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動物園中美貘家族添丁進口啦 來給貘寶寶起個名字吧

2020-11-27 大河網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高雲

  有著縮短版的「象鼻子」,身子像「黑豬」,這樣的中美貘居然生了「花慄鼠版」小寶寶。

  1月31日,在鄭州市動物園貘館,中美貘寶寶閃亮登場。它出生已經兩個多月,健康情況和情緒都已經穩定,可以正式露臉迎客了。

  貘爸爸「不顧家」,貘媽媽單獨帶妞

  初次露面的中美貘寶寶,身材圓滾滾,毛髮黃褐色。鼻子像縮短版的象鼻子,卻和象鼻子一樣能靈活伸展、捲曲。

  它可是個美麗的小妞妞。和純色版的爸爸媽媽不同,它身上還點綴著白色的斑點和條紋,和花慄鼠有異曲同工之妙。

  據鄭州市動物園動管中心工作人員李小飛介紹,中美貘夫婦是2015年國慶節前夕從北京動物園引進。這也是它們的第一胎。

  奇怪的是,中美貘一家三口不同居一室,而是媽媽帶寶寶一個房間,爸爸獨居在隔壁房間。

  李小飛解釋,中美貘雖說是一夫一妻制,但在野外為獨居動物,只有發情期才「同居」。

  自打中美貘媽媽懷孕,夫妻倆就分居了。孕期,管理員們對貘媽媽精心照料,為避免幹擾,臨產前幾天就住進了「產房」安心待產,並且對中美貘進行24小時監控和溫溼度的監測,確保中美貘正常分娩。

  2017年11月17日,中美貘寶寶終於順利誕生。

  而現在,小寶寶初來乍到,「不顧家」的中美貘爸爸搞不好還會跟妻女搶食,所以很難一家團圓。

  半歲後,貘寶寶要「脫」去「花衣」

  中美貘寶寶出生就是大塊頭,有20斤左右。別看它才兩個多月,體重就翻了一番。

  想看呆萌版的貘寶寶,得趁它半歲之前。

  李小飛介紹,半歲之後,它就「脫掉」花衣服,換上和爸媽一樣的純灰色「服裝」了。

  到時候,大家也別嫌它醜。要知道,中美貘可是典型的溫柔型動物,走的是萌蠢路線。

  中美貘祖籍南美洲,生長在熱帶雨林,怕冷的它們在暖氣房裡避寒。

  據介紹,它們在國內動物園中並不多見,繁殖成功的就更少了。

  首次生娃的貘媽媽享受著VIP待遇。

  在寶寶一歲斷奶前,貘媽媽每天都要補充高蛋白食物,還有豐富的蔬菜水果。

  別看貘寶寶小,已經可以和媽媽分享蔬菜水果作為輔食了。

  中美貘寶寶起啥名?起名權交給你

  要知道,貘寶寶還沒名字呢。

  這次,動物園把起名的權利交給了市民。和它一起徵名的,還有去年12月亮相的4隻大食蟻獸。徵名截止時間:2018年2月14日。給動物寶寶們取名可以直接在鄭州市動物園微信公眾號留言(留言內容:動物名字、聯繫人、聯繫電話)。

  給動物起的名字一旦被徵用,將會獲得由鄭州市動物園送出的門票3張。

  另外,鄭州市動物園還有「福利」送上。即日起至3月11日,在鄭州市動物園微信公眾號購票能享受返現活動。


相關焦點

  • 鄭州動物園中美貘當媽 快來給貘寶寶起名字嘍!
    映象網訊 還記得鄭州市動物園裡長得像豬的中美貘嗎?它已經成功晉升為媽媽啦!由於中美貘數量十分稀少,世界範圍內只有少數動物園有飼養展出,國內也只有幾家,繁殖成功的消息更是不多。此次,貘寶寶在河南順利出生也標誌著鄭州市動物園中美貘首次繁殖成功!
  • 來給貘寶寶起個名字吧
    1月31日,在鄭州市動物園貘館,中美貘寶寶閃亮登場。它出生已經兩個多月,健康情況和情緒都已經穩定,可以正式露臉迎客了。  貘爸爸「不顧家」,貘媽媽單獨帶妞    初次露面的中美貘寶寶,身材圓滾滾,毛髮黃褐色。鼻子像縮短版的象鼻子,卻和象鼻子一樣能靈活伸展、捲曲。  它可是個美麗的小妞妞。
  • 鄭州市動物園中美貘首次繁殖成功 徵名活動開始
    映象網快訊(記者 燕子丹 文/圖)鄭州市動物園首次繁殖的中美貘寶寶已經兩個多月了,在飼養員的精心照料下,正在茁壯的成長。剛出生的貘寶寶身體肥嘟嘟的,毛髮為黃褐色,帶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甚是可愛。中美貘數量十分稀少,世界範圍內只有少數動物園有飼養展出,國內也只有幾家,繁殖成功的報導更不多見。
  • 鄭州市動物園美洲紅䴉家族首次「添丁」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通訊員 李文悅  10月29日,鄭州市動物園傳來好消息,鳥語林的四隻美洲紅䴉寶寶馬上滿月啦!這是鄭州市動物園紅䴉家族首次「添丁」,對園區內美洲紅䴉種群數量的擴大,和紅䴉種群的健康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 鄭州市動物園中美貘首次繁殖成功
    鄭州市動物園首次繁殖的中美貘寶寶已經兩個多月了,在飼養員的精心照料下,正在茁壯的成長,目前已經與遊客見面。 剛出生的貘寶寶身體肥嘟嘟的,毛髮為黃褐色,帶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甚是可愛。中美貘數量十分稀少,世界範圍內只有少數動物園有飼養展出,國內也只有幾家,繁殖成功的報導更不多見。中美貘寶寶的爹地媽咪是2015年國慶節前夕引入鄭州市動物園,生活在為其精心改建設計的貘館。中美貘在野外為獨居動物,只有發情的時候才在一起,所以剛來到動物園時,對其進行單獨飼養。
  • 鄭州市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世界瀕危中美貘
    【解說】當地時間1月31日,鄭州市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的中美貘寶寶與遊客見面。身材肥嘟嘟的貘寶寶,毛髮為黃褐色並帶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走起路甚是可愛迷人。  【同期】(遊客)果果,這個是中美貘,果果你說中美貘,中美貘可可愛了。
  • 記者「偷拍」中美貘,竟被「索要」相機吃!
    日前,鄭州市動物園貘館,成功繁殖出一隻珍惜動物——中美貘。2018年1月31日,鄭州市動物園,首次繁殖的一隻中美貘寶寶與媒體見面。在飼養員的精心照料下,剛兩個月大的貘寶寶,正在茁壯的成長。肥嘟嘟的,四條小短腿,和長相似豬非豬,似象非象,甚是溫順可愛。
  • 鄭州市動物園美洲紅䴉寶寶馬上滿月啦
    近期,鄭州市動物園傳來好消息,鳥語林的四隻美洲紅䴉寶寶馬上滿月啦!這是鄭州市動物園紅䴉家族首次「添丁」,對園區內美洲紅䴉種群的數量的擴大,和紅䴉種群的健康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為了讓美洲紅䴉家族順利「傳宗接代」,鄭州市動物園在今年在溫度適宜的三月中旬才將它們轉移到了戶外籠舍。戶外籠舍提前做好了環境丰容,植被蔥蘢茂密,很適合敏感膽小的它們築巢隱蔽。飼養員小姐姐們為了引導他們築巢,提前為它們準備了樹枝、稻草、羽毛等「建材」,並製作了多個人工巢穴,飼料投餵點也設在戶外籠舍,並且靠近紅䴉們的築巢點。
  • 鄭州市動物園的美洲紅䴉寶寶滿月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悅生 近期,鄭州市動物園傳來好消息,鳥語林的四隻美洲紅䴉寶寶馬上滿月啦!這是鄭州市動物園紅䴉家族首次「添丁」,對園區內美洲紅䴉種群的數量的擴大和紅䴉種群的健康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美洲紅䴉屬於鸛形目,䴉科,美洲䴉屬,是Ⅱ級保護動物。
  • 白化貘寶寶遭遺棄,幸被動物園收留,餵奶畫面萌化了
    巴西市政動物園收留了一隻長相特別的小傢伙,這是一隻叫做南美貘的動物,不過它是很罕見的白化個體。這隻南美貘寶寶是人們在聖保羅州的皮耶達德市野外的草叢裡撿到的。一般南美貘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體重在6.8公斤左右,之後每天至少增重0.5公斤,如果這隻貘寶寶是貘媽媽正常餵養的,那麼出生10天應該有接近12公斤了,但人們撿到它的時候,它才9公斤。經過動物園兩周的悉心照顧,貘寶寶的體重已經增加到了12.2公斤,精神也比剛來的時候要好多了,每天昂著頭吸著它的小鼻子,跟在工作人員身後,跑來跑去地要奶喝,那畫面別提多萌了。
  • 北動家族系列—那些可愛的小寶貝
    秋天,豐收的時節~春日的播種在這個季節都會得到收穫在這個豐收的季節一起盤一盤北京動物園收穫的那些「可愛寶貝」嗨!大家好!我是河馬,我是津津說到新生的小動物我就很激動因為今年我也收穫了一直可愛的小河馬那麼,今天就讓我來介紹那些「可愛寶貝」吧!既然要介紹新生寶寶~當然是從自家娃開始啦~瞧,我身邊那個小朋友就是「廿廿」。7月14日,我順利分娩一隻小河馬,目前我和寶寶都很健康,飼養員也悉心照料著我們。
  • 中美貘不回家遭到飼養員抽打?網友質疑太粗暴,北京動物園回應了
    一隻不太願意回歸獸舍的貘,遭到飼養員持棍狀工具抽打……近日,微博上流傳著一條網友在北京動物園貘館拍攝到的一段視頻引發了市民的關注和熱議。有人認為這是飼養員驅趕貘回舍的正常行為,也有人質疑飼養員抽打貘的頭部和腿部過於粗暴。那麼,貘館到底發生了什麼?昨天下午,記者走訪了北京動物園。
  • 「北京娃」中美貘在滬生寶寶
    貘寶寶「晶晶」日前順利誕生□記者 程怡 通訊員 蘇飛龍 攝影報導經歷了13個月含辛茹苦的孕育,中美貘 「華華」終於在上海野生動物園產下了一個貘寶寶 「晶晶」。由於中美貘數量稀少,如今已被列為世界瀕危保護動物的它極少在動物園展出。而晶晶的順利誕生,標誌著上海野生動物園中美貘繁殖首次獲得成功。
  • Qing調查|被指抽打中美貘 北京動物園涉事飼養員停職
    (原標題:Qing調查|被指抽打中美貘 北京動物園涉事飼養員停職)
  • ...大食蟻獸 上海動物園 能量飼料 中美貘 毛衣-上海頻道-東方網
    原標題:【探索】毛茸茸、胖嘟嘟……上海兩大動物園的萌物這樣禦寒!  據上海發布官方微信,今年首個寒潮來襲,很多小夥伴都過上了「空調+me more say/cool+火鍋」的禦寒標配生活。那動物園裡面的動物們過得怎麼樣呢?
  • Qing調查| 被指抽打中美貘 北京動物園涉事飼養員停職
    8月21日下午,在北京動物園即將閉園之際,有網友拍到飼養員使用棍狀物體抽打中美貘的現象。8月23日晚上,北京動物園專門回應此事進行了道歉,飼養員已被要求停職。以下為道歉全文:就飼養員用引導棒不當驅趕中美貘行為誠懇致歉!用專業的工作、愛心、耐心關愛好每一隻動物!
  • 中秋國慶期間來鄭州市動物園:雙角犀鳥、火烈鳥給你好看!
    中秋、國慶將至,記者從鄭州市動物園獲悉,新引進的雙角犀鳥、新繁殖的火烈鳥將粉墨登場,為雙節助興。雙角犀鳥成功配對此前,鄭州市動物園生活著三隻雙角犀鳥,可惜他們都是單身漢。為了種群的繁衍和發展,近日,鄭州市動物園新引進7隻雙角犀鳥,2雄5雌,加上之前的3個單身漢,剛好湊成5對伴侶,為其種群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雙角犀鳥是一種大型鳥類,成鳥長著長約30釐米的大嘴和大而寬的盔突,盔突的上面微凹,前緣形成兩個角狀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又好像古代武士的頭盔,非常威武,因此得名雙角犀鳥。
  • 上海動物園萌寶陪你過暑假 南美貘大食蟻獸正式對外展出
    原標題:上海動物園萌寶陪你過暑假  據《勞動報》報導:南美貘寶寶、長頸鹿寶寶正式對外展出,大食蟻獸時隔20多年又再次現身。伴隨著暑期到來,上海動物園各種萌寶也將與市民見面。  南美貘寶寶非常可愛  南美貘是南美洲最大的野生陸地動物,別看它長相奇特,「醜醜」的有點像豬,但它的小寶寶卻長得非常可愛,頂著一個可愛大腦袋,披著一身與爸媽完全不同的斑紋花衣,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不明真相的還以為是貘媽媽抱錯娃了。今年5月,上海動物園南美貘「花花」順利產下男寶一枚,起名為「花朵」。
  • 小貘寶寶滿月~!滿身斑紋三個月就褪,要看抓緊~
    >確認過吻部 是母子倆沒錯~經過400多天的漫長妊娠,9月8日下午,南美貘「花花」順利產下一男嬰。這已經是花花第三次生產,再次壯大了南美貘家族。為了給花花營造一個安靜的帶娃環境,還要考慮到適當的運動,南美貘母子晚上會單獨關在室內,白天則和姐姐「花蕾」一起在室外運動場自由活動。小貘貘剛剛來帶這個世界,雖然比較好奇,時刻想去探索新環境,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吃睡,緊跟媽媽。
  • 天冷動物園裡小夥伴怎麼過?原來它們吃得比我們好-中美貘 能量飼料...
    記者來到上海野生動物園探訪——  飼養員說,動物會利用自然的條件,自己的方式來度過嚴寒,其實大部份的動物會自身「換毛」,換上「冬衣」來禦寒,自身的絨毛可以抵抗極端氣溫。當然,為了讓動物們安然過冬,我們會在硬體設備上加以輔助,像一些熱帶動物生活的區域會增加保溫措施,比如河馬、中美貘等展區搭設暖棚,池水底部鋪設水循環加熱設備,水溫一直保持在十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