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蟻獸 上海動物園 能量飼料 中美貘 毛衣-上海頻道-東方網

2020-12-06 東方網

原標題:【探索】毛茸茸、胖嘟嘟……上海兩大動物園的萌物這樣禦寒!

  據上海發布官方微信,今年首個寒潮來襲,很多小夥伴都過上了「空調+me more say/cool+火鍋」的禦寒標配生活。那動物園裡面的動物們過得怎麼樣呢?上海動物園、上海野生動物園說,聰明的動物們雖然沒有棉毛衫,但TA們也已經把自己變得胖嘟嘟、毛茸茸了;飼養員粑粑和麻麻也在食、住等方面無微不至地努力照料。快戳下面的圖片,可以讓大家隔著屏幕也感覺到溫暖↓

  白臀長尾猴:看我、看我、還在看我、再看我也不讓你抱!

  毛茸茸

  寒冷的冬季,最直接的保暖辦法就是多穿衣服。梅花鹿、馬鹿等動物早早地就在為這個寒冷的冬季做準備。每年秋季,它們會把稀疏的夏毛換成厚厚的冬毛。這層厚厚的皮毛猶如一件大棉襖牢牢地裹在身上,在寒冷的環境中,它們再也不會感到寒冷。

  換了冬裝就以為我是HELLO KITTY嗎?

  我連名字裡都有「毛」,我是最不怕冷啦

  梅花鹿:別嫌我難看,等我換好毛還能胖一圈

  川金絲猴自帶長毛猴皮大衣,保暖效果槓槓的,穩穩地待在棲架的高處,一副「任它寒風侵襲,我自巋然不動」的樣子。今年出生的小川金絲猴,則依偎在媽媽和阿姨的懷抱中,享受著雙份溫暖。

  猩猩慶慶發揮了自己強大的動手能力,利用木絲給自己鋪了一張床,倒頭就睡。走近了,似乎還能聽到它的呼嚕聲~

  看我的新款「毛衣」是不是今冬的流行色?

  作為世界上最小的犬科動物,生活在非洲北部和西亞沙漠一帶的耳郭狐喜歡生活在洞穴中,既怕冷又怕熱。天一冷,它們直接住進了寵物狗窩,大小還挺合適!沐浴在冬日的陽光下,懶洋洋地打個盹,可把它們寒風中的鏟屎官給羨慕夠嗆。

  聽說魔都的筒子禦寒靠抖,我們靠擠

  我穿的是限量版,再看也買不到,要看就請看我的雙眼皮

  節尾狐:對不起,我有「毛衣」,就是這麼任性!

  胖嘟嘟

  除了動物們自身的禦寒技能,上海動物園從去年十月就開始準備動物們的冬季口糧。食草動物們除了日常的青乾草、果蔬外飼養員還專門為它們準備了豆粕、甘蔗、南瓜、麥芽等。靈長類和部分鳥類則是添加了更多的高蛋白、高熱量食品,通過食補來抵禦嚴寒。

  上海野生動物園在動物的飲食方面也下足了功夫,貼膘禦寒非常有用,為了讓動物們儲存脂肪,更好地度過冬季,在它們食用的量上有所增加,如牛肉、羊肉、雞肉、河魚、泥鰍等增加至15%左右;現處於冬季,青綠飼料減少,所以在入冬前工作人員早已採購好了40噸的進口苜蓿草、300噸羊草及4噸幹樹葉儲備,同時在動物們的飼料中增加一些能量飼料,如南瓜、地瓜、紅棗、花生、雞蛋等等。

  不要偷看人家吃東西嘛~會害羞滴

  你們只盯著粑粑手裡的,聰明的我就盯著盆裡的

  共享食物,你胖我也胖,就看不出胖了

  嗯~這頓我給五星好評,有家鄉的味道

  中美貘:為什麼胡蘿蔔是長在木頭裡的呢?

  吃就一個字、一個字、一個字

  充足的進口苜蓿草

  新鮮果蔬

  住暖暖

  巨嘴鳥有把「陽傘」

  大食蟻獸:請把眼睛從油汀上挪開,那是我們的

  雖然我叫東北虎,但是在魔都我還是要照「小太陽」

  看上去我們在遊泳,其實池水底部鋪設水循環加熱設備,我們是在泡溫泉

  上海動物園河馬館的「溫泉」來自地下深井水,水溫基本能保持在攝氏20℃左右。每天一大早工作人員將昨日的水放走,然後清洗消毒完池子後,就會打開深井水,河馬們特別喜歡堵在出水口讓水譁譁地衝在身上,順便再漱漱口洗個臉啥的,暖暖的水流衝掉了清晨的倦意,也帶來了一天的精神氣。



相關焦點

  • 上海動物園萌寶陪你過暑假 南美貘大食蟻獸正式對外展出
    原標題:上海動物園萌寶陪你過暑假  據《勞動報》報導:南美貘寶寶、長頸鹿寶寶正式對外展出,大食蟻獸時隔20多年又再次現身。伴隨著暑期到來,上海動物園各種萌寶也將與市民見面。  南美貘寶寶非常可愛  南美貘是南美洲最大的野生陸地動物,別看它長相奇特,「醜醜」的有點像豬,但它的小寶寶卻長得非常可愛,頂著一個可愛大腦袋,披著一身與爸媽完全不同的斑紋花衣,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不明真相的還以為是貘媽媽抱錯娃了。今年5月,上海動物園南美貘「花花」順利產下男寶一枚,起名為「花朵」。
  • 天冷動物園裡小夥伴怎麼過?原來它們吃得比我們好-中美貘 能量飼料...
    記者來到上海野生動物園探訪——  飼養員說,動物會利用自然的條件,自己的方式來度過嚴寒,其實大部份的動物會自身「換毛」,換上「冬衣」來禦寒,自身的絨毛可以抵抗極端氣溫。當然,為了讓動物們安然過冬,我們會在硬體設備上加以輔助,像一些熱帶動物生活的區域會增加保溫措施,比如河馬、中美貘等展區搭設暖棚,池水底部鋪設水循環加熱設備,水溫一直保持在十度以上。
  • 鄭州動物園中美貘當媽 快來給貘寶寶起名字嘍!
    映象網訊 還記得鄭州市動物園裡長得像豬的中美貘嗎?它已經成功晉升為媽媽啦!由於中美貘數量十分稀少,世界範圍內只有少數動物園有飼養展出,國內也只有幾家,繁殖成功的消息更是不多。此次,貘寶寶在河南順利出生也標誌著鄭州市動物園中美貘首次繁殖成功!
  • 鄭州市動物園中美貘首次繁殖成功 徵名活動開始
    映象網快訊(記者 燕子丹 文/圖)鄭州市動物園首次繁殖的中美貘寶寶已經兩個多月了,在飼養員的精心照料下,正在茁壯的成長。剛出生的貘寶寶身體肥嘟嘟的,毛髮為黃褐色,帶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甚是可愛。中美貘數量十分稀少,世界範圍內只有少數動物園有飼養展出,國內也只有幾家,繁殖成功的報導更不多見。
  • ...原來是它啊-小豬 上海動物園 貘科 奇蹄目 製作訓練-上海頻道...
    春節長假期間,不少遊客到上海動物園遊玩。  它們其實不是豬,而是奇蹄目—貘科動物南美貘(mò)。南美貘棲息在南美洲河流、湖泊沿岸叢林中,它們單獨生活、屬夜行性,嗅覺和聽覺敏銳、警惕性高。它們是純粹的素食者,食物是水生植物、草類、樹葉等等,4歲性成熟,孕期長達390多天,每胎1仔,壽命約30年。  值得一提的是,南美貘那個酷似佩奇的部位,是鼻部與上唇,其發育成厚而軟的筒狀物,可用來鉤住食物送入嘴內。
  • 鄭州市動物園中美貘家族添丁進口啦 來給貘寶寶起個名字吧
    1月31日,在鄭州市動物園貘館,中美貘寶寶閃亮登場。它出生已經兩個多月,健康情況和情緒都已經穩定,可以正式露臉迎客了。  貘爸爸「不顧家」,貘媽媽單獨帶妞  初次露面的中美貘寶寶,身材圓滾滾,毛髮黃褐色。鼻子像縮短版的象鼻子,卻和象鼻子一樣能靈活伸展、捲曲。  它可是個美麗的小妞妞。
  • ...上海,鳳梨,植物園,動物園,窩頭,箬竹,遊客,園內,-上海頻道-東方網
    原標題:全家總動員,足不出「滬」享受假日時光  東方網6月18日消息:昨天是端午小長假第二天,申城公園綠地迎來遊覽小高峰。很多市民舉家出動,遊園、賞花,參加端午民俗和科普活動,足不出「滬」享受假日時光。  昨天,上海動物園和上海野生動物園均迎來大客流。市民遊客多是 「全家總動員」,帶上食物、玩具等來場假日親子遊。
  • 「北京娃」中美貘在滬生寶寶
    貘寶寶「晶晶」日前順利誕生□記者 程怡 通訊員 蘇飛龍 攝影報導經歷了13個月含辛茹苦的孕育,中美貘 「華華」終於在上海野生動物園產下了一個貘寶寶 「晶晶」。由於中美貘數量稀少,如今已被列為世界瀕危保護動物的它極少在動物園展出。而晶晶的順利誕生,標誌著上海野生動物園中美貘繁殖首次獲得成功。
  • 石家莊動物園又來新朋友 國慶可看大食蟻獸
    石家莊動物園國慶前新引進的大食蟻獸河北新聞網9月23日訊(記者常方圓)外表呆萌實際兇悍的大食蟻獸、馬來西亞版「大熊貓」馬來貘、「乾脆麵君」的尖嘴兄弟南浣熊、足智多謀的獲食者黑背胡狼……近日,石家莊動物園新引進了4種16隻珍貴物種,老面孔、新朋友,再加上火烈鳥館、長頸鹿館、珍猴
  • 鄭州市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世界瀕危中美貘
    【解說】當地時間1月31日,鄭州市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的中美貘寶寶與遊客見面。身材肥嘟嘟的貘寶寶,毛髮為黃褐色並帶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走起路甚是可愛迷人。  【同期】(遊客)果果,這個是中美貘,果果你說中美貘,中美貘可可愛了。
  • 鄭州市動物園中美貘首次繁殖成功
    鄭州市動物園首次繁殖的中美貘寶寶已經兩個多月了,在飼養員的精心照料下,正在茁壯的成長,目前已經與遊客見面。 剛出生的貘寶寶身體肥嘟嘟的,毛髮為黃褐色,帶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甚是可愛。中美貘數量十分稀少,世界範圍內只有少數動物園有飼養展出,國內也只有幾家,繁殖成功的報導更不多見。中美貘寶寶的爹地媽咪是2015年國慶節前夕引入鄭州市動物園,生活在為其精心改建設計的貘館。中美貘在野外為獨居動物,只有發情的時候才在一起,所以剛來到動物園時,對其進行單獨飼養。
  • 食蟻獸、食夢貘、馬來貘分不清?搞混它們的罪魁禍首原來是這個!
    昨天小編我發了個多圖,是伊豆仙人掌動物園的小食蟻獸寶寶,但是寫成了貘。後來被大家提醒之後小編還特意反思了一下到底是因為什麼弄混的,後來才發現罪魁禍首就是它!食夢貘vs食蟻獸!那麼小編我就用剛學來的知識點來給大家現買現賣小小普及一下食蟻獸和貘的區別吧!因為貘其實是分好幾種,這裡就拿離我們比較近的馬來貘舉例吧!首先馬來貘在官方給出的形象描繪中最戳的就是一句話:像豬但比豬大。所以這一點就可以認出它們來了吧這特點也太明顯了!
  • ...鄉土,動物園,華南虎,種群,貉,白鸛,丹頂鶴,生境,-上海頻道-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4月22日報導:今天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正式開放。萬多平方米,不設「園中園」門票,凡購買上海動物園門票皆可進入參觀。而在獐和黃麂的展區內,斜坡、草坪、灌木叢,足夠大的空間滿足了小鹿們躲藏、奔跑的需要。貉、狗獾、豬獾等小獸展區則營造了以灌木、水池它們喜歡的生活環境,並輔以各種樹洞和土穴。
  • Qing調查|被指抽打中美貘 北京動物園涉事飼養員停職
    (原標題:Qing調查|被指抽打中美貘 北京動物園涉事飼養員停職)
  • 石家莊動物園又來新朋友 國慶可看大食蟻獸(組圖)
    石家莊動物園國慶前新引進的大食蟻獸    河北新聞網9月23日訊(記者常方圓)外表呆萌實際兇悍的大食蟻獸、馬來西亞版「大熊貓」馬來貘、「乾脆麵君」的尖嘴兄弟南浣熊、足智多謀的獲食者黑背胡狼……近日,石家莊動物園新引進了4種16隻珍貴物種,老面孔、新朋友,再加上火烈鳥館、長頸鹿館、珍猴、狐猴館裡新出生的一群小寶寶,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石家莊動物園恐怕想不熱鬧都難!
  • Qing調查| 被指抽打中美貘 北京動物園涉事飼養員停職
    8月21日下午,在北京動物園即將閉園之際,有網友拍到飼養員使用棍狀物體抽打中美貘的現象。8月23日晚上,北京動物園專門回應此事進行了道歉,飼養員已被要求停職。以下為道歉全文:就飼養員用引導棒不當驅趕中美貘行為誠懇致歉!用專業的工作、愛心、耐心關愛好每一隻動物!
  • 上海動物園「鏟屎官」大揭秘 原來分類的垃圾去了這兒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3月27日報導:上海動物園生活著470多種、5000多頭(只)野生動物,也許你會好奇,動物園產生的垃圾是怎麼分類的?原來,動物園產生的垃圾可分為生活垃圾、動物糞便、樹枝垃圾和建築垃圾。其中,動物糞便被飼養員清掃集中裝進垃圾桶後,一部分被運往上海固體廢物處理中心,還有一部分被運往上海辰山植物園,化作春泥更護花。
  • [圖文]南美大食蟻獸:在滬野生動物園首次繁育成功
    「妮妮」背馱著「小寶」轉悠  來自南美的大食蟻獸在上海有後了,記者今天從上海野生動物園獲悉,因為世博盛會而來到上海的一對大食蟻獸「珍珍」、「妮妮」,落戶上海一年半,喜得貴子「貴寶」目前大食蟻獸僅在國內少數動物園有展出,這次繁殖成功在國內尚屬首次,它填補了國內大食蟻獸繁殖紀錄的空白。  恩愛有加  去年5月,上海野生動物園為上海世博會召開從世界各地引進15種珍禽異獸,大食蟻獸是其中的一種。「珍珍」、「妮妮」由南美蓋亞那飛抵中國上海。
  • 中美貘不回家遭到飼養員抽打?網友質疑太粗暴,北京動物園回應了
    一隻不太願意回歸獸舍的貘,遭到飼養員持棍狀工具抽打……近日,微博上流傳著一條網友在北京動物園貘館拍攝到的一段視頻引發了市民的關注和熱議。有人認為這是飼養員驅趕貘回舍的正常行為,也有人質疑飼養員抽打貘的頭部和腿部過於粗暴。那麼,貘館到底發生了什麼?昨天下午,記者走訪了北京動物園。
  • 「世界貘日」:帶你看貘
    在北京動物園水禽湖的北側,就是貘[mò]館,這裡展出有全世界所有5種貘科動物,即馬來貘、中美貘、南美貘、山貘和卡波馬尼貘中的前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