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克油買來買去?看了71歲上海農村阿姨的英語筆記,我笑出了聲

2021-01-10 解放日報

apple(蘋果)=愛撲

banana(香蕉)=b拿呢

orange(橘子)=奧裡菊

tomato(番茄)=七貓偷

……

啥?七貓偷?

這基本已經看不出是英語了

但如果用奉賢地方方言來讀一下

還可以勉強聽出些味道

上海奉賢李窯村楊阿姨的英語筆記

生動詮釋了什麼叫「智慧在民間」

楊阿姨自己精心準備的課件

這不能怪楊阿姨。71歲的楊勤芳中文能力尚且有限,學英語簡直是「要命的事」,何況她的英語筆記不單單是用於自學,還要給30多名「學生」作「教材」,不出點絕招怕是不行。

楊阿姨的這群學生平均年齡70多歲,絕大多數是李窯村裡子女不在身邊的獨居老人。他們常常會感到「嘴跟不上腦子,手也跟不上腦子」的無能為力,卻偏偏在「學習」這件事上,體現出高度的「用戶粘性」——90%的人每天都會來楊阿姨這報到,英語只是其中一課,他們還會聚在一起學唱歌、舞蹈、手指操、經絡操,可以說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了。

他們的教室,就在李窯村7組的「睦鄰四堂間」裡。三年前,當地政府租用了閒置的農民房,改造後形成兩間寬敞的活動室,作為農村老年人吃飯的食堂,學習的課堂,聊天的客堂,議事的廳堂,簡稱「四堂間」。楊阿姨因居住在其隔壁,主動報名成為了「堂主」。

最初堂主的職能就是「看門的」。睦鄰四堂間一周「營業」一天,楊阿姨就來開關一下大門,打掃一下活動室,燒一點熱水,方便村民來打打牌、看看報。然而,這樣安逸的活動空間對農村老百姓來說實在太難得,不少老人來了便不想走。多番爭取後,李窯村7組的睦鄰四堂間營業時間逐漸從一周一天增加到一周五天,再到一周六天。

村民們是開心了,可愁壞了楊阿姨:「人越來越多,怎麼才能把大家組織起來幹點啥?」兩個年輕人的出現,「解救」了焦慮中的楊阿姨。他們是上海新途社區健康促進社的志願者。去年4月,奉賢區民政局針對全區300餘家睦鄰四堂間「有人氣,卻缺乏組織化的活動」這一現狀,請來了這家專業從事社區健康促進的社會組織,幫老人們策劃睦鄰四堂間裡的日常活動。

於是,幾位小年輕帶著「指導員」的身份上崗了。他們一一走訪了包含李窯村在內,先期試點的50家睦鄰四堂間,並在每個村的當地老人中間,分別選出一名文娛大使、一名自治大使、一名健康大使,再加上像楊勤芳這樣的堂主,組成一支支特殊的「大使隊伍」。

每月,各村承擔同一職能的大使會聚在一起上一次課。比如,老年人如何防跌倒?健康大使要先跟著指導員們學起來:腿力與平衡力訓練、健康幸福舞等等,課程難度和內容是根據老人的接受水平特別定製的,不僅可以起到實效,學起來也並不複雜。

按照指導員的要求,大使回到村裡,至少要每周給睦鄰四堂間的老人開一節課,把自己的所學傾囊相授。上課的情景還要通過手機拍下來,上傳到指導員所在的微信群,作為大使們認真上崗的記錄。楊阿姨生命中的第一隻智慧型手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買來的。為了當好堂主並完成考核任務,她讓家裡的孩子們給手機裝了微信,還特意學習了拍照發送等功能。

楊阿姨為了學英語特地買了智慧型手機

楊阿姨領受的第一項任務是把手指操教給四堂間裡的老人們。兩隻手舉起,手型交替變化,既練了體力,又練了腦力,老人們學得不亦樂乎。偏偏中間有幾個老人,手腳不甚協調,顧得了這頭顧不了那頭,逗得大夥捂著肚子笑,課堂氣氛也相當活躍。

有了這樣成功的授課經驗,楊阿姨就放開膽子幹了——她從指導員那兒領取了英語學習資料,主動要給老夥伴們上英語課。只見材料上用聯想記憶的方式標註了10個單詞和短句的記憶方法:什麼「哈嘍」(hello)「拜拜」(byebye)「狗」(go)……10句教完了,楊阿姨仍不過癮,特地請教了孫輩,又自學了10個單詞的讀音,筆記記了整整一頁紙:

sorry(對不起)=少來

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謝)

=三克油買來買去

eggplant(茄子)=愛個p朗t

……

人才!這樣巧妙的聯想記憶中,閃爍著民間智慧之光。還別說,看了楊阿姨的筆記,老夥伴們雖仍舊記不住,也念不清楚,卻總是忍不住一起「交流」著令人發笑的讀音,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楊阿姨說,包括她自己在內,好久都沒這麼開心地笑過了。上海的農村老人,大都「空巢」。他們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地離開家,一方面卻又希望他們常常回家,於是就在孤獨寂寞中等著盼著,蹉跎了自己的歲月。

如今有了這樣的睦鄰四堂間,有了這樣的英語課,老人們反倒忙碌起來:今年大年初三,小輩們還在鄉下陪伴著,老人卻忙不迭地去四堂間「打卡」了;周末,孩子們驅車回家見大門緊鎖,得跑去四堂間上才能見著父母的面。農村老人算是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

就在今年,奉賢睦鄰四堂間的數量還將繼續增加,計劃至「十三五」末完成創建500家,實現全區農村(以行政村為單位)全覆蓋。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杜晨薇

微信編輯:大白

相關焦點

  • 清朝人是如何學好英語的?看到筆記後,原諒我笑出拖拉機聲
    英語這門學科,我相信很多孩子會頭疼,包括小編在內,學生時代也在努力學習英語,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對我們來說很難,但是和外國人相比,我學習中文,英語真的很簡單,一點也沒有。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在清朝末期已經成為一門必要的外語學科,清朝的時候也沒有錄音機,他們是怎麼學習英語的呢?
  • 看完他們的筆記,我不厚道的笑出了「豬叫聲」
    看著他們的筆記,我厚顏無恥地笑著「豬的叫聲」。學習英語可以說是我們上學時的噩夢,英語是世界上最被使用的語言,記單詞很好,讓人絕望的是它的各種時態,什麼現在進行時、進行時,這裡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在古時清朝人是怎麼學英語的?
  • 71歲淘女郎楊光:這把年紀不為錢 跟範瑋琪梁詠琪同過框
    原標題:71歲淘女郎楊光:這把年紀不為錢,只為圓少女時的夢  沒人會相信,眼前的這位老人,已經71周歲。而更讓人驚喜的是,她還是名淘女郎。  她叫楊光。這天,她從上海趕來,拎著一隻20寸卻足足有30斤重的箱子。沒有助理,沒帶老伴,也沒有子女陪伴在側。「我喜歡一個人行動,方便。」她很喜歡笑,且笑起來又暖又好看。  2015年8月,她接下了淘寶拍攝的第一張單子。此後,你在淘寶搜「老年裝」,就能看見滿屏的她。
  • 看到他們的筆記後,原諒我笑出了豬叫聲
    看了他們的筆記,請原諒,聽到了豬的叫聲。清朝時期,列強用堅固的船和利炮強制打開了我國的國境,我國曾一度成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各國大使館駐紮在我國國土上。在我們國家中覺醒的知識分子和官員們開始向西方學習,呼籲在外國文化中積極接受優秀先進成分,首先必須理解的是語言,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人使用不同的語言,最基礎的是語言的溝通,於是首先在清朝的命官之間盛行英語學習,發展成了一定的學科。
  • 全球最老王儲71歲查爾斯,撫摸蜥蜴笑出表情包,網友:老小孩
    查爾斯王子今年71歲,從查爾斯王子4歲被立儲以來,他已經當了67年的王儲了,是在任時間最長的王位繼承人,而他的母親,超長待機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雖然已經71歲,但是查爾斯王子玩開心了,依然如小孩一般,笑得呆萌可愛,貢獻出一組表情包。71歲的查爾斯王子笑得呆萌可愛,網友笑稱,如同老小孩。
  • 上海共康少兒英語培訓如火如荼,最小3歲已加入培訓大軍
    家長:5歲開始英語啟蒙已經晚其他孩子兩年了  記者在西地球少兒英語共康校區,看到前臺大廳的沙發上坐滿了家長。其中一個姓劉的阿姨表示:「來送孫女上課的,每周兩次都是我接送。」經了解,劉阿姨的孫女今年3月份剛滿5歲,當記者驚訝的表示「這麼小就來上英語課」時,旁邊的一個阿姨立即附和說「我們家的還不滿4歲呢......」劉阿姨強調說,「現在小孩和過去不一樣啦,從小就要學很多東西,她媽媽還說和她一般大的孩子都已經上過兩年了呢。」
  • 這位49歲的宿管阿姨,開掛了!
    在上海,有一位49歲的宿管阿姨連續3年旁聽交大專業課程花700多天背單詞、堅持上網課將和兒子成為同一屆研究生......她叫原夢園人如其名,努力圓夢她有著怎樣的故事?一起來看1宿管阿姨一戰上岸49歲開啟讀研新篇章原夢園的本職工作是上海交通大學留學生公寓的一名前臺阿姨。值班時,每天早上10點開始忙碌,一直到晚上10點才能下班。2018年12月,母子一起考研,他們的共同科目是英語和政治,不同的是,兒子有數學兩門專業課,她自己有漢語兩門專業課。
  • 浙大有位「寶藏」宿管阿姨:做過翻譯 用英文出板報
    小林好奇地問這位阿姨為什麼要讀英語,這位今年年初剛入職的宿管郭紅萍笑著說:「我現在快把我在國外做翻譯的英語基礎忘光了,沒事還是要複習一下。」「剛開始我每周都會從諸暨坐高鐵來杭州看女兒,次數多了也很麻煩,我就想不如來浙大應聘宿管。」郭紅萍說,於是今年春節,女兒前腳回校,她後腳就跟著入職了。郭阿姨是個愛美的人。不僅衣服、髮型大方得體,連手機殼上都掛著精緻的珠翠鏈子,少女心十足。郭阿姨想來浙大做宿管最初遭到了先生的反對,女兒也被蒙在鼓裡。
  • 臺灣天氣預報說寒潮來臨,我笑出了聲……
    我噗地笑出了聲。19度,也叫寒潮!從此不看天氣預報。反正在臺北,穿T恤襯衣就好,最多加件衛衣或外套。毛衣是用不著的,靴子是為了時髦的(短靴還行,長靴好怪)。不過,也有混塔風的。前兩天,我在一家藥燉排骨店吃飯,看見一個長腿美女,短衫熱褲,皮膚曬成小麥色,煞是好看,頭上卻戴了頂絨線帽,竟然也不違和。臺灣的新聞很有意思。
  • 玩家發布「進化圖」,看完我笑出聲
    大家好,我是趣遊君!歡迎各位喜歡第五人格的小夥伴收看本期的《莊園速報》,不知不覺中官方已經製作了400多款的皮膚,雖然莊園已經運營了一年多的時間,但是回頭看看這個皮膚製作的速度還是十分驚人的,而製作的皮膚多了難免就會出現一些撞衫的情況。
  • 《精靈夢葉羅麗》中王默的英語原來是這麼學習的,笑掉大牙
    王默是一個學習不好,體育不好,各方面都不好的學生,她自己也承認笨手笨腳的,雖然她有一顆善良的心,但是善良的心不能幫助她學習,不能讓她的英語水平突飛猛進。不過有一顆善良的心是必備的哈,要不然她更是一無是處了。
  • 「媽媽,這題我不會!」兒子睡覺半夜說夢話,寶媽仔細一聽笑出聲
    4歲兒子半夜說夢話,寶媽仔細一聽笑出聲 小郭今年有個4歲的兒子叫晨晨,今年上幼兒園中班,性格比較活潑可愛,平時非常受老師跟同學們的喜歡。
  • 聽某女星說英語,我笑出了鵝叫,你們呢?
    我一想到她腦海裡浮現的就是她那貌美如花的神顏。古力娜扎的起點其實很高,學生時期就憑藉一張藝考照片走紅網絡,被網友封為北影最美藝考生。隨後她籤約上海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並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軒轅劍之天之痕》飾演女媧後人雪兒,與胡歌、劉詩詩等當紅演員合作。
  • 53歲保潔阿姨自學英語,詞彙量7000,能輕鬆和外教流利交談
    但一位保潔阿姨的英語水平卻打破了這樣的現實,並且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任何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會晚。 就職於英語培訓機構,陳芳應這位保潔阿姨,仿佛是小說中的少林寺掃地僧一樣的角色,雖然做著掃地的工作,卻藏著不一般的本事
  • 我教老人學英語
    這是一群中老年人七嘴八舌的聲音,還有人似乎沒有跟上節奏,咯咯地笑起來。  自2005年底,不太熟練的英語和歡快的笑聲就經常出現在北京通州區中倉街道星河社區裡。只要聽到這些聲音,附近居民就知道,小劉老師又來教大家上課了。小劉名叫劉志洋,今年33歲。從甘肅靖遠縣農村考入一所師範院校英語專業畢業後,他一直在北京追逐夢想。
  • 49歲宿管阿姨和兒子一起考上研究生,丈夫從技工考到博士
    在上海,有一位49歲的宿管阿姨,連續3年旁聽交大專業課程,花700多天背單詞、堅持上網課將和兒子成為同一屆研究生。......她叫原夢園,人如其名,努力圓夢她有著怎樣的故事?一起來看↓↓↓  宿管阿姨一戰上岸49歲開啟讀研新篇章原夢園的本職工作是上海交通大學留學生公寓的一名前臺阿姨。值班時,每天上午10點開始忙碌,一直到晚上10點才能下班。2018年12月,母子一起考研,他們的共同科目是英語和政治,不同的是,兒子有數學兩門專業課,她自己有漢語兩門專業課。
  • 不懂英文在國外鬧笑話 合肥一老年大學設英語課堂年齡最大者80多歲
    許學明說,現在來學英語的退休老人依舊很多,為了照顧大家的水平,如今將學員分為了高中低三個班,年齡最大的老人有80多歲,學的時間最長的有四五年,從低級班一直上完了高級班,有的還是夫妻雙方一起學。在課堂學習之餘,許老師還建起了學員微信群,輔助教學。「如今,不管是出國遊玩,還是輔導孫子輩英語,學員們都能應付自如。」
  • 極簡語法框架,我梳理出了這5條(英語學習筆記)
    這是我學習「蘇楠楠」老師、「唐賀強」老師以及「曲剛」老師英語課程後的學習筆記,就是把他們教授的知識做了認真的梳理,形成了我以為的「極簡語法框架」。如果你是喜歡英語的同學,相信這篇筆記能給你啟發。①英語語序「主謂賓+狀」以及常見的10種狀語英語句子由6種語組成,分別是:主語zh、謂(系)語w/x、賓語bin、定語din、狀語zhg和補語bu(一個句子中不能歸入前5種語的稱為補語)。英語思維或稱英語語序是「主謂賓+狀」,定語附著其修飾的任一名詞。
  • 44歲「拾荒大姐」走紅 自學英語能翻譯原版英文小說
    家裡也反對我買書,肄業後好好工作好好賺錢就是,然後走農村女人的路,嫁人生子,為什麼非要看什麼書。但我不死心,就是放不下。肄業後我去了同學父親開的一個廠工作,廠裡也有人非議,說你都不上學了,還擺出什麼看書的破架子,加上我性子原因,就在廠裡被孤立了。新京報:所以你受不了了?
  • 5歲混血說英語笑壞老爸,單詞量不及4歲的醒醒,章子怡做對了啥?
    不過,重慶出了一位中美混血小萌娃,媽媽把他跟美國老爸的對話發到了網上,不僅笑壞了美國老爸,網友們也被萌化了:這真的像極了只會幾個單詞的我!視頻中,爸爸問萌娃,你為什麼吃飯吃不快?媽媽回復網友:我的英語跟萌娃一樣,是散裝的!看來萌娃的語言啟蒙媽媽做得多,爸爸做得少,才形成現在的散裝拼湊式語言水平啊!小嶽嶽被女兒英語作業逼瘋,章子怡4歲女兒醒醒單詞量超多,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