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中的「奇葩」,身長3.3米卻沒魚害怕它,身體被撕咬還不跑!

2020-12-04 大河旅遊

世界這麼大,總會存在一些十分神奇、有趣的事物,今天要說的這個是一種魚類,它的智商可以說是非常的讓人無奈了,因為就算它自己的身體被吃了一半也不會跑,甚至給人的感覺是若無其事,在很多人看來這已經不僅僅是智商的問題了。

最重要的是,這麼笨反應還這麼慢還不會絕種,真的是魚類中的奇葩了,這種魚就算海洋中見到了人,也不會跑還會直勾勾的盯著你,好像在向你賣萌,同時表示不要捉它一樣,這種魚就是翻車魚,英美地區稱海洋太陽魚、西班牙稱月魚、臺灣人把它叫做乾貝魚。

翻車魚和其他魚類不同,一般魚類喜歡在海洋、河流等有水的地方遨遊,可是這種翻車魚偏偏不一樣,它的個頭很大,一般它們的身體長度都有3.3米,平時以吃水母為生,而且偏愛水母,別的大魚一般都很兇殘,可它卻恰恰相反,它甚至被人們稱為最蠢的魚類,別的魚被其他生物靠近,早就跑了,可它卻非常鎮定。

而且翻車魚在被海獅吃掉身體的背鰭和胸鰭等部位時,它們也不會反抗,其實是因為翻車魚的魚皮很厚,身體基本上一大半都是魚皮,如果海獅在吃它們撕咬不開魚皮時,還會戲耍它們,海獅會把翻車魚拋出水面,成為海鷗們嘴中的美味,是不是覺得翻車魚很慘呢?

至於它們不會滅絕的原因就是,它們一次性可以產卵3億個,儘管存活率只有百萬分之一,但是依舊有很大數量了,並且翻車魚還是一種非常名貴的食用魚,營養價值很高,肉也很少,但是它的魚皮上有很多的寄生蟲,所以要注意這一點,除此之外,它的全身都是寶。

小夥伴們想去看看這種蠢萌的翻車魚嗎?對於它們,你有什麼想說的?

相關焦點

  • 世上會噴火的魚,身體不大能吐出3米長火焰是謠傳
    印度洋裡有一種會噴火的魚,俗稱噴火魚。它的身體不大, 體長只有20釐米左右,但它有一種微妙的護身「武器」,那就是噴火!想想就害怕,只要它不高興,就噴火。據說這種魚噴出來的火焰有3多長,真是十分神奇。其實,「噴火魚」的學名叫做天竺鯛,是一種很小的魚類,主要分布於溫帶和熱帶海域,在海岸邊的淺水處生活,最主要的食物種類是太平洋磷蝦和細鰲蝦。01 噴火魚能吐出3米長火焰嚇跑敵人?
  • 被海豹吃了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
    野生動物攝影師赫爾曼曾經拍到過驚人的一幕,照片裡,有一條海獅正從翻車魚的下方咬掉一塊肉,而翻車魚還渾然不覺,一點也沒有表現出害怕,或者逃跑的跡象。我們知道這種現象非常反常,這是因為當生物遇到危險時躲避,或者搏鬥是自然反應,根本無需後天學習,可為什麼翻車魚面對危險時沒有逃跑,而是任由對方啃食自己呢?
  • 細數世界上最奇葩的魚類,不認識不怪你
    大自然中的魚種類豐富,已知全球一共有兩萬多種,而且每年大約還能發現150條新型魚類,其中不乏奇特的種類。今天我將要介紹的這幾種魚類,著實令人大開眼界。有一種魚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叫豬頭魚,因為它的頭的形狀就很像豬頭。豬頭魚的牙齒尖尖的,性情兇猛,食物是蛇、蠍和老鼠等,還經常攻擊其他魚類。它分布在北半球的淡水流域,總喜歡把吃不完的食物掛在牙齒上。
  • 世界十大最奇葩的觀賞魚
    這些絲線狀的鰭條數量較多,就好像是長著的一根根鬍子和體毛,有的幾乎比它身體還長,活動的時候真的自由方便嗎,這個可能只有長指馬鮁自己知道了。3、噴點燕子魚噴點燕子魚又稱為斧頭魚。噴點燕子魚屬於身體結構和習性都比較奇怪的觀賞魚之一,它的腹部非常大,與身體其它部位的比例完全不相稱,就像是一柄斧子,不了解的人還會以為這種魚是畸形變異的。此外它的胸鰭比例也很大,平常在魚缸裡養著養著,它可能一不留神就飛出水面了,不管自己是死是活。有人說它們喜歡飛出來的原因有二,一為躲避天敵,二為捕食水面的昆蟲。但這兩個問題只在野外環境有,魚缸內並不存在。
  • 獅子魚你聽說過嗎?噴火魚你見過嗎?那還不來看看魚怎麼噴火
    現在它們常見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至南美的珊瑚礁處,這種有攻擊性的入侵魚類可以吞噬本土魚類,並與其它物種爭奪食物資源,因此,人們決定捕殺食用這些魚。那麼你會吃獅子魚嗎?黑瑪麗是一種由人工培育出的淡水觀賞魚類,身體呈梭形,長5-6釐米,雌雄均全身黑亮,別具一格,令人喜愛。
  • 翻車魚被當大餅啃也不逃跑,為什麼還沒滅絕?
    這種魚體型並不小,是多骨魚中體重最大的魚,體長可達5米,體重也能到3噸,有時因為體型太大,搬運它都需要出動直升機空運。相比較,無論是成年的海獅還是海豹,幾乎體長都不會超過3米,體重也就1噸左右,為何會把龐大的翻車魚欺負成這樣,把它當成大餅啃,翻車魚卻絲毫沒有反抗之力?
  • 你沒怎麼見過的5種奇葩生物,世界頭最大的鳥,彩虹色的甲殼蟲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本期【鏟屎官了沒】繼續為大家分享世界上的那些奇葩動物,趕快準備好你們的「小板凳」一起來聽課吧! 奇葩動物1: 傻狍子,傻狍子是東北地區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狍性情膽小,日間多棲於密林中,早晚時分才會在空曠的草場或灌木叢活動。
  • 闢謠:魚的記憶只有7秒?不,魚類是跨越3億年的高智商族群
    就像尼爾·舒斌在《你體內的魚》中所寫:「我們的祖先都是早期的魚類,在我們的身體裡,依舊留有這些共同的水生祖先痕跡。」我曾經一直以為魚類的視覺系統很差,因為每當我站到它們面前,或是趴在魚缸上看它們的時候,它們對我沒有一點反應。
  • 史上最奇葩的魚,集各種缺點為一身,智商卻為負數,仍能存活至今
    翻車魚,又叫翻車魨、頭魚、太陽魚、月亮魚等等。光聽這個名字就非常蠢萌蠢萌的。事實上,它也是憑藉自己驚人的「負智商」獲此殊榮。翻車魚是一種常見的的海洋魚類,廣泛分布於全球熱帶、溫帶暖水域。外表看起來奇形怪狀,像是漫畫中走出來的「奇葩」,體型異常碩大,普通的翻車魚身長可達3-5米,但卻是個「身大無腦」的傢伙。翻車魚到底有多笨?逃生和惜命是地球自然界生物的統一特徵,沒有哪一種動物對死亡覺得無所謂的,但翻車魚卻是個例外。網絡上流傳有許多關於它的死亡案例,例如,因為過度緊張死亡、被活生生地曬死等等。
  • 世界上最蠢的魚,體重三米重3噸,卻經常被自己嚇死
    翻車魚,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硬骨魚綱,翻車魨科,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分布於棲息於各熱帶、亞熱帶海洋。在幼年時期,小翻車魚即便是成群活動也有很高的機率會被金槍魚、鬼頭刀魚等掠食性魚類捕食;到成年之後,翻車魚仍然缺乏足夠的自衛能力:因為行動相對較慢,它們會被鯊魚甚至虎鯨追逐,一些智商較高的海洋哺乳動物比如海獅甚至以撕咬翻車魚作為日常遊戲和愛好。
  • 稱霸整個時代的巨型魚類,霸王龍都不是它的對手,最後為何滅亡?
    在我們印象中,恐龍曾經是稱霸地球一時的頂級掠食者,但是在這種遠古海洋生物面前,恐龍之中戰鬥力最強的霸王龍似乎都不是它的對手。鄧氏魚的平均身長有6米多,體重在1噸左右,也有比較大型的身長達到8米,體重達2噸左右。
  •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身長3米、壽命可達80年,還會吃人
    成年身長可達3米、重超90公斤,有著如同蛇一般的長型身軀,是淡水河中一種什麼都吃的超級掠食者。有記錄顯示,最大的一條六須巨鯰身長達5米,重量大336公斤,為世界上最大的鯰魚。 5米身長到底是個什麼概念?能在淡水流域長到如此巨大,可謂是冠絕古今了。
  • 這魚是沒有痛覺嗎?已經被海豹啃食大半,竟然還沒反應過來!
    這魚是沒有痛覺嗎?已經被海豹啃食大半,竟然還沒反應過來!海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魚類,而今天說的這種魚類,它們天生不好動,似乎覺得自己生下來就是別人嘴中的獵物,即使被吃也不會掙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一名男子在水中潛水的時候,發現一隻魚被咬得露出了魚刺,照樣可以遊動,生命力真頑強,其實這種魚叫做翻車魚,它們一生幾乎都會飄在水上,如同一條死魚一樣。它們一次性可以產下3億隻卵,當遭遇襲擊的時候,它們並不是去躲避,而是任由對方撕咬自己的身體,一點都不會在乎,一隻海豹發現了一條翻車魚,迅速對它發起了攻擊。
  • 海洋中最脆弱的魚,身體被吃一半也沒有反應,它是怎麼活下來的?
    審核-小文海洋中有一種樣貌十分奇特,名字也十分特別的生物——翻車魚。翻車魚遍布世界各地,無論是熱帶、溫帶還是寒帶海洋中皆有其存在。而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翻車魚又有不一樣的稱謂。英美國家因其常常浮出海面進行日光浴而稱之為太陽魚;在臺灣地區,當地居民認為翻車魚這個名字很不吉利,進行了一次徵名活動,最終曼波魚成為了翻車魚在臺灣的名稱。除此之外,翻車魨、頭魚、月魚等也是翻車魚的別稱。
  • 阿根廷發現遠古魚類化石,身長超5米,是白堊紀最恐怖的捕食者
    根據最新的報導,考古學家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發現了遠古時期的魚類化石,根據分析發現這些遠古巨型魚類距今已經有7000多年的歷史,也就是地球白堊紀末期,和恐龍屬於同一個時期。劍射魚一種恐怖的海洋獵殺者!這種生活在白堊紀的巨型魚類,身長可以超過五米,就算是在恐龍時代也屬於食物鏈的頂端,雖然說在白堊紀時期,五米的大魚不算很大,因為當時的滄龍、遠古鯊魚體型都超過十米以上,但是劍射魚也有自己的優勢,劍射魚是當時速度最快的魚類,而且劍射魚的肌肉組織強大。
  • 湖北漁民捕獲長3.3米重700斤中華鱘(圖)
    中華鱘在漁網中掙扎時,鼻子受了輕傷,且尾部有舊患,它身上有多處黑色斑點,應患有內傷。這是近20年來該區發現的最大一條中華鱘。當天上午8點多,張錦和妻子與往常一樣,在長江牧鵝洲主航道的北邊距離江邊約600米的水域,突然發現布下的3層流網有很大的動靜,收網時,網中的大魚撞破了數十米的流網,大魚拉著網跑,夫妻兩人差點被拽到江中,連鐵殼船也被拖著跑。漸漸地夫妻倆能看到大魚身上的花紋,憑藉多年打魚的經驗,他們驚奇地發現,這是一條巨大的長江中華鱘。兩人立即放下網,掏出電話向新洲區漁政部門匯報。
  • 世界上咬合力最強的魚類
    鄧氏魚是一種外表看起來極其可怕的魚類,它生活在古時代泥盆紀時期,其身體長度約為11米,重量可達6噸,被認為是泥盤紀時代最大的海洋捕食者,同時也是最大的食肉鄧氏魚的口腔機能也是十分獨特,它主要是依靠四個關節活動時產生的力量來進行撕咬。這些特性使得它不僅可以產生非常強大的咬合力,同時也保證它能以極快的速度來撕裂食物。
  • 5種超「奇葩」的寵物,噴火魚、火焰烏賊上榜,我猜沒有你敢養的
    1、超「奇葩」寵物:噴火魚,這種魚類廣泛分布在熱帶海域中,體長二十釐米左右,最開始它被謠傳為能對敵人噴出三米長的火焰,其實那是它噴發出的藍光,只是因為太閃耀看上去像火焰一樣。現在有人做寵物在養,雖然不會噴火但是還是很奇特的一種魚類。
  • 3億年前怪魚揭示魚如何進化成四足陸棲動物
    提塔利克魚(Tiktaalik)是生活在3.75億年前的淡水生物,它身長達3米,擁有水生特性以及其它適合陸地生活的特徵。   科學家最初於2004年首次發現提塔利克魚,當時他們正在加拿大北極群島埃爾斯米爾島上尋找化石。它的奇特魚鰓、魚鱗、魚鰭、和肺,加上可以移動的頸部,堅硬的胸腔和類似鱷魚的頭部使得提塔利克魚成為介於魚類和最早的四足陸棲動物的中間生物。
  • 漁民捕獲3米長「怪魚」後連忙放生:名字不吉利!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寧波奉化的一艘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三米長的成年翻車魚。在漁民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翻車魚在捕獲上岸的魚群中顯得無比巨大,一個成人站在旁邊也顯小。它身上有粘性,沾滿了細碎的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