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海談本人數據管理:個人數據管理和處理的新模式

2021-01-12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劉新海

 一、個人數據亟待研究和探索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個人數據產生,根據某全球最大個人徵信機構之一的2019年年報顯示在過去三年中採集的個人相關的數據佔了90%(找到這個依據)。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者市場,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個人數據規模近年來,不僅頗具規模,增長很快,而且新的數據類型不斷湧出(短視頻,新型電商數據)。

個人數據的價值也越來越被社會公眾所關注。世界經濟論壇在2011年的報告[1]中也指出,個人數據正在成為新的經濟資產類別,這是21世紀能夠觸達社會各個角落的寶貴資源。歐盟的消費專員Meglena Kuneva在2009年也認為,個人數據是網際網路上的新石油,是數字世界的新型現金。從國外到國內,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最有價值的就是海量的消費者數據。最近華爾街日報(WSJ)的一篇關於國內網際網路巨頭數據監管的報告也在海內外產生了很大反響[2]。2021年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由於涉及個人徵信數據的應用和監管,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3]。

隨著移動互聯和線上交易在社會生活中日益深入,消費者面臨著空前的威脅。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2018年5月25日生效,作為史上最嚴的數據保護法規拉開了全球個人信息保護趨嚴的序幕。新興國家對個人數據保護立法極大熱情,發達國家補充和完善既有法律。全球範圍內對網際網路和大數據公司由於合規問題導致的天價罰單此起彼伏。

國內的個人信息保護工作也積極跟進,卓有成效,從2016的《網絡安全法》,2018年的《電子商務法》,到2020年5月發布的《民法典(人格權編)》,以及2020年公開徵求意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草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開始形成了基本的個人信息保護框架。

即使如此,國內個人數據行業的各種根本問題仍不容忽視,例如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法制環境薄弱,消費者維權意識不足的情況下,國內個人數據壟斷和個人數據濫用的現象並存;大量的應該在數字經濟中發揮作用的個人數據沒有得到應用;一些創新型的公司也無法得到合理的個人數據來源;個人數據應用和保護的界線和標準不統一,甚至出現了「保護有餘,應用不足」的現象;對個人數據產業如何細分和監管; 一些大數據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在監管不斷加碼的情況下無所適從; 大數據公司和監管、消費者之間如何建立互信機制等。諸如此類的重要而基礎的問題大量存在,亟待解決。因此對這樣一個數字經濟時代下,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需要加大研究和探索力度,而且需要探索多個未來方向。

作為2020新冠疫情期間新成立的公益研究團隊,MyData Research開始進行個人數據應用保護和探索,翻譯和引進國外關於個人數據產業和數據經濟的最新理念和進展,研討國內的熱點問題,探求數據監管和行業落地的解決方案。首先分享的是芬蘭交通和通訊部(Minister of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 Finland )在2014年發布的關於《MyData

– A Nordic Model for human-centered personal data management and processing》白皮書。該報告介紹了一種全新的個人數據管理和商業實現的理念,希望對國內個人數據的相關問題有所啟示和參考。

 二、MyData的概念

關於個人數據權益和應用的新思考發端於歐美。隨著歐巴馬政府提出的「開放數據(Open Data)」計劃啟動,個人數據的開放和應用的潛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逐漸出現了MyData的概念。MyData可以翻譯為「本人數據管理」,是指個人不僅對自己的信息積極地進行管理和控制,同時還把該信息用到信用管理和資產管理的一系列流程。Mydata概念源於美國歐巴馬政府倡導的開放數據(Open Data)運動。也可以這樣理解MyData = Open Data + Personal Data。MyData基於個人的權力訪問搜集到有關他們的數據,核心的思想在於個人應該控制自己的數據,在數字經濟時代分享來自自身的數字紅利。MyData方法旨在加強數字人權,同時為企業創造新的機會-開發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基於個人數據的創新服務。如下圖所示: 通過MyData,個人可以一次性地確認分散在各機構和企業的自己的信息;並通過向企業提供自己的信息來獲得商品或服務的推薦。

圖二 MyData 概念圖

MyData不是一個具體的產品、服務,解決方案或平臺。Mydata更像是一種理念,類似「大數據」概念,會涉及到很多行業,包括:金融(銀行、證券、保險等)、醫療、公共、政府機關、汽車...等幾乎所有行業。

 三、MyData白皮書內容簡介

英文標題為《MyData – A Nordic Model for human-centered personal data management and processing》翻譯為中文《本人數據管理(MyData)一種以人為本的個人數據管理和處理的新模式》, 該報告介紹了MyData的框架、原理和模型,成書於2014年,之後版本雖然逐漸在迭代,但是基本理念對於我們探索個人數據的應用仍然很有價值。

這種對於國內來說全新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個人應該控制自己的數據,以人為中心(Human-Centered),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以組織和公司為中心。一方面加強數字人權,同時為企業創造新的機會,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更方便地開發個人數據的創新服務。

該報告首先介紹了MyData的概念,並非對個人信息的完全控制,而是最低要求個人有權訪問和使用其個人數據,當然個人數據如果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就不稱MyData。MyData和大數據的概念是互補而不是互斥的概念。

其次,報告闡述了MyData是一個互惠的機制,對於個人、公司和社會都帶來不同程度的好處,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互相收益。

再次,相比於「API經濟」和個人數據聚合,MyData更是一種基礎架構層面的變革,有助於建立彈性和有機的商業生態環境。

接著,報告對MyData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應用進行了詳盡地介紹,MyData體系架構基於可交互和標準化的MyData帳戶。個人、MyData運營商、數據源和使用數據的服務等不同角色在MyData體系中發揮不同的作用。

此外,報告還對傳統個人大數據公司如何整合進新的MyData商業體系,MyData如何管理個人的隱私,未來的工作以及相關的實際案例都進行了分析和說明。

報告通過上述內容,將會幫助讀者建立一個基本的MyData體系框架,有助於對個人數據產業的創新和思考。

 四、結合國情繼續探索

近十年,發自歐美MyData運動在全球範圍內風起雲湧,MyData逐步從簡單的開放數據,向消費者數據主權、數據創新、個人隱私等方向展開。在美國、英國的帶動下, 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近兩年密集出臺大數據研發支持政策,加快技術創新,平衡數據開放與隱私保護,應對產業變革,以保持領先優勢。特別是韓國在2020年為MyData行業專門立法,並將於2021年1月底給21家公司頒布初步許可證(牌照),2021年2月開始運營。

MyData行業落地的號角已經吹響,相比而言,國內對於MyData這種領先的個人數據產業概念還很陌生。畢竟我們還在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龐大的市場,複雜的國情讓《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出臺變得尤為謹慎。很多大數據公司和投資機構還沉浸在「大數據和網際網路流量變現」的概念炒作,一些媒體和監管機構還停留在對大數據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關於「大數據殺熟」的口誅筆伐的階段。譯者在2018年春節跟隨時任全國人大常委,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女士做個人信息保護相關課題時,就發現產學研的割裂,監管和應用之間的鴻溝,需求和供給之間的巨大差距,注意到與國內監管、媒體、公眾和專家普遍關注個人信息保護,同時需要關注的是,個人數據的合規應用更是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從國家戰略層面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保障國家數據安全,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提升全民數字技能,實現信息服務全覆蓋;積極參與數字領域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

隨著2021年的到來,疫情反彈,經濟和生活的數位化轉型加快,是時候需要各方攜起手來探求合作、共贏、互惠、互信的個人數據行業發展的健康之路了。

[1]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Personal Data: The Emergence of a New Asset Class,January,2011.

[2] https://www.wsj.com/articles/chinese-regulators-try-to-get-jack-mas-ant-group-to-share-consumer-data-11609878816

[3] http://www.pbc.gov.cn/tiaofasi/144941/144979/3941920/4160598/index.html

相關焦點

  • 關注|蘭州市開啟「大數據+河長制」河湖生態管理新模式
    1月5日,記者獲悉,蘭州市水務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強蘭州市河湖管理保護工作,充分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基於四級河長體系的蘭州市河湖長制信息管理平臺,
  • 甘肅蘭州:開啟「大數據 河長制」河湖生態管理新模式
    人民網蘭州1月7日電(魏怡)據蘭州市水務局消息,蘭州市水務局按照甘肅省委、省政府和蘭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強蘭州市河湖管理保護工作,充分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基於四級河長體系的蘭州市河湖長制信息管理平臺,構建蘭州市水資源信息融合與監管應用,開展跨部門河湖治理業務協同聯動
  • 數字貨幣管理三大新模式
    由於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應用還遠未達到普及和高效的程度,缺乏價值支撐的炒作容易誘發違法犯罪行為。這促使管理部門對數字貨幣採取了極其謹慎的態度,數字貨幣管理問題開始凸顯。 數字貨幣管理新模式 數字貨幣不是收割者的詐騙工具,只是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傳統思維一時難以辨別的金融產品。
  • 挖掘數字墳墓:如何管理死後的數據?
    然而,這些平臺的服務條款並沒有涉及如何保留、處理或共享已故用戶的數據。眼下更值得關注的是,像TikTok和Likee這樣的平臺的出現,使得數百萬在線用戶的個人生活都輕易的暴露於公眾的視線中。社交媒體是信息共享的,但也許不一定要有永久性。
  • 積極發展數據驅動的新經濟新動能新模式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部署要求,充分挖掘數據資源的戰略價值,培育數據要素支撐的經濟發展新動能,探索數據驅動的智能化城市治理新模式,努力在促進數位化發展上走在前列。   南京大數據集團公司是全市數據資源管理開發運營平臺,自今年6月組建以來,在內部建設和業務拓展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實現良好起步。
  • 一文了解大數據管理的技術
    數據總線的架構允許你把數據留在原處,提供了集中的處理能力,但不提供存儲能力。現在,數據在它所在的地方被搜索和訪問。但是,因為需要對數據總線進行規劃和管理,企業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決定數據的含義、數據從哪裡來以及它在被放在數據總線之前必須完成哪些轉換。數據總線是存儲架構的另一種理念。
  • 什麼是合成數據?為什麼它需要主數據管理?
    舉例,如果一個機器人,旨在幫助我們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或者是為我們的客戶服務問題提供最佳答案,但是在處理過程中卻出錯了呢?顯然,從所有不同角落測試解集都很重要。隨著人工智慧在自動化決策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確保由主數據管理(MDM)支持的機器學習操作(MLOps)從良好的可解釋數據(XAI)和無偏見的數據中工作變得至關重要。
  • 宇視科技多維度數據匯聚 管理更智能
    打開APP 宇視科技多維度數據匯聚 管理更智能 C114通信網 發表於 2020-11-23 11:04:34 近日,江蘇省教育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三部門共同發布通知,開展江蘇省智慧校園審核認定工作。
  • 智慧工地試驗室數據管理系統
    導讀 智慧工地試驗室數據管理系統能夠自動採集試驗室試驗儀器數據,將試驗數據、曲線、報告及時上傳到數據監控中心,對水泥、混凝土和鋼筋的質量起到動態監控的作用。
  • 百行徵信郭勝基:從大數據徵信視角談個人金融信息保護
    百行徵信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副總經理郭勝基出席大會,並以《從大數據徵信視角談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為主題進行分享。郭勝基表示,現在的徵信已經離不開大數據,因此大數據和徵信或多或少有著相似的特點,稱之為5V特點:Volume數據量大,對存儲、計算能力要求高;Variety種類多,包括多種來源的結構化、半結構化、無結構化數據;Value價值密度低,需要機器算法進行數據挖掘;Velocity速度快,產生速度快,要求處理速度快,時效性要求高;
  • 智藍雲信攜手首經貿管理工程學院,助力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創新型人才...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1月12日,智藍雲信總裁史彥傑、副總裁裴真、齊加全一行前往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管理工程學院調研參觀,院長張軍、量化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康躍、管理工程學院辦公室主任劉兵、信息實驗中心主任王學軍、輔導員程開瑋接待並陪同參觀。
  • 強化工業數據分類分級管理 共創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未來
    隨著服務型製造、共享製造等新業態新模式的湧現,智能化設計、網絡化協同製造、個性化定製服務等場景將積累更加豐富的工業數據資源。(二)工業數據資源不斷釋放蘊藏的巨大能量大數據技術在工業領域用戶需求精準分析、生產過程改進優化、營銷管理智能決策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日益顯現,工業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資源。
  • 水質監測實驗室管理系統——數據管理模塊
    目前,國內很多自來水公司水質檢測點位多、採集數據量大,都是各站點工作人員通過手工填寫表格的形式抄送提交,歷史檢測數據均以word或excale表格形式存儲,各個環節的操作數據沒有閉環日誌記錄,存儲方式不安全、極易造成丟失、損壞,數據上報、傳送、查閱、調取、統計工作繁冗不便,因此,智能化自來水公司實驗室檢測數據信息管理系統不僅解決了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 檢察大數據與案件管理職能之關係
    全國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以下簡稱「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的不斷優化升級,實現檢察官辦案過程全程留痕,可以通過流程監控實時跟蹤、動態監督,對每個檢察官的辦案數量、質量、效率的數據進行客觀、準確地採集和匯總,形成涵蓋辦案數量、辦案類型、辦案周期等檢察官個人辦案情況的數據統計,定期以數表的形式展現出來。
  • 中國氣象局印發氣象數據管理辦法
    根據《辦法》,氣象數據管理將遵循統籌管理、集約建設、統一出口、有序供給、充分利用、安全可控原則,提高氣象數據質量和配置效率,保障氣象數據依法有序流動,激發氣象數據應用活力,促進氣象數據高水平利用。  《辦法》對氣象部門組織開展的氣象數據收集匯交、加工處理、保存使用、共享服務、安全監管等工作進行規定,明確通過觀測監測、考察調查、收集交換、科學研究等方式獲得的大氣和空間天氣科學技術領域的數字、文字、符號、圖片、視頻和音頻等均屬於氣象數據。
  • R+SQL Server的大數據管理
    雖然「大數據」的概念很寬泛,是對規模龐大的數據對象,及其處理和應用活動的統一,但我們今天就淺談一下它的「大」。大數據的「大」,一般是指在10TB規模左右大型數據集,但在實際應用中,很多用戶把多個數據集放在一起,已經形成了PB級的數據量;例如,百度的首頁導航每天需要提供的數據超過1.5PB,這些數據如果列印出來將超過5千億張A4紙。
  • 個人健康醫療數據隱私安全法律法規研究
    法律條文中對 BA 提供的服務進行了舉例,其中包括:·   職能服務:健康數據分析、處理和管理;保險申訴處理和管理;質量管理;醫保報銷等;·   其他服務:法務;審計;會計;諮詢;數據採集;行政管理;認證和投資等。b.
  • 南海區海洋大數據管理與服務平臺上線
    12月12日,南海區海洋大數據管理與服務平臺正式投入使用。該平臺由自然資源部南海局所屬南海信息中心建設,實現了南海區海洋大數據的集中管理、「一張圖」展示、在線製圖和數據共享服務,將推進南海區海洋數據資源整合,更好地為相關單位提供大數據支撐。
  • 多活元數據技術,讓浪潮軟體定義存儲管理EB級數據
    在技術實現上,目前浪潮軟體定義存儲系統Scale-out(橫向擴展)方式的存儲節點擴展能力非常強大,單系統存儲節點可擴展至數千個,可以形成EB級海量存儲空間、百億數據文件管理、千萬級IOPS和百GB帶寬,加上不斷進步的數據自動修復和自動運維機制,使之廣泛適用於海量數據存儲場景。
  • 數據中心管理軟體的應用與發展
    美國聯邦政府的數據中心優化計劃(DCOI)是提高DCIM購買量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它要求美國聯邦政府部門的數據中心使用DCIM軟體,並要求他們達到優化和成本節約目標。   一、什麼是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管理(DCIM)軟體?   數據中心管理軟體能夠監視和控制物理設備,如配電單元、機房空調、IT設備,以及電信硬體,其中包括伺服器、存儲和網絡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