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一架客機CZ3496航班從昆明飛往鄭州,機上共有130多名乘客,起飛後20多分鐘,飛機突然出現故障,飛行員緊急將飛行高度從7000多米降到3000米以下,飛機在空中盤旋了一個多小時後返航。在降低飛行高度過程中,多名旅客感覺到強烈的失重感。
[我來說兩句]空調出故障了
17日(上周六)晚,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一架客機CZ3496航班從昆明飛往鄭州,起飛後20多分鐘,飛機突然出現故障,飛行員緊急將飛行高度從7000多米降到3000米以下,飛機在空中盤旋了一個多小時後返航,機上130多名乘客在空中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幕。晚報記者 王菁
上周六那驚魂一幕
飛機急速下降,感覺眼睛都在充血,耳朵就要爆了,差點就沒命了
「差點就沒命了。」乘客周女士由於驚嚇過度,在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一想起事發一幕便痛哭起來。
幾名旅客說,他們從鄭州來昆明旅遊後,17日晚乘坐CZ3496航班準備返回鄭州,同一航班的旅客有130多人。
「上去20多分鐘飛機就開始顛簸,特別特別顛,突然飛機猛地一下往下降,『譁』一下乘客們的心也一下往下沉,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那氧氣罩一下子全都墜下來了。」
「那種感覺有點像乘電梯時譁啦往下降,但飛機速度當然更快更猛烈。」
就在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時,每個人頭頂上方的氧氣罩一下子全都墜下來了。
此時,大家意識到飛機一定是出了故障,都嚇得不敢講話,並聽從乘務員的指揮戴上了氧氣面罩。
「結果我們戴上後發現根本就沒有氧氣,一個老人的心臟病都發作了。」幾名乘客說,當時除了耳朵壓力很大外,有的還感覺眼睛都在充血。
「氣壓越來越大,我們的耳朵開始耳鳴,越來越疼,當時我渾身冒汗,坐在那裡感覺自己的耳朵就要爆了。」周女士說。
幸好之後沒有出現更大的顛簸,只是飛機一直在空中盤旋。
乘務員告知旅客說,這是要將飛機上的燃油消耗掉一部分之後,再選擇合適的機場著落。
在恐懼中經歷了一個多小時的煎熬後,當晚11點半,飛機終於重新降落在了昆明巫家壩國際機場。
周女士回憶,飛機在跑道上顛了兩下,才慢慢滑入跑道,她剛好坐在機翼的位置,那聲音就不正常。
飛機降落後,大家仍顯得驚魂未定,一名旅客甚至忘了脫下氧氣面罩。之後,乘客被安排到了休息室休息。
由於時間延誤,南航按照公司規定對旅客進行賠付,並於19日凌晨安排乘客乘坐專門調派的飛機飛往了鄭州。
飛機出了啥故障
飛行高度從7000多米降到3000米以下
經多方了解,執行17日晚上CZ3496航班的機型為波音737—300,屬於南航飛機隊伍裡比較老的機型,也是該公司計劃今年逐步淘汰的機型之一。
究竟飛機出現了什麼緊急故障會返航?
南航昆明營業部機場值班經理艾慶華說,出事客機機械故障在飛機的空調系統部件。
為什麼空調壞了要選擇飛機瞬間下降呢?他說主要是當時飛機的飛行高度在7000米左右,機艙內的氣壓高於外界高空氣壓,空調系統部件出現故障後,導致飛機內部氣壓緩慢下降。
遇到這種情況,飛行員必須儘快把飛行高度降到海拔3000米以下,才能保證飛機和旅客的安全,因此飛行員的操作並無不妥。
在降低飛行高度過程中,旅客會有強烈的失重感,並明顯感覺耳朵鼓膜有壓迫感,釋壓時,旅客座位上方的氧氣面罩也會自動脫落下來為旅客供氧,但需要用力拉動才會釋放出氧氣。當時,幾名感覺沒有吸到氧氣的旅客可能存在操作不當的情況。同時,氧氣面罩能給旅客供氧的時間只有12分鐘,這也是飛行員需要快速降低飛行高度的原因之一。
本報記者感受「失重」
繫著安全帶身體都往上飄
那種感覺「非常非常難受」
2006年冬季,我乘坐從深圳回鄭州的飛機,中途遇到冰雹和強氣流天氣,飛機先是顛簸,還伴隨著被冰雹敲打的撞擊聲。
就在飛機來回顛簸時,艙內很多乘客都已緊張失措,隨後的急速下降更是讓乘客們嚇得哭出聲來。
雖然個個腰間系好安全帶,但還是感覺到全身往上飄浮,本來緊抓著座位扶手的雙手都已被迫離開,跟隨者身體往上飄浮,身體往上移到腰間安全帶所系的極限,繃得緊緊的,而且頭昏腦漲,毛孔都已張開,耳朵擠壓幾乎聽不到身邊人說話。
當我們的身體沒有依靠,完全飄浮在空中的感覺真是好難受。
我的一位同事也嚇得面色蒼白,汗如雨下,而我則是緊閉雙眼,禱告這噩夢般的感覺快點消失。
隨後,飛機在躲避冰雹和氣流中不停上升,再下降,整個過程持續10分鐘總算挺過來,飛機備降武漢天河機場。
在一高一低情況下,我和很多乘客都控制不住,反胃嘔吐。
其實帶來的身體失重感總共不到5秒,但卻是我終身難忘的經歷,真是兩個字不足以形容「難受」,再詳細說的話就是「非常非常難受」。鄭州晚報
(責任編輯:徐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