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一個故事。
有一隻住在洞裡的小洞鼠,它在一個狹小黑暗的洞穴裡出生,一開始的時候,這個洞就是它的世界,它不敢走出這個洞,只是偶爾好奇地從洞口向外望望。後來,它長大了,就在野地裡活動,那是一個廣闊的空間。後來,它發現周圍還有很多洞鼠。後來,它發現地域原來那麼大,還有其他動物和人類。後來,它發現自己住的洞竟然是一個時空黑洞。而當這隻洞鼠來到另一個星球,它發現世界是一個根本無法想像的廣闊宇宙,自己只是偶然出生在了地球上。生命就是這樣渺小,每個人都是這樣渺小,而宇宙是那麼大。
所謂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星系之外有星系,宇宙之上有高維宇宙。這種感覺,就像盜夢空間,夢境有很多層。人們很難相信這一點,是因為宇宙的宏大限制了人類的想像力,世界大到自己都不相信的時候,就失去想像力了。但是不管人們相不相信,這種可能性理論上依然是存在的。在這裡,暫且想像一下高維宇宙的樣子。
在高維世界中,以高維奇點為中心,從中心向邊緣維度越來越低。不妨把高維世界分為六環,一環是超維空間,二環是高維空間,三環是中維空間,四環是次高維世界,五環是三維世界,六環是低維無人區。地球大約介於四環和五環之間,是一個偏遠地區。在高維世界,三維的空間不是最遠的距離,跨越維度的空間,才是更遠的距離。所以高維世界真的很遠,出門旅行之前要用高維坐標好好計算一下。
距離=低維距離+高維距離。
那麼高維世界之間如何溝通呢?這就需要時空隧道。在不同的文明之間,有不同的時空隧道進行連接。在三維世界是黑洞隧道,高維世界是高維黑洞,超維世界是白洞。高維隧道能夠穿越低維世界,而低維隧道無法進入高維世界。黑洞可以穿越時空,蟲洞可以穿越黑洞,而白洞可以穿越一切空間。
粒子從低維世界進入高維世界,這個過程就像地球上的火箭,離心力大於地球引力,就能夠逃逸到地球之外。當現實引力大於高維引力時,粒子以物質態存在;當高維引力大於物質力時,粒子從低維結界逸出,進入高維世界。粒子維度越來越高,就可以進入更高維度的世界;相反,如果粒子的能量不斷降低,就會跌落低維世界。高維能量就像暗物質能量,從物質世界蒸發出去,又循環回到物質世界,形成能量的流動循環。
如果認為高維距離已經是最遠的距離,那又錯了,還有更遠的距離。宇宙無限而有界,這個邊界就是存在。當粒子超越存在結界,游離到結界之外,就會成為陰粒子。陰粒子與陽粒子的距離,才是更遠的距離,是陰陽相隔。一句話,生與死的距離,就是最遠的距離。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不存在,因為彼此遠到不存在,所以每個人都像一個孤獨的小島。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你在我跟前,卻像遠隔天涯。
那世界上最近的距離是什麼?
面對面?零距離?不是。
世界上最近的距離,也是不存在。因為不存在消除了時空的阻隔,不存在的距離,其實是沒有距離。不存在消融了內心的距離,所以兩個人合為一體。彼此心在一起,就是最近的距離。這個世界最近的距離是,無論天涯海角,你都在我的心中。
這個世界的聯繫有兩種,一種是橋的方式,一種是洞的方式。而不存在,則是洞的聯繫,就像把牆打了一個洞,然後能量就可以聯繫在一起。這個洞,是高維的,溝通著彼此的心,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繫。
如果說,兩個人面對面,已經是零距離的話,那麼不存在黑洞的溝通就像是負距離。負距離,是高維距離,其實就是親密度。兩個人的距離越小,親密度越大,兩顆心靈無限接近的時候,就是最大的親密度。
所以,遙遠到底有多遠?
在高維世界,要這樣計算:
距離=空間距離+高維距離+心距離。
生活中,兩個人靠得太近,會互相排斥。人們把這稱為心理距離。有人說,人與人之間要保持適度的距離,朋友之間要保持一杯水的距離,親人之間要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愛人之間要保持一張紙的距離,這就是心理距離。而心靈還有一種能力,就是「與汝無關」的能力,是與世界保持距離的能力。
這個世界很奇怪,遠就是近,近就是遠。當你走向遠方,遠到超出現實的結界,遠到超出存在的結界,這個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心靈感應讓你超越時空和家裡人聯繫在一起。你能超越時空,就會有超越時空的聯繫,似乎就是這樣神奇。有維度的阻隔與距離,就會有維度的聯繫。從心靈之間的親密度,似乎可以確認這種超越維度的聯繫是真實存在的。從道理上講,因為每一個高維粒子,都是從維度結界的破洞逸出的,一個粒子就意味著一個破洞的存在。而破洞就是維度之間的能量溝通通道,因此會產生超距的能量糾纏。
親密度就是高維能量糾纏,高維能量超越了時空,才會你我不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群人因為感情聯繫在一起,也是能量糾纏。生命能量糾纏的過程,就是親密度的拉近過程,內心的距離越來越近,親密度越來越大,這就是能量糾纏。母子之間,心在一起,彼此的意識是糾纏在一起的。幼兒到幾歲,才能夠在意識上將自己和母親劃開,產生你和我的意識劃分,到經濟獨立,可能要到二十歲。而情感上的能量糾纏,則是一輩子的事情。
你是你,我是我,這叫陌路。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這叫感情。
你在我的心裡,這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