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梨能長三米高?上海這株「鳳梨之王」破紀錄!
工作人員在測量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5月29日報導:從辰山植物園傳來喜訊,園內熱帶花果館一棵清秀挺拔的香花捲瓣鳳梨在工作人員精心養護下抽序、開花,其花序長度打破史上文字記載最長紀錄,達3.05米,而史上文字記載最長為
-
上海植物園秋季花展高清劇透 國慶長假安排上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9月24日報導:這個金秋,上海植物園將以「創新」「織夢」為主線,給廣大市民帶來一場別具匠心的秋季園藝主題展。上海植物園秋季花展於9月25日拉開序幕,展期至10月31日,主展區面積15公頃。
-
帝王鳳梨、翠綠草坪……上海辰山植物園溫室展館景觀升級啦!
近期上海辰山植物園國際蘭展撤展工作已陸續展開溫室展館的植物景觀也在進行整體升級改造本次改造有什麼亮點呢?一起來看看吧↓↓↓特色鳳梨展區本次景觀改造的亮點之一是特色鳳梨展區,由30多種鳳梨組成。布展過程中,辰山植物園園藝工作者使用了木結構以及火山石作為基礎,營造出了植物可持續生長的環境。鳳梨配合大型蕨類作為背景,再加上生產溫室培育的造型扶桑,呈現出了極佳的景觀效果。
-
...鄉土,動物園,華南虎,種群,貉,白鸛,丹頂鶴,生境,-上海頻道-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4月22日報導:今天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正式開放。萬多平方米,不設「園中園」門票,凡購買上海動物園門票皆可進入參觀。 以往,遊客們總是更關注大熊貓、獅子、金絲猴等明星動物,卻對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動物不甚了解。其實,上海是一座建立在溼地上的城市,豐富的自然資源養育著長三角地區近90%的野生動植物物種。「我們定義的鄉土動物,是指在上海或周邊鄰近區域生活的,或歷史上在該區域有分布但現在消失的野生動物。」動物園相關人士表示。
-
上海動物園「鏟屎官」大揭秘 原來分類的垃圾去了這兒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3月27日報導:上海動物園生活著470多種、5000多頭(只)野生動物,也許你會好奇,動物園產生的垃圾是怎麼分類的?原來,動物園產生的垃圾可分為生活垃圾、動物糞便、樹枝垃圾和建築垃圾。其中,動物糞便被飼養員清掃集中裝進垃圾桶後,一部分被運往上海固體廢物處理中心,還有一部分被運往上海辰山植物園,化作春泥更護花。
-
上海動物園兩隻樹懶三年多手都沒拉過[圖]
原標題:慢吞吞的樹懶上海動物園就有圖片說明:樹懶 東方網3月18日消息近日,一些好奇的市民紛紛向上海動物園詢問園內有無樹懶。記者據悉,上海動物園內有兩隻樹懶,粉絲們可到靈長三館1樓目睹它們的慢生活。「最近天天接到問詢,問我們有沒有樹懶。」上海動物園相關人士介紹說,園內有一雌一雄2隻二趾樹懶,是2012年從蓋亞那引進,由於它們比周圍活潑的小猴動作慢許多,所以雖在靈長三館入口處,但並不引人注目;而由於樹懶的皮毛幾乎和樹枝融為一體,所以遊客一般也注意不到。
-
30種7.5萬隻上海本土蝴蝶將現上海動物園,國慶期間有去處了……
上海動物園第八屆蝴蝶展如約而至, 9月26日至10月25日,一場融合動物保護教育、傳遞生態文明理念的科普活動將在上海動物園舉辦,豐富市民的節日生活。 此次蝴蝶展的中心展區是蝴蝶花園。展區經過精心打造,在國慶前「重裝上陣」,約30種7.5萬隻色彩斑斕的活體蝴蝶將在活動開展的一個月中陸續放飛。放飛的蝴蝶均為我國本土的養殖蝶類,其中許多種類在上海本地也能看到。
-
國家保護動物鵜鶘空降上海大學!其實,上海動物園內也有不少國「保...
其實,上海動物園內也有不少國「保」呢 2020-10-14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野生動物園飼養員被熊群攻擊遇難 猛獸區關閉
原標題:上海野生動物園一飼養員被熊群攻擊遇難 猛獸區已關閉 調查正進行10月18日,網傳信息稱,上海野生動物園一飼養員在猛獸區被熊撕咬遇難,並粘貼出上海野生動物園猛獸區10月17日暫停開放的通知圖片來源/網傳圖片18日下午,上海野生動物園相關工作人員回應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表示,網傳情況屬實,目前各方已介入調查,同時在進行善後工作。網傳信息稱,10月17日,有遊客在上海野生動物園猛獸區乘坐大巴觀光車看到,猛獸區內正在施工,一名飼養員突然被熊群攻擊,並被拖走撕咬。
-
上海動物園收穫「秋天的饋贈」,累累秋果掛滿枝頭
春華秋實,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近日,上海動物園 也收到了「秋天的饋贈」 一起來看看吧 上海動物園秋果纍纍 上海動物園內
-
...大食蟻獸 上海動物園 能量飼料 中美貘 毛衣-上海頻道-東方網
原標題:【探索】毛茸茸、胖嘟嘟……上海兩大動物園的萌物這樣禦寒! 據上海發布官方微信,今年首個寒潮來襲,很多小夥伴都過上了「空調+me more say/cool+火鍋」的禦寒標配生活。那動物園裡面的動物們過得怎麼樣呢?
-
上海野生動物園飼養員遭群熊攻擊身亡,現場疑曝光,遊客目睹全程
文/小何社會論標題:上海野生動物園飼養員遭群熊攻擊身亡,現場疑曝光,遊客目睹全程大家都知道,人與動物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人類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一些野生動物則很難遏制住自己兇殘的本性,就算是朝夕相處的飼養員也容易遭到其攻擊。
-
【最新】上海兩大植物園明起部分開園,購票需預約!
市民遊客可通過微信服務號「預約入園」申領預約碼,每日共發放10000個預約碼,為使大家的預約過程更加便利,上海植物園還特地添加了眾多便民功能,如:可隨時取消訂單、可分時間段預約入園等,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同時,儘可能地優化市民遊客們的使用體驗。
-
-螢火蟲,上海,植物園...
這樣的場景,每年的夏天,都會出現在上海植物園內。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從上海植物園獲悉,該園第八屆「暗訪夜精靈」夜間自然觀察活動已經啟動。市民有望觀察到螽斯、腮金龜、蝸牛、灰蝶、蜘蛛、鍬甲、西瓜蟲、金線蛙、夜鷺、蝙蝠、小刺蝟、紫茉莉等常見生物,也有機會一睹螢火蟲、笄蛭渦蟲等越來越少見的生物。
-
上海動物園第八屆蝴蝶展9月26日開幕,這個十一假期,與「飛舞的精靈...
此外,館內還展示了上海辰山植物園贈送的含羞樹、五色梅、扶桑、鹿角蕨、空氣鳳梨等植物,為展館增色不少。漫步展館之中,蝴蝶飛舞,噴霧開啟時,水霧瀰漫繚繞,各色「花朵」若隱若現,仿佛到了「瑤池」仙境。另一場則由上海動物園的蝴蝶專家陳志兵為大家帶來「滬蝶探索」講座,讓大家進一步了解上海本地蝴蝶,了解蝴蝶的成長過程、種類、身體特徵等,讓我們好好觀察身邊的自然界,發現蝴蝶之美。
-
上海野生動物園飼養員遭群熊攻擊身亡,現場疑曝光,遊客目睹全過程
文/小何社會論 標題:上海野生動物園飼養員遭群熊攻擊身亡,現場疑曝光,遊客目睹全過程 大家都知道,人與動物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人類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一些野生動物則很難遏制住自己兇殘的本性
-
上海植物園食蟲植物展幫你「報仇」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7月18日報導:夏季是昆蟲們最活躍的季節,也是植物遭受蟲害較為嚴重的季節。那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怕蟲子呢?日前,一場食蟲植物展正在上海植物園舉行,一場危及蟲蟲生命的戰役即將打響,且看植物對蟲子的「絕地反擊」吧。
-
上海野生動物園又出事了,熊吃人太可怕
近日,上海野生動物園又發生了動物傷人的事情,一隻熊將飼養員拍倒,隨後群熊將飼養員分食。 這起群熊傷人事件發生在10月18號,當時有不少坐在觀光車上的遊客看到了熊撕扯飼養員的過程。 上海野生動物園到底是如何管理員工安全的? 即使是臨時挖掘機工人進場作業,也應該在進場前進行相關培訓。「猛獸區絕不下車作業」這應該是反覆強調的事情,但凡該動物園重視一下,也不會發生後來的悲劇。 這不是上海野生動物園第一次出現令人氣憤的意外事件。
-
冬季的辰山植物園,迎來了這些新「客人」
近期,辰山植物園的湖面上來了一對北方的「遊客」——紅頭潛鴨夫婦。紅頭潛鴨夫婦,左雌右雄早它們幾周,辰山植物園的湖面上就來另外一批新的「客人」——骨頂雞,它們也叫白骨頂。這群身體漆黑,額頭有一塊白色額甲的秧雞科水鳥,是上海地區的冬候鳥。
-
遊客講述上海野生動物園遊覽經歷 上海熊吃人事件引全網關注
遊客講述上海野生動物園遊覽經歷 上海熊吃人事件引全網關注時間:2020-10-20 10:02 來源:深港在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遊客講述上海野生動物園遊覽經歷 上海熊吃人事件引全網關注 近日,一則遊客講述上海野生動物園遊覽經歷的消息在網上引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