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的36噸巨型石膏晶簇晶洞什麼模樣?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來科普

2020-11-27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8月26日,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舉行巨型石膏晶洞揭幕儀式,又一鎮館之寶、一塊重達36噸的巨型石膏晶簇晶洞標本揭開其神秘的面紗,正式與廣大觀眾見面。

地質標本是地球46億年歷史演變的見證,是人類揭示地球奧秘、解釋自然規律的重要物證,也是地質博物館的根和血脈。

據介紹,該石膏晶簇晶洞標本長、高、厚為450×290×270cm,重達36噸,產自雲南省大理市巍山縣筆架山鉛鋅礦區。其柱狀單晶體最大直徑可達40釐米,長可達1米以上,晶洞內分布大小不等的晶瑩透亮的柱狀晶體,原始晶洞保存完整,猶如水晶宮。這是國內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巨型石膏礦物晶簇,是獨一無二的自然珍寶,為地質博物館增添了新的地學科普素材。

相關焦點

  • 國內最大的36噸巨型石膏晶簇晶洞什麼模樣?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來科普
    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8月26日,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舉行巨型石膏晶洞揭幕儀式,又一鎮館之寶、一塊重達36噸的巨型石膏晶簇晶洞標本揭開其神秘的面紗,正式與廣大觀眾見面。地質標本是地球46億年歷史演變的見證,是人類揭示地球奧秘、解釋自然規律的重要物證,也是地質博物館的根和血脈。
  • 重達36噸的巨型石膏晶洞亮相地質博物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駿通訊員張永強文圖本報訊以各類恐龍化石、恐龍模型,吸引了無數小朋友前來參觀的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又添新「寶貝」。8月26日上午,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舉行巨型石膏晶洞揭幕儀式,一塊重達36噸的巨型石膏晶簇晶洞標本正式與廣大觀眾見面。
  • 巨型石膏晶洞亮相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8月26日上午,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舉行巨型石膏晶洞揭幕儀式,又一鎮館之寶,一塊重達36噸的巨型石膏晶簇晶洞標本揭開其神秘的面紗,正式與廣大觀眾見面。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杜清華出席揭幕儀式並講話。、解釋自然規律的重要物證,也是地質博物館的根和血脈。
  • 中國最大的水晶:重達4噸,現存地質博物館,被稱「水晶大王」
    其中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 世界最大紫瑩石晶洞將亮相第二屆中國(黃石)地礦科普大會
    、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普及部、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中國觀賞石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黃石)地礦科普大會將於2018年9月28日至10月5日,在黃石礦博園隆重舉行。當人們排著長隊從洞口親睹這晶洞神秘的內部時,那紫光盈瑩間,紫紅、紫藍、紫金的叢叢晶簇,在明暗閃爍、交相輝映中,幻化出了一個童話般的奇妙世界......
  • 晶簇晶洞-財富之聚,淨化之源
    晶簇色彩: 有無色、煙色、茶色、黃色、綠色、墨色等晶簇特性 :  1、硬度:為摩氏硬度7,相當於鋼銼一般堅硬。2、解理:無。所謂解理是指礦物被打擊時,沿一定方向有規則地裂開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質。可使個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利,這些晶簇是不可再生資源,將白晶簇擺放在計算機、電視機、微波爐等電器產品上或周圍,可以減輕其輻射量,保護人體不會受到電磁波的幹擾太多。高頻晶簇令人頭腦清晰,耳目一新。
  •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走進自然科學博物館】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徐暢「我們這裡的藏品,最年輕的也有幾千萬年。」步入中國地質博物館之前,講解員打趣地告訴記者。此話一點不假。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四羊肉胡同15號的中國地質博物館,建成於1958年,建築面積11500平方米,展陳面積4000多平方米,館藏地質標本涵蓋地學各個領域。
  • 地礦科普大會期間 世界最大紫瑩石晶洞將亮相黃石
    東楚網黃石新聞網(黃石日報 記者 張瑾)昨日,記者從市文旅投獲悉,即將於9月28日開幕的第二屆中國(黃石)地礦科普大會籌備工作如火如荼,應組委會之約,今年亦有眾多世界頂級礦物晶體、古生物化石和寶石精品將在展會期間精彩亮相,其中就包括世界最大紫瑩石晶洞。
  •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  【走進自然科學博物館】  「我們這裡的藏品,最年輕的也有幾千萬年。」步入中國地質博物館之前,講解員打趣地告訴記者。  此話一點不假。其中,既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古人類化石,大量具有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也有巨型「水晶王」、世界最大的方解石晶洞、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雄黃、雌黃、輝銻礦、綠柱石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還有包括世界已知最大的方柱石貓眼和罕見的沙弗萊石在內的寶石、玉石等大批國寶級珍品。
  • 全球流通性促礦物晶簇收藏升溫
    它形成於形形色色的地質作用當中,其中以熱液作用、沉積作用和沉積變質作用為主。產於連平的玫瑰花形鏡鐵礦共生透明水晶晶簇。常伴生日光榴石,透明水晶常出現燕尾式日本雙晶,享譽世界,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數年來其價值增加數倍至十餘倍。
  • 河南「巨型汝陽龍」是否能躋身世界最大恐龍行列?看完你就知道了
    巨型汝陽龍生活場景復原發現「巨龍」1、驚人好消息巨型汝陽龍的發掘,還要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新館建設將起,2005年,在新館建成之際,工作人員在設計陳設展品時發現一個問題,作為中生代標誌性生物--恐龍,是每一個地質博物館必不可少的展品,但是,河南境內的恐龍骨骼化石發掘有限,只有少有的幾種恐龍被發現,想要擺放自己的恐龍,確實有點捉襟見肘。
  • 河南「巨型汝陽龍」是否能躋身世界最大恐龍行列?看完你就知道了
    巨型汝陽龍生活場景復原01發現「巨龍」1、驚人好消息巨型汝陽龍的發掘,還要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新館建設將起得知此事後,河南省有關部門非常重視,在博物館主管部門以及河南省國土資源廳(現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的大力支持下,並於當年迅速批准並開展《河南省古脊椎動物(恐龍、古象)勘查發掘》項目,並將汝陽和欒川作為重點發掘地。
  • 地球最大的地下水晶洞,美麗又危險,一滴水裡就有2億的病毒!
    地球最大的地下水晶洞,美麗又危險,一滴水裡就有2億的病毒!,當地礦工們就深入山體挖掘礦藏,後來由於許多深山礦被淹沒,礦業公司才開動了大型水泵來排水和尋找新的礦石。直到2000年,有一對礦工兄弟獲得了在地下300米處挖掘一條新乾涸的隧道的許可。
  • 走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
    2、積極組織活動,確保科普效果地大博物館還和武漢市相關部門和科普場館合作,積極組織科普活動。1994年,該館與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各區教委青少年科技站聯合,在全市中小學生中開展「地學-生物學科普一日遊」活動,當年到該館來參觀的中小學生及其他觀眾達4萬餘人。
  • 河南巨型汝陽龍超越阿根廷龍 一舉成為世界最大的恐龍
    河南汝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汝陽縣中南部,屬於伏牛山北麓,汝河上遊,由恐龍化石園區和西泰山園區構成,總面積71.17平方公裡,是一座以恐龍化石、花崗巖地貌為主的綜合型地質公園。(攝影:清風視界/盧清國)河南省古生物研究人員在汝陽對汝陽恐龍化石地質遺蹟點進行了詳細普查,在汝陽境內已發現恐龍屬種10大類、化石點達130多個,並建立了地質遺蹟保護檔案。
  • ​【科普】自己在家裡如何消磁水晶
    科普小知識第二彈首先,我明白各位朋友都是非常愛護水晶的,也在別處聽到很多怎麼忌諱什麼不適合,其實佩戴水晶真沒有傳說當中那麼多的忌諱。(紫水晶 晶簇 水晶花)什麼是水晶最好的消磁方法?(排序由於強到弱)晶洞消磁(5~10分鐘):這裡的晶洞指的是一切成洞形的天然水晶(晶洞/聚寶盆),因為天然礦石中每一成形的晶簇都代表著一個能量,而天然水晶洞形在四面都集齊了每一簇的能量,從而達到最大的磁場。
  • 10年前這裡意外挖出「亞洲龍王」,體重60噸,相當於10頭大象
    專家們找來施工人員,以發現肋骨的地方為中心,從山坡頂部開始向下挖,他們開了個兩米多寬、三米多長的口子,向下挖到五六米深,就見到了龍的身體,接著清理出很長的肋骨、頸椎、跟鍋一樣大小的盆骨等。專家用石膏包裹起一塊塊的龍骨石,再纏上四五層麻布,堆起了7大堆,然後再一一運上汽車。
  • 中國是發現恐龍最多的國家,「巨型汝陽龍」竟是世界最大恐龍化石
    河南省汝陽縣劉店鄉有座「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這裡發現的生活於晚白堊紀早期(距今約1億年至8500萬年間)的汝陽恐龍動物群,是中國乃至世界晚白堊紀早期的一個重要恐龍物證,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晚白堊紀早期恐龍研究上的空白,對研究大型蜥腳類和結節類恐龍的分布、遷徙、演化以及揭示恐龍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和最終的突然滅絕等具有重大價值
  • 河南省青少年地學科普知識競賽試題
    【競賽須知】  一、本次競賽旨在增強我省廣大青少年對地球科學、資源環境、地質災害等方面知識的了解,由河南省國土資源廳主辦,河南省地質學會、鄭州工業貿易學校承辦。科普競賽組委會設在鄭州工業貿易學校。  二、參賽選手為河南省青少年(競賽組委會直系親屬迴避)。
  • 恐龍蛋等數百地質珍寶亮相中國地質博物館
    新京報快訊 (記者吳為)8月17日下午,建館百年的中國地質博物館舉行媒體開放日活動,220多件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的自然珍寶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