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9日),ZH209航班驟降萬米,深航官博為此連發三則通報。最新的通報提到,涉事飛機因「增壓指示失常」返航。資深機長陳建國告訴南都記者,指示出現異常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機械故障、電子故障等,需等待官方進一步調查。
今天(9日)下午,針對涉事航班在2分鐘內下降6000米的說法,深航有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該數據並不準確。資深機長陳建國告訴南都記者,「飛機緊急下降時,平均每分鐘下降900米到1200米屬於正常速度,但如果飛機按照平均每分鐘3000米下降,會超過設計最大速度,導致飛機超速解體。」
深航:因增壓指示失常返航
據此前報導,8月9日上午,深圳航空一架從深圳飛往西安的空客飛機掛出7700代碼返航,航班驟降6千米。據「飛常準」顯示,ZH9209執飛機型為空客A330-343E,機齡2.3年。
返航事故發生後,8月9日午間深航連發三則通報。其中第一、二則通報透露稱,涉事航班因「機械故障」返航,當天14時換機抵達目的地西安。
最新的第三則通報披露了涉事航班返航的具體原因。據通報,涉事飛機於當天7時32分起飛,在廣州管制區上升高度9200米時,出現增壓指示異常,機組按程序處置,下降至安全高度,返航深圳。對於一度被報導的兩分鐘下降近6000米的說法,9日下午,深圳航空的有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該數據並不準確。
資深機長陳建國也告訴記者,ZH9209航班在廣東懷集縣附近實施了緊急下降,「從雷達數據來看,飛機是從7點52分49秒開始離開30150英尺(9200米)下降,在7點57分56秒到達11800英尺(3600米)的,歷時5分鐘。」他表示,涉事深航飛機平均下降率是每分鐘1100米,在正常範圍內。
「飛機在高空遇到緊急情況時,每分鐘下降900米到1200米屬於正常。但如果按照每分鐘3000米下降,會超過飛機設計的最大速度,」陳建國補充稱,「瞬間保持3000米每分鐘有可能,但在高空持續保持這個下降率下降6000米,飛機會超過設計最大速度,導致超速解體。」
萬米高空驟降事故近年時有發生
在最新的通報中,深航還披露了涉事航班返航原因,稱「在廣州管制區上升高度9200米時,出現增壓指示異常。」對此,陳建國表示,指示異常原因很多,「機械的故障,電子的故障,指示顯示問題,需要官方進一步調查。」
實際上,這並非近來首起航班在萬米高空驟降的事件。
據此前報導,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因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從萬米高空實施緊急下降,飛機於2018年5月14日7:46分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
2019年9月18日17時,一架從美國亞特蘭大飛往佛羅裡達州的波音767客機,在8分鐘內急降近萬米,臨時備降在海港城市坦帕。據乘客拍攝機上照片顯示,該架客機在下降期間,機上氧氣面罩全部脫落。南都記者注意到,飛行數據顯示,該架波音客機在起飛38分鐘時,巡航高度從11800米突然快速下降。與此同時,飛行速度從876km/h迅速提升至963km/h,隨後8分鐘內飛機下降了近9000米,最終於當天17時12分備降在坦帕機場。
在高空緊急下降的情況下,機艙內的氧氣面罩是否會自動脫落?陳建國表示不一定,「氧氣面罩通常和座艙高度值有關,緊急下降時機組也可以選擇人工放,也可以選擇不放。」
來源:南方都市報(nddaily)報導
編輯:李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