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8月9日深航座艙釋壓事件和東航機械故障返航事件的調查結果。一天發生兩起機械故障,讓公眾對當時飛機上的狀況持續關注,也更加關心飛行安全。
這兩架飛機上的乘客體驗如何?面對機械故障,空乘在做什麼?乘客該如何做?
「顛簸持續幾分鐘後飛機就平靜了下來」
8月9日7時57分,深圳航空ZH9209的駕駛艙內,機長發出7700緊急代碼,提醒空管人員和其他空中機組注意避讓,搭乘該航班的陳女士也被客艙內廣播叫醒。此時,距離起飛才剛剛過去半個小時。
陳女士說:「一開始聽到廣播挺緊張的,不過飛機上的乘客都很平靜。剛聽到廣播的乘客們尚未明白具體發生了什麼。」
隨後,陳女士明顯感覺到飛機的飛行狀態發生變化。「飛機一直處於下降狀態,有些顛簸,但是沒有出現劇烈晃動的感覺,就是耳朵不舒服,顛簸持續幾分鐘後飛機就平靜了下來。」
此後,廣播裡再次傳出新的行程通知,說由於飛機故障,出於安全考慮執行返航任務。9時13分,航班平安返航,回到深圳寶安機場。
在地面人員的安排下,陳女士選擇乘坐後續航班。「因為擔心延誤整個行程,很多乘客都改買了高鐵票。」後續航班飛行過程中,陳女士仍然心有餘悸,「後面那一架飛機,時不時就顛一下,還是挺害怕的。」
根據調查結果,陳女士乘坐的ZH9209在廣州區域上升至9200米時,出現座艙高度、座艙壓力警戒信息,機組依程序處置並宣布緊急下降,之後返航深圳。
「大家做的第一件事都是趕快把飯吃完」
8月9日當天,從成都出發飛往北京的東航MU5274次航班同樣出現機械故障。
出發之前,乘客黃先生在手機上看到了上午深航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坐飛機的次數比較多,對國內航空公司的飛行安全還是非常信任的。」因此,黃先生還是按照原計劃出行。
起飛半小時後,乘務人員剛把餐食送到乘客的手上,黃先生就聽到機艙內廣播通知飛機需要備降西安,提醒乘客收起小桌板、打開遮光板、系好安全帶。「我扒拉幾口吃完了,看到大家做的第一件事都是趕快把飯吃完。」
此時,後排有乘客詢問原因。「乘務員解釋是因為飛機提醒有機械故障,但沒有大問題,也不會有任何危險。」據黃先生回憶,飛機通知備降後整個機艙比較平靜,和正常的飛機降落過程類似。
調查報告指出,此次備降決定是由於飛行過程中發動機儀表顯示故障,同時結合了北京首都機場的雷雨天氣情況綜合考慮的結果。
機械故障是常見的返航原因
實際上,6月以來,新聞中出現過數次飛機出故障的情況。6月9日,海航HU7380航班從三亞機場起飛後不久,風擋出現裂紋,飛行員為了安全起見返航;7月2日,蒙古航空737-800飛機執行首爾-烏蘭巴託的航班,飛行中遭遇故障,安全備降北京首都機場;7月6日,瑞麗航空由西安飛往昆明的DR6558航班在飛行中發出7700機械故障代碼,備降重慶江北機場。
「天氣不符合飛行標準、機上人員突發疾病、機械故障等原因都有可能需要臨時降落,也就是備降,屬於正常程序降落。」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乘務長表示,空中出現突發事件是否需要返航,由機組和地面共同評估決策。機械故障是常見的返航原因。
該乘務長說,乘務人員在接收到機長決策指令之後,會立即對人力資源進行評估,明確職責分工。準備工作妥當之後,乘務長以簡短清晰的廣播形式告知乘客備降的原因、時間、地點等信息,也包括需要乘客做什麼來協助和配合乘務人員的工作。「著陸前,我們會對行李架、遮光板、小桌板、座椅、座椅扶手、應急通道等進行安全檢查,對帶孩子的旅客、初次乘機旅客、無陪孩子等不同人群進行單獨的指導。」
對於出現故障後,部分乘客會出現緊張情緒。該乘務長說:「飛機離開地面後,任何環境變化都有可能引發乘客的緊張感。當遇到情緒比較緊張、難以自控的乘客,乘務人員也會實施一對一安撫,通過面部自然微笑、單手輕拍下捋等動作引導乘客恢復平穩呼吸。乘客要對機組保持信任,儘量聽清需要配合的內容,然後平靜心情,積極去做。」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