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和鹽都是常見的不可缺少的調味劑
我們也都知道
過量食用會誘發各種健康問題
很多人為了健康
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控制糖和鹽的攝入
但是你知道嗎
其實我們身邊隱藏著
比二者更可怕的「健康殺手」!
放多了的味精
味精、雞精是烹飪時常用來提鮮的調味劑,很多人喜歡多放點;但也有人認為味精會致癌,不能吃,選擇雞精更好……這些想法對嗎?
1
雞精和味精,主要成分一樣
從化學成分上說,二者主要成分都是穀氨酸鈉,只是雞精的穀氨酸鈉含量比味精少,並且在味精的基礎上,額外添加了雞肉或雞骨粉、香辛料、澱粉等物質,使之更加鮮美。
2
味精不會致癌,但多吃無益
在超過120℃的溫度下,穀氨酸鈉就會變成焦穀氨酸鈉,不過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其致癌性,只是會失去鮮味。
味精雖然無毒無害,卻含有不少鈉,如果吃味精的同時不減少食鹽的攝入,容易鈉超標。
而高鈉飲食容易帶來肥胖,還可能增加Ⅱ型糖尿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3
正確使用才是安全的
★出鍋前再放
★加醋,不加味精:味精在酸性食物中加熱,更容易產生焦穀氨酸鈉,使菜餚走味
★控制量:穀氨酸對人的安全攝入量是每天每公斤體重30毫克
攝入過量的食品添加劑
為了延長保質期、改善品質、增加營養成分等,基本上加工食品都會有食品添加劑的存在。
這類食品添加劑,只要不超範圍,完全按照規定限量使用添加,對於人體健康基本無害。
但有些添加劑存在於很多食品中,一不小心就攝入過量了。
1
無處不在的果葡糖漿
從奶茶、啤酒、果汁,到番茄醬、麵包、即食麥片,都有果葡糖漿的身影。
果葡糖漿有著冷甜的特性,溶解度高、果香十足,還能夠防腐蝕,成本還低,但攝入過量,其危害也是巨大的!
引發脂肪肝、糖尿病
食品及飲料中的果葡糖漿,是液態果糖,攝入後,會被人體以最快的速度吸收。
而且果糖易被肝臟攝取,過量攝入後,會促進肝臟大量合成脂肪,長期如此易導致脂肪肝;人胖以後容易出現胰島素抵抗,造成糖尿病。
誘發痛風
果糖在肝臟代謝會產生嘌呤基,嘌呤的最終產物是尿酸,過多的尿酸堆積以及結晶,會形成痛風石。
所以長期食用含果葡糖漿添加劑的食物,還可能引發高尿酸血症,增加痛風風險。
2
越吃越「呆」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更耐高溫、不易變質,並能延長食品的保存期,增添食品酥脆口感,因此被大量應用於製作各類餅乾、糕點的原料中,包括植物性奶油、人造黃油、起酥油、沙拉醬、代可可脂等。
而這些「人造」的反式脂肪酸,是一種人體非必須脂肪酸,攝入過多,會對健康造成很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