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水晶:重達4噸,現存地質博物館,被稱「水晶大王」

2021-01-07 朱邦凌

中國地質博物館創立於1916年7月,是中國最早的公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也是亞洲館藏最豐富的地學類博物館。據官網介紹,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上面的介紹中有一句話需要特別注意,就是「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水晶大王」這一曠世珍寶,就是中國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從外觀上看它比平常人長得高,就像一塊巨大的外形不規則的半透明石頭。

1、水晶大王:中國地質博物館「鎮館之寶」,重量4.35噸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官網「館藏精品」的礦物類中有專門介紹:「水晶,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矽(SiO2),無色透明,晶體發育較完好,雙晶發育。整個晶體大約由13~15個平行連晶組合而成,外觀看起來像一座晶瑩透明的金字塔,陽光下熠熠閃光。晶體高1.9米(基座以上高1.7米),最大寬度1.7米,厚l.0米,重達3.5噸,是中國迄今最大的水晶晶體,是萬金難求的稀世國寶,堪稱中國水晶王」。

上面中國地質博物館官網的介紹中,應該有一處錯誤還沒來得及更正。這裡的介紹是水晶大王重達3.5噸,其實最新的數據是重達4.35噸。長期以來相關資料在介紹它時都是說重「3.5噸」,為何突然多出這0.85噸呢?對此,中國地質博物館副館長程榮欣做客央視《百科探秘——「巨大水晶王之謎」》中介紹說,最早關於「水晶大王」的總量其實是估算的。「現在根據它的體積、再根據它的形狀和比重,重新算出高1.9米、寬1.7米、厚1米的大水晶重量應是4.35噸。」

該標本採自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房山鄉柘塘村。1958年發現這件稀世珍寶後運到北京,首先在北京展覽館的資源館中展出,後轉贈中國地質博物館。1961年至今,一直被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成為「鎮館之寶」。該標本現矗立於中國地質博物館正門右前方的廣場上,供大家隨時參觀瞻仰。

2、發現大水晶,用300人和20頭牛才拉上來

那麼,這件這件稀世珍寶是如何被發現的呢?建國初期,國家專門設立一個水晶管理處,直屬於地質部,就是專門管水晶這種產品的產購銷,叫統購統銷。當時東海水晶產量相當於全國水晶產量的50%。在1958年7月,東海縣房山鎮柘塘村副業隊在挖水晶的時候挖到了一個水晶礦脈。這個礦脈非常可觀,繼續向下挖,到8月的時候發現挖不下去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晶洞外面全是巖石,非常堅硬,需要打眼把巖石炸開才能進去。當時打了三個炮眼,點著以後,只有兩頭的炮眼響了,中間的炮眼啞炮了。人們進去以後,在採挖的過程中,挖到中間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巨大的水晶。當時,人們想,幸虧中間那個炮眼沒響,如果響了這個水晶就毀了,就不會有後面這個巨大的水晶石了。

東海人以出產水晶自豪,被稱為「水晶之都」,但是突然發現這麼大的一塊水晶,還是讓東海人驚訝不已,誰也沒有見過這麼大的水晶,因此被稱作水晶王。水晶王誕生以後,社員們迅速向上報告,整個村子都興奮了。一邊報告,一邊從大約8米深的地坑往上拉。因為太大,就把地坑一側做成斜坡,斜坡上面鋪上一些木板,木板上面再放上一層大蔥當潤滑劑,用一天時間,用300人和20頭牛把它拉上來。

這塊水晶出來以後,引起有關方面重視,迅速拍照加急寄到北京。大概9月初,當時地質部李四光部長和蘇聯專家到現場去親自鑑定。當地政府和群眾用之前繳獲的美式卡車,又把它運到火車站,最後順利運到北京。

3、"水晶二王"也被保存到中國地質博物館

水晶大王問世24年後的1982年12月22日,東海縣駝峰鄉南榴村村民在開採石英礦時,又挖到一塊巨型水晶。這塊巨型水晶經過幾十億年才形成,高度約1.5米,重2.14噸,其晶體品質和透明度均世界罕見,站在這面可以看見對面的人,由於其體積和體重都小於此前出土的水晶大王,所以被稱為"水晶二王"。它開始被保存在東海105礦大院內,最後也被保存到中國地質博物館。

4、東海是世界天然水晶原料集散地,有著「世界水晶之都」美譽

2015年,中國最大的水晶石、享譽中國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重達4.35噸的「水晶大王」,在進京57年之後,重返其「娘家」、有著「中國水晶之都」之稱的江蘇東海縣。

2015年10月,恰逢兩年一屆的中國東海國際水晶節在東海縣召開。東海縣政府人士稱,當地希望以此為契機,把「水晶大王」從中國地質博物館裡暫時借回,重返東海展出一段時間。10月28日,東海縣還舉行了「水晶大王回歸展」揭牌儀式。

東海是世界天然水晶原料集散地,有著「世界水晶之都」美譽。東海水晶以蘊藏量大,質地純正而著稱於世,2013年入選為20個「江蘇符號」之一。東海水晶的開發利用可追溯到19世紀,是中國最大的水晶市場,同時也是世界水晶交易重要的集散中轉地,享有「東海水晶甲天下」的美稱。

相關焦點

  • 中國地質博物館遊記(第14篇)
    2020年12月31日參觀中國地質博物館。
  • 恐龍蛋等數百地質珍寶亮相中國地質博物館
    新京報快訊 (記者吳為)8月17日下午,建館百年的中國地質博物館舉行媒體開放日活動,220多件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的自然珍寶亮相
  • 探秘世界最大水晶洞穴 令人嘆為觀止
    位於墨西哥奇瓦瓦沙漠地下深處,墨西哥奇瓦瓦的納艾卡礦( Naica Mine, Mexico),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晶洞穴。礦裡面的水晶直徑4英尺,長度達到50英尺。水晶洞內部的地形複雜,行走非常困難,洞內環境極為惡劣,但仍然阻擋不了探險家們的腳步。
  • 世界上最大的水晶洞穴:藏在地下300米處,美得宛如仙境!
    在各式各樣的洞穴中,水晶洞穴無疑是最為夢幻與美麗的一種。今天,蝸牛就帶大家去看看世界上最大的水晶洞穴,景色如夢似幻,讓人沉醉。奇瓦瓦沙漠位於墨西哥西北內陸,是墨西哥面積最大的沙漠,這裡極度缺水,乾燥的氣候讓糧食作物難以正常存活,人煙十分稀少。但誰都沒有想到,在它的地表以下300米處,竟然存在一座巨大的水晶洞穴,是有史以來最壯觀的地質和礦物學發現之一,也讓這裡開始變得不同尋常。
  • 一則關於水晶的掃盲貼
    但是通常情況下,我們難以觀察到它規則的單晶形態,這是由於晶體的生長還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比如溫度、壓力、溶液濃度等物理化學條件及空間情況,如果條件恰當,水晶可以長得很大。吉尼斯紀錄中所記載的「最昂貴的浴缸」,是一塊完整的水晶製品,長約2米,重約2噸,它是從一塊重達10噸的水晶中直接切割出來的,在倫敦著名的哈羅茲百貨公司銷售,標價為84.5萬美元。
  •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  【走進自然科學博物館】  「我們這裡的藏品,最年輕的也有幾千萬年。」步入中國地質博物館之前,講解員打趣地告訴記者。  此話一點不假。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四羊肉胡同15號的中國地質博物館,建成於1958年,建築面積11500平方米,展陳面積4000多平方米,館藏地質標本涵蓋地學各個領域。
  • 國內最大的36噸巨型石膏晶簇晶洞什麼模樣?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來科普
    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8月26日,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舉行巨型石膏晶洞揭幕儀式,又一鎮館之寶、一塊重達36噸的巨型石膏晶簇晶洞標本揭開其神秘的面紗,正式與廣大觀眾見面。地質標本是地球46億年歷史演變的見證,是人類揭示地球奧秘、解釋自然規律的重要物證,也是地質博物館的根和血脈。
  • 國內最大的36噸巨型石膏晶簇晶洞什麼模樣?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來科普
    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8月26日,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舉行巨型石膏晶洞揭幕儀式,又一鎮館之寶、一塊重達36噸的巨型石膏晶簇晶洞標本揭開其神秘的面紗,正式與廣大觀眾見面。地質標本是地球46億年歷史演變的見證,是人類揭示地球奧秘、解釋自然規律的重要物證,也是地質博物館的根和血脈。
  • 沙漠深處,擁有世界最大水晶洞穴,看起來很美,內部讓人難忍受!
    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天然水晶洞,內部遍布水晶石,晶瑩剔透,幽光閃爍,可以滿足人們對水晶寶石的所有幻想。這裡藏有迄今發現的最大天然水晶,探險家們為它的美讚嘆不已!這處神奇的洞穴位於墨西哥的沙漠深處,名為奈卡水晶洞,也叫巨人水晶洞。這處洞穴位於墨西哥奇瓦瓦沙漠深處,洞深達1000英尺。外面是不毛之地,洞內卻是一處蘊含豐富礦產的寶庫。
  • 重達36噸的巨型石膏晶洞亮相地質博物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駿通訊員張永強文圖本報訊以各類恐龍化石、恐龍模型,吸引了無數小朋友前來參觀的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又添新「寶貝」。8月26日上午,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舉行巨型石膏晶洞揭幕儀式,一塊重達36噸的巨型石膏晶簇晶洞標本正式與廣大觀眾見面。
  •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晶洞穴!埋藏無數巨型水晶!
    今天小潘給大家介紹的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地下水晶洞穴——奈卡水晶洞,洞內埋藏無數巨型水晶!  走進這個水晶洞穴,就像走進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很難想像如此龐大的水晶洞穴竟然是天然形成的。這個礦洞是礦工挖掘一條300米深的地下隧道時意外發現的。
  • 世界上最大的水晶洞穴:1滴水含2億病毒,人類存活不超過5分鐘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各種地貌景觀,才讓我們欣賞到如此眾多的美景,有的景觀雖然美,但是卻美的讓人無法靠近。
  • 歷史最大騙局:"水晶頭骨"預言未來?科學家說:想像力太豐富
    今天我們就來揭秘考古界最大騙局:瑪雅人&34;。據統計,在現在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瓜地馬拉、秘魯等地區,分布著大大小小數量達十萬多個瑪雅金字塔,這些金字塔的建造年份大約都在2000年前左右。直到2007年4月安娜去世後,人們才對這個水晶頭骨進行了全面的掃面檢驗,檢查結果大跌眼鏡——這只是近代工藝品!
  • 探險世界最大水晶洞:巨型水晶長達11米(圖)
    水晶洞中充滿了36英尺(約合11米)長、55噸重的巨型水晶。   北京時間2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墨西哥奈卡水晶洞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晶洞穴,儘管洞內環境極為惡劣,但仍然阻擋不了探險家們的腳步。去年秋天,探險家和攝影師喬治-庫羅尼斯不畏艱險,深入奈卡水晶洞與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水晶近距離接觸,並在洞中拍下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圖片和錄像。   如果讓你緊挨著一口充滿熔巖的高壓大熔爐,你肯定覺得很危險。
  • 世界現存的十大巨型動物!
    第十:非洲象成年非洲雄象高於3.5米,最高更可達4.1米。體重約為4至5噸,最重記錄有10噸。它們的長牙最高記錄有102.7千克重。是陸地最大的動物。姥鯊是已知最大的鯊魚之一,僅次於鯨鯊。長度6.7-8.8米,重量6000公斤左右。最大的姥鯊標本是於1851年被纏在加拿大芬迪灣的鯡魚網中,它的總長度達12.27米,重19噸。第七:大王烏賊大王烏賊,通常棲息在深海地區,主要產於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身長估計約20米,大王烏賊是世界上已知體型最大的無脊椎動物之一。
  •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走進自然科學博物館】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徐暢「我們這裡的藏品,最年輕的也有幾千萬年。」步入中國地質博物館之前,講解員打趣地告訴記者。此話一點不假。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四羊肉胡同15號的中國地質博物館,建成於1958年,建築面積11500平方米,展陳面積4000多平方米,館藏地質標本涵蓋地學各個領域。
  • 礦物天然水晶是如何發育形成的?
    新朋友請按藍字添加關注☝ 老朋友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天然水晶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地球博物館水晶的生長環境,多是在地底下、巖洞中,需要有豐富的地下水來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飽和的二氧化矽,同時此中的壓力約需在大氣壓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溫度則需在550-600℃間,再給予適當時間,水晶就會依著「六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則,而結晶成六方柱狀的水晶了。
  • 全球最大的天然水晶洞穴:美如仙境,卻不允許遊客逗留太久!
    這個水晶洞藏身於墨西哥奇瓦瓦沙漠區域地下九百英尺左右,是當地礦工們在附近的礦洞中開採時,意外地發現了這個神奇的水晶洞。它的容積特別大,是全球已知面積最大的天然水晶洞穴。其洞內石壁上幾乎鋪滿了各種形狀不一的水晶,小一點的差不多有盛開的荷花大小,大的就很像松樹那樣,長五十英尺,直徑四英尺,但重度遠遠超過松樹,這種體型的水晶可達到五十五噸重,橫七豎八的穿插在洞內,就和動漫裡刻畫的水晶攻擊畫面一模一樣,令人十分震撼。
  • 百慕達水晶金字塔之謎揭開,科學家稱是多維度時空?
    百慕達水晶金字塔之謎揭開,科學家稱是多維度時空?位於地球上的百慕達三角,一直都是充滿神秘色彩的詭異地帶,在過去的100年中,大量的飛機還有船在這裡相繼失蹤,這就讓很多人開始猜測,所以,在百慕達三角這裡,一直讓科學家研究了幾十年。至今還沒有更大的突破。
  • 瑪雅水晶頭骨騙局
    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與你分享。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世界未解之謎》,這本書裡記載過「水晶頭顱之謎」,小時候的我,看得是如痴如醉。可惜,現在被證實所謂的「水晶頭骨」都是現代人偽造的,渲染的神秘力量都是假的。安娜·米歇爾—赫奇斯,是一個英國考古學家的女兒,在她17歲的時候,也就是1924年,在英屬宏都拉斯(今貝里斯)的瑪雅城市盧班圖姆發現了第一個「水晶頭骨」。該頭顱高12.7釐米,重5.2公斤,全部用水晶製作而成,大小和真人頭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