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的藝術 光譜的技術

2021-01-09 儀器網86175

如果你朋友圈又一位北京的朋友,那麼你可能已經收到了一張雙彩虹美景的圖片。2020年9月3日,北京上空出現了罕見的雙彩虹,這種與眾不同的彩虹更是被一批網友視為好運的象徵,不同角度的雙彩虹照片也得此才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傳播開。

當然,有浪漫主義的網友自然也有客觀分析的學者,面對「雙彩虹是怎樣形成的」這類問題,氣象局的專家們也一一作出了解答。從「雙彩虹實際上是霓和虹」、「霓和虹之間的差別」、「彩虹為什麼是拱形的」等角度對雙彩虹進行了介紹,讓不少讀者受益匪淺。

事實上,當小編了解到彩虹從天空中看是完整圓環形時,就不僅感嘆,彩虹本就就是大自然表演的一場光線的藝術,但是從儀器人的角度看,彩虹背後的原理同樣也是光譜背後那神奇的技術。

紅光波長短,水珠中折射率小;紫光波長長,水珠中折射率大——不同顏色的光擁有不同的波長,不同波長的光折射率又不同,光通過折射產生了色散便是彩虹。這是彩虹的形成原理,而這同樣也是光譜的基本原理。

事實上彩虹也是一種光譜而彩虹形成的過程其實就是水滴將成分複雜的太陽光分解的過程。而光譜則是人類掌握分解的規律並加以利用的產物。簡單的說,光譜儀中的三稜鏡就像是空氣中的雨滴,而當成分複雜的光照射到三稜鏡中並發生折射時,由於其中不同波長的色光折射率不同,入射光被三稜鏡均勻的分解折射到感光片上,形成了特定的彩色光帶,而這個彩色光帶便是色譜。通過對比色譜,便可以分析出入射光的色光組成從而間接分析出樣品中的物質組成。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因為這種檢測原理,因此光譜儀的基本特徵參數包含光譜範圍、色散率、帶寬和分辨本領等,而涉及到這些原理的相關技術也會影響光譜儀的準確性與分辨本領。如今常見的傅立葉紅外光譜儀、近紅外光譜儀等也是由於這個原因以及相關技術的發展而逐漸誕生的。

而作為一款儀器來說,光譜儀的神奇之處不僅僅在於其解析光線這種神奇的技術,更在於其在眾多領域都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例如考古學。光譜對於考古學來說,不僅僅是分析文物年代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助力文物復原修復工作的好幫手。由於時間過去了很久,許多文物從肉眼是無法判斷其組成的物質以及工藝的。但是光譜就不一樣,藉助光譜,相關學者可以很輕鬆地了解到文物當時製作時用的是什麼物質,上色的顏料是怎麼調製出來的。之後通過得到的這些信息,相關工作人員也可以更好地進行復原工作。

在比如目前大熱的垃圾分類。相較於傳統的分揀設備,高光譜成像技術很好地解決了檢測時間長、分類效率低、無法快速分揀的現有難題,對於垃圾分類的系統化、機械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彩虹和光譜之間的聯繫,恰恰說明了技術源於生活,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一項偉大的技術其原理可能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

相關焦點

  • 弗裡茨·哈伯研究所開發出光線的納米級控制技術
    ,並精確控制探針尖端產生的納米級光線。要想查明非均相催化劑的反應機制,就要調查作為固體表面反應活性位點的局部結構和分子的動態行為,因此需要開發超過光線衍射極限的納米級成像法,以及可以從微小區域獲得光譜的顯微分光法。作為在這種空間極限進行測量的方法,可以使用掃描型近場光顯微鏡,這種顯微鏡利用能在尖銳的金屬探針針尖產生的納米級光「近場光」進行測量。
  • DLP DMD技術助力 光譜檢測應用更趨多元
    以往光譜檢測設備不僅體積大,價格也相對昂貴,使得光譜檢測成為一種被局限在實驗室裡的技術,但隨著數位光源處理(DLP)技術與數位微鏡元件(DMD)出現,現在光譜檢測設備已經可以微型化,成本也大為降低,可望創造出更多新應用。  光譜檢測是一種強大的非接觸式技術,可透過光線不同波長的吸收或反射/發射的變化,快速辨識出某物體所含的物質成分。
  • 成像光譜偏振技術
    對成像光譜偏振技術的相關理論、技術、實驗和應用進行總結和凝練,是該技術發展的必然。第二部分重點論述成像光譜偏振技術和成像光譜偏振儀,包括:第 8 章靜態成像光譜偏振技術;第9 章基於液晶可調諧延遲器的高分辨通道型幹涉成像光譜偏振技術;第 10 章孔徑與視場分割成像光譜偏振技術;第 11 章基於透鏡陣列的快照式成像光譜偏振技術。
  • 九州大學新技術,數秒便可同時測量晶狀體混濁度和光譜特性
    九州大學研究生院藝術工學研究院的樋口重和教授及該校研究生院綜合新領域學府博士生江藤太亮等人,與新加坡眼科研究所(Singapore Eye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合作,共同開發出了能夠安全、簡單、快速(目前約為4秒)地測量晶狀體的混濁度和光譜透射率的系統(已申請專利)。該系統利用的是光入射到眼睛裡時出現的第四浦肯野圖像,也就是來自晶狀體後面的反射圖像。
  • 淺談高光譜成像技術在世界名畫賞析領域的應用
    高光譜圖像是將成像技術和光譜技術相結合的多維信息檢測技術,它能夠同時探測目標的二維幾何空間與一維光譜信息,獲取高光譜解析度的連續、窄波段的圖像數據。>·梵谷:《玫瑰》(Roses)(1890);尺寸:93 x 74 cm,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藏。
  • 超透鏡技術再突破 可聚焦整個可見光光譜
    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團隊(SEAS)宣布他們目前已經成功開發出了首個能夠以高解析度將包括白光在內的整個可見光光譜聚焦於一點的超透鏡。該項研究成果被刊登於最新一期的《Nature Nanotechnology》雜誌中,研究團隊表示這款超透鏡能夠通過使用一組二氧化鈦納米纖維來均勻聚焦不同波長的光線並消除色差,而不用像傳統鏡頭那樣需要疊加多個不同曲度和厚度的鏡片才能將整個可見光光譜聚焦於一點。
  • 光譜分析檢測技術應用廣泛,前景廣闊
    小編盤點了下光譜分析檢測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希望能給廣大的光譜研究者以啟發。    光譜分析檢測技術應用廣泛,前景廣闊   光譜檢測技術助力海爾冰箱智能製造全球化升級>   在剛剛結束的2017AWE展會上,海爾冰箱就展示了全球首款應用光譜檢測技術的馨廚網際網路冰箱,首次實現了食材營養成分信息的成功檢測。
  • 如何通過光線顏色分辨星體類別?查這個恆星光譜表即可,建議收藏
    也因為如此,天文學家持續發展出不同的觀測技術與理論,就是要了解這看是雜亂無章,但資料卻又極為豐富的宇宙。人眼可以看出星星有不同的顏色與亮度,光憑這樣是無法更進一步解釋觀測到的劇烈現象,例如:超新星爆炸。將其他學科知識導入到天文領域,就成了基礎科學的最佳應用,也是天文學家不需到達現場就可以知道恆星大小事的依據。
  • 聚焦光譜分析技術前沿「超快光譜」——光譜分析前沿技術論壇(北京...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5月25日,「光譜分析前沿技術論壇(北京)」在文津國際酒店召開。此次技術論壇由三寶興業科學部主辦,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者聆聽了報告。(北京)」現場  「光譜分析前沿技術論壇(北京)」的內容較多的集中於超快光譜技術。
  • 孩視寶:倡導自然光閱讀,推出全光譜護眼檯燈
    隨著家長對青少年近視的關注,讀書學習的檯燈也成為關注的對象,特別是近年來流行的全光譜護眼燈,由於光線柔和均勻,接近自然光,更受到家長的青睞。全光譜,指的是光譜中包含紫外光、可見光、紅外光的光譜曲線,並且在可見光部分中紅綠藍的比例與陽光近似,顯色指數接近於100的光譜。全光譜檯燈,顧名思義就是檯燈光源中運用了全光譜技術,表現出更接近陽光的光照。
  • 光是藝術的生命,光是夜晚的建築師,光為城市景觀照明增光添彩
    光是藝術的生命,光是夜晚的建築師,光環境的設計絕不應當局限於滿足照度標準這個水平上。光有明亮,舒適和具有藝術感染力三個層次,在每個層次上燈光設計師都能發揮主導作用。燈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直到20世紀中後期才開始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燈光不僅對許多昆蟲具有強烈的光誘導性,而且對城市中的各種生物的生活習性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並且這些影響隨著光源光譜以及亮度的不同而顯著變化。研究各種照明光源以及照明方式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使在設計中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減少燈光照明工程對自然生態的破壞,從而使燈光照明工程能夠更好地為人們和社會服務。
  • 多光譜與高光譜成像技術的區別
    多光譜、高光譜甚至是超光譜首先是應用於衛星的遙感,遙感技術已經成為人類獲得地球以及其他星球信息重要的手段之一。利用遙感成像系統得到的地球資源信息已成為人類開發、合理的利用、管理和監測地球資源及環境不可缺少的基本手段,在農業、地質、森林、水利、土壤、海洋、環境、大氣研究等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原理分析_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的應用
    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是最新的電磁波譜技術。作為近年來頗受關注的一個技術領域,太赫茲技術在很多基礎研究領域、工業應用領域、醫學領域、軍事領域及生物領域中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電磁波譜技術作為人類認識世界的工具,擴展了人們觀察世界的能力。
  • 超透鏡技術獲重大突破 可聚焦整個可見光光譜
    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團隊(SEAS)宣布他們目前已經成功開發出了首個能夠以高解析度將包括白光在內的整個可見光光譜聚焦於一點的超透鏡。該項研究成果被刊登於最新一期的《Nature Nanotechnology》雜誌中,研究團隊表示這款超透鏡能夠通過使用一組二氧化鈦納米纖維來均勻聚焦不同波長的光線並消除色差,而不用像傳統鏡頭那樣需要疊加多個不同曲度和厚度的鏡片才能將整個可見光光譜聚焦於一點。
  • 多光譜成像技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魔咖色域,ID:Mycolordo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多光譜成像是多波段光譜圖像獲取、處理、複製、顯示等系列技術的簡稱;通常認為在可見光譜段的多光譜圖像的光譜解析度大於10nm,該解析度能夠以較高的精度擬合或重建自然界中多數目標的輻射光譜或反射光譜信息
  • 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百花齊放」——2017 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秘書長張莉致歡迎辭  近年來,光譜儀器前沿技術及應用的新方法不斷湧現,本次會議聚焦光譜類儀器,邀請了光譜儀器界的眾多「大家」進行相關報告,內容涵蓋了光譜儀器的理論、應用、研發等多個方面,同時還邀請了儀器廠商來到現場,希望通過研討會這個平臺可以促進光譜儀器科技成果的轉化、先進技術的融合,同時希望可以推進儀器設備的技術突破和產業生態環境的建設。
  • 拉曼光譜的技術分類?
    顯微共聚焦拉曼光譜技術  顯微拉曼光譜技術是將拉曼光譜分析技術與顯微分析技術結合起來的一種應用技術。其原理是使光源、樣品、探測器三點共軛聚焦,消除雜散光,信號增強104-105倍。原理:從點光源發光通過透鏡聚焦到被測物體上,若物體恰在焦點上,那麼發射光通過透鏡應當匯聚回到光源,這就是所謂的共聚焦。
  • 成像光譜儀光譜定標技術的背景及原理
    成像光譜儀光譜定標的背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1/335885.htm  成像光譜儀將成像技術與光譜技術結合在一起,在探測地物空間特徵的同時對地物像元色散成像,一般提供幾十個或上百個地物光譜成像圖,為生態、地質、礦產、海洋、陸地水資源、冰雪和大氣環境等學科提供了更廣的研究手段
  • 北京光譜年會召開 盤點光譜技術新進展
    本次年會的特點之一是,光譜分析專家們結合BCEIA展出的新產品、新技術,詳細盤點了光譜分析儀器及技術的最新進展。鋼鐵研究總院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賈雲海研究員、北京化工大學袁洪福教授分別主持上、下午的報告會。
  • 技術生物所舉行時間分辨螢光光譜檢測儀器原理與操作專題培訓
    現場講解示範時間分辨螢光光譜儀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2012年國家事業單位儀器修購項目——離子束輻照生物研究技術系統的一項儀器,現已安裝完畢;為提高相關科研人員的使用技能,充分發揮技術平臺的功能和優勢,9月26日,技術生物所邀請時間分辨螢光光譜儀工程師為大家進行原理和操作技能專項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