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3日下午下班後,接到群眾電話稱:「區疾控中心門口水溝有一隻受傷的鳥,趕快來看看」。接報後,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工作人員及時前往查看,在區疾控中心門口水溝裡看見受傷的鳥。經檢查:鳥的右腳中趾輕微受傷,上喙鼻子也受傷,受傷原因不明,全身潮溼。隨後,帶回局裡救助:取暖保溫,餵食餵水,因傷口小,未包紮,經查疑似貓頭鷹類猴面鷹。
2月24日上午聯繫到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並及時送達。經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專業技術人員鑑定,確認為:「猴面鷹」幼鳥,是貓頭鷹的一種,面盤扁平,呈心臟形,白色或灰棕色,四周有暗慄色邊緣,它似猴臉,長滿絨毛、嘴喙不尖、鷹身鷹爪,故俗名「猴面鷹」。按照生活習性,猴面鷹只在夜晚活動,白天則處在睡眠狀態,眼睛也幾乎看不見東西,善飛翔,主食鼠類,是鼠類的天敵,偶爾捕獵中小型鳥類、青蛙、魚和較大的昆蟲等,分布較廣,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是建設生態環境、維護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重要工作,進一步提高市民意識與社會參與度,向全社會呼籲,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留給我們人類的無價之寶,它們是人類的朋友;野生動物的大量毀滅對人類將產生嚴重的不良後果,造成生態嚴重不平衡,從而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保護野生動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同時,也是修復人類與自然之間破碎的關係。
下步,我們將加大對野生動植物的宣傳和保護力度,發現違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的成功舉辦做出我們林草人自己應有的貢獻。
掃二維碼關注「晉寧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