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高雲
有著縮短版的「象鼻子」,身子像「黑豬」,這樣的中美貘居然生了「花慄鼠版」小寶寶。
1月31日,在鄭州市動物園貘館,中美貘寶寶閃亮登場。它出生已經兩個多月,健康情況和情緒都已經穩定,可以正式露臉迎客了。
貘爸爸「不顧家」,貘媽媽單獨帶妞
初次露面的中美貘寶寶,身材圓滾滾,毛髮黃褐色。鼻子像縮短版的象鼻子,卻和象鼻子一樣能靈活伸展、捲曲。
它可是個美麗的小妞妞。和純色版的爸爸媽媽不同,它身上還點綴著白色的斑點和條紋,和花慄鼠有異曲同工之妙。
據鄭州市動物園動管中心工作人員李小飛介紹,中美貘夫婦是2015年國慶節前夕從北京動物園引進。這也是它們的第一胎。
奇怪的是,中美貘一家三口不同居一室,而是媽媽帶寶寶一個房間,爸爸獨居在隔壁房間。
李小飛解釋,中美貘雖說是一夫一妻制,但在野外為獨居動物,只有發情期才「同居」。
自打中美貘媽媽懷孕,夫妻倆就分居了。孕期,管理員們對貘媽媽精心照料,為避免幹擾,臨產前幾天就住進了「產房」安心待產,並且對中美貘進行24小時監控和溫溼度的監測,確保中美貘正常分娩。
2017年11月17日,中美貘寶寶終於順利誕生。
而現在,小寶寶初來乍到,「不顧家」的中美貘爸爸搞不好還會跟妻女搶食,所以很難一家團圓。
半歲後,貘寶寶要「脫」去「花衣」
中美貘寶寶出生就是大塊頭,有20斤左右。別看它才兩個多月,體重就翻了一番。
想看呆萌版的貘寶寶,得趁它半歲之前。
李小飛介紹,半歲之後,它就「脫掉」花衣服,換上和爸媽一樣的純灰色「服裝」了。
到時候,大家也別嫌它醜。要知道,中美貘可是典型的溫柔型動物,走的是萌蠢路線。
中美貘祖籍南美洲,生長在熱帶雨林,怕冷的它們在暖氣房裡避寒。
據介紹,它們在國內動物園中並不多見,繁殖成功的就更少了。
首次生娃的貘媽媽享受著VIP待遇。
在寶寶一歲斷奶前,貘媽媽每天都要補充高蛋白食物,還有豐富的蔬菜水果。
別看貘寶寶小,已經可以和媽媽分享蔬菜水果作為輔食了。
中美貘寶寶起啥名?起名權交給你
要知道,貘寶寶還沒名字呢。
這次,動物園把起名的權利交給了市民。和它一起徵名的,還有去年12月亮相的4隻大食蟻獸。徵名截止時間:2018年2月14日。給動物寶寶們取名可以直接在鄭州市動物園微信公眾號留言(留言內容:動物名字、聯繫人、聯繫電話)。
給動物起的名字一旦被徵用,將會獲得由鄭州市動物園送出的門票3張。
另外,鄭州市動物園還有「福利」送上。即日起至3月11日,在鄭州市動物園微信公眾號購票能享受返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