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木(Pistacia chinensis)是漆樹科黃連木屬的一種喬木,它也是我國分布範圍最為廣泛的樹種之一,除西北和東北外,各省區均有分布,並且延伸到東南亞地區。
同時,黃連木還是最早被我國古代先民認識的樹種之一,因為它還有一個古老的名字,叫楷(jiē)樹,請注意這裡雖然是楷體的「楷」字,但是它可不念「kǎi」,而念「jiē」。相傳在孔子的墓前有其弟子子貢親手栽植的楷木,而對應的周公墓前有「模樹」(至於這個模樹到底是什麼樹,我也沒搞明白),這兩位先賢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後世以「楷模」二字表示榜樣、模範的意思,只不過現在楷模的「楷」字已經讀作「kǎi」了。
孔子墓前子貢所植的楷樹在明代枯死僅存樹樁,後人立碑建亭以示紀念。圖片:三獵 / wikimedia
黃連木是高大的落葉喬木,可達20米,喜歡生在山坡或溝谷林中,是溫帶落葉闊葉林或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的常見伴生樹種。即使是生活在南方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植株,到冬季也會落葉。和漆樹科多數成員類似(如漆樹、鹽麩木、人面子等),它的葉子是羽狀複葉,由多對小葉組成,小葉沒有鋸齒,看起來與某些漆樹的種類非常相似。
黃連木的羽狀複葉。圖片:ArtemisiaLiu
黃連木的葉子還有特殊氣味,如果把葉子揉碎,會聞到一種清香但又略刺激的氣味。漆樹科的多數成員都有特殊的氣味,而且不同類群的氣味也不盡相同,比如同為漆樹科成員的杧果,成熟後也會散發出特殊的香甜氣味。對於漆樹科的氣味,有人喜歡,有人討厭,因人而異。
人間美味也可能導致嚴重過敏。圖片:Bùi Thụy Đào Nguyên / wikimedia
雖然黃連木聞起來還不錯,但是吃起來味道卻很苦,它的葉子嚼後極苦,如同黃連,但黃連(Coptis chinensis)是草本,所以這種樹的名字就成了「黃連木」。我曾經「以身試法」,親自嘗過它的葉子,初入口中還沒什麼感覺,但是慢慢就有了苦味,而且越嚼越苦,最後只得吐掉。
割漆。圖片:ILO Asia-Pacific / flickr
不過,讀者朋友們請注意,以上所述是高危行為,可不要輕易模仿嘗試,因為黃連木的葉子也含有乳汁,雖然量不大,也有可能造成部分人群過敏。漆樹科的植物都有乳汁,很容易讓某些特定人群過敏,其中尤以漆樹屬的種類最為明顯,甚至只是接觸葉子就會過敏,輕者可使皮膚痛癢,嚴重者可導致皮膚紅腫、起泡,若誤食枝葉會引起嘔吐甚至昏迷等中毒症狀。我有個朋友很愛吃杧果(Mangifera indica),但是他偏偏容易過敏,吃杧果時皮膚不能碰到杧果,要把杧果切成小塊,小心地往嘴裡送,如果不慎碰到嘴巴周圍,也會過敏,只有接觸口腔內部表皮才會沒事。
漆樹科乳汁中的漆酚引起的接觸性皮炎。圖片:Britannic124 / wikimedia
黃連木的花是單性的,而且是雌雄異株,在早春出葉之前開花。它的花結構比較退化,花被片很微小,只有1毫米大小,不容易觀察到,剩下的就是花蕊了,雄花有3~5枚雄蕊,雌花有1枚雌蕊。在花期時,雄樹在枝條近頂部開出密集的花序,雄蕊初開時紅色,遠觀像一束束小型火把掛在枝頭,雌樹的花序比較開展和疏散,雌蕊的柱頭頂端也是紅色的。花開敗後,新葉才會陸續長出,到夏季時滿樹鬱鬱蔥蔥,同時孕育果實。
黃連木的雄花序。圖片:ArtemisiaLiu
黃連木的雌花序。圖片:ArtemisiaLiu
黃連木的葉子在秋天落葉之前會轉變為鮮豔的紅色,在北方許多秋季賞紅葉的風景區裡,除了元寶槭(Acer truncatum)和黃櫨(Cotinus coggygria var. cinerea)這兩個主力外,黃連木也是組成「紅葉」景觀的貢獻者。
黃連木在秋季變紅。圖片:そらみみ / wikimedia
黃連木的果實是近球形的核果,個頭比較小,長只有幾毫米,在秋季也會和葉子一起變紅,而且在落葉後仍然掛在樹上,在初冬時節,滿樹的紅果也頗具觀賞價值,所以黃連木用作行道樹或庭園樹種也是不錯的選擇,國內不少植物園和公園都引種了黃連木用於觀賞。另外在山東曲阜,不少街道的行道樹就是黃連木,而且由於與孔子的特殊關係,在孔廟、孔林也有很多古老的黃連木大樹。它也被引種至歐美國家,是耐寒、耐旱的優良庭園觀賞樹種。
黃連木成熟的果實。圖片:Katie McCoy / inaturalist
黃連木屬一共有10餘種,國產種裡除了廣布的黃連木之外,它在西南地區還有一個親戚,叫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ifolia),喜歡生在乾熱河谷或石灰巖山地的林中,顧名思義,它的葉子揉碎後會有清香氣味,至於到底香不香,也是因人而異了。
清香木的果枝。圖片:ArtemisiaLiu
另一個成員阿月渾子(Pistacia vera)原產南歐至西亞地區,是非常出名的樹種,已經有數千年的栽培歷史,黃連木屬的屬名「Pictacia」就是來自於阿月渾子的希臘語名稱。它結的核果去除外面的果肉之後,剩下的果核和果仁部分就是著名的堅果——「開心果」,由於味美可口,再加上富含多種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廣受人們喜愛,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貴。
阿月渾子的果枝。圖片:Paolo Galli / wikimedia
開心果,看到它「張口笑的樣子」是不是很開心?圖片:Scott Bauer / wikimedia
黃連木屬在地中海地區還有兩個比較著名的成員:篤耨(nòu)香(Pistacia terebinthus)和乳香黃連木(Pistacia lentiscus)。它們的樹皮中可以提取樹脂,分別叫做篤耨香和洋乳香。在古代地中海東部地區,篤耨香被用作葡萄酒的防腐劑。洋乳香則被廣泛地應用在食品行業,是許多糕點、菜餚、飲品的調味劑,另外還可以用於製作口香糖,以及化妝品的添加劑。
篤耨香。圖片:Nanosanchez / wikimedia
乳香黃連木。圖片:Lumbar / wikimedia
七夕節剛過,牛郎織女也該分開了,聽說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距離。關於黃連木和它的親戚就介紹到這裡,請記住一點: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是否對漆樹科的植物過敏,那麼對這些樹木只可遠觀,不可近觸,因為愛一棵樹最好的方式也是保持距離^_^
本文來自物種日曆,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