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2美元燈泡的故障,引發寬體客機首次空難。又是改寫世界航安史的一天

2020-10-11 航空知識

文/小魚兒

20世紀70年代,寬體客機剛剛出現,並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機載系統。沒想到一顆小小的起落架燈泡,竟讓一架只有4個月機齡的洛克希德L-1011三星式客機墜毀在沼澤。

空難復盤

1972年12月29日晚東海岸時間9時20分,東方航空401號班機照常執飛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邁阿密國際機場航線。這次飛行,東方航空401號使用了一架剛出廠不久的L-1011三星式寬體客機。

機上載有163名乘客和13名機組人員。其中駕駛艙有4名機組成員,分別是機長Robert Loft(55歲)、副駕駛Albert Stockstill(39歲),以及兩名機械員。

11時34分,東方航空401號班機即將飛抵邁阿密國際機場。不料意外發生,在放下起落架、準備著陸時,機頭起落架鎖定燈遲遲沒有亮起來。

此時飛機由副駕駛執飛。機長立刻與塔臺取得聯繫,被告知在2000英尺(609.6米)高處待命。於是東方航空401號切回自動駕駛,在2000英尺高度盤旋等待。

另一方面,機長開始積極地排查故障。他先是嘗試了數次放下起落架,但鎖定燈沒有任何反應。接著機長下令飛航工程師去電源艙肉眼確認起落架是否放下。

可是當天沒有月光,工程師第一次去確認起落架時,什麼都看不出來。於是機長打開了機頭起落架旁的小燈,工程師再次去確認,還是看不出來。

這下機長有點慌了。他嘗試把身體挪到副駕駛位,打算摳出指示燈的燈泡,看是否燈泡燒壞了。但摳了很久,都不得其法。

這時塔臺指示東方航空401號嘗試降落。但乘客們發現情況很詭異:他們已經能夠清楚地看到地面物體、離地相當近了,但飛機明顯不在降落跑道上方。

突然,飛機重重地拍在了地上,很快爆炸起火。塔臺也發現了異常現象。邁阿密空管中心的3D雷達提示東方航空401號的位置在海平面上。

因為新裝的3D雷達有時測量高度不對,所以塔臺空管員心中尚存一絲希望。很快其他航班發來信息,機場北部沼澤地很可能發生了墜機事故。

經過現場營救和後續治療,東方航空401號航班事故最終導致101人死亡,僅有75人存活。

事故調查

還沒完!休息5秒鐘

2020增刊


預售開始!

產品連結 見評論區


東方航空401號是首次寬體客機空難,調查組非常重視。他們首次訊問了尚在搶救中的機械師,知曉了事故發生時駕駛艙的一些情況。

在沒有查看黑匣子記錄的情況下,專家們設定了3個調查方向:機長輕微失能、自動駕駛儀故障、機械故障。

最開始調查集中在機長輕微失能上。根據屍檢報告,機長腦部長了一個腫瘤,很可能壓迫視神經,導致局部失明。可經過調查走訪,所有人和體檢報告都表明,機長失明跡象。

接下來是零部件故障。因為東方航空401號航班墜毀在沼澤,所以墜毀時大部分能量被沼澤吸收了,很多零部件包括機上電腦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調查組將關鍵零部件打包發回東方航空公司,並分別安裝到同機型飛機上。結果表明不存在機械故障。唯一的故障,是機頭起落架鎖定燈的燈泡壞了。

這樣便只剩下自動駕駛儀失靈的可能了。專家們開始讀取黑匣子的數據,發現機組接到塔臺命令後,便把自動駕駛儀設計為在2000英尺高度等待。從接下來的幾分鐘來看,自動駕駛儀一直忠實地執行了這一指令。

之後機組一直嘗試解決機頭起落架鎖定燈不亮的故障。在這個過程中,飛機從某一時刻開始下降高度;且在低於1750英尺時,駕駛艙內明顯響起了高度過低警示音。

單看記錄,L-1011飛機從11點37分開始自動駕駛關閉、降低高度,說明自動駕駛儀沒有問題。問題在於,為何機長不知道高度過低,並任由飛機降低高度?

原來警示音響起時,負責該區域的機械員被派去看起落架是否放下了。而當時所有人的精力都專注在起落架燈不亮的問題上,忽略了警示音。

調查組又帶著疑點,調查了機組與塔臺的對話。第一個疑點是,為何在東方航空401號起落架故障的情況下,塔臺沒有讓其優先通場降落。

原來在東方航空401號前,還有一個航班起落架故障。當時負責401號的空管正在指揮這一航班著陸,甚至為此401號轉給了同事。

第二個疑點是,為何空管沒有提醒401號高度過低。原因是空管在處理完有起落架故障的前序航班後,再次接手了東方航空401號。雖然對接時發現飛機高度過低,但空管員遵守了當時的規定:不得幹涉機組。

所以直到墜毀,機長都不知道,也沒被空管員提醒,飛機在降低高度。其中又暴露了另一個事實,機組成員不知道自動駕駛儀被關閉了。東方航空401號事故,最大責任在機組身上。

在事故調查發布會上,一名東方航空公司機長的匿名信引起了軒然大波。信中指出,駕駛艙的操縱面存在問題,他不止一次在彎腰拾東西後發現自動駕駛儀被關閉了。後來發現,只要稍微給操縱杆施加力,自動駕駛儀就會被關閉。

原本這一設計,是為了方便機長切換駕駛模式。這樣想來,東方航空401號的機長應是在取燈泡時觸到了操縱杆,無意中關閉了自動駕駛。至此,東方航空401號的失事原因終於大白於天下。

事故影響

東方航空401號事故暴露的最大問題,是原本不負責具體事務的機長,在發現飛機故障時沒能盡到監察操縱面板的責任。幾年後在NASA的協助下,機員資源管理形成了規制,規定了駕駛艙機組成員具體負責的事情。

另一個問題,是機長不知道稍微觸動操縱杆,會導致自動駕駛儀被關閉。事後各航空公司在駕駛員培訓教程中增加了相應的內容。

此事件後,FAA更改了航空安全規定,要求空管員必須向飛行員提供飛機高度數據。至此,一顆燒壞的燈泡,徹底改變了航空安全史。

相關焦點

  • 空難啟示錄 航空血淚史告訴我們——在查清波音737MAX系列空難前...
    半年不到的事件發生兩起極為類似的空難事故,也讓航空業對波音737 MAX 系列客機存在缺陷引發了廣泛討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獅航610號航班事故報告尚未出爐,衣索比亞航空302號航班空難又接踵而至。最新消息顯示,我民航局要求國內國內航司暫停波音737 MAX8型客機的商業運行。
  • 波音787客機首次進駐武漢機場 開啟湖北民航寬體機時代
    波音787客機首次進駐武漢機場 開啟湖北民航寬體機時代 2018-10-27 18:53:5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民航客機速度的百年「進化史」
    首次郵政飛行發生在1911年2月22日,英國海軍中尉溫德姆要請法國飛行員駕駛飛機在印度進行此次飛行,每封信件附加航空郵費2.5便士。首次載客飛行發生在1914年1月1日的美國,美國飛行員託尼·賈納斯駕駛貝諾伊斯特水上飛機搭載1名乘客從聖彼德斯堡飛行到坦帕,飛行速度僅有91km/h,票價5美元。
  • 中國C919大型客機飛行模擬器首次亮相
    中國C919大型客機飛行模擬器首次亮相 發布時間:2019-09-19 10:31: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孫自法)第十八屆北京國際航空展覽會(北京航展)18日在北京開幕
  • 一個迎角傳感器引發的空難
    45pednc一個迎角傳感器引發的空難JT610空難發生過程並不複雜:飛機左右兩側迎角傳感器(AOA)數據不一致,左側迎角傳感器故障導致輸入大氣計算機的迎角數據過大。而MCAS恰巧採用左側迎角傳感器數據並沒有進行數據比對,加上起飛階段手動飛行滿足了MCAS的啟動條件,由此引發飛行員與MCAS的人機大戰,進而引發空難。對於MCAS系統筆者早已撰文分析,本文不再贅述(見《737MAX全球停飛,給中國大飛機帶來什麼警示?》)。事故的發生從來不是一個環節出問題,而是層層失守所導致的。
  • CR929寬體客機項目受阻,中國要被拋棄?俄開始獨立研發
    當今世界上最暴利的行業之一,就是民航客機行業,這一行業被兩個公司壟斷,一個是美國波音公司,另一個是歐洲空客公司,目前只有這兩個公司可以製造用於商業航班的大型民用飛機,獨佔這個價值萬億的市場。,銷售額高達成百上千億美元,而且即使從現在開始不再接訂單,剩餘的訂單也排到了2026年之後,由此可見,這一行業有多麼令人垂涎,如今我國科技水平突飛猛進,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行業,我國商飛集團公司研發的C919客機,就是對這一領域的重要探索。
  • CR929寬體客機動力研發進展順利,PD-35完成最新測試
    適用於中俄寬體客機CR929的發動機PD-35的研發工作最近有了新的進展。俄羅斯成功的於近日在彼爾姆公司進行了PD-35發動機的第一階段部件測試,這是俄羅斯首次採用了由複合材料製成的風扇葉片,並表示將作為中俄寬體客機CR929寬體客機的動力備選。
  • 中國造不了寬體客機所以找俄羅斯?恐怕沒這麼簡單
    來源:中國民用航空局截至2018年底,我國大陸地區運營的寬體客機為409架,比2017年增加了47架。來源:Oliver Wyman根據預測,到2029年我國大陸地區運營的寬體客機將達到779架,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東歐國家是254架,而目前東歐國家的寬體客機總數只有150架左右。在CR929預計投入運營的2029年前後,如果單看中國大陸和東歐的話,寬體客機市場容量在1000架左右,這個市場不小,但也不算太大。
  • 北京航展開幕,國產寬體客機C929來了!
    記者在展會現場發現,中國商飛正在研發的寬體客機C929也隆重亮相,引發眾多航空發燒友的圍觀。無論是炫酷的特種裝備無人機實物,還是國產大飛機C919、C929的大型飛機模型,都成為本屆航展觀眾拍照合影的熱點。「這就是C919飛行模擬器啊,我們國產大飛機的駕駛艙原來是這樣的。」「麻煩您稍微讓一下,我想和C919合個影。」
  • 十年來最大空難慘劇——俄圖-154客機失事實錄
    莫斯科時間7月3日21時10分(北京時間2時10分),圖—154客機已經飛抵伊爾庫茨克機場34公裡外的空域,眼看就可以正常降落了。然而,就在這時,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客機的信號突然從機場塔臺的雷達屏幕上消失,雷達操縱員怎麼也搜不到客機的方位;葉卡捷琳堡機場的調度員本能地感到不妙,因為正點起飛正常飛行的客機沒有正常降落,伊爾庫茨克機場也沒有通報航班降落的情況!
  • 中國造不了寬體客機所以找俄羅斯?恐怕沒這麼簡單 | 石豪
    來源:Oliver Wyman根據預測,到2029年我國大陸地區運營的寬體客機將達到779架,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東歐國家是254架,而目前東歐國家的寬體客機總數只有150架左右。在CR929預計投入運營的2029年前後,如果單看中國大陸和東歐的話,寬體客機市場容量在1000架左右,這個市場不小,但也不算太大。新一代寬體客機主要有波音787、波音777X、空客A350 XWB、空客A330neo等,也是CR929未來面對的競爭對手。
  • 世界上最長的民航客機—波音747,比空客A380還要長,超大型飛機
    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民航飛機巨頭——空中巴士與波音公司,那麼世界上最大的民航客機是空客A380,而世界上最長的民航客機是波音747,看到下圖:,進入一個商業噴氣飛機的新時代。當時,因為中小型飛機的運載能力不足,泛美航空總裁胡安·特裡普要求波音公司研製一款比波音707大兩倍的寬體客機來解決運力不足的問題。1965年,管理波音747的開發計劃的負責人與泛美等航空公司接洽,了解各家航空公司對新飛機的需求。當時航空界認為波音747最終會被超音速客機所取代,針對這一點,波音公司回應,即使747不受旅客青睞,也可以用來運載貨物。
  • 2020年第4起重大空難,巴基斯坦客機墜毀,究竟是誰的問題?
    到現在為止,疫情仍在世界各地肆虐蔓延,然而在前幾天,發生了一起令人深感惋惜的事故。一架搭載了105人的巴基斯坦A320客機不幸在居民區墜毀,有近百名乘客遇難,同時墜機事故導致多名地面居民受傷,墜機地點的房屋車輛也被損毀。
  • 職業飛行員如何看韓亞客機舊金山空難
    7月7日,韓亞航空客機在舊金山墜毀後,美國《大西洋月刊》國際新聞記者詹姆斯-法羅斯發表文章,梳理了目前已經獲知的空難情況,並援引了多名經驗豐富的職業飛行員對事故可能原因專業分析,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此次空難。
  • 美媒再爆料:印尼獅航空難前一天,737 Max迎角傳感器剛在美維修
    美媒再爆料:印尼獅航空難前一天,737 Max迎角傳感器剛在美維修  Emma Chou • 2019-04-03 17:
  • 疫情之後,波音公司首次發布未來20年航空客機市場預測
    萬億美元。波音公司預測,2030年之後,航空客機市場的增長將會加速。在未來20年中,波音公司將交付43,110架商用飛機。然而,這仍然比2019年預計的44,040架客機交付價格低2%,按目錄價格計算價值為6.8萬億美元。波音商用航空營銷副總裁達倫-赫爾斯特(Darren Hulst)表示:「商用航空今年面臨著歷史性挑戰,大大影響了新客機和售後服務的中短期需求。
  • 這次絕不對美妥協,106億美元訂單全部取消,對美打擊從天而降
    在衣索比亞航空公司發生墜機事件後,挪威航空要求波音公司賠償是其墜機帶來的經濟成本,直到目前為止,波音公司並沒有負責人出面給予一個解決方案。此後挪威方面直接停掉了目前挪威航空旗下的18架波音MAX機型,而歐盟航空安全監管機構在不久後宣布所有航班停飛波音公司生產的737 MAX客機,並表示出對美決不妥協的態度。
  • 遇難者家屬能否讓波音為空難「買單」?
    但是波音作為客機的製造者,是否有可能為空難「買單」呢? 雖然在空難發生後波音公司股價在3月11日下跌5.6%,但衣索比亞航空波音737MAX8空難的遇難者家屬想要「找波音的麻煩」,還需要進行相當複雜的調查,因為只有當遇難者家屬和其律師能夠證明空難是由客機在設計和製造中出現的疏忽所造成的,才有權利對飛機製造商提起訴訟。而且,對于波音737MAX8而言,所謂的「飛機製造商」概念並不是特指波音公司。
  • 737 Max不會成為下一個協和 波音也不會是另一個麥道
    隨著美國、加拿大也加入停飛波音737 Max行列,坊間開始猜測737 Max飛機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協和客機就此退出歷史舞臺?波音737 Max下一個協和式客機?歷史上,曾發生了一次空難讓一架二十多年來從未發生過事故的飛機臭名昭著,從而永遠退出歷史的舞臺。這就是曾今聲名遠播的協和式客機。
  • TMGM:737MAX空難,美國官商勾結,在利益面前有多冷漠
    2019年3月10日8點38分(當地時間)一架載有157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衣索比亞航空公司波音737 MAX8客機(航班號ET302),飛機起飛6分鐘後失聯,隨後被確認墜毀,機上人員全部遇難。這是獅航客機墜毀後5個月內該機型遭遇的又一次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