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譜圖像是將成像技術和光譜技術相結合的多維信息檢測技術,它能夠同時探測目標的二維幾何空間與一維光譜信息,獲取高光譜解析度的連續、窄波段的圖像數據。我們可以根據獲得的高光譜數據,分析得到具有診斷性意義的物質光譜特徵,建立代表物質特性的「指紋光譜」(每種物質都有的自己獨特的光譜特徵),接著便可以針對高光譜圖像中每個像元的光譜反射率曲線,基於光譜匹配與特徵分析,利用光譜信息直接識別目標物質。
文物中,消失的文字、脫落的顏料,由於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光譜特徵,而高光譜圖像的特點在於極高的光譜解析度和空間解析度,只要其留有微弱的信號,我們就可以根據光譜特徵將其探測出來、並標明在什麼位置;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文物修復工作取得了明顯突破,一批質量上乘的科學分析儀器被運用到了修復工作中。高光譜擁有著可捕獲物質的「指紋光譜」這一特性,在文物修復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將介紹一些美國SOC系列文物高光譜成像系統在國外文物保護領域的一些典型應用範例。
一、畢卡索名畫「Blue Room」塗料成分分析
英文名稱:Reflectance imaging spectroscopy and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fluorescence mapping used in a technical study of The Blue Room by Pablo Picasso
美國菲利普斯收藏館 / 美國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自然保護部
圖1 畢卡索名畫「Blue Room」平面圖
圖2 畢卡索名畫「Blue Room」斜面紋理圖
圖3 a為1500-1650nm處顯示的隱藏圖像;b為2100-2400nm處紋理特性
圖4 Prussian blue, ultramarine blue, lead white, zinc white, viridian green, and vermilion red等不同色素灰度圖像
圖4 Prussian blue, ultramarine blue, lead white, zinc white, viridian green, and vermilion red等不同色素灰度圖像
二、梵谷名畫鳶尾花與玫瑰」(Van Gogh: Irises and Roses) 材料分析研究
英文名稱:Van Gogh’s Irises and Roses: the contribution of chemical analyses and imaging to the assessment of color changes in the red lake pigments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畫作簡介:
文森特·梵谷:《鳶尾花》(Irises)(1890);尺寸:73.7x92.1 cm,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藏;
文森特·梵谷:《玫瑰》(Roses)(1890);尺寸:93 x 74 cm,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藏。
圖1 《鳶尾花》
圖2 《玫瑰》
圖3 《鳶尾花》平面圖(a);基於螢光光譜的 Pb (b)、Zn (c)、Co (d)、and Br (e)等元素的圖像分割
圖4 《玫瑰》平面圖(a);基於螢光光譜的 Pb (b)、Zn (c)、Co (d)、and Br (e)等元素的圖像分割
圖5 a、b、c、d分別展示不同區域的細節成分與對應漫反射光譜
三、畢卡索名畫「Harlequin Musician」《丑角音樂家》與The Tragedy《悲劇》材料鑑別分析
英文名稱:Visible and Infrared Reflectance Imaging Spectroscopy of Paintings: Pigment Mapping
and Improved Infrared Reflectography
美國華盛頓區國家畫廊 / 美國陸軍夜視和電子傳感器理事會
畫作簡介:
Harlequin Musician《丑角音樂集》 作者:(西班牙)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
創作年代:1924年
The Tragedy《悲劇》 作者:(西班牙)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
創作年代:1903年 布面油畫 【規格】105.4 ×69cm 收藏地:美國華盛頓區國家畫廊
畫作《悲劇》創作於1903年,是畢卡索憂鬱時期的作品。當時,畢卡索的畫賣不出去,生活異常艱苦。生活的不順使畢卡索心情低落,也表現在他的畫作之中。《悲劇》一畫描繪的是一家三口的生活困苦、無家可歸的悲劇。這是西班牙乃至整個歐洲社會動蕩生活貧窮落後的悲劇,是世紀交替時期一代人痛苦沉淪的象徵。
圖1 Harlequin Musician《丑角音樂家》 The Tragedy《悲劇》
圖2 Harlequin Musician《丑角音樂家》可見光到短波紅外高光譜立方體3D顯示
圖3 Harlequin Musician《丑角音樂家》高光譜成像數據與光纖光譜儀數據對比
圖4 The Tragedy《悲劇》三個不同部位基於特徵波段的假彩色合成圖 左側 人體:1000, 1150, 1200 nm; 中部 馬: 1300, 1350, 1400 nm; 右側 草圖:1600, 1625, 1660 nm
四、畢卡索名畫「Harlequin Musician」《丑角音樂家》材料鑑別分析
英文名稱:Visible and Infrared Imaging Spectroscopy of Picasso’s Harlequin Musician:
Mapp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Artist Materials in Situ
美國國家美術館科學研究部
畫作簡介:
Harlequin Musician《丑角音樂集》 作者:(西班牙)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
創作年代:1924年
圖1 Harlequin Musician《丑角音樂家》RGB圖像、高光譜3D圖像顯示、光譜曲線、分類結果圖
圖2 Harlequin Musician《丑角音樂家》 A:假彩色700, 750, 800 nm; B:基於中值濾波的影像提取;C:可見光參考圖像;D:基於SAM的影像提取
表1 不同塗料的成分配置圖
圖3 白色塗料的不同種類分類提取結果
圖4 基於高光譜與螢光光譜的微弱差異塗料成分的鑑別分析
五、畢卡索名畫「Picasso’s Peonies」《牡丹》材料鑑別分析
英文名稱:Visible and infrared imaging spectroscopy of paintings and improved reflectography
美國國家美術館科學研究部
畫作簡介:
Picasso』 s Peonies《牡丹》 作者:(西班牙)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 創作年代:1901年
圖1 a:Picasso』 s Peonies《牡丹》彩色圖;b:不同塗料的分類提取圖;c:不同塗料的反射光譜圖
圖2 a:Picasso』 s Peonies《牡丹》彩色圖;b:800, 750, and 700 nm 假彩色圖像;c:不同標記點的光譜
圖3:Madonna and Child with Four Angels 畫像處理
目前文物鑑定的傳統方法中很多是有損或微損的,需取樣才能分析;而且,有損測試的分析結果只局限於測試點或取樣點,而不能完全代表未測試部位的信息。高光譜成像技術能同時提供待測物整體的圖像和光譜信息,可以對目標物進行高光譜識別和分類;其具有快速測量、能進行精細分類與識別等優點,且對文物無損傷,在文物分析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SOC710CR高光譜文物成像系統具有獨特的內置推掃技術、雙CCD可預覽、一鍵式測量等特點,可提供實驗室暗箱、實驗室平臺及顯微測量等多種操作模式。後期光譜提取與特徵提取等技術可最大程度上滿足用戶的需求,在文物保護、修復、真偽識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