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龍王統治著大片海域,由於他們的居住地遍布水晶,也被人們稱為「水晶宮」。
根據我們對水晶的了解,這種天然的礦物晶瑩剔透,往往可以製作成美麗的飾品進行裝飾。加上,它們本身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觸碰起來總有一種冰涼的感覺,因此人們也常常認為,「水晶宮」內一定十分寒冷。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們有了更好的條件對世界上各種礦物質的分布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在此過程中,科學家找到了最接近「水晶宮」的地方,並且這裡比人們想像中的還要壯觀。
據悉,這個天然的「水晶宮」位於墨西哥一處沙漠之下,在一次意外的發掘過程中,相關人員找到了一些水晶簇,由此引發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
水晶在58℃左右的環境中穩定生長,並且還經歷了上百萬年的積累,不太符合天然水晶的形成環境。而此處山洞中的水晶柱長達11米,規模也遠遠超過了普通水晶礦,如果能夠順利將其開採,這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科學家們通過勘測和研究發現,這裡的水晶仍然在不斷生長中。由於沙漠底部存在富含礦物質的水,當水晶柱被淹沒時,其中的冷卻作用將水中石膏推動到飽和狀態,從而析出結晶,它們的生長速度也超過了普通水晶的生長速度。
遺憾的是,由於「水晶宮」位於沙漠底部300米左右的位置,這裡的溫度超過人們的承受能力,所以不僅與傳說中的「水晶宮」大相逕庭,也很少有人能夠在此從事開採活動。
自從20年前人們發現這個礦洞之後,即便有無數人被巨大的財富吸引,也沒能順利從這裡抬走任何一個水晶柱。這或許也是大自然的威懾作用,在孕育了神秘的寶藏以後,又設置了重重關卡,防止貪婪的人前來盜取。
直到今天,這個巨大的水晶洞穴仍無法對外開放,因為很少有人能夠承受其中的高溫。在進入洞穴20分鐘左右,很多人都會因為中暑而昏厥,所以「水晶宮」探秘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