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救不了你,我之所以活著,是因為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2021-01-13 懶龍說

01一、一封信,兩個人,一個即將要死,一個咬牙活著

漢武帝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十一月,長安城大獄中,一位即將要上刑場的犯人收到了一封信。按說他已經即將要死了,這個時候該告別的早就告別完了,哪還有人會給他寫信呢?

給他來信的這個人,是一個離皇帝很近的人,他是漢武帝的中書令,也就是漢武帝的私人秘書。如果他開口為這位囚犯求個情,也許還有一絲可能能夠救了囚犯的命。

而當這位囚犯打開這封信的時候,歷史並沒有記載他看到信的表現,但是這封信中所闡述的內容和精神,千載以降,歲月流轉,依舊在感染著無數人們,讓他們在人生中最困難的時候,仍然能夠打起精神迎接生活的暴擊。

這位囚犯名叫任安,這位寫信的中書令,就是任安的好友——司馬遷。而這封信,就是光耀千古的名文——《報任安書》。

一封信,兩個人。看起來一個身陷牢獄,一個榮華富貴。身處高位的司馬遷或者仗義相助,或者袖手旁觀,都是人之常情。可是司馬遷這封信卻做出了另外的選擇,他要借這封信,剖白自己所受的屈辱,闡述自己堅持的理想,在任安人生的最後階段,用自己最大的隱忍和坦誠,送任安最後一程。

朋友,對不起,我救不了你,可是我要告訴你,我之所以還咬牙活著,是因為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完成。

那麼,任安到底是什麼人呢?司馬遷為什麼要給任安寫信呢?這就要從任安這個人開始談起。

任安的傳記,其實在司馬遷原來寫的《史記》中是沒有的,是後來西漢的史學家褚少孫在《史記·田叔列傳》中補充了任安的事跡。任安,字少卿,滎陽人。少年孤貧。曾經做過大將軍衛青的舍人(也就是幕僚),後來,漢武帝要選拔衛將軍府的舍人做官,任安成功入選。漢武帝跟任安面試了一下,覺得他比較擅長治軍,於是就讓他在軍中任職。

漢武帝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七月,巫蠱之亂爆發,漢武帝的太子起兵誅殺了酷吏江充。當時任安是北軍使者護軍,大概相當於京師衛戍部隊的領導。太子命令任安發兵助戰。任安接受了命令後結果卻緊閉軍門不出。等到太子的叛亂被平息以後,任安被北軍的小吏給告發了,於是武帝直接把任安下獄,很快就殺了他。

現在看來,任安這通騷操作也真是有點迷,如果你支持太子,那你接受了命令就應該發兵啊;如果你不支持太子,那你就別接受人家的命令啊。接了人家的命令又閉門不出,這不明擺告訴人家自己就是一個兩面派嘛。要說還是漢武帝看的明白:「是老吏也,見兵事起,欲坐觀成敗,見勝者欲合從之,有兩心。安有當死之罪甚眾,吾常活之,今懷詐,有不忠之心。」意思就是任安很明顯是想要坐山觀虎鬥,誰贏了跟誰混。這樣的人是有二心了,不忠心了,那必須得幹掉。

所以,按照褚少孫的補充,任安應該是由於自己在巫蠱之亂過程中的態度曖昧,被武帝遷怒從而下獄誅殺。所以,司馬遷給任安的這封信,很有可能是他一生收到的最後一封信了。

司馬遷像

司馬遷用這封信告訴任安,其實也是告訴所有人:從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至今,我一直都在苟且偷生,咬牙活著。

02二、司馬遷:我為什麼沒有死?

在這封信中,司馬遷用沉痛的筆觸,字字泣血的敘述了自己所遭受的痛苦和屈辱,同時也剖析了自己為什麼受了這樣的屈辱卻沒有選擇死而是選擇苟活的原因。

司馬遷命運的轉折點發生在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這一年,漢朝的大將,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率領一支偏師,跟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徵匈奴。可是由於中途沒有接應等種種原因,導致李陵只率領了五千步卒深入敵境,最終被匈奴八萬騎兵包圍,力戰多日,矢盡力竭。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李陵投降了匈奴。

消息傳回長安,漢武帝大為震怒,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敢為李陵說一句話。而司馬遷這個管檔案的太史令,卻不認為李陵會輕易投降。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這樣評價李陵:「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蓄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這樣的人,怎麼會輕易投向匈奴呢,司馬遷表示我不信。

在《報任安書》中,他這樣為李陵辯解:「且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踐戎馬之地,足歷王庭,垂餌虎口,橫挑強胡,仰億萬之師,與單于連戰十有餘日,所殺過當。虜救死扶傷不給,旃裘之君長鹹震怖,乃悉徵其左、右賢王,舉引弓之民,一國共攻而圍之。轉鬥千里,矢盡道窮,救兵不至,士卒死傷如積。」

司馬遷認為,李陵率領五千步卒,在匈奴大軍重重包圍之下,與單于戰鬥了十幾天,殺敵無數,最後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援兵也久久不來,士卒也大量死傷。這種情況下,李陵失敗,至少不應該是李陵自己的問題。

於是,在一次跟漢武帝單獨相處的時候,司馬遷就把自己心裡的想法告訴了武帝。漢武帝當然是勃然大怒,認為司馬遷為李陵遊說,還污衊貳師將軍李廣利。於是定了他的「誣上」罪名。

「誣上」這個罪那可是死罪。可是,在漢朝,有三種方式可以免死罪。第一是丹書鐵券,這一般都得是祖上有功的,子孫後代犯罪可以免罪,比如蕭何的子孫就曾經好幾次用過這個玩意免罪。這一點司馬遷拼祖宗明顯拼不過。

第二就是家裡有錢,拿錢贖罪。司馬遷一個太史令,又不是什麼大官,哪能拿出來錢啊。《報任安書》中說:「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意思就是家裡沒錢。第三那就是改死刑為宮刑。因為受了宮刑以後傷口不容易癒合,容易感染,所以受了宮刑以後必須在一個密封的屋子裡待一段時間,長好了才能出去,這個屋子就叫做「蠶室」。

堂堂男兒,與其受了宮刑,還不如直接來個痛快的。要知道,選擇了宮刑,就是選擇了一輩子的屈辱和生不如死,《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這樣自述道:「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所笑,以汙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

可是司馬遷作為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卻意外的選擇了宮刑。這是為什麼呢?這也就是我們這章節題目中所提到的,司馬遷為什麼沒有選擇直接去死,而要帶著痛苦和屈辱咬牙活下去呢?

司馬遷在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受了宮刑以後,到給任安寫這封信的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期間,一直在漢武帝身邊做了8年的中書令。這期間,誰都不知道司馬遷這樣選擇的原因,很多人認為,司馬遷只是一個貪生怕死,奴顏婢膝的小人。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對此作出了人生中唯一一次回應。

為什麼我沒有選擇去死?因為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沒有完成!

「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採不表於後也。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司馬遷引用這麼多古聖先賢的例子,就是要說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發憤寫一部流傳千古的史書。「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而這部書,就是被稱作「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鴻篇巨著——《史記》。

03三、《報任安書》到底是寫給誰的?

《報任安書》讀罷,我心中,總有幾個疑問想不明白。比如:司馬遷為什麼要給即將上刑場的好友寫一份自我剖白的信呢?難道即將要上刑場的好友,真的能夠理解嗎?都快上刑場了,理解了又怎樣?

以上問題其實歸根結底是一個問題,那就是——《報任安書》到底是寫給誰的?

讀者朋友一定會覺得奇怪:《報任安書》顧名思義當然是寫給任安的啊,這還有什麼可疑問的?其實從這封信的內容上看,全文有近3000字,但是提到與任安有關的事情也就不到10%,剩下90%都是在進行自我抒發,試問,誰寫信能用這麼個寫法?

還有,任安作為一介死囚,他所收到的信難道不會經過審查?如此說來,這封看起來是給任安的信,其閱讀者一定不只是任安一人。而司馬遷採用這樣一種給任安寫信,但是內容跟任安沒太大關係的方式,這只能說明,司馬遷這封信雖然是給任安的,可是絕對不只是寫給任安看的。

那麼,這封信是寫給誰的呢?我認為,有兩個答案。

01 寫給漢武帝的

上面我們談到,任安作為一介死囚,而且是皇帝欽定的死囚,他的來往信件一定不會自由,一定會受到審查。而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其實隱晦的表達了很多自己對於漢武帝給自己帶來的悲慘命運的憤恨和不滿,這些對於漢武帝的不利言辭,以及對於李陵案件的辯白。在當時高度集權的時代,都必然會被呈送到漢武帝那裡。

所以,司馬遷在寫這封信的時候,內心一定了解,這封信的讀者一定會有漢武帝。而在會被漢武帝看到的信中,表達自己對於漢武帝當年給自己所施加屈辱的悲憤和怨恨,如果說不是司馬遷故意這麼做,我覺得不太可能。

此外,如果漢武帝看了這封信,知道司馬遷完成了一部史學巨著,那麼他一定會好奇,這部書將會怎麼寫我爸,怎麼寫我?

據《三國志》中記載,魏明帝曹叡問大臣王肅關於司馬遷的事,王肅談到了漢武帝對待《史記》的動作:「漢武帝聞其述《史記》,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於今兩紀有錄無書。」意思是說漢武帝讀了《史記》中他父親漢景帝的本紀和他自己的本紀,大怒,於是把這兩篇本紀都刪除了,導致現在《史記》中的武帝本紀基本上跟《封禪書》內容一樣,原來的武帝本紀基本上是找不到了。

02 寫給這個世界的

前面我們提到,這封信一定會被漢武帝看到,而如果漢武帝看到司馬遷對他的悲憤和怨恨,漢武帝難道就會這樣放過司馬遷嗎?而班固的《漢書》中記載司馬遷的事跡就寫道《報任安書》為止,雖然並未談及司馬遷是怎麼死的,可是我想綜合這些因素大家也基本能夠判斷了。

要知道,漢武帝可是對皇后、太子、嬪妃、將軍都是說殺就殺的,從來不眨眼。而對於司馬遷這封直言李陵之事的信,這基本是等於直接打漢武帝的臉。對於這樣打皇帝臉的信,漢武帝會怎麼對待寫信的人,我想也是可想而知了。

此外,前面我們也提到,司馬遷其實在《史記》中對於漢武帝也是沒啥好話,這也惹得漢武帝大怒削去了自己的本紀。所以,綜合以上漢武帝的性格特點,他如果看到這樣一封信,司馬遷的生命是必然要走到盡頭了。

司馬遷像

所以,司馬遷這封信,也是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後的遺書。司馬遷之所以要寫這封信,我覺得很大可能應該就是《史記》已經寫完了,自己多年的忍辱負重終於獲得了回報。而自己這具苟延殘喘的殘軀,也終於能夠踏上他本來早就應該踏上的那條路了。而漢武帝作為帶給他恥辱與痛苦的始作俑者,作為他生命的終結者應該是再合適不過了。

所以,司馬遷應該是刻意寫了這一封對漢武帝頗多怨懟之詞的信,也知道漢武帝一定會看到,也知道漢武帝看到以後自己會有怎樣的命運。

其實我早就應該選擇死,可是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完成,如今我大事已成,心願已了,塵世間再也沒有我留戀的東西了,我可以放心的離開了。

但是在我離開之前,我希望你們明白,我曾經走過了怎樣屈辱和崇高的歷程。而我的生命,將隨著你們的傳頌,而不斷延續,永不熄滅。

04四、如果沒有《史記》?

那麼,司馬遷嘔心瀝血忍辱負重所著的這部《史記》,對於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一起開一個腦洞:如果沒有《史記》,我們將會怎樣?

如果沒有《史記》?

如果沒有《史記》,也許司馬遷在李陵事件時就會選擇死亡。他不需要選擇宮刑,也不會受那麼大的屈辱,也沒必要以堅強的內心,在眾人的眼光和自己的痛苦中,掙扎的活下去。他也不會留下什麼著作,他的名字也會和很多默默無聞的大臣一樣,成為時代之下的一個小註腳,隱沒在歷史中,失去自己的痕跡。

如果沒有《史記》,我們的成語詞典也會薄很多。什麼「圍魏救趙」、什麼「完璧歸趙」、什麼「毛遂自薦」、什麼「雞鳴狗盜」,這些成語都不會有,我們也不用去記。我們的詞語會更加匱乏,比如形容下決心,只會說「幹就完了」,不會用「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形容這人小心眼,只會說他心眼跟針鼻一樣,不會用「睚眥必報」。

如果沒有《史記》,我們的歷史也許也就沒有了完整詳實的記載。我們可能和其他文明古國一樣,只有在挖出什麼新的古墓的時候,才能知道自己祖先歷史的一點蛛絲馬跡,我們的歷史,也許會和西方一樣,成為什麼神的什麼傳說,成為什麼教的什麼經。甚至我們想了解歷史的時候,還得跑到旁邊的鄰國去看看人家是怎麼說的。

如果沒有《史記》,我們也許永遠不會明白,人在歷史中的重要作用。我們的歷史可能還會跟《春秋》一樣,無非只記錄一些哪年哪月發生哪些事情。歷史中的人物,永遠只是冰冷的歷史事件的背景和註腳。而《史記》是第一個以歷史人物傳記作為歷史主要承載方式的歷史著作。在《史記》中,歷史人物才第一次作為鮮活的人出現在了歷史舞臺上,他們有人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我們為他們的故事而擊節叫好,而熱淚盈眶,而悲憤莫名,而浮一大白。他們的身影,第一次從歷史事件中走出,輝耀千古,光芒萬丈。

——如果沒有《史記》?

——不能沒有《史記》!

最近幾天為了寫這篇文章,我把《報任安書》和《史記》都重新讀過。越是讀,我就越能明白文章中那種深切的悲憤和深沉的隱忍。為了延續自己生命的意義,司馬遷選擇了去承受苦難和屈辱,咬牙堅持著活下去,為了自己的志向,向死而生。

司馬遷告訴我們:「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面對苦難,死是容易的,但是延續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所作所為增加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這也許才是更加正確的選擇。生命的價值在於生命本身,只有活著,才能不斷拓展生命的廣度,加深生命的深度,挖掘生命的價值。

而生命的價值,也會在不斷傳承中,擴大其外延,深厚其內涵。而我們也許應該明白,在生命的苦澀和艱難中,無論榮辱,無論苦難,我們都應該用我們的堅強和倔強,去刺穿生活的迷霧,找到生活的方向,然後在無論暗夜還是黎明中,披荊斬棘,一路前行,永不後退。

我想,這可能就是我們應該從司馬遷的人生經歷上,所學到的東西吧。

參考文獻

1、《死與不死,閹與被閹——重讀《報任安書》》 苗金德 語文教學通訊 2019.04

2、《現世的悲歌生命的頌歌——從《報任安書》看司馬遷的生死觀》 曹繼華 文教資料 2006年2月

3、《從任安的行跡考定《報任安書》的作年》 袁傳璋 淮北煤師院學報 1987年第2期

4、《一個孤獨而倔強的靈魂——從《報任安書》看司馬遷的情感世界》 劉立傑 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 2001.3

5、《司馬遷的愛與恨——讀《報任安書》有感》 蒙雍香 教育旬刊 2012年6月下

感謝您關注百家號「懶龍說」,如果您喜歡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評論下方與我留言交流,或者可以轉發朋友圈,甚至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讚賞」,為作者提供一點點支持,謝謝~

相關焦點

  • 我見過最搞笑的黑色幽默句子,我長不高大概是因為我有恐高症吧
    十三 * 最羨慕這5種人:坐在最 後一排不用戴眼鏡的人,字寫得再飛快也是很漂亮的人,衣服穿的再少手還是很暖的人,上課不專注但依然很學霸的人,不上班還有錢的人。十四 * 不要整天抱怨生活,生活根本就不會知道你是誰,更別說它會聽你的抱怨。
  • 我希望的愛人,是因為「我之所以為我的特質」而愛我
    我希望的愛人,是因為「我之所以為我的特質」而愛我 2021-01-15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對不起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除了你,我誰都不要
    還有的人把愛放在心裡,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對方,這種愛比較佛系,但是卻經受得住考驗。你問我愛你有多深,對不起,我不知道生活中情侶也好夫妻也罷,總會聽到女人向男人要「口供」,問到「你愛不愛我?你愛我有多深?」
  • 對不起,我就不嫁你
    大四那年,董翔帶著林熙回家見父母,醜媳婦終究要見公婆,林熙自認為自己長得挺漂亮,身材高挑,模樣俊俏,就是有一點點瘦。 林熙很笨拙地幫婆婆做家務活,婆婆語氣有點怪。 準婆婆是一個勤快且能說會道的女人,她把她的精力都用來照顧丈夫和孩子了,她伺候男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尊處優。 她還無怨言。
  • 「老婆,我錯了原諒我」「對不起,你叫我去死的時候我已經死了」
    相比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與子同袍攜手向前的生死契闊則顯得更為重要。舒婷在《致橡樹》裡說:「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我如果愛你,絕不攀附於你。這是多么正的愛情觀啊,我相信在擁有這種愛情觀的婚姻裡不會出現誰討好誰,更不會出現此尊彼卑。
  • 以後還是不要說「我之所以能成功 ,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了
    寫作文也時常引用他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遠一點的話,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此表示要謙虛謹慎。不過,牛頓說這句話是有特定的背景和語境的,這源於他與「英國的達·文西」胡克(羅伯特·胡克,以胡克定律聞名)的學術爭端。相比於「全才」牛頓,「英國的達·文西」胡克就不那麼知名了,不出名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得罪了牛頓,致使其在學術上被人遺忘兩百餘年,直到20世紀才被承認學術地位。
  • 「我可能不會救你」
    臺當局發颱風警告文稱「我可能不會救你」,還讓民眾自備靈位.
  • 李承鄞小楓《東宮》虐心收官:顧小五,我要你好好活著!看我死!
    #李承鄞#小楓#《東宮》虐心收官:小楓對顧小五說,我要你好好活著!在權謀方面,咱們就一言以蔽之,李承鄞利用給朝廷大將軍顧如晦翻案的子,以及別的事兒不光整垮了高家,還撿了個便宜。主要原因是皇上自己作,為了維護自己的朝廷和名譽,把顧家的老人,自己妃子明月的父親給套路死了。
  • 如果我做不好 對不起犧牲的昆蟲
    能夠近距離地走進神秘的「小蟲博士」,看看昆蟲學家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應該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誰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一進辦公室,我就被他養的「寵物」嚇到了。  只見辦公室的角落裡有兩個箱子,我好奇地打開其中一個,看見裡面有不少白菜葉子,赫然趴在白菜葉子上的,竟然是一隻巨大的蟑螂!常凌小翻開菜葉,下面還有大大小小10多隻蟑螂,頓時我雞皮疙瘩起一身。
  • 對不起!《行屍走肉》,我要和你說再見了!
    似乎劇迷已經對該劇的人物墨跡和劇情拖沓產生免疫了,作為忠實劇迷這些我們能忍,但後面的劇情真的有些疲軟不給力。劇情篇漸漸的,我們似乎對恐怖驚悚的殭屍畫面已經習以為常,反而覺得比殭屍更可怕的是人心。的確,《行屍走肉》從人類組團打殭屍漸漸的演變成人類組團分別對抗,殭屍反而由主角變成了配角。
  • 老天讓我們兩個在一起,就是為了讓你救我,我救你的呀
    南孫看在眼內,"送給你。""不,阿姨給你,你留著。""你喜歡這種東西,你要好了。""不不不,你戴著我看也一樣,千萬別客氣。""你看,"南孫說,"我們不會為爭一樣東西而傷和氣。"鎖鎖不語。她心中想,會不會這隻戒指還不夠重要,會不會將來總有更重要的出現。
  • 我和你要離婚,是因為我認為婚姻比我的生命更重要
    在許幻山請求顧佳原諒時,顧佳告訴他有些事情已經回不去了。許幻山再次狡辯自己只是一次衝動,他心裡還是滿滿的裝著"家"的時候,顧佳則心灰意冷地表達出了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婚姻對她來講很重要,她原以為正是因為有這神聖不可侵犯的"家"在,所以,許幻山眼中那最美麗的藍色煙花只能為自己綻放。
  • 任塵埃飛揚,自做我的陽光:心靈偵探齊藤八雲
    之所以飽受詬病,是因為赤瞳總是和「靈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沒有看過《心靈偵探八雲》很難想像清秀俊朗的男主齊藤八雲就是這樣「有著赤色眼眸,不被期待出生的人」。小就被貼上怪物的標籤,受到同學的欺侮嘲弄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誰能想到連一點小小的幸福也要受到破壞:惡魔齊藤雲海逼瘋八雲的母親,導致她想要動手掐死八雲,後來又玷汙八雲的老師,之後八雲對自己的右眼和身世更加深惡痛絕。
  • 燒炭那天,前妻對我說:你走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那你一定要珍惜呀 今天是我網貸開始逾期的第5天,10幾家714高炮平臺,各種逾期催收電話響個不停,我都沒理會,我想過我逾期後是一個什麼狀態,但是我沒想過能坐在這裡心安理得的碼字。
  • 古風虐戀微小說:對不起,為什麼等到失去你,我才懂得珍惜!
    他出宮視察被刺殺,她無意中救了他,她只覺得這人長得真好看,死了真可惜。他無意發現她懂得鳥語的天分,便有了收為妃的心。他萬般糾纏,陪她伴她。她不過一山間女子,未經歷過這種糾纏,很快便動了心。他帶她回宮,封妃。她知他有其他女人,有些難過,卻又不舍離開他。他日日留宿她宮,她幫他處理政務,讓鳥兒探測其他國的私密。
  • 為什麼要說「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
    一位夏威夷治療師不必見到病人,僅僅使用「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四句話就神奇的解決了所有問題,神奇的治癒近百個精神病罪犯!你隨時可以意識到」不太對「的狀態,這有可能是由某思想、人、事等所引發,這就是刺激物。在《零極限》之前,你會把這個問題歸於外在;在《零極限》之後,你會意識到它原來是個自己的內在意識問題。你的情緒、感受都是由你的內在升起,你的內在對外界刺激產生的想法除了」問題「。
  • 我在7年後等著你通關攻略 我在7年後等著你怎麼玩
    《我在7年後等著你》是一款催淚向的文字類RPG遊戲,很多小夥伴在問怎麼玩才能完美通關,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我在7年後等著你通關攻略,一起來看看吧。3.關於為什麼葵在最後自言自語說我等你七年因為葵其實為了救春人(兩個人按箱子按鈕的那個)已經穿越了一個七年,所以當時的葵知道那個按鈕要怎麼按可以兩個人都獲救,而春人當時沒穿越七年按錯了按鈕。所以葵為了救春人死了。
  • 為什麼我一醒來你就不是我的了《被偷走的那五年》
    #愛情電影#白百何的經典作品拋開演員個人不談演技還是沒得說,主旋律是悲情設定,臺灣導演黃真真拿捏得不像個新人,不過值得肯定的是臺灣導演拍這一類的愛情故事片很擅長。無數次的重複「對不起」也換不回最愛的那個人了,再次肯定在一起的兩個人好有愛好溫馨,But這是愛情苦情片誒,怎麼可能讓你們好過。何蔓查出來「腦退化症」,在何蔓還有常識的最後日子裡再完成一次求婚,兩個兜兜轉轉又在一起的情人,是多麼不容易。何蔓偷偷做了那個只有兩成存活率的手術,只是為了和謝宇在一起。
  • 女兒喊我「英雄」我還有點不好意思
    「那一次,我上門為一位老人維修電器,一進門,他端詳了就問,『你就是救人的那個師傅?』我說『是』。老人很高興,拉著我聊了很久,最後還要與我合影,說要發給子女看。」  胡云川介紹,這位老人十分注重家庭教育,子女在部隊工作,一家人都嚴於律己,對他見義勇為的行為非常認可和讚賞。
  • 牛頓曾說:「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本書清晰和系統的介紹了奧野宣之的讀書方式,我們從中可以借鑑到很多的讀書方法,雖然本書對於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有些過時,比如書中的整理筆記的辦法對於讀書量不算大的我來說作用不大,並依然以報紙、報刊等作為主要收集信息的來源在今時今日並不適用,但不可否認,沉下心來做筆記才是真正消化一本書的最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