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突發哮喘飛機返航:急救藥為何不能帶上飛機?

2020-12-06 人民日報

航班發出返航代碼「7700」

8月28日,西部航空PN6219航班在武漢天河機場起飛後不久返航,原因是機上一名24歲乘客突發哮喘。原來,乘客攜帶的哮喘急救藥在安檢時因屬於噴劑被沒收了,而飛機上又未配備此類藥物。

如果不是這則新聞,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救命藥也不一定能夠帶上飛機。雖然這名患者很幸運,遇到了作為專業醫生的乘客施救,在飛機緊急返航後挽回了生命。不過,這個帶有很大僥倖色彩的緊急事件還是讓人捏了一把汗,有必要對當前飛機安檢規則和機上急救藥品配備有更多審視。正如施救的蘇醫生在朋友圈裡的感慨:當時機上備有哮喘急救藥就好了。他提議,飛機上應常備8類常用急救藥品。

以哮喘病為例,有數據顯示,中國約有3000萬哮喘患者,這之中有相當一部分都需要隨身攜帶急救藥品。這類乘客坐飛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健康隱患,若不能攜帶急救藥上機,等於是進一步放大風險。民航安檢對液體、凝膠及噴霧類物品,執行嚴格的標準,這是好事。只是因為藥品的特殊性,在附有醫生處方或醫院證明的前提下,理應獲得豁免。

這次事件中,乘客的哮喘急救藥在安檢時被沒收,到底是因為沒有出具醫生處方或醫院證明,還是其他原因,尚未公布。但這種情況可能給乘客增加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對於救命藥品的安檢規則執行,能否通過加強現場驗證,給予一定的靈活空間,有必要考慮。

其次,還涉及到對藥品攜帶相關規則的宣傳和普及。很多時候,乘客未按規定攜帶藥品,可能是對於規則的不熟悉。乘客固然需要提前做好「功課」,但民航作為服務行業,對於相關規則的告知,還是有必要加大力度,避免因為信息不對稱,既增加管理成本,也給乘客造成困擾。信息的傳達不僅是在航空公司的官網掛出來那麼簡單,更應考慮到乘客的實際需求,在購票時通過簡訊、在機場顯著位置標註等多渠道傳導給乘客。

另外,誠如當事醫生提醒的,飛機上急救藥品和設備的配備,也該有更多重視。報導提及,當時乘務員提供的急救包裡的藥物只有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腎上腺素注射液等寥寥數種,比較關鍵的哮喘急救藥則沒有。這個方面,過去是有過慘痛教訓的。2016年7月,一名85歲老人在飛機備降後發生意外死亡。其中責任爭議很大的一點,就是被指老人出現病症後,由於飛機上缺乏急救藥品和設備,延誤了救治時間。

目前有關飛機上急救藥品及配備種類、數量,民航局是有相關規定的。只是,具體執行得怎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老年乘客的增多,標準是不是要根據需要修改、優化,能否吸取更多的醫學專業意見,值得正視。

航空安全重於泰山,患者生命也非兒戲。在飛機上已可以使用手機的今天,作為更攸關乘客安全甚至生命的機上急救服務,沒有理由不做得更好。無論從法律、規則的角度,還是從航空公司提升服務的角度,都有必要作出適當的改進。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安檢沒收急救藥?藥物能上飛機嗎
    28日,西部航空一航班因乘客突發哮喘起飛不久後返航。媒體報導該乘客哮喘急救藥在安檢時被沒收。@武漢機場楚天情 回應未發現有機場員工禁止或限制其攜帶藥物,也未發現其有自棄行為和遺失物品。初步判斷媒體反映的情況不屬實。
  • 今日最亮評丨應該允許乘客攜帶噴劑藥物坐飛機嗎
    28日,一架客機在武漢天河機場起飛後不久,掛出緊急代碼並返航。原來,一名有哮喘病史的乘客在高空突發哮喘,然而他的哮喘急救噴劑卻在上機前安檢時被沒收了。當時乘客情況十分危急,好在同機的有一名醫生,經過簡單處理後,這位乘客逃過一劫。對此,網友爭論紛紛,有網友表示,「這噴劑是救命藥,不能不讓帶!」有的網友則稱,「出於安全考慮不讓帶噴劑,可以理解,但你如果不讓別人帶藥,那飛機急救包裡的藥就應該全一些、品類多一些才行啊。」
  • 聯航乘客隱瞞新冠上飛機猝死 急救人員被傳染
    【僑報網綜合訊】近日,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一航班上的1名男性乘客突然昏迷,儘管飛機就近迫降,但發病乘客送醫後仍不治身亡。令人震驚的是,死者後被曝是新冠患者,他是隱瞞病情上的飛機。
  • 驚爆突發!國航航班有乘客機上自殺!人已死,飛機緊急備降
    國航一架國內航班出現「醫療緊急情況」,一名男乘客試圖在飛機洗手間內自殺,造成航班緊急備降。該男子立即被送往醫院搶救,最終不治身亡!一直呆在飛機衛生間裡不出來,於是多次警告對方,再不開門就要強制性開門;在裡面的乘客依舊不配合的情況下,乘務員找來乘警一起打開了門。
  • 一天兩起飛機機械故障引持續關注 乘客該如何應對?
    8月13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8月9日深航座艙釋壓事件和東航機械故障返航事件的調查結果。一天發生兩起機械故障,讓公眾對當時飛機上的狀況持續關注,也更加關心飛行安全。這兩架飛機上的乘客體驗如何?面對機械故障,空乘在做什麼?乘客該如何做?
  • 乘客稱飛機將爆炸航班返航 警方查證為惡作劇
    前晚,數輛消防車在飛機旁候命。由廣州飛往澳洲航班上因發現「飛機要爆炸」的「恐嚇紙條」,被迫返航。經過排查未見爆炸物,證實是一香港男子為洩私憤製造的惡作劇。《南方都市報》供圖     21日晚由廣州飛往澳大利亞的航班上因發現「飛機要爆炸」的「恐嚇紙條」,被迫返航。經過5個多小時的全面排查,現場並未發現任何爆炸物,廣州白雲機場公安局證實此事件是一澳大利亞籍的香港男子為洩私憤製造的惡作劇,犯罪嫌疑人目前已被警方拘留。飛機於22日4時50分起飛赴澳。
  • 這些原因也會導致飛機返航?
    原因是飛機上發現一「逃票旅客」——老鼠,何時登機不明,在哪處登機也不明,被發現後,這個「逃票旅客」還憑藉身材短小,身手敏捷,迅速在機艙中逃竄、隱匿。2吵鬧打架:大聲唱歌導致折返美國阿拉斯加航空公司曾有一班從西雅圖飛往夏威夷的航班,由於一名男子大聲唱歌嚴重影響到其他乘客而被迫返航,這名男子最後被強制下機並重新預訂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
  • 飛機上免費的3大件,需要乘客主動提,不知道就虧了
    乘客一般都是乘坐飛機,按部就班的聽取指示,然後到達目的地下飛機取行李。其實多數乘客可能不知道,飛機上有3樣東西是可以免費享用的。可是如果沒有主動提出,空姐一般是不會提供相應的服務。我們一起來看看,飛機上免費的3大件,需要乘客主動提,不知道就虧了!
  • 兩架空客A330故障返航備降 分屬深航東航 乘客安全
    隨後飛機返航深圳,機組人員及乘客均安全下機,並換機飛抵西安。據香港文匯報記者從深圳航空獲悉,飛機的整個下降過程是勻速的,持續時間約5分鐘,目前故障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當中。此外,東航一架由成都飛北京的航班9日傍晚發生「機械故障」,緊急備降西安。
  • 飛機上免費的3大件,乘客主動提才有,不懂可能虧大了
    飛機尤其如此,從它出現之時人們對空間距離的概念被一再刷新。到如今,跨越幾大洲幾大陸都不算遠,跨越萬裡汪洋也不算遠。在中國很多人都是在近幾十年內初次接觸飛機,乘坐飛機去往各個地方辦理事宜。正因為接觸的不久,外加各種公司的制度可能有所差異,導致很多人對自己應有的福利非常模糊。飛機上其實除了可以將人們運往各個地方還有許多免費的事宜,只是一個不說一個不問,導致很多人都不知道,非常不方便。
  • 又一起飛機突發事件,海南航空返航備降成功
    6月9日突發事件,海南航空從三亞飛往北京的HU7380航班起飛後,因飛機駕駛艙風擋玻璃出現裂紋,返航備降三亞鳳凰機場。整個事件中未造成人員傷亡,根據海南航空方面反饋,該航班所有成員已經於當天20點14分更換飛機後重新飛往北京。
  • 東航一航班機械故障備降西安,將換飛機後再起飛,乘客情緒穩定
    飛機機型為空客A330-243E,目前最新信息顯示,航班將換飛機後再起飛,預計20時從鹹陽起飛,21時51分抵達首都機場。延伸閱讀 驟降近6千米!深圳航空回應航班緊急返航,故障詳情披露同樣在今天,今早09:13,深航ZH9209航班因為機械故障返航,機組妥善處置,目前已平安落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機組人員及旅客均安全下機,深圳航空後續將安排其他航班運輸旅客。
  • 國航航班有乘客機上自殺 人已死 飛機緊急備降
    國航一架國內航班出現「醫療緊急情況」,一名男乘客試圖在飛機洗手間內自殺,造成航班緊急備降。該男子立即被送往醫院搶救,最終不治身亡!一直呆在飛機衛生間裡不出來,於是多次警告對方,再不開門就要強制性開門;在裡面的乘客依舊不配合的情況下,乘務員找來乘警一起打開了門。
  • 為何乘客不準攜帶液體上飛機?
    相信很多朋友第一次坐飛機都有這樣的疑惑,為啥液體都過不了安檢,不準乘客帶上飛機?小編我有一次就遇到過,當時一位老奶奶可能不知道這個規定,帶來一箱牛奶準備過安檢,但沒辦法過不了。只能喝掉或扔掉或去託運,當時奶奶就好像就整箱扔掉了,挺可惜的。但為什麼中國民航局規定這麼嚴格呢?其實這是由液體本身的性質決定的。因為液體的沸點會隨著氣壓的降低而降低的。
  • 飛機上救人,是咱撫順白衣天使
    近日,一場萬米高空急救的現場照片、視頻在朋友圈被廣泛轉發,而在飛機上第一時間對突發疾病的乘客進行救治的女醫生正是撫順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袁欣。9月23日,記者幾經周折與袁欣取得了聯繫。「過去看到患者都是在病房,這次在飛機上,雖然地點發生變化,但我是一名醫生,無論何時何地,救人就是我的職責。」袁欣在接受採訪時說。
  • 飛機上乘客突發疾病,萬米高空尋醫!撫順美女醫生挺身而出
    萬米高空,飛機上的廣播突然響起,「一位乘客突發身體不適,飛機上如果有醫生或護士請示意機組人員……」。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情況,搭乘該航班的撫順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袁欣主動請纓,用專業的醫療知識和醫者仁心對患者展開緊急救治。
  • 帶水果坐飛機被罰 哪些東西不能帶上飛機?
    可能許多經常坐飛機的人,都知道液體、打火機這些物件過不了安檢,但具體到水果、生鮮這些物品,究竟哪些不能帶上飛機?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今天我們為你整理了一些容易忽視的「禁帶」名錄,一起去看看。榴槤不能帶,因為——太臭了!榴槤作為一種「有味道」的食物,是不能被帶上飛機的。
  • 飛機上免費的「3件事」,空姐很少提供,乘客卻可以體驗
    很多人剛開始乘坐飛機不久,對上面的制度和福利都非常模糊,既不清楚哪些東西是空中可以提供的,哪些東西又是絕對禁止的。就算可能乘坐過飛機很久的老驢友,可能對飛機上的相關制度也不能說已經摸透了。因為遊客眾多,遊客又都來自世界各地,有男女老少。因此很多服務都不會及時告知乘客,需要乘客自己主動要求才能提供。就像這飛機上免費的3大件很多人都不知道,為此受了不少冤枉的憋屈。
  • 跨國航班上乘客突發癲癇,恰遇華西「癲癇」專家,得以緊急救治
    1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北京時間12月12日上午,在美國華盛頓飛往北京的UA807航班上,一名男性乘客突發癲癇。恰好,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醫生陳蕾正在該航班上。在乘務員的安排下,陳蕾醫生對患者進行了緊急救治。 巧合的是,陳蕾醫生擅長和主要研究的方向正是癲癇疾病。
  • 國航乘客飛機上自殺,導致客機緊急備降長沙,引發乘客極大恐慌
    突發狀況引起了乘客極大的恐慌,不過好在經過短暫的調查,航班就對真實的情況進行了通報,原來當時飛機上有一名乘客出現了自殺的行為,被乘務人員及時發現,經過緊急醫療處理,飛機降落之後就將該人送到了當地的醫院進行搶救,但是不幸還是沒有搶救過來,最終這個人還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