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月球磁場去哪兒了 解謎關鍵是找到內部「發電機」

2020-12-03 中國青年網

  如果有機會登上月球,你會發現,在那裡即使帶上指南針,也找不到北了。這是因為現在的月球幾乎沒有磁場。

  然而,情況並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項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研究認為,月球曾經有過強大的磁場,大約在距今15億至10億年的這段時間裡,月球內部「發電機」停止了工作,導致其內稟磁場逐漸消失。

  所謂內稟磁場,是指行星內部自發生成、保持和改變的磁場。如此古老且蹤跡難覓的月球磁場,科學家是如何「追查」到的?月球內部「發電機」是如何運轉和演變的?研究古老的月球磁場能回答哪些科學問題?

  如何探尋古老的月球磁場

  眾所周知,我們的地球擁有強大的磁場。當太陽風侵襲地球時,由於磁場的阻擋,地球周圍會形成一個巨大的「隱形殼體」——磁層,阻擋了絕大部分太陽風等離子體進入地球,這不僅能防止我們的大氣層被太陽風剝離,也對地球生物形成了有效的保護。

  磁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月球是一個類似地球的固體行星類天體,月球磁場自然也是行星科學家關注的焦點之一。過去數十年的探測和觀測發現,當今月球整個月面的平均磁場強度小於0.2微特斯拉,表明其目前要麼根本不存在全球分布的磁場,要麼僅僅存在一個極端微弱的全球磁場。

  同時,探測也發現月球存在著明顯的月殼磁場強度異常分布。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平勁松介紹,探測和研究月球磁場的方式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通過繞月衛星和著陸器攜帶的磁力儀和電子反射譜儀等設備探測月殼現存的剩餘磁場空間分布;另一類是對阿波羅探月計劃採集的月面巖石樣品進行分析,獲得剩餘磁場信息和撞擊時代信息,推斷早期月球磁場的存在和演化特性。

  其中,使用巖石樣品研究磁場是地球物理場檢測分析的經典技術之一,在古地磁研究中也經常用到。早在1971年,科學家們就對阿波羅11號採樣得到的兩塊月巖樣品進行了實驗室分析,確認了月球巖石樣品中存在微弱剩餘磁場,並排除了巖石長期暴露在地球磁場中而產生感應磁場的可能性。

  「月球火成過程中的噴發物質冷卻凝結時,構成月球巖石的微粒與當時月球磁場方向保持一致。被凍結在這些數十億年的巖石中,保留了當時月球磁場強度和方向等物理信息。」平勁松解釋道。

  月球磁場與地球磁場的特性截然不同,使得月球磁異常的起源成了一個極重要的、存有爭議的月球科學問題。學界一般認為,繞月衛星觀測到的月殼微弱磁場和月球磁異常源於月殼在一定磁場環境中的自然剩餘磁化,有理由推測在月球誕生後的演化早期存在類似地球的內稟磁場,比如存在一個早期的發電機磁場。

  「上面提到的兩類對月球磁場的探測研究都推斷認為,月球在距今40億年前左右,出現過發電機磁場。」平勁松指出。

  月球內部「發電機」怎麼運轉演變

  發電機理論,是解釋天體磁場成因的假說之一。依照該理論,天體內核有著溫度很高的液態金屬物質,它們在循環活動時產生電流,進而形成磁場。電流越大,形成的磁場就越強。

  「發電機機制是行星產生磁場的關鍵,

  月球為科學家提供了探索中等尺度類地行星天體發電機演化和壽命的絕佳機會。」平勁松指出。

  有研究認為,月球的首次發電機效應可能在40億年前產生了強大的磁場。在距今約42.5億到35.6億年間,月球表面的磁場強度在20—110微特斯拉之間,最大強度約為地球當前磁場強度的兩倍。由此可見,月球內部「發電機」一度很強大,其壽命也相當長。

  如此強大的「發電機」是怎麼運轉的?平勁松解釋道,月球早期的發電機磁場類似地球的發電機磁場,是含有金屬的液態巖漿核在移動時產生電流的產物,月球磁場對保護月面免受太陽風侵襲起到過重要的作用。

  在月球早期歷史中,強大磁場可以保護月球表面不受太陽風的影響,阻止表面被快速風化,同時避免月球土壤中包含大量來自太陽氣體的成分。在這之後,月球磁場強度開始減弱,大約在31.9億年前時已經下降了至少一個數量級。

  對月球「發電機」的成因,還有另一種推測。有行星科學家認為,在巖漿海時代後期,月球上曾經存在很多質量比較輕而且流動著的熔巖,這些熔巖在飄往月球表面的時候留下了很多放射性元素。這些元素衰變後散發大量的熱讓月球內核以及周圍的物質和月球表面形成了對流,對流產生感應電流,從而產生了月球磁場,隨著放射性元素的衰竭,月球內核逐漸冷卻下來,磁場也就跟著消失了。

  事實上,目前對於月球「發電機」的形成和演變機制尚無定論。新近的研究認為,早期的月球軌道更加接近地球,導致月球內核液體出現潮汐力矩擾動,類似於地球液態核的運行方式,產生了為磁場提供動力的發電機效應。之後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不斷增加,潮汐力矩擾動減弱,核結晶的驅動過程可能變得更加顯著。

  「在這個過程中,月球中心含鐵鎳的固體內核逐漸形成,並與周邊黏性液體物質存在不同步的轉動攪拌產生了磁場。當月球內核完全結晶形成而脫離外部物質,驅動磁場的『內部發電機』就停止了工作。」平勁松介紹道。

  月球磁場裡藏著哪些線索

  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人們對月球磁場的認識也在不斷刷新。在了解磁場強度的同時,科學家正在嘗試使用阿波羅號獲取的月球巖石樣本測量遠古時期月球磁場的方向,從而構建出月球磁場的原始方位。

  除了加深對月球磁場本身的了解以外,相關探測研究還將有助於回答哪些科學問題?

  在平勁松看來,對月球磁場特性的研究不僅可以幫助人們了解認識月球的演化歷史和過程,還能藉此舉一反三,為研究其他類地行星如何在演化過程中失去了磁場,以及未來地球磁場的走向提供線索。

  不只是月球,太陽系內的火星和金星也沒有磁場。通過對火星磁化隕石的定年,科學家認為火星發電機作用大約在39億年前就已經停止,而其動力來源、產生的磁場形態與消失原因,目前還沒有定論。

  金星與地球大小相近,和地球的距離也相對比較近。他倆還有很多其他相似的地方,因此有時候被稱為「孿生」星球。但兩顆行星的大氣層和磁場卻截然不同。大家都很好奇,金星為什麼沒有磁場,「轉得慢」或許是原因之一。

  如果說火星、金星還相對遙遠。把目光拉近一些,我們身處的地球是否有一天也會失去磁場的庇護呢?有研究表明,近100年來,地球的磁場正在漸漸削弱。地球磁場未來將如何演變,無疑關乎著人類的未來。

  「事實上,這也正是比較行星學的價值所在。通過對比月球、火星、金星和地球之間的差異,可以對地球的演化和宜居環境的構成有更多的了解,進而認知生命的起源和人類未來的命運。」平勁松指出。(記者 唐婷)

相關焦點

  • 月球是外星人留下的?美國宇航局發現月球內部是個發電機
    月球是地球最近的一顆天然衛星,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認識的月球是一個荒涼的世界,但這並不代表月球內部是個安靜的地方。許多跡象表面月球內部曾經是個非常活躍的內核,這還牽涉到月球的形成。當前主流的月球形成理論認為月球來自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與地球碰撞的結果,兩者重新塑造出了一個地球環,這些物質聚集後形成了月球。
  • 40億年前的月球,到底是如何「守護」地球和磁場消失的原因?
    這些業態基礎在內核的冷卻及自轉的影響下會產生流動的電流,而這些電流則會產生感應磁場,這個成為地球的發電機原理。形成的磁場會一直由地球內部延伸到太空,屏蔽了颱風的侵蝕,保護了地球的生命。在2020年10月14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地球的最初時刻可能是月球的磁場保護了地球。在五十年前,阿波羅登月計劃帶回了月球的巖石。而通過這些巖石,我們可以探測月球的磁場,就像通過地球巖石確定地球磁疇那樣,但巖石形成並能卻是巖石中的磁疇會受到磁場的影響,進而改變方向。
  • 解密40億年前的月球,到底是如何「守護」地球和磁場消失的原因?
    所以在太空中,地球就是一個被彗星狀磁場包裹的星球,而磁場外則是危及生命的太陽風,所以磁場的存在對我們至關重要。問題一:那地球磁場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其實目前對於地球磁場形成的真正原因,我們還不是十分的清楚,但現在的主流觀點是認為地球的磁場是來源於地球內部液態金屬的對流形成。在地表三千公裡下,有一個由鐵鎳組成的固態內核,這個是地球的核心。
  • 地球內部藏著一個大型發電機?
    地球內部,有一個發電機,在維持地磁場長期運轉。並且,其中的物質交換和熱量交換,讓它可以十分持久。愛爾蘭物理學家和數學家拉莫(Joseph Larmor)則猜測,或許有一個發電機產生了地球的磁場……咦,地球內部有一個發電機?這個想法聽起來似乎有些天馬行空,但事實上,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地球磁場理論——「地球發電機」理論正是萌芽於此。02.
  • 月球的「盾牌」磁場消亡於10億年前,強度曾是地球的2倍!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永久天然衛星,也是人類首個登陸的地外天體。近些年來,科學家對月亮的孜孜不倦的研究,也發現了月球內部普遍存在水,且比想像的要多得多,但依然存在很大不解之謎,比如它的磁場。目前學界認同的地磁起源理論是來自20世紀40年代的「發電機理論(Dynamo theory)」,即是說地球內部存在電流,磁場的來源於核心導電流體的運動。 雖然月球的磁場很弱,但過去科學家們認為,月球磁場的產生方式和地球一樣,可適用於「發電機理論」。
  • 人類月球日|登月50餘載三大謎團仍待解:起源、磁場、地月距離
    7月20日是人類月球日。月球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近到在月球表面留下人類的腳印。從仰望月球開始,人們便對其開展了持續研究,許多關於月球的特性都已被我們所掌握。然而,這個「近鄰」仍留有許多謎團,有待我們去探尋。月球是如何誕生的?它的年齡幾何?
  • 【ATA24】抓住最關鍵的一點,搞懂交流發電機一點也不難
    莫慌,我們一步步來,今天就先講講交流發電機的結構和原理。這玩意看上去繞來繞去的,但是我們只要抓住關鍵點,其實一點也不難。在介紹關鍵點之前,我們還是要看看交流發電機在飛機交流電源系統中的位置的,也就是在學一個東西之前,我們應該知道它在哪,是幹什麼的,否則毛線始終是毛線,永遠織不成毛衣的!
  • 發電機專題-旋轉磁場交流發電機原理
    接上篇:發電機專題-單相永磁交流發電機在交流發電機原理課件中模型的磁場是不動的,線圈在磁場中旋轉產生感應電勢。在實際發電機中產生感應電勢的線圈是不運動的,運動的是磁場。產生磁場的是一個可旋轉的磁鐵,兩端為南、北兩磁極,是發電機的轉子,線圈在磁鐵外圍,與磁鐵轉軸同一平面。當磁鐵旋轉時產生旋轉磁場,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動勢。見圖1。
  • 漲知識 旋轉磁場交流發電機原理
    在這個模型中磁場是不動的,線圈在磁場中旋轉產生感應電勢。在實際發電機中產生感應電勢的線圈是不運動的,運動的是磁場。產生磁場的是一個可旋轉的磁鐵,兩端為南、北兩磁極,是發電機的轉子,線圈在磁鐵外圍,與磁鐵轉軸同一平面。當磁鐵旋轉時產生旋轉磁場,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動勢。由於空氣的磁導率太低,在旋轉磁鐵的外圍安上環型鐵芯,也就是定子,可大大加強磁鐵的磁感應強度。在定子鐵芯的內圓有一對槽,線圈嵌裝在槽內。
  • 磁鐵為什麼有吸力,地球為什麼有磁場,它們的能量從哪兒來?
    磁鐵是我們常見的東西,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就利用磁鐵製成的,大家都知道,磁鐵對鐵有吸引力,這是為什麼呢,它的能量是從哪兒來?大家都知道,電流運動可以形成磁場,目前普遍認為地球內部有電流,電流是如何產生的呢?
  • 月球最深處:「永動機」10億年前停止 是地球磁場500倍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最新研究表明,大約10億年前,當月球「內部發動機」停止工作時,月球曾經的保護磁場逐漸消失。為了確定之前月球磁場的強度大小,研究人員分析了月球表面巖石樣本,這些巖石源自一次天體大撞擊過程。伴隨著天體大撞擊熔巖逐漸冷卻,其內部微小顆粒與月球磁場重新排列,成為當時磁場強度和方向的快照。
  • 約10~13億年前:地球發電機形成!地磁起源仍是未解世紀之謎
    地球磁場,是地球生命賴以存在的核心關鍵因素首先,因為地球最核心部分,為固態的鐵內核,圍繞太陽公轉自轉時,在某種特定條件下,順勢也形成了地磁發電機。但科學家們,論證地磁形成的時間,是可以通過兩個比較客觀的角度去推測的。第一,通過採集地下礦物質的所攜帶的磁場信息。比如一種在巖石中最普遍存在的副礦物——鋯石。通過對其精確年齡的測定、其原生剩磁信息,等諸多方面建立科學模型,反推及揭示地球早期磁場的變化。
  • 約10~13億年前:地球發電機形成!可地磁起源,仍是未解之謎
    地球磁場,是地球生命賴以存在的核心關鍵因素 首先,因為地球最核心部分,為固態的鐵內核,圍繞太陽公轉自轉時,在某種特定條件下,順勢也形成了地磁發電機。
  • 為什麼要研究火星磁場?科學家這樣說—新聞—科學網
    從而進一步了解火星內部的結構和演化史,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那麼研究火星磁場到底意味著什麼?如何對人類社會產生影響呢?一起來聽參與此次火星任務的科學家怎麼說。 了解火星內部演化史 能夠揭示地球未來的樣子 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教授 張可可:這次對火星的研究的話,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理解火星的內部結構。
  • 金字塔是遠古時代建造的發電機?
    世界各地對金字塔的結構和實際情況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其中一個理論為金字塔是發電機。理論上認為,在遠古時候,外星人和那些擁有高科技的人,可以利用這個相互連接的無線能源系統在地球上導航。如果世界上有這樣的金字塔電網,南極洲存在有金字塔,這是很有可能的。
  • 月亮也曾經擁有磁場,強度是現今地球2倍
    科學家知道月亮現今磁場非常薄弱,指南針到了月球上毫無用武之地,然而一篇新研究發現,數十億年前的月球其實擁有磁場,且強度可能還是地球的2倍。地球磁場的產生源自於核心導電流體的運動,稱為發電機理論(Dynamo theory),人類並依靠著地磁場發展出導航定位技術,而地球磁場也保護著生物不受來自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轟炸。但根據過去數十年探測器的調查,地球衛星月球如今的磁場強度不到地球磁場百分之一,但不論為何月球磁場那麼弱,過去科學家認為,月球磁場的形成方式跟地球一樣,都是基於發電機理論。
  • 如果你登上月球,小心找不到北,月球上沒有磁場
    儘管他們還不懂得原理,但是卻很好地利用的地球磁場,掌握了定位的技能。不過,這個偉大的發明,如果送到月球去,恐怕就要失效了,因為月球沒有磁場。說月球沒有磁場,可能略有誇張,畢竟月球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磁場的。或者說,月球有被磁化的部分,但是並不存在全球性的偶極磁場。
  • 漂移的大陸:05.磁場從何而來?
    地球的磁場也就變得比較強了。說白了地下有個巨大的發電機。地球內部的發電機這個發電機的模型算是比較靠譜兒的。艾爾薩瑟也被稱為「發電機理論之父」。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磁場的軸和地球自轉軸為什麼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無法解釋磁極的倒轉。後來為了解釋磁極倒轉現象,科學家們設想在地球內部不是一個發電機在轉,而是兩個,產生的電流和磁場在相互影響。因此地球的磁場是兩個發電機疊加以後的效果。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這事兒可就沒準了。因此次才會出現磁極的倒轉現象。磁極倒轉呈現一種準周期性。
  • 指南針在月球上能用麼?
    由於月球並不具備全球性的大型磁場,因此指南針在月球表面並不能準確指明方向。月球磁場是否存在根據眾多的測量實驗,月球上並不存在類似地球那樣的全球性大型磁場,有的只是分布不均,且微弱的磁場(強度只有地磁的千分之一以下)。
  • 月球的3個未解之謎,第一個值得探討,最後一個令人難以置信
    這些電荷四處運動 ,產生磁場。科學家稱之為發電機效應。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 ,我們認為月球不可能有磁場。但後來 ,阿波羅號的太空人帶回了一堆月球隕石,其中許多是有磁性的。在分析這些巖石和做了一些電腦模擬之後,在40億年前 ,它曾經有自己的磁場。更重要的是 ,看起來月球的磁場,甚至比地球的更強。並且持續的時間比我們想像的要長 ,可能大約十億年,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