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朱立新談大數據時代數據中心變革

2021-01-14 IT168

  【IT168 專訪】目前雲計算、虛擬化和大數據等熱門技術紛紛落地,數據中心網絡的建設也在不斷變化。數據中心流量和帶寬的指數級增長,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對傳統網絡的想像。為了滿足新形勢下數據中心的建設要求,位於核心位置的交換機系統成為關鍵。

  數據中心網絡和乙太網標準的發展,都對新一代核心交換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企業該如何選擇數據中心核心交換機?帶著這個問題,IT168採訪了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產品部總經理朱立新先生,他結合思科自身的產品給企業核心交換機選型提出了建議。


▲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產品部總經理朱立新

  數據中心變革歷程 迎接大數據時代

  近十幾年來,交換機架構從最初提供FE匯聚和GE上行接口,到後來的GE匯聚和10GE上行,目前已經演進到10GE/40GE匯聚,100GE上行階段,在硬體架構、高速鏈路、整機系統、埠密度等多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朱立新先生以思科自身提出的數據中心架構歷史為參考,指出數據中心架構的發展經歷了下面幾個階段:

  1、DC 1.0——將數據中心網絡作為一個獨立的網絡類型進行定義,典型的交換機平臺是Catalyst 6500(核心)、Catalyst 4500(匯聚)和Catalyst 3750/3560(接入);

  2、DC 2.0——數據中心網絡具有專用的交換機平臺,Nexus 7000(核心)、Nexus 5000(匯聚)和Nexus 2000(接入);

  3、DC 3.0——數據中心網絡具有專用的架構技術,如FabricPath、OTV、VDC等等,並且將計算和網絡集成,引入計算域的網絡平臺(Fabric Interconnets)和網卡;

  4、目前,最新一代的架構是ASAP(分析、簡化、自動化和保護),其中交換機平臺除了Nexus 7000/5000/2000外,還引入了Nexus 9000系列交換機。同時,計算域交換平臺(Fabric Interconnects)更新到新一代,以Nexus 9000平臺為基礎。典型的一個進步就是全面地支持數據中心的可編程能力,並提供產品化的SDN架構(Cisco ACI),以支持DevOps、雲、容器、一體化/自動化的運營等等。

  由於虛擬化、雲和大數據的普遍應用推動了乙太網標準的快速演進,這就要求交換機容量和埠密度同步發展,同時要很好地控制成本。朱立新先生特別指出,為了支持數據中心網絡建設的發展,數據中心架構必須在功能和架構層面符合發展的趨勢,包括統一的硬體架構,這意味著不同型號的交換機在晶片一級的統一,這樣可以提高整個數據中心架構的統一性,並且實現整個產品家族的高效迭代。

  數據中心持續增長 新變化新需求湧現

  朱立新先生認為,推動數據中心增長的根本因素有兩個:轉型和競爭力。

  一方面,目前新建數據中心都在不同程度上引入了新一代技術和架構形式。對於現有數據中心,如果其使用成本(如:能耗/空間、運維成本)大於收益,也面臨改造和轉型。

  另一方面,數據中心所承載的業務,普遍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要素甚至核心要素。也就是說,數位化轉型的技術基礎取決於數據中心的規模、能力和效率等等。這在未來的3至5年內是不變的趨勢。

  因此,數據中心在以下方面也發生了一些新變化:

  1、數據中心的架構形式——以業務和應用系統為單位,轉向統一架構和以公共基礎設施來服務不同業務;

  2、基礎設施的消費形式——數據中心資源逐步服務化;

  3、管理模式——以人和工單為基礎的管理,通過標準和自動化,轉向軟體定義的資源配置和調度,甚至包括用自動化軟體進行運維、排障和調優等複雜工作;

  4、數據中心相關部門組織架構——各個部門的功能逐步打通,人員的工作從大量的重複性專業操作解放出來,更多地放在架構性思考和創新方面;

  5、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的整合(例如:混合雲)。

  朱立新先生表示:「數據中心管理者需要對關鍵技術進行技術儲備,並且對可能帶來的管理方式、組織架構和操作流程的變化進行研究,對未來的架構提前預研和規劃。同時,與其他技術部門進行廣泛的溝通,理解企業的整體轉型方向、需求和進度,並據此規劃未來的發展路線圖。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對新產品和技術進行試驗和試用,積累經驗、評估潛在的風險和收益。」

  一直以來,行業客戶對數據中心網絡的需求都是以通用技術為基礎,再考慮行業特點。作為基礎的「通用技術」,在過去幾年發展非常快,同時一些新技術(如SDN、區塊鏈等)的發展速度出乎意料。這些技術必須具備較高的產品化程度,才能在行業中被採用。新技術的產品化和成熟度成為行業客戶的新需求。

  此外,行業用戶在行業應用方面有明顯的差異性,比如在安全、可靠性、業務流程、數據結構、平臺/工具等方面。反映在網絡方面,常見的例子就是網絡與行業的安全域規劃和部署的整合、網絡與行業應用的自動化工具的集成等等。不同的行業用戶,可能會對數據中心提出不同的差異化需求。舉例來說,作為SDN類方案的Cisco ACI,在金融行業的應用中,客戶最關心的是如何與現有的ITSM結合提高快速變更的能力,以及如何利用ACI的一體化安全方案將安全的運維與網絡的運維進行無縫的結合。

  核心交換成關鍵 思科創新方案助推數據中心發展

  朱立新先生給出了數據中心核心交換機選型的建議。他認為應該重點關注3個方面:

  1、性價比:在選擇核心交換機時建議重點考察組網能力、網絡虛擬化能力、可支持的網絡規模(水平擴展)等,還需要考慮讓性能實現一定程度的超前——因為應用和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企業在採購交換機時除了關注運營成本,還應關注其他相關成本,比如布線成本、遷移和新建數據中心的所有關聯成本,而不只是網絡設備本身。典型的例子是,最近25GE伺服器接入成為數據中心組網架構方面的新熱點,背景就是從網卡、布線和交換機接入能力方面的各個環節都已經成熟,整體已經非常接近10GE接入,意味著數據中心可以在成本基本不變的基礎上性能翻倍。

  2、集成方案:與雲平臺、混合雲的集成,與多種計算虛擬化(vSphere,Hyper-V,容器)的集成,與安全設備的集成,與負載均衡的集成等等。vSphere在企業計算虛擬化方面已經被廣泛採用,而同時Openstack、Docker甚至藉助Azure Cloud的成功進一步開拓企業市場的AzurePack/AzureStack都成為企業資源池和私有雲建設的可選項。網絡自動化與這些計算域自動化的集成是未來企業IT全面自動化、雲化的一個重要趨勢。這將對數據中心SDN提出更高的要求。

  3、技術創新:數據中心網絡架構和交換機平臺都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需要避免照搬過去的設計和經驗,以及選型標準。

  在前段時間,思科推出了重要的數據中心技術創新,主要涉及網絡、超融合基礎設施和混合雲編排三大主要領域,將能夠支持實現以應用為中心的混合雲部署,幫助客戶分析、簡化、自動化和保護(Analyze, Simplify, Automate, and Protect)其數據和應用(「ASAP」理念),為數據中心創造更大價值。

  作為ASAP數據中心架構的主要基礎,ACI和Nexus 9000系列交換機是最突出的明星產品。ACI是一個創新的數據中心網絡架構,它以應用為中心,將硬體、軟體和ASIC創新納入到集成系統中,採用集中式管理、自動化和協作,對任何應用隨時隨地進行混合工作負載和遷移優化,擁有可擴展性和開放性,並可保證高度安全的多租戶環境。ACI可在不同大型企業和運營商靈活地部署應用,它是為實現遙測、效率、擴展能力和應用感知而設計和構建的,因此能夠降低總擁有成本。

  Nexus 9000系列交換機是面向新一代數據中心網絡而研發的交換機家族,包括兩個系列:1/10/25/40/50/100千兆位乙太網交換機配置的模塊化9500交換機,以及固定的9300和9200交換機。9200交換機在 NX-OS 模式下,可實現高性能和高密度應用場景;9500和9300可選擇在NX-OS模式或ACI模式下,提供增強的操作靈活性。

  朱立新先生表示,在近期及未來一段時間內,思科的數據中心網絡業務規劃重點將集中在雲、網際網路、大數據等幾個方面。具體體現在,私有雲的重點是將產品成熟度非常高的SDN產品ACI推廣到有切實需求的企業中去,快速形成業務能力,並進一步與其他資源池和雲平臺打通。公有雲方面以支撐網際網路企業為主,並把相關的創新產品介紹給更多的行業和客戶。

  針對大數據平臺和應用在企業的採用,思科與大數據應用合作夥伴已經開發完成了產品化的集成方案,包括MapR、SAP、SAS、Cloudera、Splunk等。在數據中心的運營方面,思科創新性地把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用於數據中心的應用分析、監控和安全策略管理。同時,思科也希望充分利用自身的創新架構、技術和產品,為不同行業的客戶帶來更高的商業價值。

相關焦點

  • 美林數據助力大數據時代的軍工企業數位化變革
    4月25日,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信息中心主辦的「2019第九屆軍工製造業數位化技術交流大會」在廣西桂林召開。美林大數據解決方案總監趙茅受邀出席會議,並發表了題為《大數據時代的軍工企業數位化變革》的主題演講。
  • 《大數據時代》,一場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
    時代雜誌更是斷言,依靠直覺與經驗進行決策的優勢急劇下降,在政治領域,大數據的時代已經到來;各色媒體、論壇、專家鋪天蓋地的宣傳讓人們對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興奮不已,無數公司和創業者都紛紛跳進了這個狂歡隊伍。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在談論大數據,大數據好像成了可以把任何東西都往裡面裝的框。儘管我們都知道大數據絕不會僅僅只是「大」而已,但真正能說清楚大數據是什麼的人卻不多。
  • 央視紀錄片大數據時代_央視紀錄片大數據時代觀後感 - CSDN
    >大數據,目前已經成為推動人類追逐夢想的強大引擎,這場來勢洶湧的信息技術變革將帶給中國什麼樣的改變?>《大數據賦能醫療》;《大數據時代》27個精彩故事之4:《大數據保護生態環境》;《大數據時代》27個精彩故事之5:
  • 「創變者2019」大潤發朱立新:重構賣場價值 轉動增長飛輪
    8家大潤發匹配濟南消費體量這些年來,朱立新親歷大潤發在濟南的發展,2000年3月大潤發於濟南設立華北區總部,2009年10月大潤發於濟南成立華北區物流中心。此前的公開信息顯在2014年,濟南榮盛時代廣場正式籤約大潤發,現在這片區域的新建社區樓盤越來越多,大型超市的進駐可謂正當時。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注意到,北園大街與二環東路交會處西北角的榮盛時代國際廣場樓體上掛著大潤發的紅色招牌,大潤發全福店電梯已經安裝,部分冷鮮冷藏貨架已安置。
  • 備戰5G時代,思科26億美元購光學元件製造商Acacia
    備戰5G時代,思科26億美元購光學元件製造商Acacia 澎湃新聞記者 陳宇曦 綜合報導 2019-07-10 18:43
  • 《Gartner 2019年數據中心網絡魔力象限》報告解讀
    我們結合2018年的數據中心網絡魔力象限來綜合分析,如上圖所示。  思科的旗艦數據中心網絡解決方案是以應用為中心的基礎設施(ACI),是業界領先的軟體定義網絡解決方案,可在保證應用靈活性的同時,實現數據中心自動化。Gartner預計,思科將繼續投資其產品組合,重點是將ACI擴展到多雲環境、400G交換機以及更好的分析和可見性。
  • 「oncomine」——如何在大數據時代挖掘腫瘤數據
  • 大數據時代數據資產管理「五星模型」:三個基礎兩個飛輪
    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悄然來臨,數據的價值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同,對數據的重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數據已經作為企業重要資產被廣泛應用於盈利分析與預測、客戶關係管理、合規性監管、運營風險關理等業務當中。
  • 雲平臺和5G數據現在進入了一個怎樣的時代
    在大數據,雲計算爆發的今天,對於所有這些網絡設備的大量用戶,添加更多100G乙太網(100GE)埠將無法滿足帶寬挑戰。其他埠需要更多的機架空間用於伺服器和交換機,並且需要更多的伺服器機架空間;這些解決方案不經濟。從100G遷移到400G乙太網(400GE)埠是向數據中心注入更多帶寬的一種便宜得多的方式。簡單地說,雲中的一切都迫切需要更多的帶寬。
  • 臨水入海 能耗大戶數據中心的「水時代」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饒賢君 數據走上雲端的時代,承載線上數據的空間載體——數據中心,成為各大巨頭企業爭相加碼建設的新基建核心標的。集中了成千上萬的伺服器機櫃,數據中心是不折不扣的「能耗大戶」。瑞典研究機構發布的「消費者總功耗預測"評估報告顯示,到2025年,數據中心將佔全球ICT(信息通信技術)行業33%的能耗份額,全行業4.5%的能耗份額。
  • 數據科學研究的現狀與趨勢全解 - 大數據_CIO時代網 - CIO時代—新...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催生了一門新的學科——數據科學。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是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術語,可以將數據科學理解為大數據時代一門新科學,即以揭示數據時代,尤其是大數據時代新的挑戰、機會、思維和模式為研究目的,由大數據時代新出現的理論、方法、模型、技術、平臺、工具、應用和最佳實踐組成的一整套知識體系
  • 大數據時代的社會科學研究新範式
    然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彌補這一缺陷提供了潛在的解決方案。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加速演進,數據來源、數據處理以及數據分析等數據相關技術發展迅速,特別是以統計學習、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乃至更為廣泛意義的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數據分析手段,正在帶來新的認知方式,為形成數據驅動的社會科學研究新範式提供有力支撐。
  • 大數據時代我國遊戲業如何借力(圖)
    挖掘數據邁出制勝一步  「21世紀可謂正式由網際網路時代跨進大數據時代,網際網路世界中人與人的交互信息、位置信息等,已經成為大數據最重要也是增長最快的來源。」談及大數據對這個時代的意義時,網博會秘書處秘書長翟學軍這樣說道。
  • 大數據時代的教師專業成長
    一些教師直接照搬線下課堂,盡力保持與平日課表一樣,與學校課堂同步,未能在大數據驅動下重構教學邏輯,違背了在線教育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原則。 筆者無意於測評和重新界定在線教學的功效,只是希望本文能夠為大數據時代教師專業成長提供一些思考與借鑑。
  • 大數據時代的大數據技術與應用有哪些.
    大數據工程指大數據的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的系統工程;大數據科學關注大數據網絡發展和運營過程中發現和驗證大數據的規律及其與自然和社會活動之間的關係。  1、大數據統計分析的意義  近年來,包括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等信息技術在內的IT通信業迅速發展,數據的快速增長成了許多行業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和寶貴機遇,因此現代信息社會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
  • ODCC 2020開放數據中心峰會亮點劇透之大規模數據中心100G光模塊...
    2020年,伴隨著新基建政策的出臺,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進入加速發展軌道,其重要性日漸提升。在政策指引下,全國各地區開啟了新一輪的數據中心建設熱潮。9月15-16日,ODCC 2020開放數據中心峰會—"數據中心新基建、星辰大海新徵程"即將在京拉開帷幕。
  • 大數據時代可視化新聞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摘要:大數據時代對新聞生產的改變,不但是讓報導擁有了海量的數據,關鍵在於數據的「廣度」和「深度」,讓新聞報導的方式也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可視化新聞就是隨著數據在新聞中的廣泛運用出現並發展起來的。這將有利於探索大數據時代對新聞報導的影響,以及未來新聞生產方式變革的合適途徑。 關鍵詞:可視化新聞 數據 新聞編輯 新聞團隊 深度報導   一 可視化新聞的發展歷程     2009年3月,英國《衛報》成為全球第一個成立數字新聞部的報紙。
  • 數據中心管理軟體的應用與發展
    採用數據中心管理軟體可以提高數據中心運營效率,降低成本,並增加正常運行時間。   如今的數據中心是一個部署大量IT設備和電信設備的龐大而複雜的設施,有些數據中心擁有數十萬甚至數百萬平方英尺的機房空間。
  • 大數據時代:十大最熱門的大數據技術 - 大數據_CIO時代網 - CIO...
    隨著大數據分析市場快速滲透到各行各業,哪些大數據技術是剛需?哪些技術有極大的潛在價值?根據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發布的指數,這裡給出最熱的十個大數據技術。   1、預測分析   預測分析是一種統計或數據挖掘解決方案,包含可在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中使用以確定未來結果的算法和技術。
  • 劉新海談本人數據管理:個人數據管理和處理的新模式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劉新海 一、個人數據亟待研究和探索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個人數據產生,根據某全球最大個人徵信機構之一的2019年年報顯示在過去三年中採集的個人相關的數據佔了90%(找到這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