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海峽兩岸環保產業論壇」召開。
華夏經緯網10月27日訊:(圖文/邱夢穎)為進一步加強與臺灣地區經貿交流,推進「海峽兩岸節能環保產業合作園」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生態福地、智造名城」,10月27日上午,由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和臺灣工業總會共同舉辦的「海峽兩岸環保產業論壇」在馬鞍山隆重舉行。
根據馬鞍山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自今年起,將「海峽兩岸環保產業論壇」作為2018年第七屆「海峽兩岸(馬鞍山)電子信息博覽會」一項子活動,與馬博會合併舉辦,有利於發揮兩岸交流的品牌聚合效應,推動馬鞍山成為承接海峽兩岸環保產業轉移、產業鏈對接合作的發展平臺,學術交流、技術研討、產業分析的互動平臺。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強。
臺灣工業總會副理事長林明儒。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強等部門領導,臺灣工業總會副理事長林明儒出席論壇,馬鞍山市政府副秘書長潘素萍擔任主持。本次海峽兩岸環保產業論壇主題為「生態福地與環保產業」,特邀臺灣海洋大學教授邱文彥、臺北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張添晉、安徽工業大學能環學院副教授賈勇、臺北樺威開發集團經理林呂治開展主題演講,海峽兩岸環保產業學者及企業嘉賓等各行各業約120人,一同洽談兩岸環保產業合作和產業發展。
海峽兩岸環保產業學者及企業嘉賓等各行各業約120人參加論壇。
今年以來,馬鞍山新引進節能環保產業項目100多個,產品涉及光伏組件、新能源電池汽車、環保材料研發生產等;全市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9%,在戰新產業中佔比高達22%,李強副市長在致辭中以實際數據說明,馬鞍山市委、市政府始終致力於推動環保產業加速發展,不斷加大節能環保產業項目的招引力度,為在馬環保企業提供最優質的一流服務,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李強說,馬鞍山努力做到了四個堅持:一是堅持發展綠色智能製造,嚴把產業導向、項目準入、節能減排三個關口,著力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綠色產業體系、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二是堅持抓好突出環境問題專項整改,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三大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和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努力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三是堅持優化長江沿線功能分區、產業布局,加強對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推動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四是堅持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和林長制,加大生態環境執法監管力度,嚴肅查處各類突出環境問題,確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全面提升環保產業技術水平,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頭等大事。臺灣環保產業起步早、發展快、水平高,在產業發展中積累了很多成功經驗,具有很好的技術優勢,對馬鞍山有著很強的學習借鑑和指導幫助作用。李強希望通過此次論壇,吸引更多臺灣臺企、環保產業的企業家朋友們來馬考察交流,實現創業興業、互利共贏,共同推動馬臺合作再上新臺階,積極推動兩岸節能環保產業深入合作,促進兩岸經濟共同繁榮和穩定發展。
林明儒致辭時表示,自己在臺灣工業總會十年來,經歷了設備改善、技術提升,對環境保護及工廠汙染處理有豐富經驗。他強調,環境保護工作不僅要依靠法律規章制度,企業環保文化和社會責任也必不可少,為了達到「藍天綠地,青山綠水」,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更應該兼籌並顧。林明儒說,大陸這40多年來經濟蓬勃發展,基礎科學研究紮實,培養了很多人才,在環保產業界還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希望通過環保論壇平臺,將臺灣先行的優勢和經驗,提供給大陸當作借鑑,兩岸共創雙贏。
據悉,「海峽兩岸環保產業論壇」自2015年落戶馬鞍山後,每年舉辦一次。吸引到了茂迪太陽能、奧特能新能源、海清環保設備等諸多環保企業來馬投資興業,也使得馬鞍山成為海峽兩岸環保產業承接轉移首選之地、產業鏈對接合作的重要橋梁、臺商投資環境極力推薦城市。
臺灣海洋大學教授邱文彥主題演講《環保產業現狀、趨勢及臺灣環保新科技對兩岸合作機會的展望》。
臺北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張添晉主題演講《循環經濟系統中無機廢棄資源之處理與前瞻》。
安徽工業大學能環學院副教授賈勇主題演講《氨法脫硫及冶金煙氣低溫脫硝技術匯報》。
臺北樺威開發集團經理林呂治主題演講《兩岸建築垃圾、裝修垃圾分類處理及資源再利用的創新模式》。
出席論壇的嘉賓認真聽取學者經驗。
責任編輯:邱夢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