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科學偵探所!這次,我們講一講宇宙中的「洞家族」:黑洞、白洞、空洞和蟲洞。

黑洞
黑洞也許是大家最熟悉的「洞」了。自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猜測了這種物體,人們就大規模猜想這一物體,甚至還被搬到了漫畫和動畫片上。
科學家給黑洞的定義是:可以吸收空間內的一切物體,包括光,這就是黑洞為什麼那麼「黑」的原因,因為它是空,不是黑。
黑洞的引力極其強烈,會撕裂或者吸收靠近它的一切物體。那麼,黑洞會吸收黑洞嗎?
答案是不會。當兩個黑洞碰到一起的時候,兩個黑洞會互相釋放引力,最後雙雙蒸發。
2019年,一張照片使朋友圈刷爆了,這就是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科學家給它塗上了橙色,這證實了霍金的理論。

白洞
白洞是一個強引力源,只噴射物體,向外界提供物質和能量,不吸收物體,與黑洞正好相反。
《廣義相對論》認為,白洞是黑洞的相反面,黑洞的另一面就是白洞(連接它們的就是蟲洞)。
根據白洞理論所描述的,白洞向外噴射巨大的能量,有人猜測,白洞與x射線、宇宙線有關。
如果白洞和黑洞遇到一起,會怎樣呢?
有兩種說法,1是,引力強的一方會把另一方合併;2是,兩者合併在一起,成為連接另一對黑洞和白洞的蟲洞。

蟲洞
在講蟲洞之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知道兩點之間最近的距離是什麼嗎?
我相信大多數人多會說是直線距離,然而,科學家認為是「蟲洞距離」。
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張長方形紙條,兩端分別是A、B兩點,把從長中間對摺,使A、B兩點貼住。此時,A、B兩點之間的距離,我們稱之為「蟲洞距離」。
在理論上,我們可以利用蟲洞完成超遠距離的穿越,進入不同的空間維度,所以我們也稱其為「時空隧道」。

空洞
事實上,空洞確實存在!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一個沒有暗物質和星系的的地方,直徑達10億光年,科學家把這個地方稱之為空洞。
空洞為什麼會形成?我們可以把宇宙看做一張網,網線密度的地方便形成結點。結點的地點密度更高,物質也就更多;其他地方的密度小,物質也就稀少。

今日話題:你認為黑洞與白洞有怎樣的關係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