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有位「寶藏」宿管阿姨:做過翻譯 用英文出板報

2020-12-05 人民網

郭阿姨生活照

「在寢室樓下聽到有人在讀英語,很標準,我心想誰暑假還這麼勤奮呀,真棒!走到門口發現是宿管阿姨,大吃一驚。」

幾天前,浙大的學生小林發了這麼一條朋友圈,她發現浙大紫金港校區青溪女生宿舍的宿管阿姨居然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掃地僧」。

小林好奇地問這位阿姨為什麼要讀英語,這位今年年初剛入職的宿管郭紅萍笑著說:「我現在快把我在國外做翻譯的英語基礎忘光了,沒事還是要複習一下。」

上圖:郭阿姨在崗位上(青溪三、四舍一樓服務臺)

為了女兒來浙大

卻成了同學眼中的「寶藏」

今年48歲的郭紅萍是今年春節剛入職的新宿管。去年9月,郭紅萍的女兒考入浙大,原本在家全職照顧女兒的郭紅萍突然閒了下來。

「剛開始我每周都會從諸暨坐高鐵來杭州看女兒,次數多了也很麻煩,我就想不如來浙大應聘宿管。」郭紅萍說,於是今年春節,女兒前腳回校,她後腳就跟著入職了。

郭阿姨是個愛美的人。不僅衣服、髮型大方得體,連手機殼上都掛著精緻的珠翠鏈子,少女心十足。郭阿姨想來浙大做宿管最初遭到了先生的反對,女兒也被蒙在鼓裡。但郭紅萍寬慰先生,這樣不僅能照顧女兒,而且每周一天半的假期仍然能回到諸暨家中,況且自己天生是閒不下來的性子。

雖然郭阿姨離女兒更近了,工作的寢室樓與女兒的住處相隔不到兩百米,但她的生活反而沒有像以前一樣繞著女兒轉。「來了之後才發現女兒比我想像中獨立多了。她總是說『媽媽你要相信我,我已經有能力照顧好自己了。』我提出幫她洗衣服,她也說不用啦。反而是我真正喜歡上了宿管這份工作。」郭紅萍爽朗地笑起來,「現在做好同學們的『郭阿姨』,比做女兒的媽媽還要重要,女兒嘛,隔兩周見面聊聊天,空的時候幫她曬曬被子就可以咯。」

對於媽媽的新身份,女兒也很支持,還一本正經地表揚了郭紅萍:「媽媽不錯哦,要繼續保持,為社會做出貢獻。」

更讓郭紅萍感到充實的是,浙大的學習氛圍讓她重新撿起了英語學習。

下圖:郭阿姨的英文板報

曾在中東做翻譯

在浙大做宿管重拾英語

原來,郭紅萍20年前曾在中東的諾基亞分公司工作,先後被派任過杜拜、科威特城、德黑蘭等城市,在手機維修科為客戶進行業務翻譯。除了英語外,當時她還自學了阿拉伯語,三年下來,和當地及歐美的客戶溝通完全不在話下。

工作能力如此優秀,想必她一定有極高的學歷?其實不然,郭紅萍僅有高中文憑,最初只是打算在中東做一些小商品生意。但在諾基亞為期兩周的門店考核期中,郭紅萍憑著高中積累的英語口語基礎和熱情外向的性格,從5名同期實習生中脫穎而出,成功轉正。

由於業務範圍獨特,在維修科進行翻譯需要接觸大量的術語,於是她找到部門中的維修技師幫忙,把所有專業詞彙都記錄在筆記本上,做成30多頁的中英對照表,還自己標註上音標,每天讀背。

2000年,郭紅萍的女兒出生了,為了更好地陪伴、教育孩子,她毅然放棄了這份令人豔羨的工作,選擇回國。

之前操心家庭的郭紅萍沒有太多空餘時間,英語漸漸荒廢了。「做宿管以後,經常聽到學生在走廊上讀英語,我都會忍不住過去看看。」於是她又重新開始練習英語。

用英文出板報

還收了幾個「徒弟」

郭紅萍在手機上下載了學英語的APP,只要平時一有空,她就會打開手機,像小學生一樣端坐在桌前,聽讀英語文章或對白,「一般是早上和午後的時候練習,因為那時學生比較少,我也沒那麼忙,另外就要等下班後回宿舍了。」

在練習的時候,為了不打擾學生們休息,她會儘量把音量調小,輕聲地念。郭紅萍覺得,每晚睡前聽幾段英語,睡覺都能更香甜些。

在郭阿姨的學習記錄裡,不僅有問路、點菜等日常對話,還有《簡·愛》《鐵達尼號》等經典作品的選讀。她最喜歡讀的是《鐵達尼號》裡的臺詞,「我年輕的時候就可愛這部電影了,翻來覆去看了很多次,現在都可以不看中文字幕咯!」

手機上的英文APP還會為郭阿姨匹配真人進行對話練習,並根據她的朗讀來打分,我們看到歷史成績都是八九十的高分。實際上,很多浙大學生的普遍水平也只有八十幾分,要想超過九十分,可得下一番功夫,難怪常有學生說「想和阿姨一起學英語」。

郭紅萍最喜歡用英語和學生們打招呼,漸漸地,宿舍裡的同學也知道了有這麼一位會英語的郭阿姨,一見到她就自動切換成英語模式。

除了自己學習,她還鼓勵身邊的同事一起進步,值班員肖阿姨就是郭紅萍的「學生」之一。「我給她抄了一份常用詞彙和對話表,讓她每天拿著本子練習,有發音不對的地方我再糾正。現在肖阿姨已經可以基本地對話咯。」

郭紅萍也一直鼓勵她,每天都認真聽肖阿姨讀單詞。同事們都說,「小郭老師」可以開個宿管英語培訓班,一定火爆。

今年4月,郭紅萍在紫金港校區翠柏寢室樓繪製了一幅全英文板報,其中還摘錄了許淵衝翻譯的古詩《清明》,學生們經過都會駐足欣賞,還有留學生向郭阿姨豎起大拇指。(通訊員 方詩琪 邱伊娜 首席記者 王湛)

相關焦點

  • 會阿拉伯語、做過翻譯……浙大有位「寶藏」宿管阿姨
    這兩天,浙江大學的宿管阿姨郭紅萍以標準的英語口語和精緻的英語板報走紅網絡。這位「寶藏」阿姨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為了女兒來浙大應聘入職成了同學們的「郭阿姨」去年9月,郭紅萍的女兒考入浙大,原本在家全職照顧女兒的郭紅萍突然閒了下來。
  • 宿管阿姨用英語和學生對話,還帶動身邊同事一起學英語
    我們經常說學無止境,就有這樣一位熱愛學習的宿管阿姨,她叫郭紅萍。幾天前浙江大學的學生小林發了一個朋友圈,說她發現浙大一女生宿舍的宿管阿姨是一個深藏不露的掃地僧,因此48歲的郭阿姨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原來郭阿姨曾經在中東還做過翻譯,而郭阿姨是為了女兒才來到了這所學校當宿管的。
  • 宿管阿姨漫畫戲評校園不文明現象 走紅網絡(圖)
    這位王阿姨做過不少「出格事」,曾給「戀愛中的女同學」連寫4份「勸誡書」。漫畫中,從宿舍樓、水房到自習室,一系列發生在校園角落裡的不文明現象,都被她用搞笑戲謔的方式進行了場景重現。「宿管阿姨=《天龍八部》掃地僧!」圍觀網友們都被阿姨的多才多藝折服了!  「一盆髒水,隨手就潑,你『倒』省事,樓下遭殃。」
  • 宿管阿姨撿吉他後迷上音樂 兩屆大學生接力教學
    兩屆大學生接力指導宿管阿姨學會彈吉他一個音樂零基礎的宿管阿姨,撿回一把別人丟棄的吉他,從此迷上了撥弦弄音;兩屆大學生見到這樣的情景,接力免費教她彈琴。張傳芸對楚天都市報記者說,有了老師後,她練得很苦,「除了去年冬天骨折那段時間外,我都利用休息時間練習。」今年6月,王子鳴和徐萬天畢業離校,他們又將「教學事業」託負給本專業的兩名學弟周凡思、謝雨鵬。兩人欣然應允,謝雨鵬還把自己的一把成色較新的吉他送給了張傳芸。「張阿姨對音樂的熱情打動了我。」周凡思告訴記者,有一次,兩人在走道練習,「一曲彈畢,張阿姨沉浸在吉他聲中,好半天才回過神來。」
  • 高校宿管阿姨「雲接單」2500餘份 為學生曬4000餘床被褥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4日電(記者 宋靜 通訊員 陳靜萱 譚冬泉 徐閒閒)2500餘份訂單,4000餘床被褥,60餘名工作人員……近日,在浙江外國語學院校園裡,宿管阿姨們正在為同學們晾曬被褥。圖為晾曬被褥現場。
  • 這位49歲的宿管阿姨,開掛了!
    在上海,有一位49歲的宿管阿姨連續3年旁聽交大專業課程花700多天背單詞、堅持上網課將和兒子成為同一屆研究生......她叫原夢園人如其名,努力圓夢她有著怎樣的故事?一起來看1宿管阿姨一戰上岸49歲開啟讀研新篇章原夢園的本職工作是上海交通大學留學生公寓的一名前臺阿姨。值班時,每天早上10點開始忙碌,一直到晚上10點才能下班。2018年12月,母子一起考研,他們的共同科目是英語和政治,不同的是,兒子有數學兩門專業課,她自己有漢語兩門專業課。
  • 響起15次掌聲,網紅宿管阿姨上了學校的迎新年晚會
    12月29日晚,在浙江萬裡學院迎2021新年晚會現場,宿管阿姨裘益君與當選寧波首位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的鄭紫微、獲「第十五屆中華全國日語演講比賽」華東區唯一一等獎的張添卉、打破保持了9年的省大學生遊泳錦標賽50米自由式記錄的沈正宵等三位萬裡師生代表一起致新年賀詞。
  • 49歲宿管阿姨和兒子一起考上研究生,丈夫從技工考到博士
    在上海,有一位49歲的宿管阿姨,連續3年旁聽交大專業課程,花700多天背單詞、堅持上網課將和兒子成為同一屆研究生。......她叫原夢園,人如其名,努力圓夢她有著怎樣的故事?一起來看↓↓↓  宿管阿姨一戰上岸49歲開啟讀研新篇章原夢園的本職工作是上海交通大學留學生公寓的一名前臺阿姨。值班時,每天上午10點開始忙碌,一直到晚上10點才能下班。2018年12月,母子一起考研,他們的共同科目是英語和政治,不同的是,兒子有數學兩門專業課,她自己有漢語兩門專業課。
  • 女生宿舍養橘貓被舉報,只因橘貓胖得藏不住了,宿管阿姨都笑翻了
    宿管阿姨看了都笑翻了人們說貓是優雅而神秘的、液體的、身手敏捷的暗夜精靈。但是貓家族中也會有叛徒,那就是橘貓。俗話說,十隻橘貓七隻胖,還有一隻特別胖的,還有一隻壓塌炕,最後一隻賽大象。凡事以大「橘」為重,只要它的毛色和橘貓相關,它從來不會讓我們失望(橘貓:這鍋我不背)。小黑今天要講的是一隻住在學生宿舍裡的「胖橘貓」。
  • 宿管大爺沉迷於LOL是什麼體驗?宿舍樓直接取名德瑪西亞樓!
    相信很多玩家在上大學的時候經常會去網吧包宿,和室友在寢室呆上一天各種開黑,當然有一些剛入學大一的玩家就有點苦逼了,畢竟因為是大一學校基本上都會查夜不歸寢,而網上的時候宿舍基本上都會斷電,想出去半夜上網可以說都需要絞盡腦汁,話說如果宿管大爺也喜歡玩英雄聯盟是一種什麼體驗?
  • 《哈利波特》:格蘭芬多最可靠的「宿管阿姨」——胖夫人
    >只有正確說出(敲出)口令,學生才能進入。有學生甚至覺得,他可能是瘋了。好在,沒過多久,胖夫人就恢復了「健康」,重新回到「崗位」上。學生們是發自內心地高興,總算是可以告別更煩人的卡多根爵士了。可回來後的胖夫人也成了驚恐之鳥,要求學校必須「僱傭了一批粗暴無禮的侏儒來保護她」。
  • 大學宿舍裡偷做飯菜時,你們是怎麼和舍管阿姨鬥智鬥勇的?
    因此,每年舍管阿姨都能夠在各個宿舍裡面收羅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廚房用具。可以說不管是用來煲湯,蒸飯,煮火鍋,或者炒菜,榨汁的,但凡是你可以想到的,大學宿舍裡面就都可以找得到。有了這些神奇的廚房用具,大學生們也就開始了精緻而刺激的美食生活啦!
  • 複製即可翻譯,PDF文本翻譯神器!這個「寶藏」翻譯軟體火了
    乾明 編輯整理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最近,一個名為CopyTranslator的外語輔助閱讀和翻譯軟體引發了不小的關注。
  • 張維為談「中國震撼」 曾做過鄧小平英文翻譯
    張維為:在中國震撼裡看中國       採訪手記:  張維為曾經是鄧小平的翻譯。2008年,他寫過一本《中國觸動全球》,是張維為走完一百多個國家的一些感觸。那本書寫完之後,他總覺得還有些想法沒有表達出來,所以又用兩年時間寫了《中國震撼》。
  • 11位知名翻譯家齊聚浙大:好翻譯要能傳達原作者的「調調」
    著名日本文學翻譯家林少華曾翻譯過村上春樹的許多作品,他表示,自己的貢獻不在於告訴讀者村上春樹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而是傳達了村上春樹講故事的自由與孤獨。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林少華對「審美忠實」的孜孜追求。著名英俄文學翻譯家、《苔絲》譯者吳笛用「崇高」一詞來形容文學翻譯家承擔的使命,用「橋梁」來比喻文學翻譯對於人類文明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隨著網絡文學大行其道,消遣與娛樂的目的取代了翻譯文學言志載道的崇高使命,文學翻譯面臨邊緣化的問題。
  • 如何跨校考上浙江大學翻譯碩士-浙大翻碩MTI考研初試經驗乾貨
    我們請到了2019年跨校考入浙大翻譯碩士的學姐做一下考研乾貨分享。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本科是翻譯專業的,就讀於一本高校,非浙大本校生,初試成績考了382分,排名第二。另外在校的考證情況是:專四得了81分,四六級都是560多,考研期間還通過了筆譯三級。
  • 鬥魚陳一發首次用英文更新微博,網友評論區的翻譯讓我哭笑不得!
    最近,自稱是「浙大博導」鬥魚女主播陳一發兒在微博上首次用全英文更新了一條微博,可以說是猝不及防的向我們秀起了一把她的「八級英語」。雖然我們平時在她直播的時候也偶爾能聽到她的「髮式英語」,但在微博上還尚數首次。那麼,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她當時究竟用英文發了什麼。微博原文: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 熄燈後的大學生都在做什麼?這4件事不要說你沒做過!
    然而有一個人可以,那就是宿管阿姨。阿姨要你11點熄燈,你就不能拖過12點。因為宿管阿姨能強制斷電斷網,看你還怎麼嘚瑟。雖然有些學校還是不斷電的,但是太晚不熄燈,阿姨還是會上來查看情況的,所以基本到點了,宿舍都是會自覺關燈的。然而你以為大學生熄燈之後就乖乖睡覺了?這可就太小看學生們對「自由的嚮往」了,熬夜那不是大學生的日常任務之一嗎?就算是斷電斷網,大學生一天裡最精彩的生活才剛剛展開。
  • 溫嶺松門人,當過兵,開過店,打過漁
    2017年,在龔桂方收入完全斷絕的情況下,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表示願意為浙大「龔桂方助學基金」出一份力,讓這個項目繼續下去,讓龔桂方精神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2018年,與病痛抗爭多年的龔桂方去世,他的生命定格在57歲,但他的大愛精神已經撒播到世間。
  • 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工作性質:翻譯,當時名為紫禁城女官;僱主:慈禧太后;工作介紹人:慶親王。   在此之前的3月1日,德齡和她的妹妹容齡還在為自己參加面試該穿什麼衣服而煩惱,面試時間是在3月2日的早晨六點,面試人也就是僱主:慈禧太后。面試地點在頤和園。為此,德齡的母親,一位法國籍女士,特意向慶親王說明:我們家閨女在歐洲待久了,習慣穿西服,回到國內,還來不及做合身的旗服,能不能通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