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黑洞和時空,你知道黑洞蒸發需要多少時間嗎?

2021-02-28 宇宙探索

(加微信:yzts111111,拉你進微信群,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當你掉進黑洞或者僅僅是非常接近事件視界時,它的大小和規模看起來比實際的大得多。對於一個觀察你的外部觀察者來說,你的信息將被編碼在事件視界上。隨著黑洞的蒸發,這些信息會發生什麼還沒有答案。

宇宙中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所有將要形成的恆星總有一天會燃燒殆盡;遙遠的星系和星系團會被暗能量相互推開;即使是星系中的恆星,只要時間足夠長,也會被引力拋射出去。然而,在星系的中心,宇宙中最大的單個物體即使在今天仍在形成和生長--超大質量的黑洞。最大的星體在一個被事件視界包圍的奇點中包含了數百億個太陽質量,這使它們成為我們所知的最大的個體實體。但即使是它們也不會永遠活著。

正如史蒂芬·霍金在1974年發現的那樣,黑洞最終蒸發了。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大約10^67-10^100年後,由於霍金輻射,宇宙的所有黑洞都將完全蒸發,這取決於黑洞的質量。

你首先要考慮的是什麼是真正的空白空間。想像你所能想像的空白空間,你會去除什麼?

首先,你可以把所有的粒子都取出來。任何物質,反物質,光子,輻射,或任何你能想像的東西都必須消失。你需要你的空間沒有任何量子可能存在,否則將不會是空的。

你還必須保護你的空白區域不受外界任何東西的影響。不應允許任何電場、磁場或核磁場(或核力)穿透它。

即使是宇宙中其他事物的引力影響也必須被消除。這包括由任何和所有質量和所有形式的能量引起的空間曲率,以及任何引力波可能通過你所佔據的空間。

時空中的漣漪就是引力波,它們以光速向各個方向傳播。引力效應必須從一個空間區域消除,才能得到真正被認為是「空的」東西。

在我們的物理現實中,我們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但在理論物理中,我們可以想像它。想像一個沒有任何東西或影響它的空間區域。你唯一不能擺脫的東西就是時空本身,以及支配宇宙的物理定律。

然而,即使我們將自己限制在這類虛空中,當我們計算空曠空間本身發生了什麼時,我們會發現它並不是那麼空。相反,由於量子物理仍然是真實存在的,空間結構中將會有一定數量的固有能量。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內在的不確定性:不確定的位置,不確定的時刻,甚至是內在的不確定的能量。

只有把時間和空間中的每一樣東西都平均出來,我們才能獲得任何關於空間是什麼的有意義的信息。

顯示量子真空中的虛擬粒子的量子場論計算的可視化場景。即使在空曠的空間,這個真空能量也是非零的。在多元宇宙的其他區域中,它是否具有相同的、恆定的值,我們還不知道,但是沒有動機這樣做。

空間的能量本身並不是我們在理論上可以從絕對意義上確定的東西;我們的計算工具不夠強大,無法做到這一點。然而,我們可以通過繪製宇宙的擴張圖來測量空間所固有的能量。我們越好地測量宇宙是如何膨脹的,我們就越好地約束暗能量的性質,暗能量似乎等同於空間的能量。這是對空間能量密度最好的絕對測量。

而且,非常令人震驚的是,能量密度也不是零。宇宙的膨脹正在加速,這意味著空的空間本身有一個正的,非零的能量密度。

無任何形狀,任何類型的能量或曲率的平坦,空的空間。這就是所謂的閔可夫斯基(Minkowski)空間的時空解。然而,從我們對暗能量的測量來看,這個空間似乎有一個內在的非零能量。

所以現在,用同樣空的時空替換你的空的時空,只有一個例外:你在你選擇的位置向下移動一個點質量。

從技術上來說,你正在從閔可夫斯基空間變成史瓦西空間;在非技術術語中,你在你的宇宙中的每一個位置都增加了一個可變的空間曲率。你離質量越近,時空彎曲就越嚴重,甚至會有一個地方,不管你是哪種類型的粒子,無論你移動的速度有多快,或者你加速了多少,都不可能從那個區域逃出來。

能夠逃脫和不能逃脫之間的邊界被稱為事件視界,應該是存在於我們宇宙中的所有黑洞的屬性。

一個嚴重彎曲時空的圖解,我們這邊是黑洞的視界。隨著你越來越接近質量的位置,空間變得更加彎曲,最終導致一個連光都無法逃脫的位置:事件視界。

也許你在想,「好吧,有各種各樣的粒子和反粒子不斷地進出存在,填補空白。現在我們有了一個事件視界:一個什麼都逃不掉的區域。因此,偶爾,在事件視界之外出現的粒子對中的一對可能會越過事件視界,進入事件視界內,然後它就可以消失了。另一個粒子可以逃逸,並像它那樣把能量從黑洞帶走。」

既然能量必須守恆,你可以再拼湊一塊拼圖,聲稱能量必須來自黑洞本身的質量。這與霍金在解釋霍金輻射時提出的解釋非常相似,霍金輻射詳細說明了黑洞是如何蒸發的。

如果你把空曠的空間想像成充滿粒子/反粒子對的泡沫,這些粒子/反粒子對可以進出,你就會看到來自黑洞的輻射。這種形象化並不完全正確,但它很容易被視覺化的事實也有它的好處。

但是,從很多方面來看,這是不正確的。首先,這種視覺化不是真實的粒子,而是虛擬粒子。我們試圖描述量子真空,但這些並不是真正的粒子。量子場論中的粒子-反粒子對僅僅是計算工具,而不是物理上可觀測的實體。其次,離開黑洞的霍金輻射幾乎完全是光子,而不是物質或反物質粒子。第三,霍金輻射的大部分不是來自事件視界的邊緣,而是來自黑洞周圍的一個很大的區域。

如果必須遵循粒子-反粒子對的解釋,最好嘗試將其視為一系列四種類型的對:

出-出,

出-進,

進-出,

進-進。

在那裡,出-進和進-出對實際上相互作用,產生攜帶能量的光子,其中缺失的能量來自空間的曲率,而這反過來又減少了中心黑洞的質量。

霍金輻射是黑洞視界周圍彎曲時空中量子物理預言的必然結果。這張圖表表明,產生輻射的是來自視界外的能量,這意味著黑洞必須失去質量來補償。

但是真正的解釋並不適合於視覺化,這會讓很多人感到困擾。你必須計算的是,在黑洞周圍高度彎曲的區域中,空間的量子場論是如何表現的。不一定是在視界的正上方,而是在視界外一個巨大的球形區域。

我們不能計算空間的絕對能量,不管它是彎曲的還是不彎曲的,但我們能做的是計算出空間和非空間在能量和量子真空性質上的差別。

當你在彎曲空間中進行量子場論計算時,你會得出一個令人驚訝的解決方案:在黑洞事件視界周圍的空間中發射出熱的黑體輻射。並且視界越小,視界附近的空間曲率越大,霍金輻射的速率也就越大。

黑洞的視界是一個球形或球形區域,任何東西,甚至是光,都無法從中逃脫。但在視界之外,黑洞預計會發出輻射。霍金1974年的工作第一次證明了這一點,可以說這是他最偉大的科學成就。

真正的解釋要複雜得多,這表明霍金過於簡單化的形象是有其局限性的。問題的根源並不是粒子-反粒子對的出現和消失,而是不同的觀察者對粒子有不同的看法,這個問題在彎曲空間比在平坦空間更複雜。

基本上,一個觀察者看到的是空的空間,而一個加速的觀察者看到的是那個空間裡的粒子。霍金輻射的起源與觀察者所處的位置有很大的關係,他們所看到的加速輻射與靜止輻射相比,也有很大的關係。

其結果是,黑洞最終向其周圍的各個方向發射熱的黑體輻射(主要以光子的形式),覆蓋的空間體積大多包含大約十個黑洞所在位置的史瓦西半徑。

模擬的黑洞衰變不僅會導致輻射的發射,還會導致中心軌道質量的衰減,從而使大多數物體保持穩定。黑洞不是靜止的物體,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霍金的解釋有很大一部分是正確的,那就是,如果有足夠的時間,這確實意味著黑洞不會永遠存在,而是會衰變。

能量的損失降低了中心黑洞的質量,最終導致了總蒸發。霍金輻射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太陽質量相當的黑洞將需要10^67年才能蒸發;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將需要10^87年,而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可能需要10^100年才能蒸發掉!每當黑洞衰變時,你看到的最後一樣東西就是耀眼的、高能的輻射閃光和高能粒子。

黑洞的衰變,通過霍金輻射,應該會在其生命的大部分時間裡產生可觀察到的光子特徵。然而,在最後階段,蒸發率和霍金輻射的能量意味著對粒子和反粒子有明確的預測,這將是獨特的,並與沒有黑洞形成的情況不同。

是的,霍金最初描繪的粒子-反粒子對產生於視界之外,其中一個粒子逃逸並帶走能量,另一個粒子落入黑洞並導致黑洞失去質量,這一點確實過於簡單化,以至於完全錯誤。相反,輻射是在黑洞外形成的,這是因為不同的觀察者對黑洞外強烈彎曲的空間中正在發生的事情不能達成一致,而且在很遠的地方靜止不動的人會看到一股穩定的熱的、黑體的、低能量的輻射流從它發出。空間的極大曲率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導致黑洞慢慢蒸發消失。

相關焦點

  • 當百科全書被扔進蒸發中的黑洞...
    當黑洞形成,蒸發開始後,外部的霍金輻射和內部的配對粒子之間的糾纏熵從零開始逐漸增加,直到黑洞完全蒸發而相應的糾纏熵也達到一個極大值。這就是霍金計算得到的結果,對應於圖2中的綠色線。另一方面,我們知道黑洞的熱力學熵如公式(1)所示,是按照面積律變化。隨著黑洞不斷輻射,面積不斷變小,自然可以發現黑洞的熱力學熵逐漸減小,這就是圖2中藍色曲線所代表的結果。
  • 當百科全書被扔進蒸發中的黑洞……
    當黑洞形成,蒸發開始後,外部的霍金輻射和內部的配對粒子之間的糾纏熵從零開始逐漸增加,直到黑洞完全蒸發而相應的糾纏熵也達到一個極大值。這就是霍金計算得到的結果,對應於圖2中的綠色線。另一方面,我們知道黑洞的熱力學熵如公式(1)所示,是按照面積律變化。隨著黑洞不斷輻射,面積不斷變小,自然可以發現黑洞的熱力學熵逐漸減小,這就是圖2中藍色曲線所代表的結果。
  • 黑洞是如何蒸發的?霍金在《時間簡史》中向我們撒了一個謊
    1988年,在他那本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科普巨著《時間簡史》中,霍金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正反虛粒子對的概念,描述了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黑洞蒸發圖景:一對在黑洞事件視界附近產生的正反虛粒子,一個不小心掉進了黑洞,而另一個卻成功逃逸,變成了一個實粒子,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霍金輻射」的基本概念。
  • 霍金的黑洞蒸發理論存在描述錯誤
    由於霍金輻射,黑洞逐漸失去質量,直到最終完全蒸發。 問題是,如果一個粒子落在黑洞中而另一個粒子被彈出,為什麼黑洞會變小? 難道實際上不是在增加質量嗎?這是一個充滿誤解的問題,其中許多是史蒂芬·霍金自己的錯。
  • 探尋黑洞、白洞、蟲洞、時間隧道與時空旅行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又有一個科學家作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舞臺上有一對舞者,男舞伴穿上一件黑色禮服,女舞伴穿上一件雪白的禮服,兩人一起跳舞,你讓燈光漸漸暗下去,結果男舞伴看不見了,只看見女舞伴,因為白色反光強嘛。你可以根據女舞伴的舞姿和動作,就能判定她旁邊肯定有個舞伴。單人舞和雙人舞的動作是不一樣的。黑洞,它是大質量恆星死亡的產物。
  • 黑洞星際飛船:利用「微黑洞」蒸發作為推進的動力(技術探討)
    1974年,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提出,黑洞可能通過一種後來被稱為霍金輻射的過程,在其視界正上方產生輻射能量(即光)。霍金知道,在整個空間中,粒子-反粒子對從時空的固有能量中爆發出來,但由於它們的電荷相反,它們立即被吸引到一起。這些新形成的粒子和反粒子迅速相互湮滅,重新轉化為產生它們的能量。然而,在黑洞視界附近的情況就不同了。
  • 從蟲洞向黑洞發送信息,會讓黑洞蒸發,第一條就損失30%的質量!
    如果你想通過蟲洞發送信息,最好要簡短。物理學家的一項新理論認為,在某些情況下,信息可以通過一個理論蟲洞傳遞,這個蟲洞連接著不同宇宙中的黑洞。不幸的是,只有少量的信息(以量子比特或量子位來衡量)可以交換。
  • 地球上真有黑洞嗎?那些神秘失蹤的人是被黑洞吸入時空隧道了嗎?
    地球上真有黑洞嗎?那些神秘失蹤的人是被黑洞吸入時空隧道了嗎?今天我們來通過故事揭秘,軍團消失這件事當時在美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如果說個人失蹤讓人感到困惑的話,那麼群體性幾百人失蹤,那更令人震驚!幾十分鐘之後濃霧開始慢慢上升,然後在半空中消散了,這是整個山頭寂靜無聲,山上的樹木清晰可見,但是卻看不見一個人,整整800名士兵竟然和一團神秘的霧氣同時消失了。
  • 黑洞如何蒸發,霍金輻射與量子糾纏之間有什麼聯繫,本文為你解惑
    這周我們欄目的問題由斯賓塞繆勒提出:「自從霍金髮現了霍金輻射的存在之後,科學類出版界將其描述成----因為一對量子糾纏在一起的粒子在事件視界附近同時產生,其中一個粒子被黑洞吸入,另一個則以霍金輻射的形式逃逸了,造成了黑洞的『蒸發』,進而導致黑洞最終完全被『蒸發』掉。問題是,如果有一個粒子被黑洞吸入,為什麼反而黑洞還會變小呢?難道在常理看來不應該導致其質量的增加嗎?」
  • 這罐黑洞多少錢?我買了
    黑洞難道不應該是一個看上去是黑的、什麼東西都跑不出來,甚至光也跑不出來的天體嗎?我們還需要證明,廣義相對論無法描述的地方,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黑洞。 時空奇點就是黑洞?我們已經知道,質量的作用是扭曲時空。時空在被扭曲壓縮的情況下,廣義相對論能自然而然地推導出尺縮效應和鍾慢效應。
  • 被黑洞吞噬的物質去哪裡了?它們會穿越時空嗎,霍金的黑洞人生!
    黑洞堪稱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能吞噬其周圍包括光線在內的一切物質,在黑洞內,物理學上的時間和空間都沒有了意義。那麼,如此強大的黑洞會是穿越時空的通道嗎?其實說到這裡大家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刻板印象,黑洞並不是一個洞。現代物理學認為,黑洞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一種質量驚人的天體,一般由質量超大的恆星經過演化後,引力坍縮而成。
  • 黑洞會吸收黑洞嗎?白洞和黑洞碰到一起會怎樣?
    這次,我們講一講宇宙中的「洞家族」:黑洞、白洞、空洞和蟲洞。自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猜測了這種物體,人們就大規模猜想這一物體,甚至還被搬到了漫畫和動畫片上。科學家給黑洞的定義是:可以吸收空間內的一切物體,包括光,這就是黑洞為什麼那麼「黑」的原因,因為它是空,不是黑。黑洞的引力極其強烈,會撕裂或者吸收靠近它的一切物體。那麼,黑洞會吸收黑洞嗎?
  • 你見過黑洞嗎?如果人類被吸入黑洞你知道會發生什麼嗎?
    不止質量不一樣,連大小也不一樣,而宇宙中巨大的黑洞被稱為超級黑洞,它的直徑與地球相當,質量卻是太陽的數十億倍,超級黑洞甚至可以吞噬宇宙中的任何星系,重點來了,如果你掉進黑洞會發生呢?如果你掉進了一個黑洞,你以為自己可能馬上就會死掉嗎?,事實上你的命運也不止這麼簡單!我們總會在某個時候遇到這個古老的問題! 一個人如果掉進黑洞後會發生什麼呢?
  • 待恆星熄滅、黑洞蒸發,宇宙會走向熵寂嗎?
    現代觀測證據所預言的大凍結宇宙命運會發生嗎?關於宇宙因膨脹而熱寂(而非達到熱平衡)的具體圖像是:恆星會繼續持續形成大約1-100萬億年,所有可用於聚變的材料耗盡,黑洞主宰宇宙,隨後,由於霍金輻射,黑洞也會最終消失,1個太陽質量的黑洞會在1後面接8個億年後蒸發掉,超大的黑洞會在10的106次方年內消失。
  • 霍金理論系列之三:霍金輻射(黑洞蒸發)
    對於這一點貝肯斯坦雖然不服,但是也無法反駁,因為他自己也覺得黑洞不會產生任何輻射,這樣黑洞的表面溫度就嚴格為0……另一方面,按照廣義相對論,黑洞內是高度有序的,對於一個靜態球對稱黑洞(沒有自轉和沒有在吸食物質的黑洞),它的視界裡應該只有一個無限壓縮的奇點和一個空無一物的真空,這與熱力學第二定律也明顯不符。
  • 細說黑洞概念的提出,關於黑洞你知道多少?真的不可思議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小百,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黑洞的引力極其強大,就連光也會被它吞沒。那麼人們是如何發現既不釋放光,也不反射光的黑洞的呢?長久以來,科學家就是否存在黑洞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宇宙中真的存在可以將光吞沒的黑洞嗎?
  • 黑洞所形成的「時空閉環」,是如何讓物體「無法逃逸」黑洞的?
    根據上一期的文章講解我們知道,黑洞的「逃逸速度」會大於光速,如果沒有看上期文章我再講解下「逃逸速度」是啥,就是你平拋一個小球給予小球一個初速度,小球能夠克服引力離開這個天體的最小初速度,就是這個天體的「逃逸速度」。
  • 黑洞會蒸發嗎?它會爆炸嗎?
    他的報告很快於3月1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他的演講和論文也採用了同樣的標題:「黑洞會爆炸嗎?」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提到黑洞的爆炸是有原因的。在把量子力學定律應用到黑洞研究時,霍金髮現,既然黑洞創造和釋放粒子,那就應該是一個發熱的物體,因此,黑洞的質量慢慢減少,最終消失在最後的爆炸中。這樣的發現令黑洞物理學徹底改觀。
  • 黑洞會將時空扭曲或者吸取一些時空嗎?弄清黑洞需改變法則?
    當黑洞經過某個物質,會被吸進去,之後就再沒有出來了,令科學家十分不解,科學家曾經通過望遠鏡對其進行觀察,了解得知,黑洞不僅會吸去物質,還會造成扭曲時空,吸積物質時可釋放出強大的X射線噴射流,並由極端高能粒子流驅動,X射線輝光讓黑洞變得跟宇宙燈塔一樣,非常「明亮」。
  • 可以使用時空中的漣漪來檢測黑洞的「毛髮」
    但新的研究表明,時空中的漣漪(引力波),可能攜帶著這種隱藏信息的微弱低語,因為它揭示了黑洞表面細微的「毛髮」的存在。「長毛」的黑洞?無論什麼落入黑洞,無論是恆星、氣體雲和塵埃,還是你最大的敵人,黑洞都可以用三個且只有三個簡單的數字來描述:電荷、質量和自旋。這意味著如果你有兩個完全相同大小的黑洞,完全相同的電荷,並且以完全相同的速率旋轉,你將無法區分它們。這令人懷疑的原因是,所有落入這兩個黑洞的有價值的信息都發生了變化。它被摧毀了嗎?消失在視界之下?困在宇宙某個難以接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