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求生】飛機失事時,我們該如何自救?

2020-12-07 騰訊網

這是一個相當難以回答的問題。一次飛行可以劃分為起飛、初始爬升、爬升、巡航、下降高度、開始進場、最後進場、著陸8個階段。以1.5飛行小時的航段來說,每個階段在整個飛行過程中所佔的時間比例不同,發生事故的機率也不相同。總的說,起飛和著陸佔總飛行時間的6%,但事故機率卻高達68.3%,所以有「黑色10分鐘」之說。

一、飛機上有保命座椅嗎?

圖中紅色座椅表示火災時「你基本上掛了」,綠色座椅表示「還可以活下來做伏地挺身」。

這是英國民航局委託、由格林威治大學實施的研究成果。逃生可能性最大的座位是對著緊急出口的那排座位和緊急出口前面及後面的一排座位。最危險的座位是距離緊急出口6排和更遠的座位。該研究表示:坐在飛機前面的乘客,從火災中安全逃生的可能性是65%,而坐在飛機後面的乘客逃生的可能性僅為53%。坐在過道裡的乘客從火災中安全逃生的可能性是64%,而其他乘客在這種情況下安全逃生的可能性僅為58%。

二、認識「黑色10分鐘」

乘坐飛機旅行對現代人來說已是越來越平常的選擇,但由於飛行在天空這塊人無法掌控的區域,人們潛意識中不免認為飛機是一種很危險的交通工具。

事實如何呢?據國際民航的統計,航空仍是遠程交通最安全的方式,飛機失事機率遠小於其他交通工具而且它正變得越來越安全。30年前,重大事故的發生率為每飛行1億4千萬英裡一次,如今是14億英裡才發生一起重大事故,安全性提高了十倍。換一個說法來計算的話,可以這樣比方,一個人每天坐一次飛機,要3223年才遇上一次空難。全球累計空難喪生的人數還不及全球3個月內死於車禍的人數。

但飛機失事常在瞬間,如果在高空,除非能順利迫降,否則一旦墜毀往往同時引發爆炸,旅客生還的機率極小。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空難的後果又是最嚴重的。但不少對逃生常識一知半解的旅客懷有僥倖心理,對起飛前空姐的演示和機上的逃生手冊視而不見,一些慣坐飛機的旅客對逃生設備的使用方法也不熟。

所謂飛機的「黑色10分鐘」,是指絕大多數空難都發生在飛機起飛階段的三分鐘與著落階段的七分鐘。但事故一旦發生,留給機上旅客的逃生時間遠沒有三分鐘、七分鐘這麼長。業內人士認為,失事後一分半鐘內是逃生的「黃金」時間。此時無論是一個常識的錯誤或是設備使用的不熟練都足以致命。

三、空難三種形式:1、高空解體;2、起飛失事;3、降落墜毀;

1、高空解體

在空中永遠要繫緊安全帶

如果遇到高空解體的狀況,不論坐在飛機的哪一個部位,生還希望都很渺茫,如2009年6月的法航A330空中解體,機上228人全部遇難。

即便生還的機率渺茫,也要在空中系好安全帶。不然的話,飛機尚未墜地,在空中翻滾的過程中,乘客就已經在機艙中被來回撞擊喪命了。

2、起飛失事:

數數座位離緊急出口差幾排

起飛後失事有可能是因為飛機出現故障或遭遇惡劣天氣。如果出現故障卻沒有爆炸起火,機上乘客有可能全部獲救;如果遭遇惡劣天氣特別是從空中下降到地面的氣流,飛機就會墜毀。比如2010年1月衣索比亞航空公司波音737迎著***起飛,不久就墜落地中海,無人生還。

無論哪種原因,乘客在起飛前應觀察緊急出口在哪裡,儘量數一下從你這排座位到出口那排座位之間有多少座位,這樣即使看不見,你也能知道什麼時候趕到了緊急出口位置。

3、降落墜毀:

保持冷靜趕快逃離殘骸

一般飛機在降落時頭稍低,這時機頭最容易遭到撞擊,機尾則完好無損,這種狀況下,坐在機尾的座位是最安全的。比如此前的利比亞空難,機身完全粉碎,只有機尾基本保持完整。一些專家認為那名倖存的男童應該是坐在機尾部分。

只要所坐位置沒有發生撞擊和爆炸,乘客在保持頭腦冷靜的情況下,儘快遠離殘骸,生還機率最大。

四、事故瞬間反應要快

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迎面一輛汽車飛馳而來,我們當中很多人腦中瞬間一片空白,下意識的反應不是馬上跳開,而是僵立原地等著車子撞。這種「來不及反應」,是人面對突發事件的正常反應,飛機爆炸前,機上旅客坐以待斃的事也確有記錄。因此旅客首先要鍛鍊自己的是第一時間跳出大腦空白狀態,冷靜地做出選擇。

如果飛機正在緊急迫降,要按乘務員的指示採取防衝擊姿勢:小腿向後收,頭部前傾儘量貼近膝蓋。這個姿勢可以降低旅客被撞昏或者脊椎受傷的風險。有嬰兒的父母不要把嬰兒抱在懷中,因為嬰兒可能在衝擊下被拋離;且墜機時父母往往身體前傾,壓住孩子。

飛機成功迫降後,旅客要立刻解開安全帶逃離。迅速解安全帶這條建議乍聽下有些可笑,但在緊急狀態中,即使是機組人員也會犯下解不開安全帶的錯誤。下一步就是儘快離開飛機。如果有空乘人員組織疏散,一定要聽從安排,一股腦兒地湧向出口極有可能堵死求生通道。

成功離開飛機後,哪怕擔心機內的家人,也不要留在飛機附近。飛機即使不爆炸,也會因為燃燒產生有毒氣體,旅客應馬上跑到飛機殘骸的上風頭。

五、未雨綢繆,提高生還機率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飛機失事後一分半鐘內是逃生的「黃金」時間。

能否在飛機失事的瞬間逃生,不僅僅取決於你的臨場反應夠不夠快。澳大利亞教授蓋裡爾研究了1983年到2000年間105次墜機事件、2000多名倖存者的受訪記錄,也總結出了6條自救方法。

1、別與家人分開

蓋裡爾說,50%%的乘客都是結隊旅行,所以他的第一個勸告是:「如果你與家人一道旅行,應該堅持不讓航空公司將你們分開。原因很簡單,如果你們坐在機艙裡的不同地方,在逃生前,你們總想先團聚,而這是很危險的。」對一個4口之家來說,他們應該坐在一起,並準備好分別逃生。「也許你們約定了一名****照顧一個孩子,那麼你們是兩組人,每一組應該準備好從不同的出口逃生。」

2、學會解安全帶

這聽起來可能有些可笑,但卻是非常重要的。蓋裡爾的研究顯示,在發生緊急事件時,甚至機組人員也會在這一問題上出錯。「當你要解開安全帶時,會下意識地想到解開汽車上安全帶的方法,你會去按按鈕,但在飛機上,你需要打開插銷。如果你不能解開安全帶,逃生的機會就很渺茫了。」

3、距離逃生口近

蓋裡爾在評估了2000名倖存者的座位後得出了一些經驗法則。他說:「倖存者在逃生時要走的平均距離約為7排座位,所以,你可以選擇在這個範圍內就座。你還要數一下距離最近的兩個逃生口有多少排座位,以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出口。為什麼還要再選一個逃生口呢?因為距離你最近的逃生口不一定可用。」

4、背朝飛行方向

如果飛機的座位都是面向後的,乘客會更加安全,但蓋裡爾說:「問題是,大部分乘客都不願意背對著飛行方向。」在軍事飛機上,座位的安排常常是面向後的。蓋裡爾坐火車旅行時通常坐在對面沒有人的座位上。他說:「因為在發生衝撞事件時,坐在我前面的人會撞到我的身上,使我受傷。」

5、帶上防菸頭罩

如果你能從衝撞中倖存,下面要面對的就是大火和煙霧。「煙霧含有有毒氣體,過多地吸入將導致死亡。」蓋裡爾在旅行時會帶上一個防菸頭罩,但他警告說,如果你也想帶上這樣的用具,就需要學會如何使用,否則會為戴上它而浪費時間。

6、聽乘務員講解

登機後要認真聽取乘務員的講解,閱讀安全條例。在發生墜機前,按照乘務員的指示採取防衝擊姿勢:小腿儘量向後收,超過膝蓋垂線以內;頭部向前傾,儘量貼近膝蓋。蓋裡爾說:「防衝擊姿勢是乘客要學會的一個重要方法,它可以減少你被撞昏的風險。」

相關焦點

  • 突發:印度空難發生,死傷130多人,空難我們該如何自救逃生
    印度空難發生,死傷130多人,空難我們該如何自救逃生據人民日報,當地時間8月7日,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機從杜拜飛往印度南部喀拉拉邦卡裡普爾,在卡利卡特國際機場降落時衝出跑道。飛機上有181名乘客和10名嬰兒。
  • 飛機上如何自救?
    近年來,飛機事故發生的新聞越來越多了。雖然說飛機發生事故的概率很小,但如果真的發生了,我們又可以做什麼來自救呢?飛機失事後的90秒內,是逃生的黃金時間。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緊急出口的位置。飛機事故自救方法:1、別與家人分開:如果你與家人坐在機艙裡的不同地方,在逃生前,你們總想先團聚,而這是很危險的。
  • 「消防科普」|飛機事故自救法則
    近來飛機事故偶有發生,而它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心,坐飛機要注意什麼?起飛前要做什麼準備?飛機迫降時採取哪種姿勢可防衝擊?萬一遇到突發狀況如何應對如何自救逃生?業內人士認為,飛機失事後一分半鐘內是逃生的「黃金」時間,任何一個錯誤的動作都足以致命。你了解「黑色10分鐘」嗎?飛機上真有保命座椅嗎?飛機失事前會有哪些預兆?事故瞬間該如何應對?緊急情況下,這些知識能救命!
  • 做夢夢見飛機失事有什麼說法?
    空客的首席技術官在接受彭博社的採訪時表示:未來我們可以減少機組人數,把飛機只需一名飛行員作為潛在的選項,在飛機製造中所需的眾多技術也使我們逐漸走上了無人駕駛的道路
  • 尋找荒野裡的失事飛機殘骸
    這次我們跟隨Dietmar Eckell來尋找荒野裡的失事飛機殘骸,Eckell遊歷了世界許多角落,專門尋找各種各樣的廢墟。他的作品展示了廢棄的建築、軍事遺址和不斷鏽蝕的汽車。他最近的項目是探訪了15個飛機失事的地點,在那些事故中所有人都得到了救援,沒有人員死亡,只留下了至今已經殘缺不全的飛機殘骸。西撒哈拉飛機殘骸「我們已經聽過太多有關飛機失事的新聞,因此我覺得沒有必要在圖片中對這些災難進行渲染,」 Dietmar Eckell說,「相反,我希望能給讀者一種積極的,發出驚嘆的效果。」
  • 印尼墜機事故後續:失事飛機黑匣子已經成功打撈
    人民網雅加達1月13日電 (記者張杰)印尼海軍潛水救援隊於當地時間12日下午4時20份左右,在失事SJ182航班所在海域尋獲該客機黑匣子並成功打撈。黑匣子隨即被送往有關單位進行分析處理,以調查飛機失事的原因。
  • 地震來了,我們該如何自救?
    當下,在地震發生時如何求生成為人們所迫切關注的話題。據相關報導稱,有人發明了地震床,就是在地震發生時躲到鋼結構特製的床內,改床不僅有抗震抗壓的功能,窗內還備有可供1人飲用的水及食物。可床不能隨時帶在身邊,在辦公、商場等場所,我們應該如何自救。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在地震來臨時,所處不同環境自救的方法。1.
  • MH370失聯 盤點那些飛機失事後的生還奇蹟(組圖)
    原標題:MH370失聯 盤點那些飛機失事後的生還奇蹟(組圖)   四川新聞網綜合:2014年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一架載有239人的飛機飛行途中失去聯繫。機上共載有239人,其中有154名中國人。
  • 飛機失事和權力距離理論
    今天的主題是改變,具體而言,是通過講飛機失事,怎麼尋找避免飛機失事的辦法。當中也會講到權力如何影響人,又該怎麼改變這一點。>在商業航空的歷史上,有一起總是被拿出來當案例分析的飛機失事事件。當天的天氣情況不好;飛機延誤;自動駕駛裝置失靈;飛行員駕駛的是上一代飛機,開這種飛機需要消耗很多體力,所以他很疲倦。在聽黑匣子錄音時,機長在失事前最後一個小時,不斷要求空中交通指揮中心,把英語指令翻譯成西班牙語,而且他有九次不斷要求再大聲重複一遍指令,這些都說明他已經很疲憊。
  • 為什麼飛機失事時寧可墜機,也不讓大家跳傘?2個原因很現實
    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所能乘坐的交通工具也越來越多了,汽車、高鐵、飛機都完全能夠滿足我們的日常出行,其中飛機因為速度快、安全性高,已經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但是,飛機在天上飛行的時候,很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墜機,造成機毀人亡的慘痛局面,而這樣的事情,近幾年也發生過不少。
  • 《災難時刻》《浩劫求生》等紀錄片受追捧,很多網友被震撼到流淚
    這一個多月,在網上,除了那些描寫病毒的情節電影受到網友們的關注之外,像《災難時刻》《浩劫求生》等跟突發災難和疫情有關的紀錄電影和紀錄片也被廣大網友們追捧,他們在這些作品中學習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同時在回顧以往的各種疫情和災難事件中感受戰鬥在一線的醫生和戰士們的偉大和奉獻。
  • 馬航MH370確認失事 飛機去哪了?
    馬航MH370確認失事 飛機去哪了? 2015-01-30來源:瀟湘晨報 馬航MH370確認失事,飛機去哪了?位於印度洋某區域海底,水深超6000米。   1月29日,馬來西亞民航局局長愛茲哈爾丁宣布,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事,推定機上所有239名乘客和機組成員已經遇難。
  • 怎樣區別飛機的失聯、失蹤與失事?
    怎樣區別飛機的失聯、失蹤與失事?但由於種種原因,民航不安全事件仍然存在,航空事故時有發生。馬航客機失聯事件發生後,媒體的報導中經常會出現「失聯、失蹤、失事」這三個相近的詞,那麼它們的區別是什麼?不少人對此認識不清,存在認識誤區。  「失聯」 是指飛機失去了和外界的聯絡,沒有求救信號,沒有目擊者,甚至沒有在雷達系統上留下任何痕跡。「失聯」表明飛機處於一種暫時的不安全狀態,機上人員命運未卜。
  • 飛機遇險時的11個自救方法
    截至成稿時,澎湃新聞發布的數據顯示,空難已致19人死亡,15人受傷,24人失蹤。又一起發生在我們眼前的災難。正值春節腳步臨近,相信很多朋友選擇飛回自己的家鄉。那麼,當飛機遇險時,作為乘客的我們到底有沒有可能將自身損害減到最低?答案是:有。
  • 為何飛機遇到空難時,航空公司寧願賠幾十億,也不讓乘客跳傘逃生
    現在,可供人們選擇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多,看著道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在鐵軌上疾馳的火車地鐵,在汪洋裡划過的輪船,和在天空中翱翔著的飛機等,這些都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誌,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給一些生命帶來了恐懼和災難,在選擇任意一種出行方式時,人們既會考慮其價位,也會著重關注它的安全性,因為在交通領域,每年都會有太多的人死於非命。
  • 飛機空難後,僅17歲少女1人逃生,獲救後的生活怎麼成這樣?
    除了突然發生的海嘯、颱風、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還有各種意外事故發生,而這些災難一旦 發生,人們的生命就會受到巨大的威脅。人類在災難面前雖然脆弱渺小,但在災難之中,我們常常能看到生命的閃光,一次次救援中出現的生命奇蹟讓我們被生命的堅韌和頑強所折服,生命確實是無可替代的偉大存在。
  • 地震時,我們該掌握的自救常識
    地震來臨之時,從感覺到震動到建築物被破壞的平均時間只有12秒。在如此之短的時間之內,如果能採用得當的方法,可以把地震對我們人身對傷害降低到最小。地震自救常識那麼,地震來臨之時,正確對自救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地震來臨之時,我們首先要選擇就近躲避,根據當時所處對環境因地制宜對作出躲避選擇。
  • 旅遊時地震如何自救?旅行中地震前後自救方法大全
    導語: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而有時候,災難總是在我們玩得正開心的時候降臨了,例如地震。經常有些人會在旅遊的途中遇到地震,國內常發生地震的地方有四川、雲南等,國外有日本等。為了我們出行安全,你必須要懂得旅遊時地震如何自救?以下小編為你介紹旅行中地震前後自救方法大全。
  • 1999年溫州一飛機失事,致機上61人遇難,因上錯一種螺母
    引言隨著飛機的出現,人們的出行也變得更加快捷了,對於整個現代社會來說,飛機都是一種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雖然說經過科技的不斷發展,飛機的安全性也越來越高了,但是,空難也是人類無法避免的問題。在1999年的時候,溫州一架飛機的失事就導致機上六十一人全部遇難,而在調查了事故原因之後發現,此次的災難只因上錯一種螺母。
  • 飛機一旦發生事故,死亡率100%,乘客不能跳傘求生?
    世界是本書,不從旅行獲得充足,而是為了心靈獲得休息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776字,閱讀約2分鐘小編每次長途旅行,都會乘坐飛機。畢竟,飛機是我們今天最方便,最快捷的交通工具。當然,飛機的成本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