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黑洞,你一定要知道的物理知識!

2020-10-11 中科院物理所

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在十月六日揭曉,今年的諾貝爾獎並沒有如普遍預測的一樣頒給粒子物理或者凝聚態物理,而是頒給了對於宇宙中最「黑暗」的天體——洞的研究。羅傑·彭羅斯,賴因哈德·根策爾,安德烈婭·蓋茲分享了這個獎項。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奇也是最神秘的天體之一,人類對於黑洞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04年前,一位名叫施瓦西的的天文學家在計算時發現了一個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的解,這個解表明,如果一個靜態球對稱星體的半徑小於某一個特定值(史瓦西半徑),這個星體就會存在一個邊界,只要進入了這個邊界,即使是光都無法逃出。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給這種不可思議的星體起了個名字——黑洞

史瓦西

史瓦西半徑表達式

雖然黑洞的概念在100多年前已經被提出,但是我們直到2019年才首次通過事件視界望遠鏡一睹黑洞的真容。

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

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關於黑洞,你一定要知道的知識。

黑洞的誕生

恆星是宇宙中的巨人,他們產生著巨大的引力,這種引力不僅影響著圍繞它運動的行星,同樣影響著恆星自身,在引力的作用下,恆星具有坍縮的趨勢,不過恆星的內核不停進行的高強度核反應,核反應提供的輻射壓和恆星自身的引力相互對抗,形成了一種平衡,不過這種平衡在恆星暮年開始被逐漸打破。在恆星暮年的時候,恆星內核的核燃料消耗殆盡,核反應不再能提供可以與引力對抗的輻射壓,恆星就開始瘋狂的坍縮,但是此時恆星距離黑洞還有一定的距離,想要變為黑洞,恆星還必須克服兩大障礙——電子簡併壓中子簡併壓

在微觀世界,像電子中子這樣的費米子都具有一定的自閉症,它們不願意跟別的同種費米子共享同一個狀態。如果兩個電子空間距離很近,那他們速度差距就會很大,以保證它們不會在相近的距離內相處太久,如果兩個電子速度很接近,那他們空間距離就應該相距很遠,以保證它們不會碰到彼此,這就提供了一種同種費米子之間的相互排斥。這種特性是由物理學家泡利發現的,又稱為泡利不相容原理

這種同種費米子之間相互嫌棄導致的簡併壓是恆星變為黑洞前最後的阻礙,對於質量小於錢德拉賽卡極限(1.44倍太陽質量)的恆星來說,電子簡併壓是扛得住的。

對於質量小於奧本海默極限(約為2-3倍太陽質量)的恆星來說,中子簡併壓是可以頂得住的。

但是對於質量更大的恆星來說,電子簡併壓和中子簡併壓也無能為力了,在一場明亮華麗的超新星大爆發之後,黑洞誕生了。

黑洞會死亡嗎?

黑洞的誕生標誌著大質量恆星的死亡,但是黑洞是不是也會死亡呢?實際上確實很有可能,而黑洞的直接死因可能就是——霍金輻射

在介紹霍金輻射之前,我們需要先聊一聊量子場論中的真空的概念。大家或許經常聽到一個說法叫真空不空,看似一無所有的真空實際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粒子的場,電子場,夸克場,希格斯玻色子場……,而基本粒子們則是各自的場所對應的激發態,正粒子對應正的頻率,反粒子對應負的頻率。在真空中,所有場都處在最低的能量狀態,但是由時間能量不確定關係,在極短的時間內,場可能因為能量漲落而激發產生虛粒子,這種漲落通常是正負頻率同時發生的,對應於一對兒正反粒子的產生。不過不用擔心,這種方式產生的正反虛粒子對很快就會湮滅將能量重新還給真空,除非,這個過程發生在黑洞的視界附近。

在之前我們提到,黑洞存在一個邊界,一旦進入這個邊界,即使是光也無法逃脫,這個邊界被稱為黑洞的事件視界,假如有一對兒正反虛粒子在黑洞的事件視界邊緣產生,一個粒子在黑洞的視界內,一個粒子在黑洞的視界外,視界內的粒子由於黑洞強大的引力而被拉進黑洞,由於動量守恆定律,視界外的粒子則會朝著相反的地方飛去,從外界看起來,就像黑洞向外發出了輻射,這種輻射就是霍金輻射,但是正反虛粒子對本來應該湮滅將能量歸還,可現在一個粒子帶著能量自己飛走了,這份從真空中「借「出的能量總得有人去還,而這個將能量還給真空的角色只能由黑洞來扮演了。因此霍金輻射將會使黑洞損失能量,視界面積減小,最終黑洞將為自己的貪吃付出代價,徹底消失。

霍金輻射有個非常有趣的特點,那就是越小的黑洞,霍金輻射越劇烈,相應的黑洞的壽命越短,越大的黑洞反而霍金輻射越弱,黑洞的壽命越長。譬如一個幾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其溫度只有10-8K,而其壽命則比宇宙年齡還大1058倍。如果想在今天的宇宙中探測到霍金輻射,那麼我們需要一個質量小於10 12千克的黑洞。因此,霍金輻射這個想法雖然非常有趣,但是至今未能得到實驗驗證。所以即使霍金依然在世,恐怕也很難憑藉霍金輻射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如何製造一個黑洞?

黑洞誕生於恆星的死亡,但是難道只有恆星才能形成黑洞嗎?理論上說,確實不僅僅只有恆星才可以,雖然在介紹黑洞誕生的時候我們是用恆星的質量作為判斷依據,只有質量大於奧本海默極限的恆星才能變成黑洞,但是實際上是否可以變成黑洞的判定依據應該是密度,也就是能否把足夠大的質量壓縮進足夠小的空間。

要壓縮進多麼小的空間,這就需要求助於我們之前提到的史瓦西半徑了。

對於每一個有質量的物體,都有自己對應的史瓦西半徑,任何物體只要能保證在不損失質量的情況下將自身壓縮進史瓦西半徑以內,就可以變為一個黑洞。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一些常見物體的史瓦西半徑都是多少。

首先看看我們的太陽,太陽質量大約為2.0x1030千克,對應的施瓦西半徑約為3千米,也就是如果我們能把太陽壓縮成一個半徑3千米的球,那麼太陽也可以變成一個黑洞,也就相當於把太陽半徑縮小二十多萬倍……,我就那麼一說。

然後再來看看我們的地球,地球質量大概是6x1024千克,對應的史瓦西半徑約為1釐米,大概是我們的指甲蓋大小。這類小黑洞無法通過恆星坍縮形成,但在宇宙早期可以由物質的密度漲落產生。根據早期宇宙理論模型,這些黑洞的質量能夠低至1克。宇宙早期產生的原初黑洞有可能作為冷暗物質的一部分,在宇宙演化中發揮重要作用。

最後,我們說說在地球上產生黑洞的可能性。在大型強子對撞機建造初期,有反對聲音提出粒子對撞將較高的能量在短時間內聚集在較小的區域,有可能產生黑洞併吞噬地球,這些質疑一度引起媒體和公眾的關注。不過由於引力相互作用很弱,大型強子對撞機聚集的能量並不足以產生黑洞,除非牛頓引力常數比已知數值大1030倍。另一方面,高能宇宙射線一直在以更高的能量不停轟擊著大氣和月球,而我們迄今也沒有看到黑洞的效應,這也間接說明即使對撞機能夠產生黑洞,其效率也是可以忽略的。不過這還真有點小遺憾,如果真能在實驗室裡創造出黑洞來,我們對這個神秘的傢伙一定能有更多了解。

掉入黑洞會怎麼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像過,如果你掉進黑洞裡會怎麼樣。其實想要掉進黑洞並沒有那麼容易,首先黑洞只有在事件視界範圍以內的時候,引力才能強大到光都無法逃離,距離黑洞越遠,受到的影響越小。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太陽變成了黑洞,地球會被吸到太陽黑洞裡嗎?完全不可能,太陽形成的黑洞事件視界半徑只有3千米左右,即使是離太陽最近的水星都不會被吸進去,而且由於太陽質量未發生變化,圍繞太陽運轉的行星們甚至軌道都不會發生什麼變化,唯一的變化大概就是,我們會被凍死。

現在讓我們重新回到進入黑洞的問題,如果你想要進入黑洞,我強烈建議你一定要找個朋友陪你一起去,你的朋友在外面看著你進入的全過程,如果你有幸從黑洞裡出來,你們討論起這個事情,你會聽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要進入黑洞的第一步就是選擇正確的黑洞,對於小質量的黑洞,你大概率無法撐到進入事件視界就會被撕成碎片,因為引力隨距離成反比,距離黑洞越近,感受到的引力越大,你大概會被拉長成一根義大利麵,然後被潮汐力撕碎。

好在對於大質量黑洞,潮汐力沒有小質量黑洞那麼大,所以,你應該選擇大質量黑洞。在飛向黑洞事件視界的過程中,還要儘量遠離黑洞的吸積盤。第一張黑洞照片裡的光亮區域就來自於黑洞吸積物質發出的光。由於引力隨距離變化的原因,吸積盤中靠近黑洞的部分旋轉速度較快,遠離黑洞的部分旋轉速度較慢,這種速度差會導致層與層之間劇烈的摩擦,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看到黑洞的吸積盤,如果你離吸積盤太近了,你可能會被烤熟。

我們假設你成功到達事件視界的邊界上了,這時我們先把鏡頭切到看著你進入黑洞的那個朋友的視角。隨著接近黑洞的事件視界,你落入更深的引力勢阱中,由於引力紅移效應,他會看到你逐漸變紅,動作也越來越緩慢。最後他會看到你定格在事件視界的邊緣,逐漸變紅,變暗,消失,你落入視界後發出的信號則被囚禁在視界背後。

現在我們再切換回進入黑洞的你,在你靠近事件視界的時候應該回頭看看你面前的宇宙,雖然根據相對論,黑洞周圍的時間流逝變得緩慢,但是你並不會感覺自己的時間流逝緩慢,而是會感覺遠離黑洞的世界的時間流逝在加快,世界對於你來說仿佛按下了快進鍵,你仿佛可以看到未來一樣,這麼一想還是挺浪漫的,所以千萬不要錯過這一幕。

最後你進入了事件視界,這時你也沒有了反悔的可能性,擺在你眼前的只有一條路,一條指向黑洞中心奇點的不歸路,在你離奇點足夠近的時候,你將被極其強大的引力梯度撕碎。羅傑彭羅斯今年獲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一般條件下證明了黑洞的形成和奇點的存在。不過,廣義相對論並不能描述奇點,事件視界內的物理規律也有可能與我們所知相差甚遠。就像《星際穿越》中的庫玻一樣,也許你會在落入黑洞後洞悉量子引力的奧秘並將它最終帶出來,誰知道呢。

這就是宇宙中最神秘天體的一些小知識,它誕生於恆星的毀滅,最終也可能死於自己的「貪婪「。

後記

本文對於霍金輻射的介紹並不嚴謹,實際上正反虛粒子對在事件視界邊緣產生,其中一個被黑洞吸入,另一個被發射的說法雖然有一些道理,但是跟更精確的表示方法有一些差距,首先霍金輻射並不是來自於固定的點,而是看起來來自整個黑洞,其次如果你進入黑洞內部,你是看不到被黑洞吸入的那些粒子的。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來源:中科院高能所

原標題:關於黑洞,你一定要知道的知識!

編輯:dogcraft

相關焦點

  • 關於黑洞,你一定要知道的知識!
    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 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關於黑洞,你一定要知道的知識。 現在讓我們重新回到進入黑洞的問題,如果你想要進入黑洞,我強烈建議你一定要找個朋友陪你一起去,你的朋友在外面看著你進入的全過程,如果你有幸從黑洞裡出來,你們討論起這個事情,你會聽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 關於黑洞你真的知道嗎?
    讀過高中的同學都知道,這就是第一宇宙速度,為7.9km/s,換句話說你手中的足球如果1秒鐘飛行7.9公裡,這個足球才有可能跑出地球表面。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個足球逃逸出了地球,因為它還是在繞著地球在轉動,並沒有完全擺脫地球對它的束縛。 那我們繼續加大力量,使這個足球變得更快,它不就可以徹底擺脫地球了嘛。
  • 關於黑洞,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黑洞也可以在恆星死亡(「超新星」爆炸)時形成,或來自兩個或更多物體的軌道交互並最終碰撞(恆星或中子星或黑洞),或來自宇宙生命早期的其他事件。雖然天文學家提出黑洞是中子星崩潰導致的,但實際上超級大質量黑洞的形成過程仍不清楚。如果一顆中子星大於一定程度,它就不可能存在——它會崩潰形成一個黑洞。但形成黑洞的大小遠小於超級大黑洞的大小。
  • 細說黑洞概念的提出,關於黑洞你知道多少?真的不可思議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小百,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黑洞的引力極其強大,就連光也會被它吞沒。那麼人們是如何發現既不釋放光,也不反射光的黑洞的呢?長久以來,科學家就是否存在黑洞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宇宙中真的存在可以將光吞沒的黑洞嗎?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公布!關於黑洞的這些知識可以講給學生聽
    翼課君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整理了關於黑洞的這些知識,老師們也可以講給學生聽哦。最後,氣體變得如此之熱,以至於當氫原子碰撞時,它們不再彈開而是聚合形成氮……最終恆星會耗盡了它的氫和其他核燃料……當恆星耗盡了燃料,它開始變冷並開始收縮……——《時間簡史》)霍金先生給我們帶來這麼多關於黑洞的知識知識,自己卻不能親眼看見首張黑洞照片。我更願意相信這樣的說法:他是等不及了,等不及去看真實的黑洞,等不及要去探尋黑洞的奧秘。
  • 地震逃生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地震逃生知識,你一定要知道!災難無情,原標題:《地震逃生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 關於黑洞,你可能不知道的十件事
    它們是黑色的,就像一個無底洞……啊,黑洞!現代天文學的魔主,宇宙中最令人顫慄的誘惑者,令人討厭的怪獸,物質世界最可怕的東西……但我們對它著迷,即使我們對它並不了解。我們本可以羅列出上百個關於黑洞的奇怪事情,不過本文僅提出十個關於黑洞的事實,有些讀者可能已經知曉其中的一些,但希望你們不是全知道,如果你真的全都知道,那麼請隨意留下體現您優越智慧的評論。
  •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老師家長一定要給孩子講這些知識!
    快看關於黑洞的這些知識點,一起漲知識黑洞是怎麼被發現的?我們為啥要給黑洞拍照片?給黑洞拍照片時到底拍的是什麼東西?這些問題被孩子問起時,你會回答嗎?一起學起來!科學家們發現在一些被X射線望遠鏡發現的雙星(由一個緻密星和另一個正常恆星組成)中,緻密星的質量比中子星的質量上限(約為3倍太陽質量)還大,但半徑卻差不多,因此認為這些引力極強的緻密星只能是黑洞。目前在銀河系中已發現20多個黑洞X射線雙星,它們的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5到20倍。
  • 關於小蘇打養花的幾個小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小蘇打是我們家裡很常見的一種東西,它具有較強的清潔去汙能力和一定的抑菌殺菌作用,在生活中有很多妙用,可以說是居家必備的良品。並且很多人還發現,小蘇打還能拿來養花,不過關於小蘇打養花,這幾個小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 關於黑洞,你一定要get到這些梗!(我服了)
    首先,黑洞不是洞,是天體。作為最神秘的預言宇宙天體之一,黑洞質量極大密度極高,周圍會產生巨大的引力場,它附近所有物質都難逃一吸,連宇宙中傳播速度最快的光,也無法在黑洞中完成出它的出色射程。▲ 黑洞的藝術構想圖而黑洞周圍引力巨大的區域,就被稱為「事件視界」,只要跨過這個邊界,一切物理定律在此都會失效,「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的就是兩個黑洞的這一部分。
  • 炎炎夏日,植物要休眠?關於休眠,這些小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炎炎夏日,氣溫越來越高,家裡的很多花卉因不耐高溫,陸續開始進入休眠或半休眠狀態,關於休眠,很多花友都還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編就簡單分享一些關於植物休眠的小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1、通風遮陰: 其實只要是室內養護的花,都應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尤其是在夏天高溫高溼的環境下,良好的通風環境能大大減少病蟲害的滋生,所以,休眠的花卉要放到涼爽通風的半陰處養護;並且休眠的花卉一般都經不起烈日直射,所以夏天中午一定要適當遮陰防曬。像仙客來、鬱金香等球根花卉,還可以在其完全休眠後,將球根掘起,放到涼爽、通風、乾燥的地方儲存,等天氣涼爽了重新上盆栽種。
  • 關於變頻器,這些基礎知識你要知道
    變頻器在工業生產中作用很大,那麼關於變頻器的一些基礎知識你了解多少呢?今天請和供應商小喇叭一起來看一下吧。1、PWH和PAM的不同點是什麼?PWM是英文Pu 1 se Width Modulation(脈衝寬度調製)縮寫, 按一定規律改變脈衝列的脈衝寬度,以調節輸出量和波形的一種調 值方式。
  • 黑洞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體嗎?不!你關於黑洞的知識可能是錯的
    當提到密度最大的時候,我們總是想到黑洞,因為在很多的科普書裡,都仿佛告訴我們黑洞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體,甚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黑洞就是一個密度無限大的天體。奇點當恆星的剩餘質量大於奧本海默極限,恆星會在強大的引力作用下突破中子簡併壓繼續向內坍縮,而此時將沒有任何已知的物理機制能阻止恆星繼續坍縮,它最終會坍縮成一個無限小的點——奇點。由於奇點無限小,因此它的密度是無限大的。
  • 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你知道多少宇宙知識
    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你知道多少宇宙知識時間:2020-11-08 19: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你知道多少宇宙知識 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
  • 人類歷史上首次拍到黑洞的真容,關於黑洞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這大概是四月份除了《復聯4》上映以外最值得期待的大事件了吧,作為第一批將目睹黑洞的人,你準備好了嗎?它真實存在嗎?耶魯大學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Priyamvada Natarajan在接受Gizmodo採訪時激動地說:「黑洞的事件視界代表了我們知識的極限,」對我而言,[地平線望遠鏡]幾乎是人類思維能力的精確部分。我對所有這一切感到激動又興奮。
  • 你見過黑洞嗎?如果人類被吸入黑洞你知道會發生什麼嗎?
    自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的存在,科學家就開始尋找黑洞之旅,直到霍金的出現,人們關於黑洞的研究才有了巨大的飛躍,霍金提出的奇點理論和霍金輻射都是解釋黑洞的基礎理論,宇宙中有無數的黑洞!這裡會發生各種離奇無邏輯的怪事,也就是說愛因斯坦的理論在這裡不管用,這裡沒有定律也沒有規則,在這裡時間和空間都失去了意義,我們熟知的建立在時間和空間概念上的物理法則也不再適用,我們平時對時空的理解完全會崩壞,因為這是極其不同的事情!
  • 解讀黑洞和時空,你知道黑洞蒸發需要多少時間嗎?
    大約10^67-10^100年後,由於霍金輻射,宇宙的所有黑洞都將完全蒸發,這取決於黑洞的質量。你首先要考慮的是什麼是真正的空白空間。想像你所能想像的空白空間,你會去除什麼?在我們的物理現實中,我們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但在理論物理中,我們可以想像它。想像一個沒有任何東西或影響它的空間區域。你唯一不能擺脫的東西就是時空本身,以及支配宇宙的物理定律。然而,即使我們將自己限制在這類虛空中,當我們計算空曠空間本身發生了什麼時,我們會發現它並不是那麼空。相反,由於量子物理仍然是真實存在的,空間結構中將會有一定數量的固有能量。
  • 知否|首張黑洞照片面世,關於黑洞你需要知道的27件事
    整理 | 平章 喬喬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4月10日,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被公布。關於黑洞,我們有著太多太多的疑問。黑洞的形成和恆星的坍塌脫不了關係。中國古代就有記錄,某一天天空突然冒出了一顆特別亮的星星。後來我們才知道,那顆星星是因為「體重」超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己塌陷了,同時伴隨著強烈的輻射,我們才看到它發出的很亮的光。2、對黑洞的研究始於何時?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將時間和空間結合為一個四維的時空,並提出引力可視為時空的扭曲。
  • 養貓小知識:這些養貓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目前生活中不僅飼養狗狗的人增多了,而養貓的人也慢慢增多,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養貓一定要知道的一些知識,這樣對養貓有幫助!1、貓不能吃的東西在飼養貓咪的過程中,主人一定要知道貓咪不能吃什麼,像巧克力,洋蔥,百合花、葡萄、葡萄乾都是不能給貓咪吃的。
  • 關於羽毛球你一定要知道,鵝毛比鴨毛好?
    關於羽毛球你一定要知道,鵝毛比鴨毛好?肯定有好多球友想知道...小編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鵝毛的比鴨毛的要好!因為鵝毛的生長期比鴨毛的生長期要長,所以鵝毛的毛杆要比鴨毛的毛杆堅硬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