
圖源:NASA/SDO/AIA/EVE/HMI
太陽耀斑
是太陽上發生的一種劇烈能量爆發現象,是當存儲在太陽黑子上空扭曲磁場中的能量突然釋放時發生的。
耀斑會產生從無線電波到X射線和Gamma射線的整個電磁頻譜輻射。
科學家根據太陽耀斑在1至8埃波長範圍內的X射線強度對其進行分類。有3類:
- X級耀斑是最大型的太陽耀斑,它們可以造成全地球範圍內的無線電通信中斷和持久的輻射風暴。
- M級耀斑為中等大小,它們會造成極地地區短暫的無線電通信中斷。有時伴隨著輕微的輻射風暴一起出現。
- 與X級和M級耀斑相比,C級耀斑很小,對地球幾乎沒有明顯的影響。
每一個類別又被細分為1級到9級,數字越大表示耀斑越強烈。
2020年11月29日(周日),太陽爆發了三年多來最強烈的耀斑。可別被唬住了,這次的耀斑也就是個M 4.4級的中等耀斑。
這次耀斑還伴隨著強烈的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 , CME;太陽耀斑發生時常會甩出這玩意兒)。
日冕物質拋射其實就是太陽日冕層或其最外層釋放出等離子體和磁場的過程。所幸這一次CME並不是面朝地球拋射,不然地球就該經歷一次劇烈的地磁暴了…
此次的日冕物質拋射
來源:太陽和日球層探測器日冕觀測儀C3(SOHO/LASCO C3)
這次中強度太陽耀斑是太陽已經進入第25個活動周期的重要標誌。
上一個太陽活動周期在2008年到2019年間,這兩個周期之間的太陽活動最小值,也就是太陽最不活躍的時期,發生在2019年12月。科學家於今年9月宣布太陽進入第25個活動周期,預計2025年達到太陽活動峰值。
雖然新一輪的太陽活動周期爆發出了這個M級的強烈耀斑,但科學家們預計本輪周期和上次差不多——太陽活動相對較弱。
如圖所示,太陽第25個活動周期剛開始不久~
來源:NOAA/SWPC
太陽天氣遵循著11年的活動周期。研究不斷變化的太陽活動不僅對科學至關重要,對我們在地球上的日常生活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釋放出巨量的電磁輻射,這些短時快速的能量釋放十分劇烈,甚至能影響到地球,導致之前提到過的無線電通信中斷和地磁暴等等現象。
雖然這次的M級耀斑對地球造成的影響和X級的根本不能比,但是它帶來的X射線和紫外線輻射仍舊在南大西洋上空造成了無線電短波通信中斷。受影響地區的無線電運營商和水手們注意到頻率在20 MHz以下的無線電產生了奇怪的傳播效應,在10 MHz以下的某些無線電信號則完全消失了。這表明了這種級別的耀斑對現代通訊科技可能產生的一些不利影響。
圖上顯示的是被這次輻射影響到的地區
隨著太陽進入第25個活動周期,我們可以預測到像這次一樣的太陽耀斑和CME將會發生得比以往更加頻繁。對此,地球人有喜有憂:一方面,有更多地方能看到CME為我們帶來的美麗極光,太陽黑子也值得人們觀測;另一方面,無線通訊信號中斷會帶來不便和危險。
NASA的太陽動力學天文臺記錄下了這次M4.4級太陽耀斑的紫外影像
來源:NASA/SDO
NOAA’s GOES X-Ray Flux
https://www.swpc.noaa.gov/products/goes-x-ray-flux-dynamic-plot
雖然這次耀斑從地球上看上去是M級的,但實際上它的實力可能遠不止如此。因為它有部分是發生在太陽背面,被太陽主體遮住了,所以這次耀斑實際上有可能是一個X級事件。
天文學家會利用空間設備對耀斑進行更細緻的觀察,因此我們很快就會知曉此次耀斑爆發的確切規模。
責任編輯:王延昕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捲曲螺旋星系M63
Image Credit & Copyright: Fabian Neyer, Rainer SpaniCollaboration Credit: I.D. Karachentsev, F. Neyer, R. Spani, T. Zil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