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首先歡迎威海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元敬做客直播間,李局長,請向各位觀眾朋友打個招呼。
李局長: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據了解,今年年初,威海市司法局深入貫徹落實王玉君廳長在全省司法行政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及威海市委「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年」部署要求,提出了「六大提升、六大突破」工作總目標,圍繞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改革,著力在六個重點領域實現突破。今天,我們就以「突破」為主題,請李局長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
首先,在今年的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上,劉家義書記提出要發起優化法治環境攻堅行動,擦亮法治山東「金招牌」。那麼我們威海在全面提升服務中心大局能力水平,優化法治化環境方面採取了哪些新舉措、取得了哪些新突破。請李局長給大家介紹一下。
李局長:好的,主持人。近年來,威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法治建設, 多次召開依法治市工作會議進行研究部署, 市委書記、市長和市委政法委書記多次作出批示,全力推動優化法治環境各項任務落實。威海市司法局聚焦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個中心大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提出「六大提升、六大突破」攻堅目標,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改革各項工作,著力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將優化法治環境擺上突出位置,以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文件印發《關於嚴格依法辦事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圍繞法律政策宣傳、優化誠信政務環境、加大平等保護力度、完善訴求表達機制、規範自由裁量行為5大方面研究提出18項具體舉措,對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二是強化文件清理。全面落實規範性文件「三統一」、備案審查等制度,建立了長效清理機制。在全市開展行政規範性文件清理整治專項行動,清理廢除海洋發展、金融服務、政府投資、價格管理等領域不適應營商環境和公平競爭的規章規範性文件43個,著力破除影響營商環境的制度障礙。三是規範公正執法。出臺《威海市行政執法監督管理辦法》,對執法者立法,強化執法保障。組織開展「規範執法行為 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全面規範涉企行政執法行為,推行聯合執法檢查,實施包容審慎監管,落實「首違不罰」「首違輕罰」制度。四是優化政務服務。及時回應解決企業訴求,深入開展涉企服務違規問題排查整治。加快推進審批制度改革,開展政務服務標準化梳理,構建「容缺受理」審批機制,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一窗辦理」「一鏈辦理」「一網通辦」,在行政許可領域開展告知承諾試點,持續推進證明事項清理,政務服務環境持續優化。五是推進信用建設。全面加強機關事業單位合同管理,有效防範政府參與民事活動的風險。實施信用「五進工程」,探索「信用+」監管模式,在22個領域建立企業信用「紅黑名單」制度,全面推廣「海貝分」個人信用積分,威海市信用體系綜合測評位列全國地級市之首。六是化解涉企糾紛。圍繞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如何快速解決涉企矛盾糾紛,與市中級法院、市仲裁委聯合出臺意見,建立了調裁訴三位一體商事糾紛快速解決機制,推動商事糾紛快速解決,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主持人:李局長,剛才您提到了商事糾紛化解,據我們了解,這是化解涉市場主體矛盾糾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我們的工作是如何開展的,請您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
李局長:好的,主持人。商事領域糾紛化解在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特別是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快速高效化解商事糾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建立了調裁訴三位一體商事糾紛快速解決機制,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建強商事調解組織。設立市級智慧財產權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專業商事調解中心,各區市也普遍建立相關領域調解機構,有效夯實商事糾紛快速解決基礎。二是創新訴裁、裁調對接。暢通仲裁與訴訟、調解有機銜接,在法院設立訴裁對接中心,由仲裁機構委派專業仲裁員提供調解服務,聘任符合條件的調解員擔任仲裁員,直接參與商事糾紛調解,實現糾紛解決形式多元化。三是完善訴調對接。對立案階段的商事案件,當事人同意調解的,由法院訴調對接中心委派調解員進行訴前調解,調解不成的,及時導入訴訟程序。總的來講,通過建立調裁訴三位一體商事糾紛快速解決機制,使商事糾紛能調則調、應調盡調,調解不成可判可裁,實現了調解、仲裁、訴訟三種解決糾紛機制有機銜接,大大提升了商事糾紛化解質效。
除了在商事糾紛解決機制上實現了創新,我們還大力實施人民調解「五大工程」,積極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實施組織提升工程。按照「應建盡建」原則,推動人民調解向醫療衛生、交通事故、金融保險、物業服務、婚姻家庭、智慧財產權等矛盾糾紛多發領域拓展。今年以來,全市新建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48個,總數達到102個,全部面向社會公開。二是實施隊伍優化工程。發展壯大專職調解員隊伍,在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派駐調解組織和有條件的村居調委會足額配備專職調解員,新選聘專職調解員432人,普遍建立專職調解員生活補助和案件補貼制度,在調解隊伍專職化和經費保障上實現了新的突破。三是實施品牌引領工程。積極推進特色品牌調解室建設,鼓勵具備條件的調解員建立個人品牌調解室,支持具備條件的訴調、警調組織打造特色品牌調解室,因地制宜打造「做得好、信得過、叫得響」的特色調解品牌。今年新建品牌調解室30個,全市總數達到95個。四是實施機制創新工程。健全完善訴調對接、警調對接和訪調對接機制,普遍成立訴前調解委員會、訴調對接工作室、派駐調解室等訴調對接組織,訴前調解分流、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等機制逐步建立完善。五是實施科技支撐工程。試點推進「智慧調解系統」與綜治網格管理、法院訴調對接等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對接,加強數據研判,掌握糾紛趨勢,及時發現預警,極大提升了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質效,為「六治一網」市域社會治理創新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主持人:李局長,推動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是法治建設的一項重點任務。近期,中央和省裡將就這一職責推動落實情況開展督察,下面請李局長簡要介紹一下威海在這方面的情況。
李局長:好的,主持人。近年來,威海市不斷壓緊壓實各級黨政主要責任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該項工作納入全市目標績效管理考核指標體系,組織開展全市法治政府建設暨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全面督察,將督察結果作為考核評價重要指標,推動法治建設主體責任落實。不久前,威海市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領導幹部學法考法述法工作的實施意見》,經市委常委會和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並印發實施。建立領導幹部特別是黨政主要負責人年度考核述法制度,與年度考核述職工作一併部署,同步進行。同時,對黨政主要負責人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述法工作作出部署,採取書面和會議兩種形式進行述法,年底前,將全面完成述法述職工作,確保依法治市各項部署任務落到實處。
主持人:李局長,據了解,在我們今年年度工作目標中,還提出要在黨建品牌創建上有新突破,這項工作我們是如何開展的。
李局長:好的。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司法行政系統紀律作風建設有關部署要求,我們結合司法行政新的職能定位,經過周密謀劃、精心設計,推出「旗引先鋒.法治護航」黨建系列品牌,包括「旗引先鋒.法治護航」總品牌和「旗引先鋒.徽聚警魂」「旗引先鋒.徽耀律袍」「旗引先鋒.公證為民」「旗引先鋒.法援惠民」四個子品牌,並舉辦了黨建品牌啟動主題黨日活動。近期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訓詞精神,緊扣政治機關、法治部門、紀律部隊三大屬性,將黨建、隊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不斷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切實加強紀律作風專項教育整治暨紀律作風建設年等主題活動,積極創建精緻模範機關,堅持以機關帶系統,以上率下、上下聯動,全面深化、鞏固提升,確保司法行政黨建系列品牌立得住、叫得響,使其成為引領推動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著力打造一支新時代司法行政過硬鐵軍,為開創「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全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齊魯晚報·齊魯壹點)