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散熱效率?蘭洋科技:把它浸入導熱液!

2020-11-27 網易科技

(原標題:如何提高散熱效率?蘭洋科技:把它浸入導熱液!)

更高效的散熱解決方案現在是全球頂尖實驗室研究的方向,而這家中國的初創企業已經拿出了成熟的商用方案。

當設備的性能強大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散熱往往是阻止性能進一步提升的原因。以常見的主機電腦為例,常見的散熱方式有風冷散熱和水冷散熱。無論是哪一種散熱方式,基本都只能重點照顧某一區域的散熱,而機箱整體的溫度卻沒辦法散出去。

如何構建一套散熱效率更高的方案呢?部分企業將目光瞄準了浸入式液態散熱的方式——把需要進行散熱的設備,整個都浸泡在易蒸發的導熱液中,通過沸騰的方式帶走熱量。

這種方式簡單高效,並且目前這一方案已經被阿里雲應用在自家的伺服器散熱上面了。不過,這種解決方案存在的問題也很明顯:由於需要依賴液體沸騰散熱,註定了它無法做到絕對性密封,並且沸騰產生的噪音和如何小型化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雷神新品發布會上,展區裡擺放了一臺浸沒式液冷主機,這讓鈦媒體看到了浸入式液態散熱解決方案的希望。這臺遊戲主機的內膽是全封閉式的,並且所有的元器件都浸泡在導熱液裡。據悉,為雷神電腦提供液冷技術支持的是一家位於寧波的初創公司——蘭洋(寧波)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蘭洋科技)

浸入式液態散熱提升PC性能背後的秘密:更高的熱傳導效率

蘭洋科技採用的導熱液並非是3M NOVEC 電子氟化液,並且它的散熱方式也不依託於導熱液沸騰蒸髮帶走熱量,而是採用高熱傳導性能的新型導熱液體。「我們採用的導熱液體具備低腐蝕性,低粘滯度,高化學穩定性,高絕緣性,高液體流動力,高熱傳導性能,無毒無味等特性」負責技術方面的創始人林子傑博士介紹道,「浸沒在導熱液裡的電子元器件能與導熱液充分進行熱交換,再依託於外部的散熱裝置將導熱液中存儲的熱量傳遞出去。」

由於不需要沸騰帶走熱量,所以蘭洋科技的浸入式液態散熱技術能做到將導熱液絕對封裝在機箱內,這樣既能保證元器件運行的性能,又能提高散熱效率,同時還能大大縮小設備體積。

除了核心的導熱液之外,蘭洋科技的另一個核心層面的技術就在於外部用於散熱的熱交換系統。中學物理學告訴我們,通過加快液體的流動速度能夠帶走熱量,並且流體的流速不同,遇到不同障礙物會形成複雜的湍流區域,而這個區域是可控的。

林博士此前在日本國立熊本大學主攻的方向便是熱流和熱力學方向。他在散熱裝置中設計了一個比較複雜的湍流區域,從而能夠控制導熱液迅速流動到外部指定區域,帶走整個設備內部的熱量。

同時,內膽採用顆粒處理與流體接觸的固體表面結構,使導熱液體與最外層固體材料之間的熱傳導性得到提高。相比於傳統方式連接固液材料的熱傳導性,該結構能夠將性能提高33%-48%。

這幾項技術的疊加就實現了電子元器件散熱全覆蓋,以及導熱液熱交換效率的提升,從而能快速降低整體設備溫度。

在產品發布會上,雷神展示的與蘭洋科技合作打造的浸入式液冷設備可以讓CPU與GPU工作溫度與室溫的溫差控制在50°C以內,達到近最佳工作溫度。

同時蘭洋科技還展示了一組數據:在室溫平均約18°C的條件下,對硬體相同配置的三臺PC應用不同的散熱方式,使用專業的CPU拷機軟體「Furmark」進行了三小時十五分鐘的極限拷機實驗。

採用風冷方式散熱的設備,在極限拷機下17分鐘GPU達到82°C,達到溫度牆,晶片開啟過溫降頻保護機制,停止測試。水冷式散熱在125分鐘時,溫度達到近乎穩定狀 態,溫度穩定在70°C,浸入式散熱方式在2分鐘後就穩定在43°C。

除了PC散熱,浸入式液態散熱還有更多的應用場景

浸入式液態散熱技術在輔助PC散熱上面的表現十分優異,蘭洋科技將會就這一套技術推出定製性的服務,為高端玩家打造極致性能的設備。不過,蘭洋科技的這項浸入式液態散熱整體解決方案在小型設備上的應用顯然有更多的應用場景,比如說投影儀散熱,甚至是手機散熱。

這項技術應用在投影儀產品上面,可以說是打破常規。眾所周知,投影儀的流明往往跟設備的體積成正相關,但是蘭洋科技的這項液冷技術可以在縮小設備體積的同時提高流明,並且做到百分之百的靜音。

「把整個手機的後蓋充滿我們的導熱液,將電子元器件,甚至是電池都浸入在它裡面,就能起到提升散熱效果的作用」林博士表示,「雖然手機內部沒有散熱風扇,但只要手機保持移動,那就能給導熱液一個流動的速度,從而實現快速散熱的效果。並且我們的導熱液完全絕緣且無腐蝕性,即使浸沒元器件25年,成分依然不會發生任何變化,也不會對電子元器件產生任何影響。」

除了民用產品之外,蘭洋科技還將視線放到了市場前景更為廣闊的IDC(Internet Data Center,網際網路數據中心)上面。

有數據表明:2018年全國數據中心總用電量為1609億千瓦時,相當於三峽大壩的全年發電量,而這其中製冷系統的功耗就佔了40%。今後隨著5G技術和物聯網的大規模普及,數據中心所需要承載的負荷將會更大。

過去的解決方案都是將數據中心遷移到溫度較低的地區,比如說微軟就選擇將數據中心安置在海水裡,Facebook則是選擇了氣溫更低的北極地區。這也表明了現在市場內的各大數據中心亟需一套更高效率的散熱解決方案。

「我們的散熱技術佔地面積小,使用成本也相對較低,」林博士表示,「最為關鍵的是,我們也可以把散出來的熱量進行熱能回收,把它轉化為機械能或者電能,再為數據中心或者基站進行供電。」

「運用我們技術的數據中心運維成本也會相應地降下來。浸入式散熱方案首先就不需要空調維持溫度,」蘭洋科技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莫景傑補充道,「也不需要保持溼度和除塵,因為所有的電子元器件都是浸入在導熱液裡面的。我們的導熱液基底材質與女性用的化妝品沒有太大差別,對於人體是無害的。」

目前蘭洋科技已經開始與不同的企業,以及電信運營商進行接觸,開始就數據中心和信號基站散熱方面的設計展開合作。未來可能會把整個面向企業級的業務,與面向消費者的業務,比如PC散熱,投影儀散熱等等,剝離開來。

因為這一項散熱解決方案,蘭洋科技在三個月內拿到了洪泰基金、大米創投、寧波天使引導基金千萬級天使風險投資,並在2019年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作為科技創新代表推選為「最具創新活力公司」。

就市場發展前景而言,無論是消費級產品,還是企業級產品都對於更高效的散熱解決方案有著強烈的需求。毫無疑問,蘭洋科技的浸入式液態散熱解決方案是目前世界上較為前沿的技術——更為關鍵的是,這項技術不僅能實現更高效的散熱,還能將交換出來的熱能進行進一步地利用,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未來我們也許能看到更多的產品搭載上這項解決方案,並給我們帶來更好的產品使用體驗。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布局浸入式液態散熱市場洪泰基金領投蘭洋科技
    然而由於其工作性質為兩項散熱,因此對工作空間體積提出了比較大的要求。除此之外,多年來進口氟化液的成本一直高居不下,始終做不到50萬/噸以下,成為了制約其民用化的最大阻礙。  因此,如何將浸沒式液冷技術民用化,特別是實現在小型電子設備上的應用一直是困擾散熱市場多年的難題。儘管各大行業頭部品牌紛紛涉足民用領域液冷散熱的研究,卻始終沒有能夠做到有效商業化落地。
  • 喜訊 蘭洋科技斬獲「創客中國」全國總決賽前三強
    本次比賽共有來自全國2.5萬個項目參賽,涵蓋5G、高端製造以及生物科技等多個領域,蘭洋科技選送的「基於新材料散熱」項目,憑藉著過硬實力,強勢摘取全國前三的好成績。區別於傳統的風冷和水冷,蘭洋科技的浸入式液態散熱是將所有的電子元器件全部浸泡在特殊的冷卻劑裡面,通過冷熱交換帶走電子元件熱量的單相散熱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冷卻液不是人們理解意義中的水,而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的有機材料,不導電不揮發也不腐蝕,可與晶片系統直接接觸,配合針對不同場景而設計的熱流模組,可以將散熱效率最大化。
  • 液冷必備,東遠Syscooling SC-L500型專用導熱液詳解
    我們都知道,液冷產品一般都要添加導熱流體,一般即選擇純淨水,但實際上專業的導熱液才是最佳的選擇。而為什麼要使用專用導熱液呢?系統如果使用普通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一段時間後會生成水垢和鏽,會嚴重影響冷卻系統散熱功能。我們都知道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鹼性物質,經加熱分離後就變成了水垢,附著在散熱器內部的金屬表面,如果不能對其定期進行清理,厚厚的水垢就會嚴重地影響散熱系統的功能。
  • 黑科技,首個內置冷卻系統的晶片誕生,散熱效率提高50倍
    一方面,它限制了組件的性能和結構密度,另一方面,冷卻過程本身也消耗了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用於冷卻風扇或水冷的泵。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一直在研究提高熱量從晶片傳遞到冷卻劑效率的辦法。例如,使用導熱性更好的金屬充當冷卻系統和晶片之間的接觸面。但是,過去的所有方法的效率都不算很高,而且隨著散熱效率的提高,散熱系統的複雜程度和製造成本也指數級上升。
  • 藉由「流汗」散熱,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
    眾所周知,制約太陽能發電效率的不只有陰雨天與夜晚,還有悶熱、高溫天氣。因此,在沙漠環境中環保地解決太陽能電池板散熱問題是當務之急,以免冷卻所需的電力比太陽能發電量還要高。據了解,太陽能電池結構基本上由P型與N型半導體結合而成,這種結構稱為PN接面。
  • 如何提高白光 LED的輸入和發光效率
    由於LED燈的出入功率和發光功率直接影響燈具的整體壽命,所以如何提高白光LED的輸入功率和發光效率,一直都是各個廠家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在這裡方田可以為大家分析如何去提高這兩個效率的方法:
  • 北大《Nano Lett》:通過嵌入垂直方向的石墨烯陶瓷散熱器提高超聲換能器的散熱效率
    但是,傳統換能器本身幾乎沒有散熱能力,嚴格依賴輔助冷卻液系統。因此,非常需要引入高性能的散熱組件。,並且構造一種新型的帶有嵌入式VG /陶瓷混合散熱器的換能器,以顯示出很高的散熱效率(最高約5°C / min)。
  • 如何提高led發光效率
    打開APP 如何提高led發光效率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1-29 14:30:31   過去十多年來,通過在材料和器件設計方面的改進,使得LED的發光效率獲得了極大提高。
  • 教你如何提高LED的發光效率
    如何提高LED的發光效率   早期LED組件發展集中在提升其內部量子效率,方法主要是利用提高晶片的質量及改變晶片的結構,使電能不易轉換成熱能,進而間接提高LED的發光效率,而可獲得約70%左右的理論內部量子效率。
  • 12706製冷片如何親自給故障把脈
    12706製冷片特別是應該考慮製造商是否提供技術指導-產品採用7寸彩色觸控螢幕顯示輸入溫度曲線記錄整個系統為全密閉系統低溫運行過程無吸水保障冷導熱介質的純度防止冰晶提高導熱液壽命。我們可以從冷卻塔的口做出簡單的判斷-    經壓縮機絕熱壓縮後它變成高溫高壓狀態~12706製冷片採用國際品牌壓縮機單壓縮機自動復疊製冷技術3分鐘內可製冷至零下120度製冷迅速。
  • 【海南日報】蘭洋大皇嶺現代農業產業園:探索循環立體種植養殖模式
    8月4日,記者來到蘭洋大皇嶺現代農業產業園。據介紹,該產業園由儋州大皇嶺農業開發中心於2009年11月創建,以發展農業種植養殖業為主,主要產品有大皇嶺山雞、大皇嶺山雞蛋、野生小銀魚乾、香茅茶、桂花香米、大皇嶺蜂蜜、大皇嶺柚子和白骨魚。
  • 技術解析:渦輪風扇提高散熱原理分析
    技術解析:渦輪風扇提高散熱原理分析 2007年11月30日 04:09作者:白樺編輯:白樺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影響整體的散熱效果。
  • 在工作時,如何對螺杆冷凍機進行降溫散熱?
    和其他的冷凍機一樣,螺杆冷凍機在工作時,也需要進行降溫、散熱、通風。而螺杆冷凍機的製冷效果好不好,與螺杆冷凍機在工作時的降溫、通風和散熱情況是否良好,有莫大關係。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螺杆冷凍機在工作時的降溫處理方法!  在這裡,最必須要強調一點,那就是一旦螺杆冷凍機的降溫散熱不好,其製冷效果就會不好,會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冷量需求。
  • 如何提高LED背光的發光效率
    如何提高LED背光的發光效率 國際led網 發表於 2019-09-18 16:16:10 LED相對於CCFL的最大缺點是發光效率低,CCFL通常在80~100流明
  • 檢索+翻譯,用它提高效率!
    那麼,該如何快速查找並翻譯自己想要的醫學文獻呢?下面介紹的幾個資料庫,千萬不能錯過~PubMed作為醫學文獻界的老大,Pubmed可以說是無人不知。它提供生物醫學方面的論文檢索,其核心主題為醫學,但同時包括一些和醫學相關的領域,比如護理學等。
  • 科技往事:探討筆記本電腦的散熱設計
    因為大多數筆記本電腦的機身底部都會設計有通風窗,墊高或者組合散熱底座確實能夠為機身內部散熱風扇送去更多的冷風,以達到提升散熱效率的目的。除了主動散熱以外還有通過鍵盤面的被動散熱方式  畢竟自然散熱的效率並不快,有時候我們在使用筆記本電腦會發現掌託或鍵盤位置的熱量特別高
  • 散熱技術
    對於個人使用的PC機來說,絕大多數採取主動式散熱方式,主動式散熱就是通過風扇等散熱設備強迫性地將散熱片發出的熱量帶走,其特點是散熱效率高,而且設備體積小。 散熱方式對主動式散熱,從散熱方式上細分,可以分為風冷散熱、液冷散熱、熱管散熱、半導體製冷、化學製冷等等。
  • 翼尖如何提高飛機燃油效率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SimpleFlying 10月12日報導,幾十年來,改裝翼尖一直是飛機設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翼尖的有效改裝可降低油耗並增加航程,以提高飛行效率。雖然早期的飛機設計並沒有充分改變翼尖的潛力,但現 代飛機採用了各種改進措施來提高效率。
  • 如何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袁隆平先生曾設想過[1],把玉米等C4植物的相關基因轉到水稻上,從而增強它的光合作用效率——無獨有偶,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團隊9月18日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快報[2],通過基因工程的手段將細長集球藻(Synechococcus elongatus)中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替換掉了菸草(Nicotiana
  • 如何提高LED驅動電源的效率
    打開APP 如何提高LED驅動電源的效率 led網 發表於 2019-10-23 16:26:22 大家都知道提高LED驅動電源效率最常見的就是優化電子變壓器參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